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药 本论

  本论

  

  南无上师、佛陀、菩提萨埵,

  礼敬上师、诸佛、菩萨众!

  

  我向证得无上本初解脱的一切上师顶礼。

  这些上师

  出于慈悲而住于世间,

  浚断轮回的深渊。

  

  我将浅谈如何用菩提心这个甘露

  来摧毁人们以一切为实的执着。

  大乘修道是诸佛菩萨行走过的道路,

  而菩提心则是大乘修道的精髓。

  

  你要记住,当你处于极度的困境中,

  在那执着人生显象的广大平原上,

  被你的敌人——障蔽性的情绪——包围时,

  你那无上的财富——善德——就快被夺走了。

  

  一切诸法住于

  无始虚空之中;

  因此之故,

  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证得涅槃。

  

  如同大地之内

  有全然纯净的水;

  在烦恼之中,

  有伟大的本初智慧。

  

  阐释空性的佛经,

  以及世尊诸佛所说的一切话语,

  都谈及尽除烦恼。

  

  佛性是无染的。

  它是甚深、宁静、无造作的真如,

  它是非和合的明性广空;

  它是无生、无灭、本然的宁静,

  它是任运自生的涅槃。

  

  如同芝麻油充满芝麻一般,

  如来藏的本质

  本初即在一切众生的基本状态之中,

  并且与众生的基本状态是不分离的。

  

  受主体(做者)和客体(受者)的迷妄见解所障蔽,

  被包裹在三种串习的虫茧之中,

  如同藏在穷人房屋底下的宝藏,

  这自性仍然未被认清。

  

  烦恼与错误的行为创造了痛苦,

  这些痛苦如雨般降在我们身上。

  自无始以来,你一直游荡

  在看似存在却不真实的轮回广袤平原上。

  哎!此即无明与业的力量。

  

  在真正上师的莲足前

  五体投地顶礼之后,

  你应该用他所教导的甘露,

  清净我执的染污。

  

  现在你终于获得

  这暇满人身。

  这人身是如此难寻,如此的充满意义。

  在僻静处转化自己,不执着于今生是值得的,

  因为今生的重要性是那么微小。

  

  在无常与虚幻的云朵之中,

  生命的闪电舞动着:

  你确定你明天不会死亡?

  死亡无可避免,因此你要修持佛法!

  

  自无始以来,

  在轮回的牢狱之中,

  你一直忍受三苦的惩罚。

  然而,你仍然漠不关心——这腐败堕落的心!

  此时此刻是征服大乐城堡的时机。

  

  快乐和痛苦是业的展现。

  因此世尊曾说,

  你无法逃离因果业报的法则。

  明白这一点,谨慎地加以区分:

  避免恶业,成就善业。

  

  依止一切皈依的无欺体现:

  无上之三宝。

  只要听闻他们的名号,

  就能够粉碎轮回之城。

  

  自无始以来,母众一直温柔地照料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

  有谁比追求个人的涅槃寂静,

  而遗弃在轮回汪洋受苦的母众之人

  更厚颜无耻?

  

  自无数劫以来,

  那些具有无上智慧者及其子嗣

  已经用大智慧探究并了解,

  殊胜的菩提心具有大利益。

  

  在所有通往究竟目标的道路之中,

  如果你走上这条道路,

  开启双重目标的宝藏,

  你怎还需要其他的见证?

  

  遵循两个传统的其中一个传统,

  生起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学习它的戒律:

  详细的和精简的、共与不共的戒律,

  并且热切地把它们付诸实修。

  

  思量诸佛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之间的不同。

  诸佛实现其他众生的利益,

  我们则以自身的利益为目标。

  即使牺牲你的性命,也不要放弃菩提心。

  

  既然菩提心是菩萨

  如海事业的根本,

  因此菩提心是一切学处的关键,

  大乘修道之根。

  

  如果你拥有菩提心,你将走上正道;

  你的所作所为,即使是无记(不善不恶)的行为,

  都将转为善行,

  而你将永远不会偏离解脱道。

  

  若无菩提心,不论你做什么,

  你将停留在小乘的道路上;

  即使连你的善行都将使轮回永存不灭,

  更别说中性的和其他的行为。

  不论你做了什么,都将是痛苦。

  

  因此,你必须以当下、觉察和关切

  一再检视你的心。

  绝对不要认为,

  违犯微小的戒律是一桩轻罪。

  

  在请求诸佛菩萨

  护念你之后,

  你披上立誓解脱一切众生的盔甲,

  因而使天上和人间欢喜。

  因此如果你现在欺骗了他们,

  所有这些有情众生将会如何?

  

  话说,透过精进不懈,

  即使连蜜蜂和苍蝇都能够获致证悟。

  为什么你身而为人,

  却缺乏勇气?

  

  熟能生巧,

  万事皆然;

  你必须一再努力

  不断修心。

  

  我们首先执着于“我”这个见解,接着是“我的”。

  由于这种执着,

  众生如同在水车磨坊般地在轮回中起伏循环。

  我向慈悲对待所有这些众生的大悲者顶礼。

  

  虽然我没有伤他分毫,

  但是自无始以来,

  我的敌人“我执”已经侵入我的心,

  把我囚禁在可怕的轮回牢笼之中。

  

   它在我身上已经施加数百种痛苦折磨。

   然而,我不但没有怨恨它,

   反而信任它,并且受它控制。

  有比这个更严重的

  灾难和迷妄吗?

