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自己的親身經曆。在Pàñaliputta城,這個城後來成爲摩揭陀國的首都,阿育王當時就是在這裏建都的,在佛陀在世的時候它還是個小城鎮,當時就住著兩位長老尼,一位叫伊西達西,另外一個叫博蒂,博蒂長老尼呢,她已經是上了年紀了,但是伊西達西是一位很年輕的比庫尼,一位長老尼,這兩位長老尼都是阿拉漢聖者。她們都通過修習禅定再修觀而證得了阿拉漢聖果,斷盡了一切煩惱。有一天這兩位長老尼托完缽吃完飯之後呢,她們就一起走到偏僻的、安靜的地方,一邊走一邊在談,當時博蒂長老尼問伊西達西長老尼,就說:“伊西達西啊,你那麼漂亮,長的那麼好看,而且那麼年輕,爲什麼會想到要出離呢?爲什麼會想到來這裏出家修行呢?”那個時候,伊西達西就講了自己的身世:她是出生在阿萬提國的布傑尼,布傑尼就是阿萬提國的國都、首都。在那裏她是一個富貴人家的女兒,她的父親很有錢而且很善良,並且只有她一個女兒,所以很疼她,她從小就受了很好的教養。到她長到青少年的時候,在薩得達,有很多的名門望族的公子向她求婚,因爲她長的漂亮,而且又很有錢,又有教養,所以很多公子哥兒們就向她求婚。結果呢,她的父親選了一個很有錢的而且門當戶對的一個公子,最後成親了。等伊西達西過了門之後呢,她並沒有因爲自己家世很富貴、很有錢而變得很驕橫,反而盡了一個做賢妻的責任,很好地服侍了公婆。她每天都很早起來,晚上很晚睡覺,就像傭人一樣把家裏打點的很好,每天親自下廚房做飯,而且親自洗碗洗盤,對待她的丈夫猶如母親照顧自己的獨子一樣去服侍她的丈夫。在古印度可以說女人已經夠賢良了,但是像她這樣,可以堪稱賢妻良母的榜樣。
不過很不幸,雖然她是那麼十全十美,但是她的丈夫不喜歡她,跟她生活了一段日子就受不了了。他就去向他的父母抱怨,他說:“我再也沒辦法跟伊西達西住在一起了,我現在准備離家出走。我離家出走的原因就是我不想跟她生活在一起。”他的父母就問他說:“兒啊!是不是她虧待了你?或者說她傷害了你?還是她對你不好?”他的兒子說:“喔!她也沒有傷害我,也沒有虧待我,也沒有對我不好,但是我就是不想見到她!如果她不走的話我要離家出走。”
于是他的父母就去找媳婦,他們認爲可能是這小兩口有什麼難言之隱不敢說,于是就去找媳婦說悄悄話。他們問媳婦說:“是不是你對他不好?還是他對你不好?還是其他原因?爲什麼他想要走呢?”當時父母心想:“即使他的媳婦再不對,他也要原諒她,因爲很難找到這麼好、這麼賢良的媳婦。”但是伊西達西回答說:“我沒有傷害他,我也沒有做任何對不起他的事情,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他就是不喜歡我。”父母看來也確實沒辦法了,爲了不失去自己的兒子,于是他們含著淚說:“我們真的很不想趕你走啊!但沒辦法,只能夠怪我們家門沒有福氣去接待像你這麼美麗賢良的天女啊!你還是回家吧。”于是忍痛把伊西達西趕回家了!
趕回家之後不久,伊西達西的父母又讓她嫁到另外一家,也是很有錢的家庭,不過因爲她已經是被休過了,所以沒那麼值錢,所以就是半嫁聘妝,只是之前的一半,這樣,她就嫁給了第二個丈夫。這一次伊西達西也是很細心地去服侍她的第二任丈夫,就像奴隸服侍主人一樣地去服侍。之前像母親一樣去服侍孩子,現在像奴隸服侍主人一樣去服侍她的丈夫,但是又過了不到一個月,第二個丈夫也是一看到她就煩,看到她就不喜歡!又把她趕走了。
經過這兩次,伊西達西覺得很失望,于是她就呆在家裏。後來有一個乞丐上門來乞討,她的父親看到這個乞丐還是個老實人,而且行爲方面也是很好,就跟那個乞丐說:“啊!你進我的家門吧!把你的乞丐碗丟掉,把你的乞丐衣服換掉,我給你穿绫羅綢緞,我給你美味可口的美味佳肴吃,而且我把我那美如天仙的女兒許配給你。”這個乞丐真的天掉下來的豔福啊!突然命運完全改變了。
但是呢,才幾天的時間,乞丐就向伊西達西的父親說:“你把我的破碗跟我的破衣服還給我,我再也沒有辦法忍受跟伊西達西住在一起了。”當時她的父親跟他的新婿說:“你不要走,你有什麼願望?只你就留下來,我就會滿足你。”他說:“我自己能夠自立,我甯可做乞丐繼續去過乞討的生活,都不喜歡跟伊西達西在一起生活。”伊西達西經曆過叁嫁,叁次都被休掉了,那個時候她心灰意冷!她想:“我現在已經無路可走了,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出家,要麼自殺。”
