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唵嘛呢呗美吽--證悟者的心要寶藏(六字大明咒的密乘法門)▪P17

  ..續本文上一頁奠基在大乘的基礎上,絕不會互相沖突,這是很重要的。

  

  

  20 灌頂

  

  在開始修行金剛乘之前,你需要接受“灌頂”,授權你可接受並修持金剛乘法教,也確認你對修行的了解能適切地圓熟,直到證果爲止。修行金剛乘而未接受灌頂,就好像要從石頭中榨出油一樣。

  

  

  

29.

  

淨障修道能顯四身者,

  

四灌本性上師觀世音;

  

了知自性上師圓四灌;

  

自灌自得持誦嘛呢咒。

  

  在將一些極珍貴的液體倒入容器之前,你一定會先確定容器已經徹底洗淨。同樣地,爲了確保你是這些珍貴法教的適當容器,在領受法教之前,接受灌頂來滌淨是很重要的。

  灌頂(藏文“wang”和梵文的“abhisheka”)授權你能聽聞、學習和修行金剛乘法教。尤其是准許你持解脫道上的各種次第。在生起次第,你觀想本尊並持誦咒語;在圓滿次第,你修持內瑜伽;在大手印和大圓滿,你體認覺性的究竟本質。

  雖然灌頂有許多層次,但所有灌頂的基礎都相應于淨化四障的四種根本灌頂。透過這四個過程所産生的淨化,其結果則是四神成就。

  “瓶灌頂”淨化身業;“密灌頂”淨化語業;“智慧灌頂”淨化意業;“文字灌頂”淨化身、語、意全部的微細染汙。從上師(在此是觀世音菩薩的身相)的身、語、意和如如不動金剛智逐次領受這四灌。這四灌的果就是證得四身。

  經由灌頂,你將了悟一切現象的真實自性就是本然的清淨。但爲何我們和一切衆生仍在六道輪回中被無盡痛苦折磨?這是因爲我們不能認知一切事物本來清淨的緣故。本來清淨才是一切現象的真實狀態。我們慣常的不淨認知全是錯的,妄念一點也不真實,就好像誤認一條繩子爲蛇,或把沙漠中的海市蜃樓錯認爲是遠處發亮的水光。

  因此,四灌的作用是讓你覺知每件事的本然清淨。藉由觀世音菩薩身的加持,你將領悟整個宇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淨土普陀山;藉由觀世音菩薩語的加持,你將領悟宇宙中的一切音聲,水聲、火聲、風聲、野獸吼叫聲、人聲等,都是嘛呢咒的回聲;藉由觀世音菩薩意的加持,你將體悟一切念頭都是覺性的展現;藉由觀世音菩薩身、語、意的共同加持,你將了悟在實相中,身、語、意不是叁個分別的存在,而是觀世音菩薩空悲不二的同一自性。

  先從具德上師處接受灌頂後,你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活化灌頂的力量,每一次都會加深你的了解,重燃上師的加持,並修補任何曾犯下的叁昧耶毀墮。爲了活化瓶灌的力量,要清楚觀想觀世音菩薩是無數壇城的遍主,以渴仰的信心向他祈請;爲了活化密灌的力量,要以深切的虔誠心持誦嘛呢咒;爲了活化智慧灌的力量,要以你的虔誠心祈求觀世音菩薩圓滿、離念的慈悲加持,以光的形式由其心間放出,融入你心中;爲了活化文字灌的力量,要以廣大衷心的虔敬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其金剛智,以五色光的形式從他全身放出,融入你全身。當你依此方式領受四灌時,四障53即被清除並證得四身。

  灌頂也可依根、道、果來講授。如來藏,即佛性,是你本自具足的,此即“根灌頂”。灌頂時,由上師直指本俱佛性,再由弟子逐次了悟,就是“道灌頂”。在這個漸修的方法裏,包括了壇城(mandalas)54和本尊的觀想、持誦咒語等。在這個特殊的修法裏,你觀想觀世音菩薩在頭頂上,然後持誦六字大明咒,一再從他得到四種灌頂。道灌頂會通往“果灌頂”,也就是完全了悟你本俱的佛性。

  四種灌頂的加持及其淨障的力量,應以修持相應的四道來持續和增長。這是此篇接下來偈頌的主旨。

  

  53 四障:身、口、意的障礙,及此叁者共同的微細染汙。

  54壇城:常被認爲是本尊、眷屬及其境界,觀想有排列整齊的人物和具象征意義的物質,呈幾何分布于一廣大圓形中。藏文字義爲“中央和外圍”,外相上指位于壇城中央的主尊及其周繞的眷屬;內義指不變自性和涵攝的萬象。

  

  

  

  

  21 淨觀

  

  

  

30.