  

  误给的忍辱不屑一顾。

  把三宝做为我的依怙,

  登上不退转出离心的座骑,

  披上四无量的盔甲,

  激励六波罗密的军队,

  今天,佩着空性与慈悲的锐利武器,

  我将斩杀我的仇敌!

  

  如果我不摧毁我执,

  它将继续制造“无间地狱”

  及其他地狱的无尽痛苦。

  有哪个头脑清楚的众生不会采取行动?

  

  检视“自我”的自性

  停留在何处及前往何处;

  你将会发现“自我”不具有丝毫的存在。

  “自我”是一旦被降伏

  就不会再起的敌人。

  

  在过去,无上的勇者菩萨

  藉由降伏这个敌人来证得大乐。

  了解在这危急关头的风险和利益,

  不让这个敌人逃脱的人

  乃是智者中的智者,

  勇者中的勇者。

  谁能够与这样的人齐头?

  

  为了降伏我执,

  明智的诸佛

  详释八万四千种教法,

  根据每个众生的根器因材施教。

  

  这一切全都是为了调伏我执。

  取决于众生根器的层次,

  烦恼可以被根除、转化或运用。

  然而在本质上,这一切的根本

  乃是无上的修学——菩提心。

  

  人们要如何修行?

  不要受造作轮回的

  凡俗念头所驾驭,

  而是用正念观照掌控念头。

  重新整合你过去所有的嗔怒,

  用对治的军队彻底击溃嗔怒:

  这就是放弃烦恼。

  

  接着,为了彻底清净你的行为,

  如同把铁转化成为黄金一般,

  用相对菩提心转化三对境、三毒和三根本功德。

  

  最后,修持究竟菩提心,

  了悟一切生起皆是法身之展现,

  法身即本初自性,即无间的离戏。

  若不执着,无论生起什么,都会自然解脱。

  在这不排斥也不接受的大平等味之中,

  继续保持。

  

  这个涵义,智慧与善巧方便的本初无二,

  以慈悲为本质的空性,

  必须被带入修道。

  

  然而,为了逐渐使心稳定,

  初学者必须先修持相对菩提心。

  

  为此,你要明白一切有情众生都曾是你的母亲,

  思量她们的仁慈和回报她们的方式。

  

  生起温柔的慈心及其他三个无量心,

  尤其是生起神妙的大悲心。

  

  依照次第来观修四无量心,

  先是对着极为容易生起的对境,

  接着是比较容易生起和难以生起四无量心的对境,

  并且透过各种方法来修学这四无量心。

  

  既然我们无法做出绝对的评断,

  因此你和一切众生都同样想要快乐,

  你和一切众生都同样想要避免痛苦。

  

  为了养成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习惯,

  当你骑乘在呼吸的马匹之上,

  从事自他交换法的观想时,

  你应该牢记重点,并且把重点融合为你的一部分。

  

  切勿以日、月、年来计数

  或衡量这个修行法门。

  你要问,真正的觉受是否已经生起,

  认真地把菩提心化为

  你自己含摄一切、甚深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减弱修行的障碍,

  增强修行的助力,

  你应该竭尽全力

  清净障蔽,圆满积聚功德,

  不断地向上师和三宝祈请,

  把所有的冀望交托给上师和三宝。

  

  当你自己的快乐增长,

  或当你渴望拥有快乐时,

  你必须了解,善行会带来快乐。

  

  因此,时时刻刻全力以赴

  慷慨地将所能献予一切有情众生,

  祈愿你的快乐和善行

  能滋养一切众生。

  

  当你看见他人行善时,

  衷心随喜,

  不要怀有敌意或忌妒,

  并要祈愿每个人都能够如此行善。

  

  当令人厌恶的事物来到你的面前,

  或当你只是希望去除痛苦时,

  你必须了解,

  这些正是我们必须尽除痛苦之因(不善行)的明证。

  你要集合四力,

  攻击那肇事者:我执。

  

  所有堕落和过患

  是无量众生痛苦之因、缘与结果。

  祈愿这所有的堕落和过患

  在你身上成熟,

  并愿一切众生离于

  自身恶业所造成的痛苦。

  

  尤其当任何一种五毒

  或世间八法生起时,

  要以心的清新当下逮住它们。

  

  以修心来消除我执,

  回忆那些你曾犯错的一切时刻。

  首先,思量所有的障蔽情绪,

  和以众生与诸法为实有的见解,

  这为一切平凡众生和佛法修行者制造了障碍,

  使他们无法生起更崇高的志向,

  同时也带来困难与逆境。

  

  接着,聚集所有的障碍、困难与逆境,

  随着你的吸气融摄入你的我执之中,

  并且摧毁这诅咒本身。

  把这一切集中在一点,

  用强大的决心、对治解药

  和能防止我执的禅修

  来根除我执。

  

  此即修行的动力。

  它看似微不足道,却非常重要,

  并带来修道上最大的进展。

  …

《大药 本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大药 词汇解释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