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入污秽的厕中,刮除粪秽净水洗沐,以香涂身著新洁衣,如果这个人在厕中还未能得洗净,净秽香臭相差是多么远啊,此事悬隔比上述比喻更要大得多啊。
弥勒,若有人于生死轮转中,能发信心造佛形像,比未造时相去相差甚远。也就是如此,当知道这个人正在消除自己的业障,种种技术无师自解,虽生在人道中却得到天界中的六根,若生于天中则超越众天,所生之处无诸疾苦、无疥癞、无痈疽不为鬼魅之所染著,无有癫狂干痟等病癀疟症瘕恶疮隐疾、吐痢无度饮食不消、举体酸疼半身痿躄,如是等病四百四种皆悉无有,更不会为毒药兵仗虎狼师子水火怨贼如是横缘之所伤害,常得无畏的勇气不犯诸罪。弥勒,若有众生累世造恶业,当受种种诸苦恼事,所谓枷锁杻械、打骂烧炙、剥皮拔发、反系高悬、乃至或被分解支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这样的苦报皆悉不必再受。若寇贼侵扰城邑破坏,恶星变怪饥馑疾疫,如此情况的地方不生于其中,若说生于其中则是妄说。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善、不善业皆不失坏。若有众生作诸重罪,当生卑贱种姓之家,贫穷疾苦,寿命夭促,后发信心,造佛形像。此众罪报为更当受、为不受耶?”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拜佛说:“佛陀,您常说善业与非善业都不会凭空消失。若有众生做了诸多的重罪,下一世应当投生在卑贱种姓之家,并且贫穷疾苦寿命很短,而后来发心造佛形像。那这些众生本应当受的罪报是该受还是不受呢?”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若彼众生作诸罪已,发心造像,求哀忏悔,决定自断,誓不重犯,先时所作皆得销灭。我今为汝广明此事。弥勒!譬若有人宿行悭吝,以是缘故,受贫穷苦,无诸财宝,资用匮乏,忽遇比丘先入灭定,从定初起,即以饮食恭敬奉施,此人施已永舍贫穷,凡有所须悉如其意。弥勒!彼贫穷人先世恶业,及所得报今何在耶?”
现代汉语译文:
佛陀告诉弥勒说:“弥勒,你现在认真听我说。若那些众生已经犯下了深重的罪过,发心造佛形象哀求忏悔,决定从今以后绝不再犯,那么先前所做的恶业便能皆得消灭。我今为你详细说明此事。弥勒,比如有人品性一直非常悭吝,因为这样的因缘,受贫穷苦,无财富积累,甚至连生活物资都匮乏。忽有时日遇见比丘先入灭定从定初起,能以饮食恭敬奉施,此人的布施举动已经让他永远离开贫穷了,凡是他所需要的物资,都能一一如意。弥勒,那贫穷人先世的恶业,和他所应该受到的果报,如今又去了哪里呢?”
原典:
弥勒菩萨言:“世尊!由施食故,先世恶业皆悉灭尽,永离贫穷,大富充足。”佛言:“弥勒!如汝所言,当知此人亦复如是。由造像故,彼诸恶业永尽无余,所应受报皆不复受。弥勒!业有三种:一者、现受;二者、生受;三者、后受。此三种业中,一一皆有定与不定。若人信心造佛形像,唯现定业少分容受,余皆不受。”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菩萨说:“佛陀,由于施食的缘故,他的先世恶业都一一灭尽了,所以才能永离贫穷获大富足。”
佛说:“弥勒,正如你所说的,当知此人也是一样。由于造像的缘故。他所造的无尽恶业本该受报的,皆不再受了。弥勒,业报有三种,一者是现受,二者是生受,三者是后受。这三种业中又一一有定与不定,若有人发心造佛形象,唯有现已现前的定业受取较少的一部分,而其余的都不用再受了。”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有五种业最为深重,决定堕于无间地狱,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恶逆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若有众生先作此罪,后于佛所生净信心,造佛形像,此人为更堕于地狱、为不堕耶?”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您常说有五种业最为深重,一定会堕入无间地狱之中,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恶逆之心出佛身血,破坏僧团。若有众生先犯下如此过错,后于佛的教诲中生净信心造佛形像。那此人是将堕于地狱还是不堕了呢?”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为汝重说譬喻:如或有人手执强弓,于树林间向上射叶,其箭彻往,曾无所碍。若有众生犯斯逆罪,后作佛像,诚心忏悔,得无根信,我想微薄,虽堕地狱还即出离,如箭不停,此亦如是。又如比丘得神足通,从海此岸到于彼岸,周旋四洲,无能碍者。此人亦尔,由先所犯暂堕地狱,非彼宿业所能为碍。”
现代汉语译文: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我如今为你重新说一个比喻。譬如有人手中握著一把很强的弓箭,站在树林间向上射叶子,这箭往上直射而出并无所碍。倘若有众生犯你如上所说罪过,做佛形象诚心忏悔并得到坚定悔改的信心,我想哪怕是微薄的,虽然堕入地狱了,终还是有超脱之日,就如不停歇的弓箭,就是这个道理。又譬如得到神足通的比丘,从此海岸一下去到另一海岸,周旋于四周没有什么能障碍他的,此人也是如此,由于他先前所犯暂时堕入地狱,不是他的累世业力所得阻碍的。”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是法性身,非色相身。若以色相为佛身者,难陀比丘与转轮圣王皆应是佛,以悉具有诸相好故。或有众生坏佛法身,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后发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为亦销灭、为不得灭?”