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业的分类》四▪P2

  ..续本文上一页够在今生带来果报,而第二弱的可以在下一生带来果报,但假如因缘都不具足所造下这种业成熟的条件,那么,它就将成为无效业,也就是它只是造业,但是没有机会成熟。

  而在中间的五个速行心所造下的业,能够从它被造下的第二世以后的任何一世成熟,只要还在生死轮回,这种业永远都不会成为无效业,直到那一个众生、那一个人或天证入了般涅槃,所以这种业称为无尽业,就是无穷无尽的。这里的无尽是伴着生死轮回的,只要还在生死轮回当中,只要还回投生,他还要往生,会生必定会死,只要会有生死之间的生命,就要经受过去所造下的业带来的果报,这称为无尽业,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知道这三种业跟我们的心息息相关,所有的业是由我们的心造作的,而造作的强度又直接会跟它带来的果报有关系。

   现在我们再来讲依果报成熟时间而划分的四种业的第一种——现法受业。现法受业是今生能够带来果报的业,今生带来果报的业往往比较少,然而也不是完全没有。一个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造了一些业,往往在他晚年的时候有可能会成熟带来果报,有一句话叫做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一个人如果经常为非作歹、造恶多端,往往可能会在中年或晚年他就能够感受到年轻的时候所造的那种恶业所成熟的果报。

  如果我们经常造作善业,善业在我们的速行里经常地生起,在每一个速行里面必定会有第一个速行心,这个速行心如果在我们以后有机会成熟的话,它带来的果报,那么我们在今生就会体验到。如果我们造下的业是很强或者所缘是很强的话,甚至很快就可以感受到果报。

  在这里呢,我就想讲的是衮那的故事。衮那是一个很穷的穷人,是一个佃农,他住在王舍城里面,帮富翁sumana工作,他经常很辛勤地劳动,而衮那呢,他也是叫做古达拉难达满达的父亲,他帮sumana打工。?

  有一天已经是放假了,就是节庆的日子,他的主人放他一天假,但由于太穷了,因此他仍然到田里面去工作,希望能够通过勤劳的劳动赚多点吃的。于是那天一大早,他就扛着锄头、犁耙到田里去工作,到了上午的时候呢,他的妻子就带着食物,准备送到田里去给他。当这个佃农在工作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原来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就在田林不远处禅坐。那个时候衮那觉得很高兴,于是就把身上所带的齿木(就是牙枝,古代没有牙刷,而用牙枝,大概是一条这么长木头,一边切成很尖,一边锤成纤维,可以用来挑牙,也可以用来清洁牙齿)跟水就拿去供养Sàriputta尊者。那个时候Sàriputta尊者正好入灭尽定,入灭尽定出来之后呢,他接受了这个农夫衮那所供养的牙枝跟水,然后Sàriputta尊者就离开了。当他离开的途中又正好见到衮那的妻子给丈夫送饭,这个女人见到Sàriputta尊者,很高兴,因为他们都很尊敬Sàriputta尊者,对他有信心。那个时候衮那的妻子想:“啊!我们太穷了,我好不容易有东西时,又没有遇到适合供养的人;而遇到适合供养的人时,又由于太穷了没有东西供养。今天非常好,既遇到值得供养的人,同时我也带有适合供养的东西”。那个时候她很高兴地把所带的饭菜全部倒到Sàriputta尊者的钵里面去,然后她再回到家,再给丈夫做饭。当妻子再次送饭来的时候呢,他们两个就谈起了,他们今天每个人都供养了Sàriputta尊者,一个是供养水和牙枝,另外一个呢是供养饭菜,他们都感到很高兴。虽然饭是吃晚了一点,但是他们很高兴。由于要继续劳动,所以吃完饭之后,衮那就在田头的树下,枕着锄柄睡觉。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他的眼睛都傻了,他发现自己耕过的地全部变成了金块,变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但是他并没有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当时的王法,所有在地里面见到的宝藏或黄金,一切都是归国王所有的,所以他就去通知国王,国王就派了使臣拉了几辆车到他的田头。但是当那些士兵们把金块一丢进车里,立刻就变成泥土。后来呢,只要那些士他说这个是给衮那的,金块才没有变成泥土,如果一说是给国王的,立刻就变成泥土。这些士兵就感到很奇怪,于是就回去禀告了国王,国王也感到很奇怪,后来一问原来才知道,这其实是衮那的果报,因为那些黄金应该是属于他的。于是国王就下命令说:所有地里的黄金是属于衮那的,而且把衮那也封为(bahudhana塞毗),就是多财长者,封他是长者。

