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分律 第叁分▪P4

  ..續本文上一頁某甲。

  「這樣告白: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衆尼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爲某甲。某甲所說,清淨無染,沒有諸多難事,年滿二十歲,衣鉢具足。現在衆尼僧授某甲具足戒,和尚尼爲某甲。哪位大德同意授某甲具足戒,和尚尼爲某甲的,請默然:哪位大德如有異議,請提出來。這是初羯磨,第二、第叁羯磨也如上說。衆比丘尼同意爲某甲授具足戒,和尚尼爲某甲,羯磨師就宣布:衆尼僧默然同意,此事就按這樣處理。

  「然後,受戒者再同衆比丘尼來到衆比丘僧中,恭敬作禮,右膝著地,合掌說:大德僧聽,我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從衆比丘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爲某甲,願衆僧慈悲憐憫、拔濟我。這樣說叁遍。

  「然後,戒師再次詢問以上所說的諸多難事。問完後,應問受戒者說:你是否已學戒

  你是否清淨無染

  如回答說,已學戒期滿,行持清淨。接著轉而問衆比丘尼說:她已學戒嗎

  是否清淨

  衆比丘尼證實說:已學戒期滿,行持清淨。

  「然後戒師向衆比丘告白: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衆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爲某甲。此某甲所說清淨,沒有諸多難事,年歲已滿,衣鉢具足,學戒期滿,行持清淨。如僧已集齊,衆僧忍聽,僧今爲某甲授具足戒,和尚尼某甲。

  「再告白說: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衆僧乞受大戒,和尚尼爲某甲。此某甲所說清淨,沒有諸多難事,年歲已滿,衣鉢具足,學戒期亦滿,行持清淨,僧今爲某甲授大戒,和尚尼是某甲。哪位長老同意衆僧授與某甲具足戒,和尚尼是某甲者,請默然:哪位長老有異議,請提出來。這是初羯磨,第二、第叁次也這樣說。衆僧同意爲某甲授具足戒,和尚尼爲某甲後,羯磨師宣布:衆僧默然同意,此事就按這樣處理。」

  「聽童女①十八者,二年中學戒,年滿二十,比丘尼僧中受大戒。若年十歲曾出嫡者,聽二年學戒,滿十二與受戒。應如是與二歲學戒沙彌尼,應往比丘尼僧中偏露右肩,脫革屣,禮比丘尼僧足已,右膝著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姊僧聽,我某甲沙彌尼,從僧乞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願憎慈愍故,與我二歲學戒。如是第二、第叁說。

  「應將沙彌尼往離聞處著見處已,衆中應差堪能作羯磨者,如上應作白:大姊僧聽,此某甲沙彌尼,今從僧乞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白如是:大姊僧聽,此某甲沙彌尼,今從僧乞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僧今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誰諸大姊忍,僧與沙彌尼某甲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如是第二、第叁說。僧已忍,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競,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應如是與六法②。某甲谛聽,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六法,不得犯不淨行,行淫欲法,若式叉摩那行淫欲法,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與染汙心男子共身相摩觸犯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若能持者答言能。

  「不得偷盜,乃至草葉,若式叉摩那取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斫,教人斫,若自破,教人破,若燒,若埋,若壞色,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取減五錢犯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

  「不得故斷衆生命乃至蟻子,若式叉摩那故自手斷人命,求刀授與,教死,勸死,贊死,若與人非藥,若墮人胎,厭禱咒術,自作,教人作,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斷畜生不能變化者命犯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

  「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式叉摩那不真實,無所有,自稱言得上人法,言得禅,得解脫③,得定④,得正受⑤,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天來、龍來、鬼神來供養我。此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於衆中故作妄語犯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

  「不得非時食,若式叉摩那非時食犯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

  「不得飲灑,若式叉摩那飲灑犯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壽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式叉摩那於一切比丘尼戒中應學,除爲此丘尼過食,自取食食。

  「應求和街作如是言:大姊,我某甲今求阿姨爲和尚,願阿姨爲我作和尚,我依阿姨故得受大戒。如是第二、第叁說。

  「和尚應答言:可爾。若式叉摩那學戒已,若年滿二十、若滿十二,應與受大戒。白四羯磨應如是與戒,將受戒人離聞處著見處,是中戒師應差教授師: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爲教授師,白如是。

  「教授者應至受戒人所,語言:汝此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梨,此僧竭支⑥、覆肩衣⑦,此是鉢,此是汝衣鉢不

  谛聽,今是真誠時,我今問汝,有便言有,無當言無,汝字何等

  和街字誰

  年滿二十不

  衣鉢具不

  父母若夫主爲聽汝不

  不負人債不

  非婢不

  是女人不

  女人有如是諸病:癞、白癞、瘤疽、乾瘡、癫狂、二根、二道合道、大小便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汝有如是諾病不

