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日經 大日經疏及其思想▪P3

  ..續本文上一頁開題》一卷、《大日經疏文次第》一卷、《大日經疏要文記》一卷。據稱空海說、實惠記的有《大日經王疏傳》八卷、《供養次第法疏傳》一卷。另外,其《十住心論》、《秘藏寶鑰》、《真言宗即身成佛義》、《辨顯密二教論》等也都與此有關。其中,《大日經開題》共有七種傳本,分別稱作法界淨心本、衆生狂迷本、今釋此經本、大毘盧遮那本、隆崇頂不見本、叁密*輪本、關以受自樂本。各本之間內容範圍及文字增減,均有不少差異,後人多注解法界淨心本。

  《大日經開題》主要解釋《大日經》的題目及全經大意。文中所釋除一些基本內容之外,與一行《疏》多有歧義,尤其釋「加持」之義時,舉二首偈:

  「六大無礙常瑜伽,四種曼荼各不離,叁密加持速疾顯,重重帝網名即身。法然具足薩般若,心數心王過剎塵,各具五智無際智,圓鏡力故實覺智。」首次提出六大體性說,認爲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爲法界體性,能造之體,四種法身(自性、受用、變化、等流四身)、十界(六凡四聖)爲所造之相,而能造所造又互相涉入、相應無礙。在《即身成佛義》中認爲此偈含有即身成佛之義,而通篇加以解釋,同時舉出《大日經》中的四首偈及五字義和《金剛頂經》中的一首偈,對其六大說作了進一步論證。

  空海提出六大說所依據的六大無礙偈,有的說八祖古來相傳,有的說惠果所作,有的則說空海自造。不論出自何處,誰所造作,但空海的論證是很勉強的,與《大日經》的原義和一行《疏》的解釋大相徑庭。當然,卻也是空海的一種闡述,一種新的見解、新的理論,它構成了日本真言宗的緣起論,影響頗大。

  空海又認爲此二偈含有即身成佛四字之義,初一頌說即身二字,後一頌說成佛二字,全八句依次表體、相、用、無礙、法佛成佛、無數、輪圓、所由。又舉《金剛頂經》和《大日經》及《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論》的話作論證。

  關于即身成佛的思想,《大日經》中並不是很明確的。但在一行的《疏》中是非常明確的,如說一生越度叁妄執,則一生成佛(卷二) ,又說:「行者以此叁方便(身、語、意叁密),自淨叁業,即爲如來之所加持,乃至能于此生滿足地波羅密,不複經曆劫數、備修對治行。」( 卷一)又說:「今此真言門菩薩若能不虧法則,方便修行,乃至于此生中逮見無盡莊嚴境界,非但現前而已,若欲超升佛地,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卷一)

  但空海並沒有引據《疏》說,而引據根本大經、菩薩之言(《金剛頂發菩提心論》被認爲是龍猛菩薩——所謂傳法叁祖所造),雖見有高遠之心,卻顯得有點勉強,其實骨子裏受的恐怕是一行《疏》的影響。六大無礙偈因解釋爲即身成佛義,故又稱即身成佛頌。

  空海將頌中前叁句解釋爲表示體、相、用,因而後來形成了真言宗六大體大、四曼相大、叁密用大的一套理論體系。除《大日經開題》和《即身成佛義》之外,空海的《秘密漫荼羅十住心論》十卷,其略本《秘藏寶鑰》叁卷,也是闡發《大日經》之義而建立了判教理論的重要著述。

  空海的十住心即:一異生羝羊心,二愚童持齋心,叁嬰童無畏心,四唯蘊無我心,五拔業因種心,六他緣大乘心,七覺心不生心,八一道無畏心,九極無自性心,十秘密莊嚴心。

  第一心即《大日經》中所指不知因果關系的認識。第二、叁心即順世八心中的第一心和第八心。第四、五心即包括違世八心。第六、七心,是把無緣乘心一分爲二;無緣乘,《疏》釋亦作他緣乘,空海采用此詞,雖未明說,實則說明參考了一行的解釋。第八、九心,是將極無自性心一分爲二。第十心,《大日經》作十心無邊智,《疏》作如實知自心,爲佛性一乘如來秘藏。

