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如意宝--上师相应法▪P16

  ..续本文上一页共业是指我们对周遭世界的一般看法,不共业则决定我们个人的经验。

  

  Lama 喇嘛(藏文bla ma,梵文guru):(1)上师,是“无上”(bla na med pa)这个字的简称;(2)常被用来泛称佛教僧侣或瑜伽士。

  

  Liberation 解脱(藏文thar pa):离于痛苦和轮回,但是解脱仍然不是完全证悟的状态。

  

  Lower realms 下三道(藏文ngan song):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

  

  Meditation 禅修(藏文sgom):对现象产生新的见解,并且加以熟悉的过程。禅修区分为“分析式的禅修”(观)和“沉思式的禅修”(止)。前者观修的对象可以是一个要去研究分析的重点(例如,无常的见解),或我们想要去培养的品质(例如,慈悲)。后者则能够使我们认清心的究竟本质,并且安住在这种超越概念的了悟之中。

  

  Merit 功德(藏文bsod nams,梵文punya):善业,由身、语、意的善行所产生的能量。

  

  Middle Way 中观(藏文dbu ma,梵文madhyamika):更高形式的佛教哲理,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避免了两个极端——虚无主义(断见)和相信现象真实存在(常见)。

  

  Mind (藏文sems):参见名相解释“识”。就佛教而言,无明和迷妄是心的一般特征。一连串的意识刹那,赋予了心是相续不断的表象。在究竟上,心有三个层面——空性、明性(全知的能力)和自然生成的慈悲。

  

  Nirvana 涅槃(藏文myang das):“超越痛苦”,证悟的不同层次,取决于我们是从小乘或大乘的观点来看。

  

  Obscurations 障、障蔽(藏文sgrib pa,梵文avarana):遮蔽一个人的佛性之因素。

  

  Path (藏文lam):能够让一个人从轮回中解脱,然后证悟成佛的训练。

  

  Phenomena 想象,法(藏文snang ba):透过感官认知和心智活动而在心中显现的事物。

  

  Rebith, reincarnation 投生、转世(藏文skyes):意识流所经验到的死亡、中阴和出生的连续状态。

  

  Refuge 皈依(藏文skyabs yul, skyabs”gro):前者指一个人皈依的对象;后者指皈依的修行法门。

  

  Relative truth 世俗谛(藏文kun rdzob bden pa):字面意义为“隐蔽一切的真理”(All-concealing truth),这是指,就一般的经验来看,想象被认为是真实的,和心是有分别的,因而遮蔽了现象的真实本质。

  

  Samsara 轮回(藏文“khor ba):存在之轮或存在之循环,尚未证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心被贪、嗔、痴三毒所奴役,无法控制地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经历身心的无尽痛苦之流。唯有当一个人了悟现象的空性,才能去除心之障蔽,从轮回中解脱。

  

  Suffering 痛苦(藏文sdug bsngal):四圣谛之第一圣谛。四圣谛为(1)苦谛,在轮回中的众生皆苦;(2)集谛,痛苦之因,我们必须根除的负面情绪;(3)灭谛,痛苦之止息,修行的成果或证悟的状态;(4)道谛,为了获得解脱,而必须采取的修行道路。

  

  Sutra (藏文mdo):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被其弟子记录为文字。

  

  Thoughts, discursive 念头、散漫的念头(藏文rnam par thog pa):受无明和相对实相所影响的念头之连结。

  

  Three Jewels 三宝(藏文dkon mchog gsum,梵文triratna):佛、法、僧。

  

  Three Poisons 三毒(藏文dug gsum):贪、嗔、痴三种负面情绪。

  

  View, meditation and action 见、修、行(藏文lta,sgom,spyod pa):对空性的见解,必须透过禅修来融入我们的心,最后必须以利他的行为和究竟证悟的事业来展现。

  

  Wisdom 智慧(藏文shes rab, ye shes): (1)正确分辨、察觉的能力,对空性的了悟;(2)对心之本质的本然、无分别的了知。

  

  

  

  

  

  

  

  附录一

  

  

完成顶果钦哲法王慈悲心髓的遗愿

  

兴建八大和平佛塔

  

促进世界和平的心灵工程

  

  

  世尊曾说:

  “任何一个看见佛塔之人,将会获得解脱;任何一个人在佛塔附近感受到微风吹抚的人,将会获得解脱;任何一个在佛塔周围听到铃声的人,将会获得解脱;而任何曾经看见佛塔之人,藉由回忆当时的经验,也将会获得解脱。”

  佛塔能够利益所有众生,为众生带来安乐,创造吉祥的环境,降伏负面的力量。行供养来协助建造一座佛塔,将为自己和他人的来世带来无限的利益。

  

  

  一、和平佛塔的兴建缘起

  

  顶果钦哲法王在世时,曾经这样说:

  “为了世界的和平以及佛教的兴盛,所以必须在八大圣地上,兴建八座和平佛塔。”

  “佛塔”是证悟之心的建筑表现,并且象徵着成佛的不同特质,它的外观象徵戴上冠冕的佛陀,以禅定之姿安坐在狮子座之上。在藏文的音译中,佛塔被称为“却登”,其意思是盛装圣物的容器。

  佛塔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意义,而经典和圣物都会被依照特定的位置安放在其中,也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许多佛教传统之中,佛塔是朝圣之地,也是人们从事大礼拜、供养和经行之地。因为佛塔内含有珍贵的圣物和经典,尤其当它们被安置在重要的地点时,不但具有内在的力量,也能够促进和平。

  顶果钦哲法王在一九九一年圆寂之前,只在印度菩提迦耶建造八大证悟佛塔中的一座佛塔。顶果钦哲法王的孙子暨法嗣雪谦·冉江仁波切,目前正致力于兴建其他七座佛塔,来圆满 顶果钦哲法王的遗愿,其中三个兴建地点的土地已经购得,而这些佛塔都是要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的心灵工程。

  

  

  二、兴建和平佛塔的现况  

  【冉江仁波切 2005在台湾的开示】

  

  顶果钦哲法王想在八大圣地兴建佛塔时,也曾亲自到达当地,指示佛塔要修建在什么地方,但当时造塔的因缘并未成熟,而我现在则是依照法王过去的指示,致力于此事,以便完成他的心愿。所以,此“兴建和平佛塔”的希望工程,至今在购买土地、兴盖佛塔、建造会馆及佛堂等方面,经费上还有很多的欠缺。

  因为 顶果钦哲法王就如同是现代的莲师,所以,以他的神通智慧眼所照见的佛行事业,若是能有机会参与奉献,绝对是与一般的建塔造寺所供养的功德更为殊胜,希望各位大德能随喜共襄盛举。

  “兴建和平佛塔”这件事情已经开始进行几年了,我们首先在印度成立了一个能永续此佛行事业的社团组织,之后,我们就用此社团的名义,在八大圣地购买土地。目前大致情形如下:

  

  

  三、八座佛塔各有的特色

  

  八座佛塔的名称和地点如下:

  【莲花佛塔】位于尼泊尔的蓝毘尼,是佛陀的诞生地。

  【证悟佛塔】位于印度菩提迦耶,佛陀三十五岁的时候,在此地的菩提树下证悟成佛。

  【奇迹佛塔】位于印度斯拉瓦斯蒂(舍卫国),佛陀五十岁时,在此展现不可思议的奇迹,也在此地从事三十年的暑期闭关。

  【合僧佛塔】位于印度拉佳里哈(灵鹫山),佛陀在此重新聚合被提婆达多分裂的僧团。

  【转*轮佛塔】位于印度瓦拉纳西(鹿野苑),佛陀在此初转*轮。

  【胜者佛塔】位于印度瓦沙利(吠舍离),佛陀在此宣布,他将离世,进入涅槃,但经过一位虔诚的在家众的恳求之后,佛陀把住世的时间再延长三个月。

  【降世佛塔】位于印度香卡斯亚(曲女城),佛陀在此从天界降至世间,来报答母亲的恩德。

  【般涅佛塔】位于印度库希纳迦(拘尸那罗),佛陀八十一岁时,在此圆寂。

  

  《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中云:“……如是八大灵塔,若有婆罗门及善男子、善女人等,发大信心,修建塔庙,承是供养,是人得大利益,获大果报,具大称赞,名闻普遍,甚深广大……”

  

  

  

  

  附录二

  

  上师相应法仪轨

  

  龙钦宁体上师相应法

  

  …

《如意宝--上师相应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