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法界不離一念心 (宣化上人主講)▪P3

  ..續本文上一頁在那兒聽聽,聽他講什麼。啊!說是講修行,在這兒講修道。

  歌利王就發脾氣了,說:“你啊!不要在這兒騙女人了!你修的什麼道啊?”

  老修行說:“我修的是忍辱。”

  “什麼叫忍辱啊?”

  說:“就是誰罵我、誰打我,我也不生嗔恨心。”

  歌利王說:“你盡騙女人可以啊,她們相信你,我才不相信你這一套呢!你能忍辱?真的?假的?”

  這個老修行就說:“當然真的了!”

  “你說真的!我試驗試驗!”把身上的寶劍拔出來了,就把手給剁下來了一只,說:“我現在把你手給剁下來,你嗔恨不嗔恨?”

  這個老修行說:“我不嗔恨。”

  “哦!好!你不嗔恨,你真有點本事,你盡打妄語,你心裏嗔恨,你口裏說不嗔恨,你來騙我!我是一個最聰明的人,你能騙得了我?”這歌利王又說:“好!你既然說你能忍辱,不生嗔恨,你那只手啊,我也給你剁下來。”把那只手也剁下。

  剁下了,又問:“你嗔恨不嗔恨?”

  這個老修行說:“還是不嗔恨。”

  于是乎,他又拿著寶劍,把兩只腳也給剁下了,這是剁其四肢。剁其四肢,又問:“你嗔恨不嗔恨?”

  這個老修行說:“我還不嗔恨。不單不嗔恨,我若成佛,還要先度你。”那麼佛發的這個願。

  當時天龍八部、護法善神就發脾氣了,就下大雨。這個老修行說:“我不嗔恨,有什麼證明呢?我若嗔恨你,我這個手、腳,就不能恢複如故了;我若沒有嗔恨心,我這個手腳啊,你雖然給我剁下來了,我還可以恢複如故。要是能恢複如故,像我原來的有手有腳,就證明我沒有嗔恨;我若有嗔恨,就不會這樣子了。”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說過這個話之後,手腳果然又恢複如故。

  這護法善神,一看歌利王這麼惡,把這個老修行四肢都給斷了,于是乎,就大顯神威,下雹子打這個歌利王。歌利王也知道厲害了,看老修行有這麼大的神通變化,于是乎跪到老修行面前求忏悔。

  老修行就發願說:“我若不成佛啊,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我若有一天成佛,我就先度你成佛。你若不開悟不成佛,我也不成佛。”因爲這樣子,所以佛成佛了,就到鹿野苑去,先度憍陳如。這個老修行,就是釋迦牟尼佛;憍陳如就是歌利王。佛因爲在往昔有這個願力——要度對他最不好的這個人。

  我們聽見這一段公案,誰對我們愈不好,我們要發願成佛的時候要度他。不要“你對我這麼不好,等我成佛的時候,一定教你下地獄!”不要發這種願。

  那麼佛到了鹿野苑,爲五比丘叁轉四谛*輪,這第一次說法就這麼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此是滅,可證性。”這第一次說。

  第二次說:“此是苦,我已知,不複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複更斷;此是道,我已修,不複更修;此是滅,我已證,不複更證。”這是第二轉。

  第叁轉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道,汝應修;此是滅,汝應證。”

  說完了這叁轉四谛*輪,就說:“憍陳如,你現在在這兒被客塵來麻煩,你不得到解脫。”憍陳如一聽這“客塵”兩個字,他就開悟了。什麼叫客呢?客,就不是主人。什麼叫塵呢?塵,就是不幹淨的東西。我自性就是主人;自性是清淨的。所以他當時就開悟。開悟就叫“解本際”,就明白本來的道理了,成了“解空第一”。

  那個四谛法,要是研究起來,是無窮無盡的。今天時間也不等我了,也不等你了,也不等他了,我們時間又到了。

  今天我們講“聲聞衆僧”,“不論女男”:這個證果,女人也可以證果,男人也可以證果,證果就是聲聞,就是阿羅漢。好像鸠摩羅什法師他的母親,就是證叁果的聖人。

  那麼“四谛觀行”:觀行,就是修行,觀察來修行。觀察修行什麼呢?修行這四谛法——苦、集、滅、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要修這四谛的法門。

  “隱實示權”:本來這一些個聲聞,你看他是聲聞,有的是大權示現,是大權教的菩薩來示現這個權教的聲聞,所以這叫隱實。隱,把這實在的功德他都隱起來了。示權,示就是指示,權就是權巧方便。你不要認爲他是聲聞,是小乘,你就輕看他,不要這樣子。他這也都是大菩薩再來的;不是完全都是大菩薩,可是其中一定是有的。那這個大乘菩薩,他又現一個小乘的身,來接引這個小乘,然後回小向大,所以叫隱實示權,這是聲聞這一個法界。

  天法界

  六欲梵天,五戒十善;

  種有漏根,輪回難斷。

  我們今天就講講這個“六欲梵天”。

  第一個天是六欲天;六欲天就叫欲界天。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這叫叁界。

  我們現在都在這個六欲天的四王天裏頭包括著。我們直接所看見的這個天,叫四王天,有四大天王管著。這個天是在須彌山的半山腰上。須彌山有一半是在人間的,在這四王天的上面還有一半。什麼叫四王天呢?是在須彌山東邊、西邊、南邊、北邊,這四大天王。這四大天王管著我們這個四天,一四天下;管著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詳細說起來,這是很多的,說不完。

