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共業是指我們對周遭世界的一般看法,不共業則決定我們個人的經驗。
Lama 喇嘛(藏文bla ma,梵文guru):(1)上師,是“無上”(bla na med pa)這個字的簡稱;(2)常被用來泛稱佛教僧侶或瑜伽士。
Liberation 解脫(藏文thar pa):離于痛苦和輪回,但是解脫仍然不是完全證悟的狀態。
Lower realms 下叁道(藏文ngan song):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
Meditation 禅修(藏文sgom):對現象産生新的見解,並且加以熟悉的過程。禅修區分爲“分析式的禅修”(觀)和“沈思式的禅修”(止)。前者觀修的對象可以是一個要去研究分析的重點(例如,無常的見解),或我們想要去培養的品質(例如,慈悲)。後者則能夠使我們認清心的究竟本質,並且安住在這種超越概念的了悟之中。
Merit 功德(藏文bsod nams,梵文punya):善業,由身、語、意的善行所産生的能量。
Middle Way 中觀(藏文dbu ma,梵文madhyamika):更高形式的佛教哲理,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爲它避免了兩個極端——虛無主義(斷見)和相信現象真實存在(常見)。
Mind 心(藏文sems):參見名相解釋“識”。就佛教而言,無明和迷妄是心的一般特征。一連串的意識刹那,賦予了心是相續不斷的表象。在究竟上,心有叁個層面——空性、明性(全知的能力)和自然生成的慈悲。
Nirvana 涅槃(藏文myang das):“超越痛苦”,證悟的不同層次,取決于我們是從小乘或大乘的觀點來看。
Obscurations 障、障蔽(藏文sgrib pa,梵文avarana):遮蔽一個人的佛性之因素。
Path 道(藏文lam):能夠讓一個人從輪回中解脫,然後證悟成佛的訓練。
Phenomena 想象,法(藏文snang ba):透過感官認知和心智活動而在心中顯現的事物。
Rebith, reincarnation 投生、轉世(藏文skyes):意識流所經驗到的死亡、中陰和出生的連續狀態。
Refuge 皈依(藏文skyabs yul, skyabs”gro):前者指一個人皈依的對象;後者指皈依的修行法門。
Relative truth 世俗谛(藏文kun rdzob bden pa):字面意義爲“隱蔽一切的真理”(All-concealing truth),這是指,就一般的經驗來看,想象被認爲是真實的,和心是有分別的,因而遮蔽了現象的真實本質。
Samsara 輪回(藏文“khor ba):存在之輪或存在之循環,尚未證悟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中,心被貪、嗔、癡叁毒所奴役,無法控製地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經曆身心的無盡痛苦之流。唯有當一個人了悟現象的空性,才能去除心之障蔽,從輪回中解脫。
Suffering 痛苦(藏文sdug bsngal):四聖谛之第一聖谛。四聖谛爲(1)苦谛,在輪回中的衆生皆苦;(2)集谛,痛苦之因,我們必須根除的負面情緒;(3)滅谛,痛苦之止息,修行的成果或證悟的狀態;(4)道谛,爲了獲得解脫,而必須采取的修行道路。
Sutra 經(藏文mdo):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被其弟子記錄爲文字。
Thoughts, discursive 念頭、散漫的念頭(藏文rnam par thog pa):受無明和相對實相所影響的念頭之連結。
Three Jewels 叁寶(藏文dkon mchog gsum,梵文triratna):佛、法、僧。
Three Poisons 叁毒(藏文dug gsum):貪、嗔、癡叁種負面情緒。
