人們常說:“我很想修持佛法,但現在沒有辦法。我必須先照料我的家人。爲他們的未來鋪路。”
然而正是現在,趁你仍然擁有人身的時候,你有機會,有自由,以及有動機去遵循佛法。爲什麼要拖延?你如此確定你會在來生獲得比現在更好的條件?到了那個時候,你或許淪入下叁道,完全被痛苦和勞役所占據。如果你任憑歲月流逝,你將白白浪費從墮落輪回中解脫的良機。
當一頓美味可口的盛筵在你面前的時候,及時享用。佛法的午鍾已經響起--趁鍾聲消逝之前,把握機會!
86、
人生如此短暫,如同青草上的露珠,
聽瑞的人們啊,
不要屈服於懶散和漠不關心。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同一顆懸在葉片尖端的露珠,隨時會被清晨的第一縷風帶走。僅僅擁有想要修持佛法的誠摯渴望,以及很快就要開始修行的想法,是不夠的。不要消極地坐以待斃,讓死亡之風在你展開行動之前,就帶走你所有的計劃。一旦你生起修行的想法,就要毫不猶豫地起身即行。
初學的修行者擁有易變的心,面對煩惱無招架之力,如同生長在山隘上的長草隨風搖擺。
87、
萬一你從身處之地失足,
聽瑞的人們啊,
將很難再獲人身。
如果一個沿著斷崖絕壁邊緣易滑岩石攀爬的登山者一時失足,可能會要了他的性命。然而,在你的整個人生當中,你一直沿著惡趣的深淵铤而走險,你所面臨的風險遠比任何登山者來得巨大。一旦你落入惡趣的深淵,你幾乎無法爬上通往人道的幸運斜坡。修持佛法是唯一可以讓你安全橫越惡趣的事物。
88、
佛陀的法教如同穿透雲層的耀眼陽光,
聽瑞的人們啊,
此時是佛法之陽光顯現的唯一時刻。
佛陀的法教不是永恒可得的。某個時代所有衆生的功德減損時,佛陀的法教也會墮落衰退。事實上,我們此刻正生活在如此黑暗時期的邊緣;在這個時期--也就是五濁惡世之中,佛法之陽即將落入西山。然而,佛法之陽仍然不時閃耀,如同黃昏的太陽光芒穿透雲層之間的縫隙一般--而這些雲層露出縫隙、稍縱即逝的時刻,是我們能夠看到陽光的唯一機會。一旦夜幕降臨,即開啓了黑暗時代。在這個時代之中,我們甚至連叁寶的名號都無法聽聞。
因此,遵循和修持佛法,不是一件能夠等到你覺得自己已經准備就緒才去做的事情。如果你仍然在輪回的迷惑中遊蕩,乃是因爲你在過去世沒有遇見佛陀的法教,或因爲你忽視佛陀的法教。但是,如果你現在能夠開始走上修行的道路,得遇佛法的幸運將支持你在修道之路上精益求精。
89、
你對人們說出如此聰明機靈的見解,自己卻不實行,
聽瑞的人們啊,
你內在的過失才是需要被揭露出來的。
有人沒有任何真實的親身體驗,也能夠滔滔不絕地談論佛法。即使他們舌燦蓮花,五毒之火卻時時刻刻在他們內心燃燒。任何一個要去教導他人的人。首先必須擁有完整而透徹的法教基礎。一根結實燈芯的穩定火焰,可以點燃一百盞酥油燈,而一根細燈芯的微弱火光,甚至無法讓自己持續燃亮。
你或許已領受了許多法教,並在理論上知道如何才能有所進展,避免障礙。然而,如果你不去應用這些法教,你的知識將依然貧瘠,如同一個守財奴不給自己食物,讓自己餓死一般。
如果你想要有所進展,那麼睜開眼睛去看看自己的缺點。你必須檢視你的心,如同看著一面鏡子。爲了維持自己的驕慢,而只看見他人的不足,並把自己的缺點視爲美好的品質,你肯定無法有所進步。根據噶當派大師所言,揭露內隱過患的法教,乃時最好的法教。揭發一個至今從未受人懷疑的小偷,是有效終止偷盜行徑的方法。
你要知道如何認清你的主要過患--貪、嗔、癡、慢、疑。對它們保持覺察,每當它們顯現的時候,就要抵銷它們。時時追蹤你的情緒,如同一個害怕敵人、日夜有貼身護衛警戒的國王。噶當派大師曾說:
我在我的心門之處握持一把警戒之劍,
當情緒威脅之時,我報以威嚇。
只有當它們放松控製的時候,
我才會松弛警戒。
因此,即使受到情緒支配,仍然時時維持警戒是重要的。如果你甚至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就會很容易自欺欺人地認爲自己是在遵循佛法。這種錯誤的修持,會讓人們墮入惡趣。
只是觀看描繪叁善道所有細節的美麗壁畫,不同於實際親臨。如同閱讀醫師的處方,並不會讓你痊愈。光是模仿一個佛法修行者的行爲舉止,將不會讓你獲得解脫。粗心草率地去染一塊布料,是在浪費時間--染料將不會留在布料上,而且一無所成。修持佛法,卻沒有讓佛法深入濡染自己,是了無意義的。如此,你只會浪費你的潛能。沒有人能夠替你走修行的道路。你必須自己去做。當然你將無法一次消除所有過患。只有佛是圓滿無暇的。但是你能夠點點滴滴地清淨自己,如同從雲海中散發光輝的月亮。
沒有什麼罪行是嚴重到無法彌補的。連續殺人犯安覺摩羅(Angulimala,或譯爲“指鬘”因爲他曾把每天殺死的人的手指斬下來,串成指鬘系於頸部,故有此稱號。)犯下九百九十九件謀殺案,但他遇見佛陀,用信心的力量清淨了自己的錯誤業行之後,成爲一位阿羅漢。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就可以發展出任何功德。但是如果缺乏信心或沒有努力付出,即使佛陀親身示現在你的面前,你也將無法使自己臻至圓滿。