  

輪回不外印象所顯現;

  

知萬物即本尊利他成。

  

淨觀四灌立時予衆生;

  

浚斷輪回持誦嘛呢咒。

  

  對普通根器的衆生而言,道是圓滿的出離;對大乘根器的衆生來說,道是圓滿的悲心;對最利根器的衆生而言,道是圓滿、本淨的見,這就是在此要談的金剛乘的淨觀。

  然而,什麼是“淨觀”?我們通常以爲外在世界,我們的身體和感受是不淨的,而將它們認爲是日常的、具存的實體。由于這個錯誤的知見産生了煩惱,使痛苦永存。但若你仔細觀察所有這些現象,你會發現它們沒有真實的存在。從相對的觀點來看,它們的顯現是各種不同的因和緣所成的結果,就像海市蜃樓或夢境;但在實相上,凡因緣所生,即非實存。事實上,甚至根本無物可顯。如俗話所說:“了悟空性者,乃真聖者。”

  如果你繼續探求,將發現根本無一物具有屬實的存在,連一粒原子都沒有屬實的存在。但現在另一種認爲事物實存的看法,是構成輪回的迷妄認知——即便這迷妄認知本身也從未離開空性的範疇。爲此,無明僅是一個短暫的遮蔽,並無實質的存在。當你了知這點,就沒有所謂不淨的概念,只有佛陀身、語、意和智慧的無限展現。那時便不再需要逃離輪回叁界或抑製痛苦,因爲輪回與痛苦皆不真正存在。一旦你了悟輪回就如海市蜃樓般空幻,一切深植輪回中的業力和煩惱就被斬斷了。

  然而,“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或空的空間,如同《般若經》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空性與佛身(kayas)、智慧的展現是不可分的。因此,一切顯現都是觀世音菩薩的身,一切音聲都是他的咒,一切思想都是慈悲和空性的樂空合一。當你了悟現象的真空時,你將對因執著有我而深陷輪回苦海的一切衆生,自然生起遍滿、離戲的大悲心。

  在實相上,這個如此關心自己、愛惹麻煩的自我,自始從未存在過,現在也不存在于任何空間,所以也無法停止存在,任何蛛絲馬迹都找不到。所以當你了悟到此空性時,有一個“我”會消失的概念也不複存在,同時利益一切衆生的能量會不假造作、不費力地如日升起。這時你將看到觀世音菩薩空悲不二的真面目,由此展開從初地到十地的菩薩修行。他們能將刹那延伸爲一劫,也可以將一劫縮短爲一念。他們充滿了任運、離戲的慈悲,無論他們做什麼,即使是一個簡單的手勢,都能利益衆生。就像一個魔術師不會惑于自變的魔術一樣,他們也從不會被現象界所愚弄,因爲他們知道現象從沒有真正存在過,也知道不能認知這個真實是妄念所致。他們能賜予共同和殊勝的成就。他們無倦地爲了利益一切有情,將輪回的深根掘起。

  殷切地向觀世音菩薩祈請,觀想無量的光由他的身體放出,消除一切衆生的痛苦和障礙,賜予他們四種灌頂。一切男衆變成觀世音菩薩,一切女衆變成聖度母,整個宇宙轉爲其淨土,以此修行來利益所有衆生。

  輪回和涅槃的一切現象都是自心的投射,連觀世音菩薩也是。將所有的修行融合爲一,安住在空、有不二的狀態中,持誦嘛呢咒。

  

  

  

  

  

  22 生起次第

  

  密咒乘分爲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生起次第包括了身、語、意智慧面的瑜伽——金剛身、金剛語、金剛意;其目的是爲了了悟一切現象的本然清淨。圓滿次第則導引對心之本性的離戲證悟。

  

  

  金剛身

  

  

  

  

31.

  

生起次第諸多心難擁;

  

專修一佛諸佛已齊聚。

  

凡所顯相盡皆觀音身,

  

尊身顯空不二誦嘛呢。

  

  生起次第的主要修行是觀想自己和一切衆生都是本尊,宇宙是壇城或淨土。現今的人們智能有限,生命短暫,精進不力,要精通密續所有細密的觀想非常困難。去嘗試這些複雜的修行是不必要的,只要藉著專注于一佛的詳盡專修,將可明白一切諸佛的智慧和慈悲。

  在這個法門上,你可以觀想自己是觀世音菩薩,或觀想觀世音菩薩在你頭上,和根本上師無二無別,是你最具虔誠心的根本上師。他的身色是白的,像雪山頂峰十萬個太陽反射出的璀璨白光,祛除了寰宇的黑暗。他有一個頭,代表究竟本性的唯一;有四臂,象征慈、悲、喜、舍;兩腿跏趺金剛座,表示輪涅不二;他坐在千瓣蓮花上,象征慈悲,花上月輪則象征空性。

  一雙手合掌于心間,持如意寶,代表菩提心,如意寶能賜予行者勝、共二成就;另一雙手,右持水晶念珠,左持白蓮。水晶念珠象征無盡的慈悲,就像不斷的線穿過每位衆生的心間;蓮花象征智慧恒常純淨,綻放于輪回的泥沼上。同時,如意寶也代表大樂智慧的善巧方便,蓮花則象征空性智慧的證悟。他美好的身體穿戴報身佛的絲衣珠寶,具足佛的叁十二相及八十隨形好。

  如同上述的觀想法,以這些觀想來修持生起次第是爲了開展淨觀;也就是說,把自己及一切衆生都看成智慧本尊、所處的環境就是佛的淨土,聽到的一切聲響都是咒音,並了悟一切思想都是覺性的展現。這個淨觀並…

《唵嘛呢呗美吽--證悟者的心要寶藏(六字大明咒的密乘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