View, meditation and action 見、修、行(藏文lta,sgom,spyod pa):對空性的見解,必須透過禅修來融入我們的心,最後必須以利他的行爲和究竟證悟的事業來展現。
Wisdom 智慧(藏文shes rab, ye shes): (1)正確分辨、察覺的能力,對空性的了悟;(2)對心之本質的本然、無分別的了知。
附錄一
完成頂果欽哲法王慈悲心髓的遺願
興建八大和平佛塔
促進世界和平的心靈工程
世尊曾說:
“任何一個看見佛塔之人,將會獲得解脫;任何一個人在佛塔附近感受到微風吹撫的人,將會獲得解脫;任何一個在佛塔周圍聽到鈴聲的人,將會獲得解脫;而任何曾經看見佛塔之人,藉由回憶當時的經驗,也將會獲得解脫。”
佛塔能夠利益所有衆生,爲衆生帶來安樂,創造吉祥的環境,降伏負面的力量。行供養來協助建造一座佛塔,將爲自己和他人的來世帶來無限的利益。
一、和平佛塔的興建緣起
頂果欽哲法王在世時,曾經這樣說:
“爲了世界的和平以及佛教的興盛,所以必須在八大聖地上,興建八座和平佛塔。”
“佛塔”是證悟之心的建築表現,並且象徵著成佛的不同特質,它的外觀象徵戴上冠冕的佛陀,以禅定之姿安坐在獅子座之上。在藏文的音譯中,佛塔被稱爲“卻登”,其意思是盛裝聖物的容器。
佛塔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意義,而經典和聖物都會被依照特定的位置安放在其中,也都具有特別的意義。在許多佛教傳統之中,佛塔是朝聖之地,也是人們從事大禮拜、供養和經行之地。因爲佛塔內含有珍貴的聖物和經典,尤其當它們被安置在重要的地點時,不但具有內在的力量,也能夠促進和平。
頂果欽哲法王在一九九一年圓寂之前,只在印度菩提迦耶建造八大證悟佛塔中的一座佛塔。頂果欽哲法王的孫子暨法嗣雪謙·冉江仁波切,目前正致力于興建其他七座佛塔,來圓滿 頂果欽哲法王的遺願,其中叁個興建地點的土地已經購得,而這些佛塔都是要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的心靈工程。
二、興建和平佛塔的現況
【冉江仁波切 2005在臺灣的開示】
頂果欽哲法王想在八大聖地興建佛塔時,也曾親自到達當地,指示佛塔要修建在什麼地方,但當時造塔的因緣並未成熟,而我現在則是依照法王過去的指示,致力于此事,以便完成他的心願。所以,此“興建和平佛塔”的希望工程,至今在購買土地、興蓋佛塔、建造會館及佛堂等方面,經費上還有很多的欠缺。
因爲 頂果欽哲法王就如同是現代的蓮師,所以,以他的神通智慧眼所照見的佛行事業,若是能有機會參與奉獻,絕對是與一般的建塔造寺所供養的功德更爲殊勝,希望各位大德能隨喜共襄盛舉。
“興建和平佛塔”這件事情已經開始進行幾年了,我們首先在印度成立了一個能永續此佛行事業的社團組織,之後,我們就用此社團的名義,在八大聖地購買土地。目前大致情形如下:
叁、八座佛塔各有的特色
八座佛塔的名稱和地點如下:
【蓮花佛塔】位于尼泊爾的藍毘尼,是佛陀的誕生地。
【證悟佛塔】位于印度菩提迦耶,佛陀叁十五歲的時候,在此地的菩提樹下證悟成佛。
【奇迹佛塔】位于印度斯拉瓦斯蒂(舍衛國),佛陀五十歲時,在此展現不可思議的奇迹,也在此地從事叁十年的暑期閉關。
【合僧佛塔】位于印度拉佳裏哈(靈鹫山),佛陀在此重新聚合被提婆達多分裂的僧團。
【轉*輪佛塔】位于印度瓦拉納西(鹿野苑),佛陀在此初轉*輪。
【勝者佛塔】位于印度瓦沙利(吠舍離),佛陀在此宣布,他將離世,進入涅槃,但經過一位虔誠的在家衆的懇求之後,佛陀把住世的時間再延長叁個月。
【降世佛塔】位于印度香卡斯亞(曲女城),佛陀在此從天界降至世間,來報答母親的恩德。
【般涅佛塔】位于印度庫希納迦(拘屍那羅),佛陀八十一歲時,在此圓寂。
《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中雲:“……如是八大靈塔,若有婆羅門及善男子、善女人等,發大信心,修建塔廟,承是供養,是人得大利益,獲大果報,具大稱贊,名聞普遍,甚深廣大……”
附錄二
上師相應法儀軌
龍欽甯體上師相應法
…
《如意寶--上師相應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