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面前看看:“你看,你應該爲你做的這些善行而感到高興,你應該憶起當時你怎麼布施,你是多麼高興的,你是多麼出自善心的,這是很大的功德。”使他憶起他曾經造過的善行。如果他是以這種善行生起歡喜的心、生起善心而去世,他必定投生到善趣,這也是很重要的。
第叁、我們可以幫他做善事,然後讓他隨喜。這就好象是索那尊者對他父親做的一樣。索那尊者的父親本來是個獵人,獵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殺生、殺戮。到了他年老已經跑不動了,就到了他的兒子索那尊者的寺院裏去出家。後來,他的父親老了,有一天病得很嚴重,他看到地獄的狗,很大的狗跑出來咬他。他跟他兒子索那尊者說:“尊者,尊者,你看有狗來咬我,你把它趕走。”但是,其他的人都見不到。索那尊者知道這個是他父親即將投生到地獄的趣相。于是他急忙吩咐那些人把他的父親擡到佛塔的平臺那裏。然後叫人把一些花捧到他面前,說:“賢友,現在這些花是以你的名義去供養佛塔的,你應該對這種善行感到滿意,感到歡喜,隨喜這種善行。”結果,他的父親就很高興這種善行,然後就把花灑在佛塔的平臺上,這個時候地獄的狗不見了,出現了天界的景象,他的父親投生到天界。這就是幫他做善行,然後讓他隨喜。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如果是要臨終關懷的話,我們可以說:“現在我們用你的名義去供僧。”或者“用你的名義去做布施。”或“用你的名義去做些善事,你應該對這些感到高興、感到歡喜。”如果他真的能夠隨喜的話,這就是幫了他很大的忙。甚至你所做的這件事,影響到他的下一世整一輩子。
還有另外一種是教導他禅修業處。例如,可以誦一些經典給他聽,或者叫他修佛隨念,憶念佛陀的功德,在他的面前擺一張佛像,讓他思維佛陀的相好莊嚴,讓他思維佛陀的種種功德,或者說讓他專注呼吸,修入出息念,或者讓他散播慈愛,這些都是善業,教導他們禅修業處,這都是在幫助,這是最好的一種方法。如果一個人是以禅修的心態死去的話,他下一生他修行肯定成功,爲什麼?因爲他修行,他都是以修行的心態而死去。下一世他的結生心、有分心也是跟禅修相應的心,他的果報心也會是禅修相應的心,那下一生他的修行會很快,因爲他的果報心都是修行的心,是很好的。
可以用這幾種來進行臨終關懷,而不要去說:“你死了之後,你會投生到哪裏哪裏,那裏很好。”這樣的話很危險,這是贊歎死亡、輪回的美好。或者說:“你放棄生命,不要執著生命。”這個叫“快勸死”,也是很危險的。
第叁種業的成熟順序是慣行業,也就是經常造作的善或者不善的行爲。
我們先講善的慣行業。例如,一個人經常做服務的工作,好象現在有很多的法工,他來這邊幫忙。護持大家禅修,每一個禅修者每天清潔衛生,這些都是很好的善業。如果你經常做,做這些服務衛生也是很殊勝的善業,特別是如果你服務的對象既高尚又崇高,你所造的善業就越強。有如一個人經常去做布施、供養僧團等,這些他已經形成了習慣,這是屬于善的慣行業,好的慣行業。又比如說一個人經常聽聞佛法、持戒,這些他已經形成了習慣,那這種習慣自然而然在他臨終的時候就能夠成熟。又例如禅修,這些都是善的慣行業,習慣業。
不善的習慣業呢,例如一個人做屠夫、經常殺豬,或者愛打架,或者捕魚,打獵,對于佛教徒來說,這些都是屬于邪命,是屠宰其它的生命來換取自己的生活資具的、生活必需品的。這些職業從佛教徒來說都是不應該所從事的。例如賣酒,賣煙,開賭場,賣軍火,賣毒藥,賣那些農藥,賣那些殺蟲劑,這些都是邪命。如果你經常做的話,你的不善業將形成習慣。
如果說一個人經常造的善業,他臨終很容易投生到善趣,就有如叁米伽居士,叁米伽居士在臨終的時候,他見到了六個天界的車輛都來迎接他。因爲,他一生經常布施、持戒、做禅修,所以,在他臨終的時候自然而然做的那些善業將會成熟。
第四種業成熟的順序是已作業。已作業就是包括上述叁種業,但沒有足夠強到導致結生的業。例如我們以前講過的Eraka龍王的事情。就講到在過去佛的時代,有一位比庫,他還年輕的時候,到恒河那邊去遊玩,結果呢就抓了一把草。抓了一把Eraka草,叫香蒲草。抓住了不放,結果就把草拔斷了。他當時自認爲這是個小事情,沒什麼了不起,結果就沒有忏悔。後來,進入他的森林裏這樣一直修了兩萬年,都沒有任何的成就。在他臨終的時候,他發現以前拔草的景象出現了。那個時候他很懊悔,他想要忏悔,但是周圍找不到任何的人,他就在懊惱中死去。因爲在臨終的時候,他見到了是他在拔草,一位比庫是不能夠損壞植物的,他當時就沒有忏悔。由于這種當時造的不善行現起于他的心,就很懊惱,結果就投生到了龍王,叫Eraka龍王(香蒲草龍王)。這就是已作業的一個例子。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裏,我天晚上再繼續一起再來學習。
現在大家一起做回向: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Buddha§ påjemi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Dhamma§ påjemi
Imàya dhammànudhamma-pañipattiyà Saïgha§ påjemi
Addhàimàyapañipattiyàjàñi-jarà-maraõamhàparimuccissàmi .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佛!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法!
以此法隨法行,我禮敬僧!
切實依此而行,我將解脫生、老、死!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願我些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些功德。爲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回向諸有情!
願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業的分類》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