正在那個時候,有個叫做吉那巴達的長老尼,正好托缽經過她的門口。伊西達西看到吉那巴達長老尼那麼好的威儀,那麼莊嚴的行止,生起了信心,就跟父親說:“父親啊!我要出家,我對人生已經再也沒有其它的希望了。”她的父親說:“我們家那麼有錢,你留下來,不用出家,我們可以繼續做善事!”但伊西達西說:“我現在對人生已經沒有什麼好留戀了,我已經決意要出家了!”于是她的父親也看到留不住她,就說:“好吧!反正現在佛陀已經出世了,佛陀也說了法,你應當好好地修行。”
于是她就跟著吉那巴達長老尼出家了。當伊西達西出家之後,她就從她的導師那裏領取了業處,很精進地修行,結果在七天之後,她就證得了阿拉漢果,斷盡了一切煩惱,並且她是叁明阿拉漢。叁明阿拉漢的意思就是,她有宿住隨念智、有情死生智和漏盡智,也就是她擁有看到自己過去世的能力,她擁有天眼,而且她斷盡一切煩惱,這稱爲叁明(叁種殊勝的智慧)。她看到了自己過去的七世,加上這一世是第八世,她看到七世之前,她在伊拉噶恰(地名),是一個金匠,就是做粘金的金匠。他是一個很英俊的、很偉岸的青年,而且他擁有可以迷倒很多女人的魅力,同時他生性很風流,喜歡沾花惹草。在那一生當中,他就專門去勾引其他人家的妻子,經常跟人家的妻子通奸,犯了很多邪淫的業,而且他玩了一個又一個,玩了一個又一個!毫無情面可講,他只是一個玩弄女人的一個野獸,在那一世他就是那麼樣不斷地玩弄女人。
結果這個金匠死了之後,就投生到地獄裏面去,投生到叫喚地獄跟緊壓地獄,在地獄裏面有一個地獄是專門爲那些奸夫淫婦、爲那些淫棍們所設的地獄,這地獄叫劍葉地獄。據說,投生到這個地獄裏面的衆生呢,將經常要生活和經過一個樹林,這樹林裏面所長的葉子就像刀劍一樣。由于業力,投生到那裏的有情,始終會看到他的前面有一個很漂亮的女人,這女人不斷會向他招手,由于業力他就會像磁鐵一樣給吸過去,一吸過去他就經過這個樹林,那麼那些樹葉就像刀一樣把他的身體割到體無完膚,最後割到粉身碎骨。等他割死了之後又複活,然後又再繼續就這麼樣,一直折磨很長很長的時間。
好不容易等這個金匠墮落地獄的罪報受盡了之後呢,他就繼續再投生到這個世界,但是由于他過去世像野獸一樣玩弄女人,所以這一生他投生爲一只野獸——猴子。不過樹林裏有一只大猿猴,就在這只猴子出生的第七天,把它的生殖器給咬斷了,爲什麼呢?因爲咬斷這只猴子的生殖器,避免以後自己有競爭對手,所以在這只猴子出生七天就把它閹了,這只猴子就這麼樣很痛苦過了一生。
這只猴子死了之後呢,就投生到新度瓦藍尼亞一個樹林裏的一只母羊的胎裏面,這只母羊是一只瞎眼的、跛腳的羊。當這只小羊出生不久之後,又被人閹了,它就這麼樣很痛苦地生活了十二年。這十二年當中,它也受盡了很多的痛苦,它的生殖器長滿了蟲,但沒辦法,它只能夠忍受,而且它經常要馱著小羊就這樣子痛苦地過了十二年。
這只羊死了之後,它就投生爲一頭牛,這只牛是屬于一個牛販的。結果呢,這只牛在出生十二個月後,又被人閹割了,不僅僅被閹割而且還要經常耕田、拉車、犁地。它經常很累,身體很虛弱,而且不久它的眼睛也瞎了,因此這只牛也是很痛苦地過了一生。這都是由于這個金匠邪淫的業,那個獸性的業,由于迷戀生殖器,所以導致他每一生的生殖器都被閹掉。
等這頭牛死了之後呢,它又投生,這次好不容易終于投生爲人,不過它投生到一個平民窟,投生爲一個賤民(一個女奴隸)的胎。即使投生爲人也好不了多少,他成爲一個不男不女的兩性人,好不容易得了人身,但是是不男不女,這是由于他過去迷戀男女的關系,所以今生他同時具有,但是就是滿足不了他的欲望,結果這個不男不女的人在叁十歲的時候就死掉了。
死掉了之後呢,他就又投生到一個很下賤的車夫的家庭,這一生他投生爲一個女人,是車夫的女兒,她家裏很窮,因爲很窮所以她父親經常向人借貸,結果就欠了人家一屁股債,很多債主就經常去逼她的父親,去逼債。結果就在這個小女孩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確實沒辦法就把她賣掉了,賣給一個有錢人家。在賣的那一天,她記得她又哭又鬧,但是沒辦法,她的父親還是把她賣掉了,爲了生計把她賣了。賣了之後呢,她從此以後就變成一個奴隸,很小就要幹粗重的生活,等這個小女孩長到十六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婷婷玉立的很漂亮的處女,結果就被這個有錢人家的少爺看上了,娶她爲妻。但是這個少主人本來已經有妻子,而且他原來的妻子很賢良,生性很善良,有各種的功德得到很多人的贊歎,而且愛她的少主人,非常愛他,勝于一切。