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藥 本論

  本論

  

  南無上師、佛陀、菩提薩埵,

  禮敬上師、諸佛、菩薩衆!

  

  我向證得無上本初解脫的一切上師頂禮。

  這些上師

  出于慈悲而住于世間,

  浚斷輪回的深淵。

  

  我將淺談如何用菩提心這個甘露

  來摧毀人們以一切爲實的執著。

  大乘修道是諸佛菩薩行走過的道路,

  而菩提心則是大乘修道的精髓。

  

  你要記住,當你處于極度的困境中,

  在那執著人生顯象的廣大平原上,

  被你的敵人——障蔽性的情緒——包圍時,

  你那無上的財富——善德——就快被奪走了。

  

  一切諸法住于

  無始虛空之中;

  因此之故,

  一切有情衆生都能夠證得涅槃。

  

  如同大地之內

  有全然純淨的水;

  在煩惱之中,

  有偉大的本初智慧。

  

  闡釋空性的佛經,

  以及世尊諸佛所說的一切話語,

  都談及盡除煩惱。

  

  佛性是無染的。

  它是甚深、甯靜、無造作的真如,

  它是非和合的明性廣空;

  它是無生、無滅、本然的甯靜,

  它是任運自生的涅槃。

  

  如同芝麻油充滿芝麻一般,

  如來藏的本質

  本初即在一切衆生的基本狀態之中,

  並且與衆生的基本狀態是不分離的。

  

  受主體(做者)和客體(受者)的迷妄見解所障蔽,

  被包裹在叁種串習的蟲繭之中,

  如同藏在窮人房屋底下的寶藏,

  這自性仍然未被認清。

  

  煩惱與錯誤的行爲創造了痛苦,

  這些痛苦如雨般降在我們身上。

  自無始以來,你一直遊蕩

  在看似存在卻不真實的輪回廣袤平原上。

  哎!此即無明與業的力量。

  

  在真正上師的蓮足前

  五體投地頂禮之後,

  你應該用他所教導的甘露,

  清淨我執的染汙。

  

  現在你終于獲得

  這暇滿人身。

  這人身是如此難尋,如此的充滿意義。

  在僻靜處轉化自己,不執著于今生是值得的,

  因爲今生的重要性是那麼微小。

  

  在無常與虛幻的雲朵之中,

  生命的閃電舞動著:

  你確定你明天不會死亡?

  死亡無可避免,因此你要修持佛法!

  

  自無始以來,

  在輪回的牢獄之中,

  你一直忍受叁苦的懲罰。

  然而,你仍然漠不關心——這腐敗墮落的心!

  此時此刻是征服大樂城堡的時機。

  

  快樂和痛苦是業的展現。

  因此世尊曾說,

  你無法逃離因果業報的法則。

  明白這一點,謹慎地加以區分:

  避免惡業,成就善業。

  

  依止一切皈依的無欺體現:

  無上之叁寶。

  只要聽聞他們的名號,

  就能夠粉碎輪回之城。

  

  自無始以來,母衆一直溫柔地照料我們,

  在這個世界上,

  有誰比追求個人的涅槃寂靜,

  而遺棄在輪回汪洋受苦的母衆之人

  更厚顔無恥?

  

  自無數劫以來,

  那些具有無上智慧者及其子嗣

  已經用大智慧探究並了解,

  殊勝的菩提心具有大利益。

  

  在所有通往究竟目標的道路之中,

  如果你走上這條道路,

  開啓雙重目標的寶藏,

  你怎還需要其他的見證?

  

  遵循兩個傳統的其中一個傳統,

  生起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學習它的戒律:

  詳細的和精簡的、共與不共的戒律,

  並且熱切地把它們付諸實修。

  

  思量諸佛與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之間的不同。

  諸佛實現其他衆生的利益,

  我們則以自身的利益爲目標。

  即使犧牲你的性命,也不要放棄菩提心。

  

  既然菩提心是菩薩

  如海事業的根本,

  因此菩提心是一切學處的關鍵,

  大乘修道之根。

  

  如果你擁有菩提心,你將走上正道;

  你的所作所爲,即使是無記(不善不惡)的行爲,

  都將轉爲善行,

  而你將永遠不會偏離解脫道。

  

  若無菩提心,不論你做什麼,

  你將停留在小乘的道路上;

  即使連你的善行都將使輪回永存不滅,

  更別說中性的和其他的行爲。

  不論你做了什麼,都將是痛苦。

  

  因此,你必須以當下、覺察和關切

  一再檢視你的心。

  絕對不要認爲,

  違犯微小的戒律是一樁輕罪。

  

  在請求諸佛菩薩

  護念你之後,

  你披上立誓解脫一切衆生的盔甲,

  因而使天上和人間歡喜。

  因此如果你現在欺騙了他們,

  所有這些有情衆生將會如何?

  

  話說,透過精進不懈,

  即使連蜜蜂和蒼蠅都能夠獲致證悟。

  爲什麼你身而爲人,

  卻缺乏勇氣?

  

  熟能生巧,

  萬事皆然;

  你必須一再努力

  不斷修心。

  

  我們首先執著于“我”這個見解,接著是“我的”。

  由于這種執著,

  衆生如同在水車磨坊般地在輪回中起伏循環。

  我向慈悲對待所有這些衆生的大悲者頂禮。

  

  雖然我沒有傷他分毫,

  但是自無始以來,

  我的敵人“我執”已經侵入我的心,

  把我囚禁在可怕的輪回牢籠之中。

  

   它在我身上已經施加數百種痛苦折磨。

   然而,我不但沒有怨恨它,

   反而信任它,並且受它控製。

  有比這個更嚴重的

  災難和迷妄嗎?