  《疏》判教沒有明指中國各宗,而空海則明確指出他緣乘心即法相宗,覺心不生心即叁論宗,一道無爲心即天臺宗,極無自性心即華嚴宗,秘密莊嚴心即真言宗。空海又著《辨顯密二教論》二卷,亦闡發《大日經》及《疏》義,論二教優劣不同。

  空海的《大日經開題》法界淨心本,後來又有不少人作注,其中主要有了賢《口筆》二卷,兼澄《箋釋》一卷,賴瑜《愚草》一卷、《諸本大綱》一卷,道範《鈔》一卷,宥快《鈔》、《問題》各一卷,源慶《指示論義》一卷,道應《講鑒》一卷,寶有《鈔》一卷。《大日經開題》原有古版六種,現有《弘法大師全集》本等。

  空海之後,有關《大日經》及《疏》的注釋者層出不窮,著述很多,其中平安時代的早期著述主要有聖寶《大日經疏鈔》一卷、觀賢《大疏鈔》四卷、真寂《大日經對注》一卷、淳佑《大日經指記》一卷、真興《大疏略鈔》、仁海《疏鈔六帖》、濟暹《大疏私記》十六卷、教尋《真言教主問答鈔》一卷、《顯密問答鈔》二卷、實範《大經要義鈔》七卷、寬信《抄》、重譽《教相抄》十卷、信證《大日經住心鈔》八卷、覺鑁《十九執金剛秘釋》、《聽聞抄》、心覺《大日經私記》一卷、覺賢記會慶《口訣》、叡尊《方便學處品抄》、觀心《抄》、高辨《梅尾禦物語》叁卷、尚祚《大疏初學大要抄》一卷。

  至平安時期(公元七九四——一一九二年)末葉及鐮倉時期(公元一一九二——二叁叁叁年)學僧輩出,學說多歧,尤其就《大日經》之說法教主及至真言教主展開爭論,其中高野山之覺海、道範等主張本地法身說,從而形成真言宗古義學派。

  道範的主要著作有《大日經疏除暗鈔》七卷、《大疏遍明鈔》二十卷、《大疏堪文》叁卷、《義釋鈔》、《義釋裏書》一卷。而根來山的賴瑜與古義派相對,主張加持身說,後來聖賢又大成其說,遂形成真言宗新義學派。

  賴瑜著述甚豐,其中有關《大日經》及《疏》方面的有《大疏指心鈔》十六卷、《大疏愚草》二十五卷、《大疏緣起》一卷、《大疏題額》一卷、《大日經說時事》一卷、《微細妄執義》一卷,聖憲《大疏百條第叁重》十叁卷等。

  期間還有真辨《大日經開題聞書》、《大日經開題諸本大綱》各一卷,宥祥《大疏義述》叁十一卷、《大疏義述私記》五卷、《科文》十卷、《玄記抄》一卷、《大意抄》二卷、《品目》二卷、《奧疏爛脫》一卷、《大疏徹肝抄》一卷,信日《大疏堪文》叁十卷、《綱要抄》叁卷,源暹《日輪抄》百卷、《鹦鹉抄》十卷、《尊林抄》叁十卷,信堅《大疏聞書》叁十八卷、《大疏緣起》一卷,覺和《供養法疏上下聞書》一卷、《大日經奧疏聞書》一卷,賴寶《真言本母集》叁十五卷等。

  此後足利時代寶性院宥快主張而二說,無量壽院長覺主張不二說,形成兩大學派,其中宥快治《大日經》著述頗多,主要有《大日經疏抄》八十五卷、《傳授鈔》一卷、《大日經教主十九人異議》、《大疏文字讀》一卷、《大疏口傳鈔》一卷、《大疏鐵塔相承之事》一卷、《奧疏大事》、《叁部經聞書》各一卷。

