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淺釋 (蘇行叁博士編釋)▪P3

  ..續本文上一頁手段而搶奪。乃至大家爲了利害的沖突,演成爲國際的大戰。這一段話,是說明一個人有自我的私心,所以要排斥非我異己,利用非我以滿足自己。若有非我,不爲我用,所以才發生種種的沖突。

  叁法印的第二條道理:“諸法無我”,就是要破除這種執著有我的不正確的思想。“諸”字的意思,亦是一切。“法”字是指一切有生命的萬物。“無我”,是說這個肉體,沒有一部份是“我”,全部肉體亦不是“我”。現在我先給你一根當頭棒:我們眼前看到的一切東西,連你和這個說話的“我”都算在內,現在都生存;但是這些生物,壽命的長短不相同,總有一天會死,會壞,會滅去的。那時候不但沒有一個你我,也沒有一切生物。你或許趕快要搶著說:“不對”。“有一天”是將來的,將來的,我們沒經驗著,不知道。但是,現在此地明明有一個“我”。那麼我也趕快替你解說:“我”這個字,實在是一個代名詞,用來當這個身體的代表,所以方便對別人講話。譬如下面這句話:“我坐在椅子上”,這句話裏將“我”字拿去,換上“你”字,意思是相同的。可見“我”只是一個名,用來代替我的全身體。再進一步說,譬喻有土匪請你吃飯,後來割了你的一只耳朵當證據,叫你寫信回家拿錢來贖身。你寫的信說:“我的耳朵被他們割去一個了”。可見這個“我”字並不是指身體,是指另外一種東西。那個東西,只用一“我”字代表。土匪拿不到你家裏送來的贖命錢,就再割去你的手;再進一步,割去你的足。你用口說:“我的手、足都被割去了”。沒有良心的土匪,再將你腰斬,你就說:“我的身體被斬去一半了”。最少現在你可明白,“我”不是這個身體,是另外有一個看不見的東西。最後土匪割去你的頭。口也不再講話了,那時這個“我”,才離開這身體而去了。所以人的身體,只是代表“我”,卻不是“我”。“我”無外觀的體相,所以“無我相”。一般人以爲這個身體是“我”;佛學對你說:這肉體不是“我”,只是四大和合的假相,無一部分是“我”。肉體是肉體,我是我;所以說諸法無我。更進一步說,代表肉體的那個“我”,自己本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也並沒有什麼樣子可以讓人解說的。所以那個“我”,自身也是無一物可說。“我”既是無一物可指陳,所以名爲“無我”。這是小乘聖人的極果。

  3.涅槃寂靜:涅槃二字,是梵文(Nirvana)的譯音,又譯泥洹,意義是擇滅。小乘學人,以爲世間一切物,都是身口意叁業之動力,造出爲因,與緣會合,而有種種假相。這個假相,經過生、住、異的流轉變遷,到最後無所存在而滅。所以我們存在的時候,萬物只是借給我們一用,我們盡可不必追求,或留戀它們,因爲我們自己也會死亡。況且我們的肉體,也不是可以永遠存在的;最重要的,只有將那個住在我們肉體裏的那個“我”,淨化起來。怎樣淨化他?淨化的方法很多,先提一兩種爲例子:淨化方法就是將我們讀佛典所得到的智識,先造十善業;次擇出見思二惑而斷之。見惑,是以一己之偏見或邪見,推度事理之迷情。思惑,是凡夫貪、嗔、癡等之思念,對事物所起之迷情。將六種基本煩惱滅除:一、貪煩惱—取不必多取之物。二、嗔恚—怨恨人家,生氣人家,叫人家不安。叁、癡—對事理看不清,糊塗造作。四、慢—自己驕傲,以爲聰明,任性辦事。五、疑—不能深信真理。六、惡見—1.顛倒是非;2.我執;3.撥無因果;4.固執自己的惡見;5.固執無理之禁戒。若是一個人,能夠將他肉體裏的“我”淨化起來,不再有見思二惑六煩惱的造業,這個人還在生活的時候,心就已經是安樂自在出離叁界了,這叫有余涅槃。等到他的世壽盡,肉體死,他那個淨化的“我”就離開這五濁惡世,不再入娑婆世界受生死輪回諸苦了,他此時證入聖位的阿羅漢果,而寂靜地長住在最快樂的佛淨土,這種叫無余涅槃。

  以上所說的叁法印,爲佛學之重要基本學理;不論是學聲聞、緣覺或學菩薩,諸行人所必需要懂的;所以叁法印是叁乘共學。

  (丁)一實相印

  “實相”又稱“真如”、“法性”,是指那個實實在在住在動物肉體裏面的本體,就是我們普通指那個將來成佛的“佛性”,不過是用不相同的名。學者須用他從佛學裏所得到的“般若”,梵文(Prajnia)的譯音,意思是智慧,是一個人內在的了解力,細心靜慮,就衆生本來之真實性,體會其無相之相。這一門的學理,是菩薩行人必要懂的。因爲菩薩行人,一面修持佛法以自度,另一面以佛法度人,所以不但要懂自己的“佛性”,還須懂得別人的。爲要證明衆生的本體,所以叫“一實相印”。因爲唯是菩薩所必要學的,故謂大乘不共學。一實相印也可略分叁節:l.諸法自性空。2.諸法唯識現(空之中有物—識—中道)。3.圓寂。