  

  誤給的忍辱不屑一顧。

  把叁寶做爲我的依怙,

  登上不退轉出離心的座騎,

  披上四無量的盔甲,

  激勵六波羅密的軍隊,

  今天,佩著空性與慈悲的銳利武器,

  我將斬殺我的仇敵!

  

  如果我不摧毀我執,

  它將繼續製造“無間地獄”

  及其他地獄的無盡痛苦。

  有哪個頭腦清楚的衆生不會采取行動?

  

  檢視“自我”的自性

  停留在何處及前往何處;

  你將會發現“自我”不具有絲毫的存在。

  “自我”是一旦被降伏

  就不會再起的敵人。

  

  在過去,無上的勇者菩薩

  藉由降伏這個敵人來證得大樂。

  了解在這危急關頭的風險和利益,

  不讓這個敵人逃脫的人

  乃是智者中的智者,

  勇者中的勇者。

  誰能夠與這樣的人齊頭?

  

  爲了降伏我執,

  明智的諸佛

  詳釋八萬四千種教法,

  根據每個衆生的根器因材施教。

  

  這一切全都是爲了調伏我執。

  取決于衆生根器的層次,

  煩惱可以被根除、轉化或運用。

  然而在本質上,這一切的根本

  乃是無上的修學——菩提心。

  

  人們要如何修行?

  不要受造作輪回的

  凡俗念頭所駕馭,

  而是用正念觀照掌控念頭。

  重新整合你過去所有的嗔怒,

  用對治的軍隊徹底擊潰嗔怒:

  這就是放棄煩惱。

  

  接著,爲了徹底清淨你的行爲,

  如同把鐵轉化成爲黃金一般,

  用相對菩提心轉化叁對境、叁毒和叁根本功德。

  

  最後,修持究竟菩提心,

  了悟一切生起皆是法身之展現,

  法身即本初自性,即無間的離戲。

  若不執著,無論生起什麼,都會自然解脫。

  在這不排斥也不接受的大平等味之中,

  繼續保持。

  

  這個涵義,智慧與善巧方便的本初無二,

  以慈悲爲本質的空性,

  必須被帶入修道。

  

  然而,爲了逐漸使心穩定,

  初學者必須先修持相對菩提心。

  

  爲此,你要明白一切有情衆生都曾是你的母親,

  思量她們的仁慈和回報她們的方式。

  

  生起溫柔的慈心及其他叁個無量心,

  尤其是生起神妙的大悲心。

  

  依照次第來觀修四無量心,

  先是對著極爲容易生起的對境,

  接著是比較容易生起和難以生起四無量心的對境,

  並且透過各種方法來修學這四無量心。

  

  既然我們無法做出絕對的評斷,

  因此你和一切衆生都同樣想要快樂,

  你和一切衆生都同樣想要避免痛苦。

  

  爲了養成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習慣,

  當你騎乘在呼吸的馬匹之上,

  從事自他交換法的觀想時,

  你應該牢記重點,並且把重點融合爲你的一部分。

  

  切勿以日、月、年來計數

  或衡量這個修行法門。

  你要問,真正的覺受是否已經生起,

  認真地把菩提心化爲

  你自己含攝一切、甚深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爲了減弱修行的障礙,

  增強修行的助力,

  你應該竭盡全力

  清淨障蔽,圓滿積聚功德,

  不斷地向上師和叁寶祈請,

  把所有的冀望交托給上師和叁寶。

  

  當你自己的快樂增長,

  或當你渴望擁有快樂時,

  你必須了解,善行會帶來快樂。

  

  因此,時時刻刻全力以赴

  慷慨地將所能獻予一切有情衆生,

  祈願你的快樂和善行

  能滋養一切衆生。

  

  當你看見他人行善時,

  衷心隨喜,

  不要懷有敵意或忌妒,

  並要祈願每個人都能夠如此行善。

  

  當令人厭惡的事物來到你的面前,

  或當你只是希望去除痛苦時,

  你必須了解,

  這些正是我們必須盡除痛苦之因(不善行)的明證。

  你要集合四力,

  攻擊那肇事者:我執。

  

  所有墮落和過患

  是無量衆生痛苦之因、緣與結果。

  祈願這所有的墮落和過患

  在你身上成熟,

  並願一切衆生離于

  自身惡業所造成的痛苦。

  

  尤其當任何一種五毒

  或世間八法生起時,

  要以心的清新當下逮住它們。

  

  以修心來消除我執,

  回憶那些你曾犯錯的一切時刻。

  首先,思量所有的障蔽情緒,

  和以衆生與諸法爲實有的見解,

  這爲一切平凡衆生和佛法修行者製造了障礙,

  使他們無法生起更崇高的志向,

  同時也帶來困難與逆境。

  

  接著,聚集所有的障礙、困難與逆境,

  隨著你的吸氣融攝入你的我執之中,

  並且摧毀這詛咒本身。

  把這一切集中在一點,

  用強大的決心、對治解藥

  和能防止我執的禅修

  來根除我執。

  

  此即修行的動力。

  它看似微不足道,卻非常重要,

  並帶來修道上最大的進展。

  …

《大藥 本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大藥 詞彙解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