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完全保持完整無缺,即使只有一天的時間。
“完全清淨”是必須力行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保持絲毫不受煩惱的汙染,即使生命只剩下一天。
所以,在家人要過著這樣的生活、從事戒定慧的梵行生活是很困難的。
““就讓我剃除須發、披著袈裟衣、出離俗家而爲無家者吧。””
這裏講到一個在家人聽聞佛法之後,對佛法産生信心。他已經了解到在家生活要實踐清淨、聖潔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于是選擇了出家。
“他于後時,舍棄少量財産,或舍棄大量財産;舍離少量的親戚眷屬,或舍離多數的親戚眷屬;剃除須發,披著袈裟衣,出離俗家而爲無家者。
他如此出家,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于諸學處。”
“巴帝摩卡”(pàtimokkha):ßpàtiû是保護,ßmokkhaû是解脫。古代依照梵文pràtimokùa翻譯成波羅提木叉,巴利語是ßpàtimokkhaû(巴帝摩卡)。爲什麼稱爲ßpàtimokkhaû呢?
“若他守護、看護好佛陀所製定的學處,能使他解脫、脫離惡趣等苦,所以稱爲“護解脫”。”即比庫、比庫尼戒律的別名。
“具足正行與行處”,他有正當的行爲,包括身正行及語正行。“行處”是出家人的正當去處,不適合去的地方不去,例如妓女的家、老處女的家、衙門、歌舞廳、戲劇院,這些是出家人不適合去的。他不去這些地方,稱爲“行處具足”。
“對于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很好地守護所有佛陀製定的戒,以恭敬心來守護,即使對很微細的戒條,他也見到以無慚無愧之心犯戒所帶來的危險。
“受持學習于諸學處。”
“以善的身業、語業具足,活命清淨。”
不僅透過善的身業和語業具足,同時,“活命”是透過正當的方式來維持生活。
“具足戒,防護諸根門,具足念與正知,知足。”
“具足戒,防護諸根門,具足念與正知,知足”這四法稱爲修定的基礎。于是,佛陀接著解釋如何培養作爲修定基礎的⑴戒清淨,⑵防護諸根,⑶具足念與正知,⑷少欲知足。
“大王,比庫如何具足戒呢?在此,大王,比庫斷除殺生,遠離殺生,舍置棍棒、舍置刀劍,有慚恥,有仁慈,悲憫一切有情生類而住。這是他的戒。”
一位比庫首先應該遠離殺生,遠離一切凶器、殺器。不僅如此,他還應該對一切衆生充滿慈悲、悲憫心而住。
“斷除不與取,遠離不與取,給與才取,期待所施,以不偷盜清淨自己而住。這也是他的戒。
斷除非梵行,爲梵行者、遠離者,離淫欲粗俗之法。這也是他的戒。
斷除虛妄語,遠離虛妄語,所說真實,依據事實,誠實可信,不欺诳世間。這也是他的戒。
斷除離間語,遠離離間語,不在此處聽後告訴對方,以離間這些人;也不在對方聽後告訴此方,以離間那些人。他和解分裂者,促進和諧,喜好和合、樂于和合、喜歡和合,說導致和合的話語。這也是他的戒。
斷除粗惡語,遠離粗惡語,凡所言說,柔和、悅耳、可愛、怡心、優雅,使多人喜歡,令多人可意,說像這樣的話語。這也是他的戒。
斷除雜穢語,遠離雜穢語,說適時語,說真實語,說有義語,說法語、律語,說可貴的、適時的、有理的、慎重的、有益的話語。這也是他的戒。”
出家人要遠離身方面的叁種惡行、不正當行爲,遠離語方面的四種不正當行爲。
遠離身的叁種不適當行爲即:殺生,偷盜以及淫欲。
對于語方面,即:虛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虛妄語是騙人的話、不真實的話;離間語是挑撥離間;粗惡語是罵人的話、難聽的話;雜穢語是毫無意義的話、沒有用的廢話。
接著佛陀又說:
“遠離損壞種子類、生物村(草木);”
“生物村”(bhåtagàma),指一切草木。“種子類”凡是可以種的或者還能發芽的、還能生根的(這句我們在下面還會談到)。
“[日中]一食,遠離夜食和非時食;”
“夜食”:在晚上吃飯、吃東西。“非時食”:過了午之後還繼續吃東西。
“遠離觀聽跳舞、唱歌、音樂、表演;遠離妝飾、裝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塗香;遠離高大床座;遠離接受金銀。”
從遠離非時食、觀聽歌舞、裝扮、高大床座和接受金銀錢,這些都屬于十戒。