  南北朝時期(公元一叁叁六——一叁九二年)賴寶、杲寶、了賢、賢寶又宣揚不二門教風,其中賴寶著有《大日經疏堪注》四十余卷、《大日經疏抄》二十五帖,杲寶著有《大日經疏演奧鈔》五十六卷、《疏略聞抄》二十九卷、《大日經疏鈔》二十九卷,觀賢記《大疏通心鈔》、《大日經教主本地加持分別》一卷、《大疏教主義》一卷、《大日經叁國由來事》一卷、《大日經疏玄談》一卷、《大疏愚案抄》五卷。

  期間還有玄海《大疏科文》二卷、《大疏聞書》、《亂印鈔》,宥範《大疏妙印鈔》八十卷、《妙印鈔口傳》十卷、《大日經疏範秘記》十卷、《羊竹》二卷、《科文》十卷、《阿镘法樂鈔》叁十五卷、《供養法記》二卷、《供養法私記》八卷,賴豪《住心品疏開雲抄》十六卷、《不思議疏口訣》,快成《大日經奇特之事》一卷,亮嚴《大日經疏》二十卷、《聞書》一卷,聖憲《住心品隨意錄》十卷、《大疏百條第二重》一卷、《大疏第叁重附自證說法十八段》十一卷。

  此後一段時期又有快全《奧疏由來記》一卷、《大疏問題》六卷、《奧疏大事》一卷,成雄《大疏問題》十一卷、《大疏口決私記》一卷,道瑜《大日經緣起》一卷、《大疏尋求鈔》八卷、《大日經疏題額》一卷,亮遍《開發鈔》七卷,印融《大疏指南鈔》九卷、《初心鈔》、《大疏愚案鈔》叁卷、《大疏诠要鈔》兩卷、《杣保隱遁鈔》二十卷、《奧疏附狀》一卷、《真俗兩點集》一卷、《密宗佛身建立鈔》,純瑜《大疏草子抄》十卷,圓宥《真言宗叁部經並大日經疏因緣事》一卷,賴慶《大日經秘訣》一卷,玄廣《大日經教主》一卷等。

  德川時期(公元一六O 叁——一八六八年)智積院、長谷寺以及各地教學仍然興盛,著述更多,出現了慧光、道空、昙寂、弘道、法住以及淨嚴、慈雲等著名學僧,其中慧光著有《大日經疏印義鈔》二十卷、《大疏傳授聞書》二十一卷、《住心品疏略解講述》八卷、《毘盧教主義》一卷、《曼荼羅阿阇梨淺深重數》、《大日經奧疏聞書》一卷、《大日經除未傳法人》一卷、《大日經疏演奧鈔今案》、《大日經始涉要》、《大日經冠注》等。

  昙寂著有《大日經疏私記》八十五卷、《追記》十八卷、《大日經教主義》一卷、《供養法私記》六卷、《如實知自心章別記》一卷等,淨嚴著有《大日經住心品疏冠注》九卷、《大日經持明禁戒品六月成就秘決》一卷、《大日經密印品諸印秘決》二卷、《大日經演奧鈔校訂》六十卷、《大日經講次采摘》、《阿字觀私記》等。

  其它注釋有亮典《疏科文》一卷、《住心品疏科文》六卷,良譽《不思議疏四重秘釋》,慶空《大疏宗義鈔》一卷,運敞《大疏啓蒙》五十九卷、《大疏談義》二卷、《大疏第二重》一卷、《同劫心義章》叁卷,榮秋《大日經疏緣起》一卷、《大日經奧疏傳授血脈相承》一卷、《經疏相傳手鑒》一卷,亮汰《不思議疏略鈔》叁卷、《住心品科注》叁卷、《口疏科注》六卷,惠照《住心品疏要解》七卷,亮元《大日經疏篙測鈔》六十余卷、《爛脫辨》一卷,卓玄《疏草第五私記》一卷,麟瑞《大疏科目》一卷,美嶽《住心品疏玄談講錄》一卷、《叁句大意》一卷、《十地章》一卷、《八重玄門義》一卷、《大日經疏講錄》二卷、《大疏精義》、《大疏第叁重記》、《毘盧遮那成佛經疏玄談》一卷,覺眼《住心品疏拾義鈔》十卷、《住心品冠注》九卷、《大疏五行母錄》一卷。

