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轉變觀念與臨終關懷▪P16

  ..續本文上一頁見有人拿著羽毛在蘸水拂拭岩石,便問;“你在幹什麼?”那人說;“這山擋住了我們家的去路,我要把它拂掉”無著菩薩馬上就回(山洞)去了,他知道這個比叁年的時間要長,甚至很久很久,叁年過後又是什麼都沒有做,好夢也沒有做,什麼也沒有得到,又出來了,心灰意冷他就往外走,抱怨,哎呀!彌勒菩薩不慈悲,于是他走呀走,突然間看見前面來了一條狗,這條狗的後腿是腐爛的,長著蛆蟲的,于是無著菩薩升起來無限的慈悲心,你要知道,這九年對他自己業力的轉化太重要了!因爲慈悲心的生起就是由此而引發的,于是他想;我要幫助這條狗,怎麼幫呢?他想;如果我用手去拿它身上的蛆蟲,第一個狗會痛,第二蛆蟲會死,于是他沒這麼做。第二個辦法是我用舌頭把它舔下來,舌頭要舔那個蛆啊!可它髒呀,誰都有障礙,于是他閉著眼睛就舔下去了,當他舔到地下的一刹那,他一擡頭,彌勒菩薩現身了,于是他特別委屈,就像孩子看到他的母親一樣,他抱怨說;“你爲什麼總也不見我呢?”彌勒菩薩說;“其實,我一直都在你的身邊,只是你無緣見到我而已”。(鼓掌)彌勒菩薩這樣說了,可無著菩薩不信,“我不信,我不信”,彌勒菩薩說;“如果你不信,你把我背到你身上,咱們到鬧市之間,讓別人去看一看”,于是無著菩薩把彌勒菩薩背在身上,走到鬧市區,就大聲問鬧事的人;“你們看呀!我身上背的是什麼?”。在那大喊大叫的,大家看完說;“這是個神經病呀!他在這喊什麼?叫什麼?”---所以,無著菩薩有了深刻的感受,確實衆生的因緣不一樣啊!我們都在忙碌著財、色、名、食、睡;我們都在忙碌著人我是非,于是我們和佛法越來越遠。突然間那邊來了一個老的婦人,然後老太太說;“哎呀!你的身上怎麼背著一條後腿腐爛的狗呀?”于是彌勒菩薩告訴他;“她的業也要清淨了”。

  不是沒有人走著條路,而是走這條路的人特別少。大家都想走,但是資格呢?條件呢?你要具備呀!當然學佛,是生也安樂死也安樂,至少你會活得很有質量,很自在,很快樂。因爲你把人生看得很透,于是你很達觀,你不在受傷,這是一個好處。但是你生命的歸宿也應該有呀,不然的話,你學來學去,最後下地獄了,那你就不劃算了。對吧!所以,我們有此感覺到,你所付出的,不會白付出,沒有白付出的事情。

  我老是講故事。故事很重要,他能夠啓迪我們,改變我們,由此引發一些深刻的思考---最後的故事,從前有一只狐狸,有一天半夜跑到一個大戶人家去偷東西吃,可它吃得太飽了,疲倦了于是躺那就睡著了,一覺就睡到大天亮,于是家裏的人進入廚房開始准備吃的,這麼一看,一條狐狸在這躺著呢,哎呦!這麼一只大狐狸真漂亮呀,于是大家都過來看這只狐狸,于是狡猾的狐狸沒有辦法了,就在那裝死吧!狐狸很狡猾,寓言多把狐狸比喻成狡猾的那些人。家裏的人一看,說;“啊!這是一只死狐狸呀、主人就說;“這狐狸的尾巴可真漂亮呀!把它割下來,做個衣服領子吧、狐狸聽後大吃一驚,要把尾巴割下,又細細一想,把尾巴割掉了也不傷害我的性命,忍了吧!讓他割吧!可割完之後呀,有人又說它的兩只耳朵不錯,割下來做裝飾品不錯。(我也不知道裝飾品是怎麼樣,反正故事是這麼說的)狐狸一聽雖然恐懼,但心裏一想;耳朵割下來,也不至于死,于是就還在裝死,割就割吧,忍了吧。(還在那挺著,挺堅強的。我們很多人和狐狸也是一樣,拿狐狸只是作爲比喻而已。)可是割完耳朵以後又有人說,哎狐狸皮更好,不如把狐狸皮也扒下來吧,狐狸一聽傻眼了,心想皮要扒下來那還活得了嘛、大吃一驚,我老命要完了!于是狐狸就不敢再裝死了,于是它就眯著眼睛,瞅准機會猛地一沖跑了。

  這是什麼呢?生死怯怯,臨命終時要考慮的,如果脫胎換骨之際,臨命終時,如果你還在那糊裏糊塗的不珍惜生命,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真的是這樣。你不是在念佛嗎,現在更多數的漢傳佛教都在念佛,當然也有的人改變了,去學密宗去了,但是我告訴你,你繞來繞去,最後你還得繞回來,我告訴你的是真話,因爲你對密宗的接受僅僅停留在神秘的層面上。因爲你不知道密宗說的是什麼。只是給了你一些誘惑,哎呀,這個快呀!但要看看你要往哪去呀,你往哪去快呀?我不太清楚,你衡量一下自己,適合幹什麼就幹點什麼。

  這狐狸一下就跑掉了,所以此來做爲警策,警策什麼?年輕人不學佛不念佛,就沒有方向了。就像狐狸的尾巴把尾巴割掉了,尾巴一割掉了,這狐狸一跑就嚇跑,沒有方向了。那尾巴是定方向的。記住呀!動物有尾巴跑就不會來回晃,尾巴是定方向的;中年人你不學佛,不念佛的話,就像狐狸把耳朵割掉,你聾了,你啥也聽不著,就看到名利了,那也是遺憾和缺陷;老年人不學佛,不念佛難免就如同狐狸剝皮一般呀;

  生命浪費了,不珍惜行嗎!所以就要失去性命,所以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不要再浪費生命了。不要再浪費我們學佛的因緣了。要老實念佛“猛力一沖”于是六道輪回不在束縛我們。

  所以呢,我覺得念佛還是在于身體力行,在于做,道理我會告訴大家,我會和大家結緣,做與不做就是大家的事了,大家說;淨波法師說的真好,我們去做.我隨喜你的功德。說靜波法師說很好,但我們不想做,那我絕不強迫。我只是給你一個建議,建議你這樣做。當然在給你建議的過程之中,我也在努力,我正在努力。所以我希望大共同努力才不愧爲佛教徒,才不愧爲我們今生學佛的因緣。

  

  

《轉變觀念與臨終關懷》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輪回與解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