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沙门果经4讲▪P3

  ..续本文上一页完全保持完整无缺,即使只有一天的时间。

  “完全清净”是必须力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保持丝毫不受烦恼的污染,即使生命只剩下一天。

  所以,在家人要过着这样的生活、从事戒定慧的梵行生活是很困难的。

  ““就让我剃除须发、披着袈裟衣、出离俗家而为无家者吧。””

  这里讲到一个在家人听闻佛法之后,对佛法产生信心。他已经了解到在家生活要实践清净、圣洁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于是选择了出家。

  “他于后时,舍弃少量财产,或舍弃大量财产;舍离少量的亲戚眷属,或舍离多数的亲戚眷属;剃除须发,披着袈裟衣,出离俗家而为无家者。

  他如此出家,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巴帝摩卡”(pàtimokkha):ßpàtiû是保护,ßmokkhaû是解脱。古代依照梵文pràtimokùa翻译成波罗提木叉,巴利语是ßpàtimokkhaû(巴帝摩卡)。为什么称为ßpàtimokkhaû呢?

  “若他守护、看护好佛陀所制定的学处,能使他解脱、脱离恶趣等苦,所以称为“护解脱”。”即比库、比库尼戒律的别名。

  “具足正行与行处”,他有正当的行为,包括身正行及语正行。“行处”是出家人的正当去处,不适合去的地方不去,例如妓女的家、老处女的家、衙门、歌舞厅、戏剧院,这些是出家人不适合去的。他不去这些地方,称为“行处具足”。

  “对于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很好地守护所有佛陀制定的戒,以恭敬心来守护,即使对很微细的戒条,他也见到以无惭无愧之心犯戒所带来的危险。

  “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以善的身业、语业具足,活命清净。”

  不仅透过善的身业和语业具足,同时,“活命”是透过正当的方式来维持生活。

  “具足戒,防护诸根门,具足念与正知,知足。”

  “具足戒,防护诸根门,具足念与正知,知足”这四法称为修定的基础。于是,佛陀接着解释如何培养作为修定基础的⑴戒清净,⑵防护诸根,⑶具足念与正知,⑷少欲知足。

  “大王,比库如何具足戒呢?在此,大王,比库断除杀生,远离杀生,舍置棍棒、舍置刀剑,有惭耻,有仁慈,悲悯一切有情生类而住。这是他的戒。”

  一位比库首先应该远离杀生,远离一切凶器、杀器。不仅如此,他还应该对一切众生充满慈悲、悲悯心而住。

  “断除不与取,远离不与取,给与才取,期待所施,以不偷盗清净自己而住。这也是他的戒。

  断除非梵行,为梵行者、远离者,离淫欲粗俗之法。这也是他的戒。

  断除虚妄语,远离虚妄语,所说真实,依据事实,诚实可信,不欺诳世间。这也是他的戒。

  断除离间语,远离离间语,不在此处听后告诉对方,以离间这些人;也不在对方听后告诉此方,以离间那些人。他和解分裂者,促进和谐,喜好和合、乐于和合、喜欢和合,说导致和合的话语。这也是他的戒。

  断除粗恶语,远离粗恶语,凡所言说,柔和、悦耳、可爱、怡心、优雅,使多人喜欢,令多人可意,说像这样的话语。这也是他的戒。

  断除杂秽语,远离杂秽语,说适时语,说真实语,说有义语,说法语、律语,说可贵的、适时的、有理的、慎重的、有益的话语。这也是他的戒。”

  出家人要远离身方面的三种恶行、不正当行为,远离语方面的四种不正当行为。

  远离身的三种不适当行为即:杀生,偷盗以及淫欲。

  对于语方面,即: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虚妄语是骗人的话、不真实的话;离间语是挑拨离间;粗恶语是骂人的话、难听的话;杂秽语是毫无意义的话、没有用的废话。

  接着佛陀又说:

  “远离损坏种子类、生物村(草木);”

  “生物村”(bhåtagàma),指一切草木。“种子类”凡是可以种的或者还能发芽的、还能生根的(这句我们在下面还会谈到)。

  “[日中]一食,远离夜食和非时食;”

  “夜食”:在晚上吃饭、吃东西。“非时食”:过了午之后还继续吃东西。

  “远离观听跳舞、唱歌、音乐、表演;远离妆饰、装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涂香;远离高大床座;远离接受金银。”

  从远离非时食、观听歌舞、装扮、高大床座和接受金银钱,这些都属于十戒。

  “远离接受生谷;远离接受生肉。”