  那麼四王天的天人壽命多長來著?五百歲!他的五百歲不是我們人間的五百歲,四王天的一晝夜就是我們人間五十年。你算算這四王天的五百歲,是我們人間多少年?這四王天的天人的壽命是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做爲四王天的一晝夜,你算算看,若叁百六十五天,這是人間多少年?你們會算數的人可以算一算這個數目,這是四王天。

  第二欲天就是忉利天,這忉利天是梵語,翻譯過來叫什麼?不知道?就翻譯一個“不知道”好了,就叫不知道天。不知道天就是叁十叁,梵語叫忉利,翻譯過來叫“叁十叁天”。怎麼叫叁十叁天呢?因爲帝釋在中間,這帝釋天是在中間住的。這個帝釋就是〈楞嚴咒〉上那個“因陀啰耶”,也就是天主教、耶稣教,他們所說的那個天主;中國人叫他玉皇大帝;在《書經》上叫他上帝——“齋戒沐浴,以事上帝”,你齋戒沐浴了,就可以侍奉上帝。

  古來中國的人,不知道有佛,就知道有上帝。所以湯王的時候,他祭天就用黑牛來祭天,他就說了,“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後帝。”皇皇,就是大的意思;皇皇後帝。“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他說“曰:予小子履”,商湯王他的名字叫履,他就說我小子,就是很客氣說:“我是很沒有用的一個小子。”一個小孩子的樣子。“敢用玄牡”,我敢用黑色的牛,“敢昭告于皇皇後帝”,我很至誠懇切地告訴大的上帝。說什麼呢?說“朕躬有罪”,說朕我一個人要是有罪,不要加到一般的老百姓身上去。萬方,就是萬方的老百姓。“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一般的老百姓如果有罪了,那不怪他們,因爲我沒有教化好他們,所以他們的罪都應該給我。

  所以古來的聖人,他是這樣子,自己責罰自己,不是像現在的人,明明自己有罪,“喝!不關我事,那是他的,那是他的不對嘛,怎麼能怪我呢?”“你這個上帝,真是不公平,爲什麼教他那麼有錢?爲什麼教我這麼窮?爲什麼教他那麼樣出貴?爲什麼教我這麼樣賤?”這怨天尤人,什麼事情不說自己的不對,就找人家的不是。那麼古來的聖人哪,是認自己錯的。

  所以這個帝釋天在中間,東邊有八天、西邊有八天、南邊有八天、北邊有八天,這四八叁十二天,那麼這是第二欲天。

  第叁是夜摩天。夜摩天也是梵語,翻譯過來叫什麼?這個天上的天人非常快樂,一天到晚都唱歌。唱什麼歌呢?他就說他特別歡喜,說“快哉!快哉!”快,就是快樂;哉,就是:“啊!我快樂得很!我快樂得很!”晝夜六時他都是快樂的,所以翻譯過來叫“時分(份音)”,說每一個時分他都是快樂的。

  第四是兜率天。兜率天梵語叫Tushita,翻譯過來叫“喜足”。他時時都歡喜,時時都滿足,這就是知足常樂。他因爲知足,所以常常快樂,所以又叫“知足天”;就是一天到晚也無憂無愁的,沒有煩惱,沒有worry(憂愁),這是第四。

  第五叫化樂天,他會變化他的快樂。喜足,他就變不變、化不化,也都是歡喜知足,甚至于不快樂他也知足,總是知足。這化樂天,他會變化,能化出來這個快樂。

  第六是他化自在天。怎麼叫他化呢?就是他自己本來沒有這個快樂,他能把其他天上的快樂拿來,做爲他自己的快樂,所以叫他化自在天。這個天上有很多天魔在這兒,以天魔爲眷屬。爲什麼他要把旁的天上的快樂拿到他自己來?就因爲他不講道理。好像人間的土匪,多數都是化樂天的天人墮落,他到人間,還想搶人的錢,做爲他自己的錢,那麼這是他化自在天。他把人家的東西搶來了,做爲他自己的,這是六欲天。

  梵天就是大梵天、梵衆天、梵輔天。六欲梵天,“五戒十善”:他們是修五戒十善所得的天上的福報,這五戒十善,都是有漏的善根,所以說“種有漏根”:種有漏的善根。他們寫著「種有漏因”,“因”也可以,種有漏的因。“豈有他焉”,旁人管不了的,這都自己去的。

  講經說法是不容易的,我現在因爲沒有想就說出來了,有人又說了,說:“師父講錯了!”在心裏這麼樣說,口裏不敢講。但是我這個人也很怪的,你在心裏一說,我這兒電報就打來了,所以要把它改了。“輪回難斷”是不是啊?這回對了嗎?是你心裏說我講錯了,是不是?(弟子:是。)不是一個人這麼樣想,還有,趕快自己說出來,是誰這麼樣想來著?要坦白!若不坦白,那就永遠不會成道的。

  阿修羅界

  修羅性暴,有福無權;

  好勇鬥狠,浮沈業牽。

  阿修羅是梵語,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就是醜陋。可是醜陋,是這個男的阿修羅,相貌非常醜陋;女的阿修羅,相貌又非常地美麗。男的阿修羅,他其性好鬥,是在外邊的鬥爭,向外鬥爭;女的阿修羅,其性也是好鬥爭,但是她在裏邊鬥爭,不是在外邊鬥爭。怎麼在裏邊鬥爭呢?她用心來鬥爭,也就是所謂的妒忌障礙、無明煩…

《十法界不離一念心 (宣化上人主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