“遠離接受生谷;遠離接受生肉。”
爲什麼要遠離接受生谷和生肉呢?因爲比庫不能煮東西,又不能夠儲存食物。所以供養比庫缽食,煮好的飯、菜可以供養,但是生的不能接受。
“遠離接受婦女和少女;遠離接受婢和奴;遠離接受羊和山羊;遠離接受雞和豬;遠離接受象、牛、馬和騾;遠離接受耕地和土地;”
這裏講到的“接受土地”,如果個人擁有是不允許的,但是爲了僧團來建房間、僧園、寺院,這種情況下接受的土地才是允許的。
“遠離從事走使、傳信;遠離買賣;遠離欺秤、僞幣、欺尺;”
這裏的意思是說遠離一切經商,因爲出家人不適合經商,以及販賣僞劣商品等。
“遠離賄賂、虛僞、欺詐、不誠實;遠離砍斷[人手足]、殺戮、捆綁、剽掠、搶奪、暴力。這也是他的戒。”
這裏講到了一個出家人最基本的戒行。
接著佛陀繼續說:
“就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門、婆羅門,受用信施之食,他們卻從事如此的損害種子類、生物村而住。”
這裏的“受尊敬”(bhonto)並不是指這些沙門、婆羅門擁有受尊敬的素質,而是說這些沙門、婆羅門受人尊敬,然而卻做出與受尊敬的身份相違背的行爲,並不是他們真的擁有受尊敬之德。
“受用信施之食”:他們接受信徒們的供養,但是卻從事如此的損壞種子類和生物村而住。這裏的種子:
“這就是:根種、莖種、節種、枝種,籽種爲第五”。
如果是從根能種活的植物,稱爲根種;從莖可以種活的植物稱爲莖種;節種是從節裏長出來的;枝種是插枝能夠長的;籽種是用種籽種下去之後能夠成長的。
“遠離如此的損壞種子類、生物村,這也是他的戒。”
“又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門、婆羅門,受用信施之食,他們卻從事如此的儲存物品而住。這就是:食物的儲存、飲料的儲存、衣服的儲存、車輛的儲存、臥床的儲存、香的儲存、糧食的儲存。遠離如此等的儲存物品,這也是他的戒。”
作爲比庫,他不像其他的沙門、婆羅門一樣儲存各種各樣的東西,囤積居奇,他遠離一切儲存。
“又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門、婆羅門,受用信施之食,他們卻從事如此的觀看表演而住。這就是:跳舞、唱歌、音樂、戲劇、說書、手鈴樂、铙钹樂、鼓樂、舞技、雜技、竹戲、洗骨(洗骨是一種把骨挖出來洗幹淨的表演),鬥象、鬥馬、鬥水牛、鬥公牛、鬥山羊、鬥公羊、鬥雞、鬥鹌鹑、棍鬥、拳鬥、搏鬥,演習、列兵、布陣、閱兵。遠離如此等的觀看表演,這也是他的戒。
又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門、婆羅門,受用信施之食,他們卻從事如此的遊戲和放逸之因而住。這就是:八格(雙方都在有八個格的木板上玩的一種賭博遊戲)、十格(雙方都在有十個格的木板上玩的賭博遊戲)、空戲(像玩八格、玩十格一樣,不過是在空中玩的遊戲)、踩線(在地上畫了不同線條的圈圈,如果誰踩到畫的圈圈、畫的線,誰就輸)、取石(把石頭取出來堆在一起,然後用手指或者手指甲取走,不能夠動搖,如果動了就算輸)、骰子(玩骰子)、棍棒、印手(把手放在染料上或者放在深紅色粉劑上,然後說:“你想要什麼?”結果把手拍在牆上或者拍在地上,形成像馬、象等圖形),玩球(打球)、葉笛(一種吹管的遊戲)、(玩)鋤(玩玩具的犁、鋤頭)、翻跟鬥、風車(玩具風車)、葉尺(一種量度的工具)、(玩)車(玩具的馬車)、弓(玩具弓)、(玩)猜字、(玩)猜心、(玩)模仿殘廢(模仿殘疾人一樣走路)。遠離如此等遊戲和放逸之因,這也是他的戒。
又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門、婆羅門,受用信施之食,他們卻使用如此的高大床座而住,這就是:高床(凳腳或床腳都很高的床座。高度大概是48厘米)、獸腳床(腳上刻有猛獸像的床座)、長毛氍(長毛的氍毹,毛超過四指長)、彩毛毯(彩繡的羊毛毯)、白毛毯(羊毛織成的白毯)、花毛毯(繡花的羊毛毯)、棉墊(填塞了木棉、蔓棉或草棉叁種棉花之一的床墊或坐墊)、繡像毯(繡有獅子、老虎等像的彩色羊毛毯)、雙面毛毯(雙面都有毛的羊毛毯)、單面毛毯(單面有毛的毛毯)、寶石絹絲品(四周都鑲有寶石的絹絲敷具)、絲綢(特指在四…
《沙門果經4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