  为什么要远离接受生谷和生肉呢?因为比库不能煮东西,又不能够储存食物。所以供养比库钵食,煮好的饭、菜可以供养,但是生的不能接受。

  “远离接受妇女和少女;远离接受婢和奴;远离接受羊和山羊;远离接受鸡和猪;远离接受象、牛、马和骡;远离接受耕地和土地;”

  这里讲到的“接受土地”,如果个人拥有是不允许的,但是为了僧团来建房间、僧园、寺院,这种情况下接受的土地才是允许的。

  “远离从事走使、传信;远离买卖;远离欺秤、伪币、欺尺;”

  这里的意思是说远离一切经商,因为出家人不适合经商,以及贩卖伪劣商品等。

  “远离贿赂、虚伪、欺诈、不诚实;远离砍断[人手足]、杀戮、捆绑、剽掠、抢夺、暴力。这也是他的戒。”

  这里讲到了一个出家人最基本的戒行。

  接着佛陀继续说:

  “就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受用信施之食,他们却从事如此的损害种子类、生物村而住。”

  这里的“受尊敬”(bhonto)并不是指这些沙门、婆罗门拥有受尊敬的素质,而是说这些沙门、婆罗门受人尊敬,然而却做出与受尊敬的身份相违背的行为,并不是他们真的拥有受尊敬之德。

  “受用信施之食”:他们接受信徒们的供养,但是却从事如此的损坏种子类和生物村而住。这里的种子:

  “这就是:根种、茎种、节种、枝种,籽种为第五”。

  如果是从根能种活的植物,称为根种;从茎可以种活的植物称为茎种;节种是从节里长出来的;枝种是插枝能够长的;籽种是用种籽种下去之后能够成长的。

  “远离如此的损坏种子类、生物村,这也是他的戒。”

  

  “又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受用信施之食,他们却从事如此的储存物品而住。这就是:食物的储存、饮料的储存、衣服的储存、车辆的储存、卧床的储存、香的储存、粮食的储存。远离如此等的储存物品,这也是他的戒。”

  作为比库,他不像其他的沙门、婆罗门一样储存各种各样的东西,囤积居奇,他远离一切储存。

  “又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受用信施之食,他们却从事如此的观看表演而住。这就是:跳舞、唱歌、音乐、戏剧、说书、手铃乐、铙钹乐、鼓乐、舞技、杂技、竹戏、洗骨(洗骨是一种把骨挖出来洗干净的表演),斗象、斗马、斗水牛、斗公牛、斗山羊、斗公羊、斗鸡、斗鹌鹑、棍斗、拳斗、搏斗,演习、列兵、布阵、阅兵。远离如此等的观看表演,这也是他的戒。

  又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受用信施之食,他们却从事如此的游戏和放逸之因而住。这就是:八格(双方都在有八个格的木板上玩的一种赌博游戏)、十格(双方都在有十个格的木板上玩的赌博游戏)、空戏(像玩八格、玩十格一样,不过是在空中玩的游戏)、踩线(在地上画了不同线条的圈圈,如果谁踩到画的圈圈、画的线,谁就输)、取石(把石头取出来堆在一起,然后用手指或者手指甲取走,不能够动摇,如果动了就算输)、骰子(玩骰子)、棍棒、印手(把手放在染料上或者放在深红色粉剂上,然后说:“你想要什么?”结果把手拍在墙上或者拍在地上,形成像马、象等图形),玩球(打球)、叶笛(一种吹管的游戏)(玩)(玩玩具的犁、锄头)、翻跟斗、风车(玩具风车)、叶尺(一种量度的工具)(玩)(玩具的马车)、弓(玩具弓)(玩)猜字、(玩)猜心、(玩)模仿残废(模仿残疾人一样走路)。远离如此等游戏和放逸之因,这也是他的戒。

  又如一些受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受用信施之食,他们却使用如此的高大床座而住,这就是:高床(凳脚或床脚都很高的床座。高度大概是48厘米)、兽脚床(脚上刻有猛兽像的床座)、长毛氍(长毛的氍毹,毛超过四指长)、彩毛毯(彩绣的羊毛毯)、白毛毯(羊毛织成的白毯)、花毛毯(绣花的羊毛毯)、棉垫(填塞了木棉、蔓棉或草棉三种棉花之一的床垫或坐垫)、绣像毯(绣有狮子、老虎等像的彩色羊毛毯)、双面毛毯(双面都有毛的羊毛毯)、单面毛毯(单面有毛的毛毯)、宝石绢丝品(四周都镶有宝石的绢丝敷具)、丝绸(特指在四…

《沙门果经4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沙门果经5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