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入汙穢的廁中,刮除糞穢淨水洗沐,以香塗身著新潔衣,如果這個人在廁中還未能得洗淨,淨穢香臭相差是多麼遠啊,此事懸隔比上述比喻更要大得多啊。
彌勒,若有人于生死輪轉中,能發信心造佛形像,比未造時相去相差甚遠。也就是如此,當知道這個人正在消除自己的業障,種種技術無師自解,雖生在人道中卻得到天界中的六根,若生于天中則超越衆天,所生之處無諸疾苦、無疥癞、無癰疽不爲鬼魅之所染著,無有癫狂幹痟等病癀瘧症瘕惡瘡隱疾、吐痢無度飲食不消、舉體酸疼半身痿躄,如是等病四百四種皆悉無有,更不會爲毒藥兵仗虎狼師子水火怨賊如是橫緣之所傷害,常得無畏的勇氣不犯諸罪。彌勒,若有衆生累世造惡業,當受種種諸苦惱事,所謂枷鎖杻械、打罵燒炙、剝皮拔發、反系高懸、乃至或被分解支節,若發信心造佛形像,這樣的苦報皆悉不必再受。若寇賊侵擾城邑破壞,惡星變怪饑馑疾疫,如此情況的地方不生于其中,若說生于其中則是妄說。
原典: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善、不善業皆不失壞。若有衆生作諸重罪,當生卑賤種姓之家,貧窮疾苦,壽命夭促,後發信心,造佛形像。此衆罪報爲更當受、爲不受耶?”
現代漢語譯文:
這時彌勒菩薩拜佛說:“佛陀,您常說善業與非善業都不會憑空消失。若有衆生做了諸多的重罪,下一世應當投生在卑賤種姓之家,並且貧窮疾苦壽命很短,而後來發心造佛形像。那這些衆生本應當受的罪報是該受還是不受呢?”
原典: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汝今谛聽,當爲汝說!若彼衆生作諸罪已,發心造像,求哀忏悔,決定自斷,誓不重犯,先時所作皆得銷滅。我今爲汝廣明此事。彌勒!譬若有人宿行悭吝,以是緣故,受貧窮苦,無諸財寶,資用匮乏,忽遇比丘先入滅定,從定初起,即以飲食恭敬奉施,此人施已永舍貧窮,凡有所須悉如其意。彌勒!彼貧窮人先世惡業,及所得報今何在耶?”
現代漢語譯文:
佛陀告訴彌勒說:“彌勒,你現在認真聽我說。若那些衆生已經犯下了深重的罪過,發心造佛形象哀求忏悔,決定從今以後絕不再犯,那麼先前所做的惡業便能皆得消滅。我今爲你詳細說明此事。彌勒,比如有人品性一直非常悭吝,因爲這樣的因緣,受貧窮苦,無財富積累,甚至連生活物資都匮乏。忽有時日遇見比丘先入滅定從定初起,能以飲食恭敬奉施,此人的布施舉動已經讓他永遠離開貧窮了,凡是他所需要的物資,都能一一如意。彌勒,那貧窮人先世的惡業,和他所應該受到的果報,如今又去了哪裏呢?”
原典:
彌勒菩薩言:“世尊!由施食故,先世惡業皆悉滅盡,永離貧窮,大富充足。”佛言:“彌勒!如汝所言,當知此人亦複如是。由造像故,彼諸惡業永盡無余,所應受報皆不複受。彌勒!業有叁種:一者、現受;二者、生受;叁者、後受。此叁種業中,一一皆有定與不定。若人信心造佛形像,唯現定業少分容受,余皆不受。”
現代漢語譯文:
彌勒菩薩說:“佛陀,由于施食的緣故,他的先世惡業都一一滅盡了,所以才能永離貧窮獲大富足。”
佛說:“彌勒,正如你所說的,當知此人也是一樣。由于造像的緣故。他所造的無盡惡業本該受報的,皆不再受了。彌勒,業報有叁種,一者是現受,二者是生受,叁者是後受。這叁種業中又一一有定與不定,若有人發心造佛形象,唯有現已現前的定業受取較少的一部分,而其余的都不用再受了。”
原典: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有五種業最爲深重,決定墮于無間地獄,所謂殺父、害母、殺阿羅漢、以惡逆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若有衆生先作此罪,後于佛所生淨信心,造佛形像,此人爲更墮于地獄、爲不墮耶?”
現代漢語譯文:
這時彌勒菩薩再次拜佛說:“佛陀,您常說有五種業最爲深重,一定會墮入無間地獄之中,所謂殺父害母殺阿羅漢,以惡逆之心出佛身血,破壞僧團。若有衆生先犯下如此過錯,後于佛的教誨中生淨信心造佛形像。那此人是將墮于地獄還是不墮了呢?”