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彼众生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唯以口言而不坏见,后生信乐,造佛形像,此先恶业但于现身,而受轻报,不堕恶道,然于生死未即解脱。”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拜佛说:“佛陀,诸佛如来是法性身而不是色相身。若将色相身当作佛身,那么难陀比丘与转轮圣王皆应是佛,因为他们都具足色相中的美好之相。或有众生破坏佛的法身,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后发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是消灭还是不消灭呢?”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若那些众人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仅是口中胡说而不破坏别人的正见,后生信乐造佛形象。此先前所造恶业将受报现身,而受轻报不堕恶道,然而于生死轮回中未不能解脱。”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盗佛塔物、盗僧祇物,四方僧物、现前僧物,自用与人,如己物想。世尊常说用佛塔物及僧物者其罪甚重,然彼众生作是罪已,深自悔责,起净信心而造佛像,如是等罪为灭不耶?”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若有人盗佛塔之物,盗僧人之物,四方的僧物,现前的僧物,自己使用他人的东西却当作是自己的一般。佛陀,常说用佛塔物及僧物者所获的罪过深重,然而此众生犯错之后悔过深自悔责,起净信心而造佛像。那么其罪过会消灭吗?”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彼众生曾用此物,后自省察,深怀愧悔,依数酬倍,誓更不犯。我今为汝说一譬喻:如有贫人,先多负债,忽遇伏藏,得无量宝,还其债已,长有余财。当知此人亦复如是,酬倍彼物,又造佛像,免诸苦患,永得安乐。”
现代汉语译文: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若此众生曾用此物,后自省察深怀愧悔,依值返还乃至倍还并发誓不犯。我今天为你说一个比喻,譬如有贫人之前负债累累,忽有一日遇见宝藏获得无数的宝物,偿还其的债务还绰绰有余,应当知道这个人不但返还所欠,又造佛像免诸苦患永得安乐。”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于佛法中,犯波罗夷不名为生。或复有人作斯罪已,发心忆念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不?又于今生、第二、第三、第四生中获证法不?”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如您所说在佛法中,犯邪淫邪行不名为生。若有这样的人恶果犯后,发心忆念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吗?又能与今生第二第三第四生中获证解脱之法吗?。”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譬如有人身被五缚,若得解脱,如鸟出网,至无碍处。此人亦尔,若发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业障皆得销除,于生死中速出无碍。弥勒当知!乘有三种,所谓声闻乘、独觉乘及以佛乘。此人随于何乘而起愿乐,即于此乘而得解脱。若但为成佛,不求余报,虽有重障而得速灭,虽在生死而无苦难,乃至当证无上菩提,获清净土,具诸相好,所得寿命常无有尽。”
现代汉语译文: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弥勒,譬如有人身被五花大绑,若从中得解脱就如小鸟出网自由自在。此人也是一样,若发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业障皆得销除,于生死轮回中速出没有了障碍。弥勒你应当知道,乘有三种,所谓声闻乘独觉乘及以佛乘。此人是因为何乘而升起信心修行,则会于此乘而获得解脱。倘若是为成佛而不求余报,虽有深重障碍而得迅速消灭,虽在生死流转中而没有苦难,直至证得无上菩提,获得清净土具足各种美好之相,所得的寿命更是常无有尽。”
原典:
尔时会中有未发大乘心者,皆生疑念:“如来过去为造佛像、为不作耶?设若作者,云何寿命而有限极,有病有苦?所居国土多诸秽浊,不得清净?”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在会中有一些并未发出大乘之心的人,都生出了疑念。难道过去之世就没有为佛陀造像的众生吗?若有的话,为什么众生寿命有限而且有病有苦,所居住的国土污秽不净呢?
原典:
时波斯匿王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见如来诸根相好,及以种族皆悉第一,其心决定,无有所疑。然佛世尊曾于一时,被佉陀罗木刺伤其足;又于一时遇提婆达多推山迸石,伤足出血;昔复一时唱言有病,命遣耆婆调下痢药;又一时中曾患背痛,令摩诃迦叶诵七菩提分,所苦得除;复于一时曾有所患,使阿难陀往婆罗门家,乞…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语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