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爲什麼一定要念阿彌陀佛▪P5

  ..續本文上一頁間不長,他還是間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佛聞法,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是一分一秒都不間斷的。這樣的殊勝,他方世界沒有啊。這個是顯示出極樂世界是第一。以我們娑婆世界做例子,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出現成佛,時間很短。釋迦牟尼佛在世的世壽只有七十九歲就圓寂了。他老人家在世,爲我們講經叁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連頭帶尾,中國人喜歡虛數,就算五十年吧。釋迦牟尼佛活八十歲,講經說法五十年,滅度之後世尊的法運只有一萬二千年,也不算長。一萬二千年之後,這個世間沒有佛法了,佛法中斷了,一直要等彌勒佛到我們世間成佛,彌勒佛講經說法,這個世間再有佛法出現。彌勒佛什麼時候來呢?要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他才會來。這個中斷的時間,太長太長了。其他諸佛刹土跟我們娑婆世界差不多,很相似。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特別,他那邊人壽長,人人都是無量壽。這個無量壽,雖然在理論上講他還是有量的,因爲將來阿彌陀佛滅度,觀世音菩薩就繼承佛位,所以他不間斷的。阿彌陀佛入滅了,觀音菩薩馬上成佛,就接上了。那麼阿彌陀佛什麼時候滅度呢?這個數字我們算不清。你們念《無量壽經》就知道了,《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世界的壽量,佛還舉了一個比喻:目犍連神通很廣大,能夠在一日夜之間,就是二十四小時,就把我們娑婆世界所有一切衆生多少數,他都算出來了。以這樣大的智慧,用一天一夜的時間,就能夠算得很清楚。娑婆世界是個大千世界,現在講是銀河系,確實不是我們人的力量能夠做得到的。他說,假使十方世界的衆生,這不是說一方,是十方世界的衆生,統統都成了辟支佛,神通能力都像目犍連,共同來計算,算阿彌陀佛的壽量,都算不出來。雖然是有量的無量,那個數字太大了,沒有法子計算。阿彌陀佛壽這麼長,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壽命都是這麼長。這個真的是一切諸佛刹土裏面所沒有的。所以我們要想長壽,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都算是短命,都不能算是長壽,唯獨西方世界是真正的長壽。佛常說,菩薩大衆都長壽,自己也長壽,所以永遠不離叁寶,佛法僧是叁寶。這才顯示出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發願求生。生到這個地方,那就是"速疾圓滿菩提"。這一句話就是講快速成佛,因爲菩提路上一絲毫的障礙都沒有。在我們娑婆世界成佛,或者是他方諸佛刹土裏面成佛,都有進退,進進退退。說實在話,進得少,退得多,因此時間就要很長。西方世界只有進步,沒有退步,所以他成佛就非常的快速。所以等覺菩薩發願往生,是爲了快速成佛,就是爲這個原因去的。那麼我們自己也想自己道業快速圓滿成就,阿彌陀佛提供這個修行場所,實在是最理想不過了。這是菩薩衆,下面是天人衆。

  大衆俱,這個大衆是指"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這個大衆包括我們世間四衆弟子,出家男衆、女衆,在家的男衆女衆。參與這個法會的,除了這個之外,還有鬼神。這是把九法界的衆生,統統包括盡了。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衆生,顯示出這個法門無比的廣大,正是所謂叁根普被,利鈍全收。只要能夠相信,只要能夠發願,只要能夠念佛,沒有不往生的。所以這個法門確確實實是平等的法門,是九法界衆生平等修行的法門,平等成佛的法門。說上平等修行、平等成佛,那是一切經裏面所沒有的。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唯獨此經有,其他經上沒有說過。所以這個經典、這個法門,確確實實是如來度衆生脫輪回、了生死,成佛道的第一經。我們有幸遇到,是非常非常的難得。

  過去慈雲大師,他是清朝乾隆時間的人,慈雲灌頂法師,著作非常豐富,留下來的大概有四、五十種。他將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苦樂做了一個比較,講修行的難易,他說了十種,用這個苦和樂來較量。他說,我們這個世界縱然得人身,很難遇到佛,遇不到佛是苦。西方世界,往生到那個地方去,華開見佛,見佛是樂,親近佛是樂。我們這個世界很難聽到佛法,不聞法是苦。西方世界六塵說法,換句話說,你想聽哪一個法門,想學哪一個法門,都能夠稱心如意,都不難,佛菩薩親爲指授。第叁,在我們這個世間惡友牽纏苦,我們想修行,我們想念佛,有許多人障礙我們,有許多事障礙我們,我們不能稱心滿願地來修學。到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但沒有人障礙你,每一個人都鼓勵你,都幫助你,這個多好!兩個世界比較,真的我們這個地方修行,實實在在說,除了念佛求生淨土之外,任何一個法門都是障礙重重,一生當中非常難成就。這一個法門障礙比較少一點,用一句佛號,我可以念出聲,我也可以在心裏頭默念。跟家人大衆相處,他們討厭我們去學佛,我就心裏念嘛,我口不念出來,不要惹人麻煩,不要傷一家人的和氣。自己可以潛修,一樣能成就。這是這一個法門的殊勝。