原典: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爲汝重說譬喻:如或有人手執強弓,于樹林間向上射葉,其箭徹往,曾無所礙。若有衆生犯斯逆罪,後作佛像,誠心忏悔,得無根信,我想微薄,雖墮地獄還即出離,如箭不停,此亦如是。又如比丘得神足通,從海此岸到于彼岸,周旋四洲,無能礙者。此人亦爾,由先所犯暫墮地獄,非彼宿業所能爲礙。”
現代漢語譯文:
佛告彌勒菩薩說:“彌勒,我如今爲你重新說一個比喻。譬如有人手中握著一把很強的弓箭,站在樹林間向上射葉子,這箭往上直射而出並無所礙。倘若有衆生犯你如上所說罪過,做佛形象誠心忏悔並得到堅定悔改的信心,我想哪怕是微薄的,雖然墮入地獄了,終還是有超脫之日,就如不停歇的弓箭,就是這個道理。又譬如得到神足通的比丘,從此海岸一下去到另一海岸,周旋于四周沒有什麼能障礙他的,此人也是如此,由于他先前所犯暫時墮入地獄,不是他的累世業力所得阻礙的。”
原典: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是法性身,非色相身。若以色相爲佛身者,難陀比丘與轉輪聖王皆應是佛,以悉具有諸相好故。或有衆生壞佛法身,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後發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爲亦銷滅、爲不得滅?”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若彼衆生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唯以口言而不壞見,後生信樂,造佛形像,此先惡業但于現身,而受輕報,不墮惡道,然于生死未即解脫。”
現代漢語譯文:
這時彌勒菩薩拜佛說:“佛陀,諸佛如來是法性身而不是色相身。若將色相身當作佛身,那麼難陀比丘與轉輪聖王皆應是佛,因爲他們都具足色相中的美好之相。或有衆生破壞佛的法身,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後發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是消滅還是不消滅呢?”
佛告彌勒菩薩說:“彌勒,若那些衆人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僅是口中胡說而不破壞別人的正見,後生信樂造佛形象。此先前所造惡業將受報現身,而受輕報不墮惡道,然而于生死輪回中未不能解脫。”
原典: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盜佛塔物、盜僧祇物,四方僧物、現前僧物,自用與人,如己物想。世尊常說用佛塔物及僧物者其罪甚重,然彼衆生作是罪已,深自悔責,起淨信心而造佛像,如是等罪爲滅不耶?”
現代漢語譯文:
這時彌勒菩薩再次拜佛說:“佛陀,若有人盜佛塔之物,盜僧人之物,四方的僧物,現前的僧物,自己使用他人的東西卻當作是自己的一般。佛陀,常說用佛塔物及僧物者所獲的罪過深重,然而此衆生犯錯之後悔過深自悔責,起淨信心而造佛像。那麼其罪過會消滅嗎?”
原典: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若彼衆生曾用此物,後自省察,深懷愧悔,依數酬倍,誓更不犯。我今爲汝說一譬喻:如有貧人,先多負債,忽遇伏藏,得無量寶,還其債已,長有余財。當知此人亦複如是,酬倍彼物,又造佛像,免諸苦患,永得安樂。”
現代漢語譯文:
佛告彌勒菩薩說:“彌勒,若此衆生曾用此物,後自省察深懷愧悔,依值返還乃至倍還並發誓不犯。我今天爲你說一個比喻,譬如有貧人之前負債累累,忽有一日遇見寶藏獲得無數的寶物,償還其的債務還綽綽有余,應當知道這個人不但返還所欠,又造佛像免諸苦患永得安樂。”
原典: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于佛法中,犯波羅夷不名爲生。或複有人作斯罪已,發心憶念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不?又于今生、第二、第叁、第四生中獲證法不?”
現代漢語譯文:
這時彌勒菩薩再次拜佛說:“佛陀,如您所說在佛法中,犯邪淫邪行不名爲生。若有這樣的人惡果犯後,發心憶念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嗎?又能與今生第二第叁第四生中獲證解脫之法嗎?。”
原典: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譬如有人身被五縛,若得解脫,如鳥出網,至無礙處。此人亦爾,若發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業障皆得銷除,于生死中速出無礙。彌勒當知!乘有叁種,所謂聲聞乘、獨覺乘及以佛乘。此人隨于何乘而起願樂,即于此乘而得解脫。若但爲成佛,不求余報,雖有重障而得速滅,雖在生死而無苦難,乃至當證無上菩提,獲清淨土,具諸相好,所得壽命常無有盡。”
現代漢語譯文:
佛告訴彌勒菩薩說:“彌勒,譬如有人身被五花大綁,若從中得解脫就如小鳥出網自由自在。此人也是一樣,若發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業障皆得銷除,于生死輪回中速出沒有了障礙。彌勒你應當知道,乘有叁種,所謂聲聞乘獨覺乘及以佛乘。此人是因爲何乘而升起信心修行,則會于此乘而獲得解脫。倘若是爲成佛而不求余報,雖有深重障礙而得迅速消滅,雖在生死流轉中而沒有苦難,直至證得無上菩提,獲得清淨土具足各種美好之相,所得的壽命更是常無有盡。”
原典:
爾時會中有未發大乘心者,皆生疑念:“如來過去爲造佛像、爲不作耶?設若作者,雲何壽命而有限極,有病有苦?所居國土多諸穢濁,不得清淨?”
現代漢語譯文:
這時在會中有一些並未發出大乘之心的人,都生出了疑念。難道過去之世就沒有爲佛陀造像的衆生嗎?若有的話,爲什麼衆生壽命有限而且有病有苦,所居住的國土汙穢不淨呢?
原典:
時波斯匿王承佛威神,即從座起,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見如來諸根相好,及以種族皆悉第一,其心決定,無有所疑。然佛世尊曾于一時,被佉陀羅木刺傷其足;又于一時遇提婆達多推山迸石,傷足出血;昔複一時唱言有病,命遣耆婆調下痢藥;又一時中曾患背痛,令摩诃迦葉誦七菩提分,所苦得除;複于一時曾有所患,使阿難陀往婆羅門家,乞…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語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