  亮貞《自證說法十八段私記》一卷、《大疏第叁重記》,通玄《大疏裂網》七卷,性寂《大疏傳授聞書》二卷,惠曦《大疏傳授私記》、《造壇問訣》一卷,靈照《大日經疏傳授聞書》二十一卷、《大日經疏傳授私記玄談》一卷,寶嚴《大日經疏聞書》五卷、《住心品疏略解聽講記》八卷,信恕《四重秘釋彼處不言草》叁卷、《第叁重記》,行澄《毘盧遮那經疏傳授綱領》一卷,無等《大日經疏探頤錄》十八卷、《大日經秘印品印義》一卷,淨空《大日經心地法門》四十五卷、《大日經疏執中抄》四十九卷、《大疏隨類》七卷,妙瑞《法性大日義》一卷、《大日經疏條個》一卷、《本地恒說義》叁卷、《覺華鈔》十卷、《第叁劫諸師異說評文》一卷。

  亮海《大疏講錄》十卷、《毘盧遮那教主古今異說集》(附指瑕)一卷,周海《大日經肝心鈔》十八卷,常操《大日經開藏訣》叁卷、《大毘盧遮那經教主義》一卷,智晖《大日經疏同異》二卷,良恭《住心品講錄》(附玄談)二十五卷,教囿《大日經儀軌傳授由來記》一卷。

  法住亦是此時期治《大日經》及《疏》的大家,著述豐盛,主要有《住心品疏玉振鈔》九卷、《住心品疏科文見聞記》一卷、《住心品疏聞持記》四卷、《管絃相成義》二卷、《大疏管絃秘由》一卷、《大日經疏管絃秘訣》一卷、《相成義弄引》二卷、《管絃相成義科文》一卷、《口門入記》、《大疏管絃相成義見聞記》二卷、《口秀陽記》、《大疏管絃相成義聞持記》一卷、《管絃相成義講要》一卷等。

  如寶《住心品疏專心鈔》九卷,隆山《淨菩提心門》一卷、《大疏演奧鈔補阙鈔》六卷、《大日經住心品中淨菩提心門采摘》一卷,淨光《奧疏聽要記》一卷,弘道《大日經疏傳燈記》二十卷、《秘密曼荼羅宗教主義》一卷、《大毘盧遮那經教主義》一卷,元瑜《住心品疏講翼》十七卷、《住心品疏私記》一卷、《住心品疏標條》一卷,快道《口疏私記》一卷、《大疏住心品疏懸談》二冊、《大疏第叁重評判》、《大疏第叁重記》十二冊,謙順《大疏隨類》十九卷,等空《兩部教主和解》一卷、《十二口傳》一卷、《叁部四處字輪百光遍照圖》一卷,海應《奧疏分科》六卷。

  隆瑜《大日經疏拾要記》五十二卷、《大日經供養法疏私記合》六卷、《大日經不思議記》,明道《教主異義得意》一卷,信海《大日經亂脫記》一卷,戒專《奧疏傳誦聞書》二卷,道應《奧疏傳授懸談》一卷,照遍《五部秘經傳授要略》五卷、《大疏傳授私記》一卷、《大日經教主管見》一卷、《大日經叁十一品生起次第略釋》一卷、《大日經七日作壇行事》一卷、《大日經具緣品第六夜授戒體相分別》一卷、《大日經世間成就品所說四種念誦法》一卷、《六月念誦行事》一卷、《大日經不授末傳法者之文段》一卷、《大日經肝要之文段秘釋》一卷、《大疏引瞿酰經事》一卷、《大日經疏傳授除之段》一卷,相憲《大疏住心品私記》叁卷,辨實《大日經疏玄譚》,覺邦《大日經住心品疏講義》八卷,大了《大毘盧遮那經住心品疏懸談》,淨空《大日經疏私記》二卷等。

  

  

《大日經 大日經疏及其思想》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