  然同居衆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

  這一句解釋,我們每一位同修要牢牢地記在心裏,這是一切經論法門裏面所沒有的。所以這個經在一切佛經裏面稱爲第一經,就是這個道理。一切法門裏頭最殊勝、最不可思議也在這一句當中。同居衆生正是指的我們自己,我們今天能生極樂世界、能見阿彌陀佛,我們沒有斷煩惱,換句話說,兩種執著都沒有破,這叫做帶業往生。這個業就是我執、法執,兩樣東西我們帶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並沒有把它斷除。我們所用的方法是信,願,持名。對于西方極樂世界、對于阿彌陀佛我們決定相信,沒有一絲毫的疑惑,這叫信。我們一心一意的向往西方極樂世界,一心想見阿彌陀佛,這是願。用這樣的信、願來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叫做持名。如果沒有信、願,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不叫做持名。持名念佛,底下講了,善根福德同佛,同哪一尊佛呢?同阿彌陀佛,同釋迦牟尼佛。本經後面說了,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念佛成佛的。也同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一切諸佛最後修行成佛,都用這個方法。所以唯有信願念佛,這個善根福德才能達到究竟圓滿。你修其他的法門,不錯是有善根,是有福德,善根福德不究竟、不圓滿,唯有念阿彌陀佛,你的善根福德會圓滿。你要問爲什麼念阿彌陀佛善根福德就會圓滿呢?這個問題諸位要是深入《無量壽經》,本經的《疏鈔》跟《要解》你要是熟透了,這個答案就明白了,確實不可思議。"圓淨四土",著重在圓字。圓是圓滿,一絲毫欠缺都沒有。換句話說,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除了成佛之外,等覺菩薩淨土沒有圓,住樂受樂也沒有圓。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所以他不圓滿。試問問,我們念阿彌陀佛、帶業往生,生到西方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們的享受居然是"圓淨四土,圓受諸樂",那麼我們要問,蕅益大師說這個話,是不是過分了?真的是這樣嗎?誰能相信呢?諸位學佛,對于佛的經論研究得不多,我這一說你們都點頭,都相信了,這是你們有福氣,不容易。如果佛經念多了,看到蕅益大師這個話,哎,蕅益大師太過分了,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哪有這個現象!一定會起疑惑。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蕅益大師說的話是真的。我們怎麼能夠肯定他是真的?諸位去念《無量壽經》,你去念四十八願,《無量壽經》第六章四十八願,你念念看是不是這個意思。所以確確實實有經典做依據,蕅益大師的話不是隨便說的。我們今天能夠遇到這個經典,遇到這個法門,這正是古人所講的,"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日"。我們今天遇到了,能夠逢到了,這是最值得我們慶幸的。只要這一生當中把握住機會不要失掉,決定成功。我們所得的樂是圓滿究竟之樂,所斷的苦是斷得幹幹淨淨,一絲毫也不會剩下的。這才是天上人間第一等的大福德之人。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六道,沒有十法界,只有兩種人:一個佛,一個菩薩。所以這個世界就非常非常的特殊了。這是說明阿彌陀佛與諸菩薩大衆的住處。西方世界是平等的世界,《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是淨土宗最原始的根本經典,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十方世界的衆生生到極樂世界之後,身體相貌跟佛完全相同。諸位要知道,我們這個相貌是福報。你看有福的人是個有福的相,聰明人有個聰明相,長壽人有個長壽相。相貌是果報啊。假如每一個人生到了那裏去,相貌都跟佛一樣了,那麼他們的福報一定跟佛一樣大,他的智慧、壽命一定跟佛相同。果然不錯,四十八願講的一點都不錯。所以蕅益大師在這裏講,我們信願持名,善根福德都與佛相同。所以這個信願持名真正不可思議,這個是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的業因都不能夠跟他相比的。念佛人是真正有福,念佛人不但天地鬼神恭敬你,十方諸佛贊歎,一切菩薩都敬重。我們爲什麼不修呢?爲什麼叫些鬼神笑話呢?甚至于招來一些侮辱呢?這個是大錯特錯了。

  這裏是總說西方世界的殊勝。殊勝究竟從哪裏來的,這一段說得非常清楚:一個是自功德深,一個是他賢聖遍。這是十方一切諸佛刹土裏面沒有的,我們發願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實際上也就是爲了這兩樁事情。在這個世界我們想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非常困難,這個困難就是障礙太多了。用現代的話來說,我們修學的環境不好,處處都有阻撓。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使我們自己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來得容易。第二,他那裏人事環境非常殊勝,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個是其他諸佛國土裏面都找不到的。西方世界沒有一個作惡的人,沒有一個有惡念的人,這個是非常非常之難得。這殊勝莊嚴在一切佛刹當中,極樂世界是第一等。

  那麼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功德從哪裏來的? 剛才說過,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使我們帶業往生的凡夫借阿彌陀佛的功德,變成了自己的功德了。經上常講難信之法,這也是難信的一種。

  這是大師爲我們分析四土莊嚴的因緣。同居土是我們最關心的,因爲我們能夠去的,實在講就…

《爲什麼一定要念阿彌陀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勸父母念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