在清晨,你的第一個念頭應該是,要爲一切衆生的安樂來度過這一天。在這一整天當中,把佛法付諸實修。在傍晚,檢視一天當中的行爲、言語和念頭。不論你從事了什麼樣的善行,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給一切衆生,並誓願隔天所從事的善行有所增長。不論你從事了什麼樣的惡行,忏悔並承諾加以彌補。如此一來,上等根器的修行者會日日有所進展;中等根器的修行者會月月有所進展;下等根器的修行者則會年年有所進展。
90、
信心是如此輕易地就會屈服於環境,
聽瑞的人們啊,
思量輪回的過患。
在上師面前聆聽法教的時候,你或許會發現自己相當容易生起信心。但你的心是善變的。你初生的信心是脆弱的。會輕易地屈服於輪回中瞬息萬變的環境。當信心動搖時,你的修行也將停滯。
因此,信心需要滋養。而滋養和重振信心的最佳方式,即是思量上師的慈悲和佛法的長處,比較上師、佛法的圓滿無暇和輪回的缺患。如果你彙集在過去生世所流的每一滴眼淚,它們將形成一片浩瀚的汪洋。如果你堆積你過去死亡的屍體--即使只是投生爲昆蟲的屍體--它們所堆積高度將比最高聳的山峰還要高。借助於如此的影像,思量你一意投入輪回的盲目愚昧,並試著把輪回視爲一座可怕的監獄,必須從中逃脫。
91、
經常和損友交往,一定會讓你做出有害的行爲,
聽瑞的人們啊,
棄絕任何負面的友誼。
心如同一顆水晶,隨著周遭環境而變換顔色。你所交往的益友或損友的品德或缺點,一定會在你身上顯映。如果你和惡毒、自私、心懷怨恨、偏執、傲慢的人做朋友,他們的缺點將影響你。你最好和他們保持距離。
92、
經常和益友交往,一定會使你生起美好的品質,
聽瑞的人們啊,
追隨你的心靈上師。
親近心靈上師總是有所助益。這些大師如同藥草園圃,如同智慧聖殿。在一個證悟的大師面前,你將迅速獲致證悟。在一個博學多聞的學者面前,你將獲得巨大的知識。在一個偉大的禅修者面前,心靈的覺受將在你的心中顯露曙光。在一個菩薩面前,你的悲心將延伸擴展,如同一根被放置在檀香木旁邊的尋常木頭,將漸漸充滿檀香木的香氣。
93、
詭計和謊言不只欺騙他人,也欺騙自己,
聽瑞的人們啊,
以自己的良心爲見證。
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說:“問心無愧,乃是誓願清淨的征兆。”你的良心,即是最佳的見證;它比任何人都清楚你所擁有的善念和惡念,以及你所犯下的各種業行。任何一個能夠充滿信心地說“我已全力以赴”的人,擁有一個滿足而甯靜的心。
做一個評斷自己過失的裁判,而不要做評斷他人過失的裁判。只有佛知道其他人內心深處的動機。檢視自己,看看你是否真切地遵循佛法來過生活。受情感所驅使的虔誠心,表面的尊敬,膚淺的慈悲,以及裝模作樣的出離,不是真正修行者的特質。過著完全抵觸佛法的生活,又維持一個沒有任何過失表象,是相當可能的。
94、
源自無明的迷妄,是一個可怕的、包藏禍心的惡魔,
聽瑞的人們啊,
時時保持覺察和觀照。
無明是導致我們在輪回中遊蕩的根本原因。事實上,每一個衆生,即使是最微小的昆蟲,都充滿佛性,如同每一粒芝麻都充滿油脂。但是當衆生沒有覺察到自己的真實本質的時候,不同形式的障蔽將使他們承受痛苦。此即無明。
無明使你相信,自我和現象是真實存在的。它使我們生起貪愛和嗔恨,以及源自貪愛和嗔恨的煩惱之流。這是輪回迷妄産生的方式。迷妄深植於你的心中,蹂躏你,如同邪靈只會帶來破壞和毀滅。在寂天大師的論著《入菩薩行論》中,說明負面情緒是如何在過去無數的生世中,殘酷且毫不留情地傷害我們。因此,我們必須要對抗的是貪愛和嗔恨,而不是一般的敵人;一般的敵人是他們自身貪愛的不幸受害者。不論一般敵人有多麼殘忍,沒有一個敵人能夠在今生以外的時間傷害你。然而,煩惱是更可怕的敵人,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在傷害你,從未停止慫恿你做惡,使你嘗受巨大痛苦。
現在,藉由心靈上師的協助,你至少可以認清誰是真正的敵人。揮舞般若之劍,殲滅執著於“我”及現象之真實存在的惡魔。
95、
如果你不執著於叁毒或五毒,你的修行之道便近了。
聽瑞的人們啊,
發展出強而有力的解藥來對治它們。
我們的心(太)態常被貪、嗔、癡、慢、疑等五毒控製支配。看看嗔恨是如何促使人們去殺害彼此,國與國之間發起戰爭。只要你放任你的貪愛,它們就會控製支配你。但是,當…
《《修行百頌》(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