  l.諸法自性空:諸法,是指一切動物。自性可以粗略的譯爲生命。空,是本來沒有一個實體的東西。我們現在都懂得,一切的動物及人類的肉體,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相。這假相經過生住異滅四相以後,就沒有一點實有的體質存在。這假相只是一種幻象,是空的,沒有什麼。我們拿科學用鈾製造原子彈當例子:鈾,是一種固體的礦物,它用許多鈾的化學原素造成的。每一鈾的原素,是許多鈾分子造成的。鈾分子,用精造的顯微鏡還可以看到它的固體形。但是,鈾分子是許多鈾原子造成的。原子太小了,人類還沒有看過它的體形。鈾原子造成炸彈,爆炸時,每一原子分裂成爲陰陽二電子。電子這名字,是沒有實在的體質了。你看:這從有變成無,是不是空了?同例,人的肉體到死後滅盡,不也是空的嗎!人的生命,或叫自性,本來是沒有實體的。在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它還有一個假相可以寄托。一旦假相滅後,變成空無一物,則那個自性,就失掉了它的寄托物,更加自己本來是無一物,我們只好替它起一個名字,叫它爲“空中的空”。所以諸法的實相,也是像它們所寄托的假相一樣,也是空的。這就叫做諸法自性空。我們懂得這一道理,則一切分別、較計、妄執都消除了。一切心念皆息,則清淨的正知,可以見到本性。

  2.諸法唯識現:前一節“諸法自性空”,是從有物變爲無物;本節“諸法唯識現”,是要相反的說,從無物現爲有物,及無中之有。這一小題的“諸法”二字,是指一切萬物,包括無生命的礦植物,及有生命的動物。“唯”字義是只有這個。“識”字含義有:(1)認得一切物的力。(2)使物能夠生活的力。(3)動物的根本實相—真如。現字義是顯出一種有形的外相。

  存在世界上的萬物,都是化學原素所構成的。不相同的原素,配合著不相同的外緣,自己就自然的結合成爲種種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如氣體的氫和氧,平常是沒有體積的,在化學條件適合的時候,就結成爲水—一種實在有體積的物。其他固體的礦物質,不論是簡單的,或是複雜的,爲化學原素所構成的,亦如此。這一段是說明從無形相的氣體,變爲有形相的物體。

  有的元素在空氣裏、水裏或泥土裏,配合著適宜的外緣,就自然的構造成爲一個物體,如單細胞植物。此時過去的業力,貯藏在一種天然的沖動力裏(Natural Impulse),叫做“識”;以爲這一個物體,可以做他們生活的外緣,所以就會合起來,而成爲一有生命的單細胞植物了;如細菌、複球藻。這些菌、藻的原形質分裂時,成爲兩個個體,和它們相同樣的“識”,就來和那個新個體會合,而成爲兩個生活的細胞。如果分裂的細胞,不互相分離,都住在一起,就成爲一個多細胞的物體。那麼這個物體,只有起初來的“識”在指揮全體。如果多細胞的個體,分離成兩個個體,這樣另外有一個“識”就來和它會合。這是說明從無生命的物體,變成爲有生命的生物,以解釋“識”的第一義,“使物能夠生活的力”。單細胞生物,被生物學家新發現,就是這一理論的注腳(Stagrospora Sacchari 臺南車路墘糖廠,新發現的小麻葉的葉燒病菌,治法尚不知)。生物進化論,也是說我們這個地球,由氣體進化爲液體,再進化爲固體。到一時期,地上的天然條件:如陽光,溫度,水分,空氣等適合時,生物就發生了。起初發生的是植物,往後才有動物。起初是簡單的,往後因天然力及環境,經長時期的變遷,才漸漸的變成複雜的,以適應生存的條件。現在地球上的生物,還是在進化的路程上走,所以才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動植物。

  一個動物的身體裏,就是有一個“識”存在,所以這個動物,才會認得他自己以外的一切萬物,這就是“識”字的第二義。

  諸位已經懂了我們的肉體,是由四大藉因緣和合而成的假相。同時,我們又曉得,每人有一條生命,住在這肉體裏,它繼續的住著,等到這肉體死亡,才離開去。所以,它住在我們的肉體裏,我們是活人;它離開我們的肉體去,我們是死人。它是無形無狀,好像沒有什麼似的,但是它到底還是一個無形的活力。所以它在我們的身體內,我們才會活;因此我們的俗語叫它爲“生命根”。人的肉體死,它又不跟肉體死滅;所以它又是一種不生不滅而永存在的東西。它在我們身體裏的時候,叫我們會認識我們以外的一切萬物;叫我們有情意,有思想,有判斷力,有心理學上的一切工作。在佛學,總稱它爲“識”或“實相”、“真如”、“佛性”等等。所以你看世界上的一切萬物,在毀滅時,是沒有物質的存在,是空的。“識”是無形、無狀,好像也是空的。但是它是不生不滅,永遠存在,豈不是“空”裏的“有”麼?佛學說“空”,說“有”;但“識”不是“空”也不是“有”;好像“空”,也好像“有”;結局是“空”中之“有”,所以有時稱這真理,叫做中道論。它能夠叫一物,認得他物;它能夠叫一物變現成爲生物,或顯現于世界上,而又是生物的“實相”;所以萬法是唯識現。

  3.…

《佛學淺釋 (蘇行叁博士編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