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某甲。
「这样告白:大姊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尼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为某甲。某甲所说,清净无染,没有诸多难事,年满二十岁,衣鉢具足。现在众尼僧授某甲具足戒,和尚尼为某甲。哪位大德同意授某甲具足戒,和尚尼为某甲的,请默然:哪位大德如有异议,请提出来。这是初羯磨,第二、第三羯磨也如上说。众比丘尼同意为某甲授具足戒,和尚尼为某甲,羯磨师就宣布:众尼僧默然同意,此事就按这样处理。
「然後,受戒者再同众比丘尼来到众比丘僧中,恭敬作礼,右膝著地,合掌说:大德僧听,我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从众比丘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为某甲,愿众僧慈悲怜悯、拔济我。这样说三遍。
「然後,戒师再次询问以上所说的诸多难事。问完後,应问受戒者说:你是否已学戒
你是否清净无染
如回答说,已学戒期满,行持清净。接著转而问众比丘尼说:她已学戒吗
是否清净
众比丘尼证实说:已学戒期满,行持清净。
「然後戒师向众比丘告白: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和尚尼为某甲。此某甲所说清净,没有诸多难事,年岁已满,衣鉢具足,学戒期满,行持清净。如僧已集齐,众僧忍听,僧今为某甲授具足戒,和尚尼某甲。
「再告白说: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大戒,和尚尼为某甲。此某甲所说清净,没有诸多难事,年岁已满,衣鉢具足,学戒期亦满,行持清净,僧今为某甲授大戒,和尚尼是某甲。哪位长老同意众僧授与某甲具足戒,和尚尼是某甲者,请默然:哪位长老有异议,请提出来。这是初羯磨,第二、第三次也这样说。众僧同意为某甲授具足戒,和尚尼为某甲後,羯磨师宣布:众僧默然同意,此事就按这样处理。」
「听童女①十八者,二年中学戒,年满二十,比丘尼僧中受大戒。若年十岁曾出嫡者,听二年学戒,满十二与受戒。应如是与二岁学戒沙弥尼,应往比丘尼僧中偏露右肩,脱革屣,礼比丘尼僧足已,右膝著地,合掌白如是言:大姊僧听,我某甲沙弥尼,从僧乞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愿憎慈愍故,与我二岁学戒。如是第二、第三说。
「应将沙弥尼往离闻处著见处已,众中应差堪能作羯磨者,如上应作白:大姊僧听,此某甲沙弥尼,今从僧乞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时到僧忍听,与某甲沙弥尼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白如是:大姊僧听,此某甲沙弥尼,今从僧乞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僧今与某甲沙弥尼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谁诸大姊忍,僧与沙弥尼某甲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如是第二、第三说。僧已忍,与某甲沙弥尼二岁学戒,和尚尼某甲竞,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应如是与六法②。某甲谛听,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说六法,不得犯不净行,行淫欲法,若式叉摩那行淫欲法,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与染污心男子共身相摩触犯戒,应更与戒,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若能持者答言能。
「不得偷盗,乃至草叶,若式叉摩那取人五钱,若过五钱,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斫,教人斫,若自破,教人破,若烧,若埋,若坏色,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若取减五钱犯戒,应更与戒,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
「不得故断众生命乃至蚁子,若式叉摩那故自手断人命,求刀授与,教死,劝死,赞死,若与人非药,若堕人胎,厌祷咒术,自作,教人作,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若断畜生不能变化者命犯戒,应更与戒,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
「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式叉摩那不真实,无所有,自称言得上人法,言得禅,得解脱③,得定④,得正受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天来、龙来、鬼神来供养我。此非式叉摩那,非释种女。若於众中故作妄语犯戒,应更与戒,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
「不得非时食,若式叉摩那非时食犯戒。应更与戒,是中尽形寿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
「不得饮洒,若式叉摩那饮洒犯戒,应更与戒,是中尽寿不得犯,若能者答言能。式叉摩那於一切比丘尼戒中应学,除为此丘尼过食,自取食食。
「应求和街作如是言:大姊,我某甲今求阿姨为和尚,愿阿姨为我作和尚,我依阿姨故得受大戒。如是第二、第三说。
「和尚应答言:可尔。若式叉摩那学戒已,若年满二十、若满十二,应与受大戒。白四羯磨应如是与戒,将受戒人离闻处著见处,是中戒师应差教授师:大姊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为教授师,白如是。
「教授者应至受戒人所,语言:汝此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此僧竭支⑥、覆肩衣⑦,此是鉢,此是汝衣鉢不
谛听,今是真诚时,我今问汝,有便言有,无当言无,汝字何等
和街字谁
年满二十不
衣鉢具不
父母若夫主为听汝不
不负人债不
非婢不
是女人不