  若答言無。應語言,如我向者所問,僧中亦當如是問汝,汝亦當作如是答。

  「彼教授師問已,應還至僧中,如常威儀至舒手及比丘尼處立,應作白: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已教授競,聽使來。白如是,彼應語言來,來已,應爲捉鉢,教禮比丘尼僧足,在戒師前,胡跪⑧合掌,白如是言:大姊僧聽,我某甲從和街尼某甲求受大戒,我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衆僧拔濟我,慈愍故。如是第二、第叁說。

  「是中戒師應作白: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我問諾難事。白如是:汝谛聽,今是真誠時,實語時。我今問汝,有當言有,無當言無。汝字何等

  和街字誰

  年滿二十不

  衣鉢具不

  父母若夫主聽汝不

  汝非負人債不

  汝非婢不

  汝是女人不

  女人有如是諸病:癞、白癞、癃疽、乾瘡、癫狂、二根、二道合道、大小便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汝有如是諾病不

  答言無。

  「應作白: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街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衣鉢具足。若僧時到僧忍聽,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

  「白如是:大姊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衆僧乞受大戲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衣鉢具足,僧念授某甲大戒,和尚尼某甲。誰諸大姊忍僧受某甲大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競,第二、第叁亦如是說。僧已忍,與某甲受大戒竟,和尚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彼受戒者,與比丘尼俱至比丘僧中,禮僧足已,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聽,我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我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願僧拔濟我,慈愍故。如是第二、第叁說。

  「問已應問言:汝學戒未

  汝清淨不

  若答言,已學戒清淨。應問余比丘尼,已學戒未

  清淨不

  若答言,已學戒清淨。

  「即應作白: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歲已滿,衣鉢具足,已學戒清淨。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爲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

  「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街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從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說清淨,無諾難事,年歲已滿,衣鉢具足,已學戒清淨,僧今爲某甲受大戒,和街尼某甲。誰諾長老忍僧與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羯磨,第二、第叁亦如是說。僧已忍,爲某甲受大戒竟,和尚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①童女:即未成年的少女。

  ②六法:式叉摩那受持的六種學法。又作六法戒,正學律儀。六法即:㈠染心相觸。㈡盜人四錢。㈢斷畜生命。㈣小妄語。㈤非時食。㈥飲酒。能遵守此戒法達二年者,始能受具足戒,成爲比丘尼。律典對六法有不同的說法。

  ③解脫:又作木叉、木底,意謂解放,指由煩惱束縛中解放,而超脫迷苦之境地。廣義說,擺脫世俗任何束縛,在宗教精神上感到之自由,均可用以稱之。《顯揚聖教論》卷十叁:「能脫種種貪等系縛,故名解脫。」但特殊地講,指斷絕生死原因,不再拘於業報輪回,與涅槃、圓寂的含義相通。

  ④定:亦譯爲等持,音譯爲叁摩地、叁昧。指心專注一境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佛教以此作爲取得確定認識、作出確定判斷的心理條件五般分爲兩種:一謂生定,即人們與生俱有的一種精神功能;一謂修定,指專爲獲得佛教智慧或功德、神通而修習所生者,亦即作爲叁學之一的定學。定之意義在大小乘中種類繁多。在中國,定往往與禅相連稱,成爲含義廣泛的禅定。

  ⑤正受:亦譯爲等吏、正定現前,遠離邪想而領受無煩惱之境的狀態。亦即入定時,以定力使身、心領受平等安和之相。定心而離邪亂稱爲「正」,無念無想而納法在心稱爲「受」 。

  ⑥僧竭支:爲五衣之一,意譯掩腋衣、覆腋衣、覆肩衣。略稱竭支,或只支。在印度,僧團規定比丘尼除叁衣外,尚有穿在叁衣裏面覆蓋兩腋、胸部及左肩,長至腰下的長方形內衣,稱爲僧只支。亦可另加著裙,與叁衣合稱比丘尼五衣。以後,比丘亦准許用之。

  ⑦覆肩衣:即比丘尼五衣之一的僧竭支。亦有認爲覆肩衣與僧竭支並非一物,而有差別。

  ⑧胡跪:亦即胡人之跪拜。開於胡跪有種種說法:㈠指胡跪爲胡人之屈膝敬相。㈡指長跪,即雙膝著地、堅兩足以支身。㈢指互跪,即右膝著地,堅左膝危坐。古時印度、西域地方總稱爲胡,故胡跪意味一般胡人跪拜的敬儀。然以經中所說右膝著地爲正儀。

  

  

《四分律 第叁分》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四分律 第四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