然而,由于這個十六歲的女人之前是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後來又做了奴隸,好不容易成爲一個富貴人家的妻子,由于之前她那種自卑感,使她現在不顧一切要保住做一個富貴人家妻子的地位。于是她想盡一切辦法,要把之前的那個妻子,她的對手,把她擠掉。她想了很多辦法,真的是什麼很卑鄙的手段都出來了,結果真的很成功地使她的丈夫把第一個妻子給休掉了。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雖然今生伊西達西投生爲很富貴的人家,但是由于她前世那種邪淫的業和挑撥離間的業,使今生她幾次嫁人,人家都不喜歡她,這都是由于她的業,
我們在這裏就可以看到一個無盡業的例子。 這一個人由于她在七世之前,如果是從她那一世算是是第八世,第八世前她是一個花花公子,專門玩弄女人,由于邪淫的業使他墮落到地獄,使他投生爲猴子、投生爲羊、投生爲牛,而且邪淫業一直在他的生命期間都産生作用,出生不久性器就被人割掉了或者被猴子咬掉了,幾生都不能滿足他的欲望,最後很有幸投生爲人,但是他邪淫的業仍然在起作用,使他成爲兩性人。由于他的邪淫業仍然使他投生爲女人,又由于他的邪淫業所以使他最後一生成爲女人,也經常被人抛棄。邪淫業可以使一個人即使很漂亮,人家見了都會不喜歡她,這就是一個無盡業的例子,這種業一直跟隨著他,如影隨形地跟隨著他。
然而,由于這一位伊西達西,在那一生已經證得了阿拉漢果,所以伊西達西最後也說到了:“現在她已經滅盡了一切煩惱。”所以她以前所造那些業,在今生之後將全部不再起效用。這就是我們講到的第二個,就是佛陀及諸阿拉漢入般涅槃之後,過去所造作的所有業都將成爲無效,因爲已經不再有承受果報的五蘊,就是沒有身心了。佛陀也要經受他過去所造那些不善業帶來的果報,就像佛陀在他很久遠很久遠以前,曾經是一個摔交士,在那一世當中,他的對手跟他說:“現在摔交比賽即將開始了,你會輸給我,你輸給我了之後我給你一千金。”結果當時的菩薩就答應了,然而他的對手贏了之後並沒有實現他的諾言,不了了之。第二次,他的對手又說:“這一次你輸給我,我把前一次的那些全部都給你,總之你就輸給我就可以了。”第二次菩薩又照辦了,結果對手又食言,又沒有把錢給他。第叁次摔交比賽的時候,那個對手又跟他說:“這次你再輸給我,這次我一定把錢還給你。”那一次菩薩不再上當,結果只用一個動作,就把對手的脊椎骨像拗斷杠子一樣,給折斷了。所以那一世菩薩殺了人,這個業使菩薩受了很多的苦,乃至到我們的菩薩最後成了佛,在他八十歲那一年,他的背也是很痛,在佛陀的最後一個瓦薩,就第四十五個雨安居當中,佛陀在當時Vesàlã韋沙離(舊譯毗舍離城)那裏雨安居,他承受了難以承受的背痛,這個背痛就是因爲過去他曾經造下殺死那個摔交士的業,這就是一個無盡業的例子。
然而當佛陀入滅了之後,這種業也將成爲無效業。就像剛才所說到的伊西達西長老尼由于已經證得了阿拉漢果,當她已經入了般涅槃之後,就沒有所謂的身心了,不再有五蘊了,因爲稱爲苦的五蘊已經不再出現了。因爲如此,所以以前所造作的業沒有承受的體,就沒有所謂的果報。
還有另外一種無效業是沒有獲得足夠的因緣成熟的現法受業或者次生受業,就像一個種子,種在地上之後,必須得要有適當的土壤、陽光、水,才能夠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同樣的,當我們造下了業之後,一定要具足足夠的因緣,因緣俱足之後,無論如何去避免,都不可能避免業帶來的果報。然而如果因緣不具足的話,那麼想要讓沒有成熟的業盡快成熟,那也沒辦法,業總是有自己運作的法則。業造下了,這個是因,還要有很多的緣,衆緣和合才能成爲果報。如果少了一個緣,就不能夠成立,也不能産生應該有的果報,這個就是屬于無效業。
那麼我們在今天已經依照成熟的時間來講了業的分類,以後再繼續講業的分類,關于它成熟之地,也就是將會講到叁門的業,十善業道,十不善業道,這個我們等下一期禅修營再繼續講吧。
今天的開示就講到這裏,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爲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回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業的分類》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