女人有如是诸病:癞、白癞、瘤疽、乾疮、癫狂、二根、二道合道、大小便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汝有如是诺病不
若答言无。应语言,如我向者所问,僧中亦当如是问汝,汝亦当作如是答。
「彼教授师问已,应还至僧中,如常威仪至舒手及比丘尼处立,应作白:大姊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若僧时到僧忍听,我已教授竞,听使来。白如是,彼应语言来,来已,应为捉鉢,教礼比丘尼僧足,在戒师前,胡跪⑧合掌,白如是言:大姊僧听,我某甲从和街尼某甲求受大戒,我某甲今从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众僧拔济我,慈愍故。如是第二、第三说。
「是中戒师应作白:大姊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从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时到僧忍听,我问诺难事。白如是:汝谛听,今是真诚时,实语时。我今问汝,有当言有,无当言无。汝字何等
和街字谁
年满二十不
衣鉢具不
父母若夫主听汝不
汝非负人债不
汝非婢不
汝是女人不
女人有如是诸病:癞、白癞、癃疽、乾疮、癫狂、二根、二道合道、大小便常漏、大小便涕唾常出,汝有如是诺病不
答言无。
「应作白:大姊僧听,此某甲从和街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从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衣鉢具足。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
「白如是:大姊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大戏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说清净,无诸难事,年满二十,衣鉢具足,僧念授某甲大戒,和尚尼某甲。谁诸大姊忍僧受某甲大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竞,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忍,与某甲受大戒竟,和尚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彼受戒者,与比丘尼俱至比丘僧中,礼僧足已,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听,我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我某甲今从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愿僧拔济我,慈愍故。如是第二、第三说。
「问已应问言:汝学戒未
汝清净不
若答言,已学戒清净。应问余比丘尼,已学戒未
清净不
若答言,已学戒清净。
「即应作白: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尚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从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说清净,无诸难事,年岁已满,衣鉢具足,已学戒清净。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为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
「白如是:大德僧听,此某甲从和街尼某甲求受大戒,此某甲今从僧乞受大戒,和尚尼某甲。某甲所说清净,无诺难事,年岁已满,衣鉢具足,已学戒清净,僧今为某甲受大戒,和街尼某甲。谁诺长老忍僧与某甲受大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谁不忍者说。是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僧已忍,为某甲受大戒竟,和尚尼某甲,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①童女:即未成年的少女。
②六法:式叉摩那受持的六种学法。又作六法戒,正学律仪。六法即:㈠染心相触。㈡盗人四钱。㈢断畜生命。㈣小妄语。㈤非时食。㈥饮酒。能遵守此戒法达二年者,始能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律典对六法有不同的说法。
③解脱:又作木叉、木底,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广义说,摆脱世俗任何束缚,在宗教精神上感到之自由,均可用以称之。《显扬圣教论》卷十三:「能脱种种贪等系缚,故名解脱。」但特殊地讲,指断绝生死原因,不再拘於业报轮回,与涅槃、圆寂的含义相通。
④定:亦译为等持,音译为三摩地、三昧。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认识、作出确定判断的心理条件五般分为两种:一谓生定,即人们与生俱有的一种精神功能;一谓修定,指专为获得佛教智慧或功德、神通而修习所生者,亦即作为三学之一的定学。定之意义在大小乘中种类繁多。在中国,定往往与禅相连称,成为含义广泛的禅定。
⑤正受:亦译为等吏、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无烦恼之境的状态。亦即入定时,以定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 。
⑥僧竭支:为五衣之一,意译掩腋衣、覆腋衣、覆肩衣。略称竭支,或只支。在印度,僧团规定比丘尼除三衣外,尚有穿在三衣裏面覆盖两腋、胸部及左肩,长至腰下的长方形内衣,称为僧只支。亦可另加著裙,与三衣合称比丘尼五衣。以後,比丘亦准许用之。
⑦覆肩衣:即比丘尼五衣之一的僧竭支。亦有认为覆肩衣与僧竭支并非一物,而有差别。
⑧胡跪:亦即胡人之跪拜。开於胡跪有种种说法:㈠指胡跪为胡人之屈膝敬相。㈡指长跪,即双膝著地、坚两足以支身。㈢指互跪,即右膝著地,坚左膝危坐。古时印度、西域地方总称为胡,故胡跪意味一般胡人跪拜的敬仪。然以经中所说右膝著地为正仪。
《四分律 第三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