  从那个时候开始呢,衮那的命运就完全改变了,他不再是一个佃农,不再是一个很下贱的农民了,而是一个有身份、有地位、有财富长者了。从那个时候起,由于他很有财富,经常可以继续他的布施行为。从这个例子来说呢,就是很明显的现法受业的例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快的、明显的果报呢?因为当时衮那跟他的妻子,他们很穷,但是他们对于佛陀、对法、对僧人有信心,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对业果法则也应该有信心,而且应该有戒行。他供养的是如法的物品,特别是所接受的受施者是一位阿拉汉圣者,而且刚刚进入灭尽定出来,往往一个人如果刚供养进入灭尽定出来的人,他所得的果报很快在今生就将能够成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种由于在今生造下的业,在今生就能得到果报,这称为现法受业。

   我们再讲第二种业是次生受业,次生受业就是在下一生将能够带来果报的。我们再接着刚才那个类似的故事,Mahàkassapa马哈咖沙巴尊者(旧译摩诃迦叶尊者)有个习惯,就是在托钵的时候有哪个习惯呢?(众答:到穷人家里去托钵)对!他很喜欢到穷人家里去托钵。但是Subhåti苏菩帝尊者(旧译须菩提)呢,他也有另外个习惯,他专门要到富人家去托钵,为什么呢?我们在这里讲个Mahàkassapa马哈咖沙巴尊者的故事就可以知道。Mahàkassapa尊者经常喜欢到穷人家去托钵,因为他知道,他托了钵,接受那些穷人的供养之后,那个穷人将很有可能在今生,命运就会改变,很可能不到下一生就带来果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Mahàkassapa尊者托钵时喜欢站在的那些穷人的门前,他先入灭尽定很快出来之后才接受供养,这样的话会使那些穷人在今生、在当生就能带来果报。

  在这里我们讲一个在下一生带来果报的故事;有一天Mahàkassapa尊者穿好了袈裟,拿着钵去托钵,在他托钵之前,他进入了灭尽定(灭等至)nirodha-samapatti,从定中出来之后呢,他就看到了一个很贫穷的农妇在田里劳动,而且他知道这个女人将会在今天死去。为了怜悯她,Mahàkassapa尊者托钵走到田头,就站在田头。当这个农妇正在田里面做工的时候,她发现站在一旁的Mahàkassapa尊者,那个时候,她就把她带来的午餐很欢喜地倒在Mahàkassapa尊者的钵中,而且为她这种布施感到很高兴后,继续去工作。Mahàkassapa尊者托钵得到了食物之后就离开了,这个农妇还是很高兴地在那边做工,然后等她收工回家的路上被一条毒蛇咬死了!由于这个农妇供养Mahàkassapa尊者的时候,她的心很清净,而且她是刚刚供养完不久,结果就在当天下午被毒蛇咬死了,因为她供养Mahàkassapa尊者的这个功德使她投生到天界去。当她投生到天界之后呢,她成为一个天女,很漂亮的、很尊贵的天女。她想:“嗯?怎么我现在有这么大的福报?我怎么能够成为天女?”然后她再观察,发现到原来她的前一世,就在她临死的那一天上午她把她的饭菜供养给Mahàkassapa尊者。因为这种业,使她今生投生为天女。当时她为了报恩,想要去帮助Mahàkassapa尊者,但是她又知道Mahàkassapa尊者有个特点,不喜欢亲近女人,因为他在结婚之后,有一个很漂亮的妻子,但是从来没有同床过,于是她就知道Mahàkassapa尊者不喜欢女色,见到女人就躲得远远的。于是她就等Mahàkassapa尊者出去托钵的时候,就进到他的孤邸里清扫,帮他清理所有的那些家当,清理得干干净净后才离开。Mahàkassapa尊者一天回来,发现怎么那么奇怪,好象有人帮他清扫,第二天也是这么样。后来,他出去之后呢,又突然回来,他发现原来一个天女在那里帮他收拾东西,在帮他清扫。因为Mahàkassapa尊者就住在山上的一个小茅棚(孤邸)里面,他为了避免人家讥谦,就把那个天女呵斥走了。Mahàkassapa尊者说:“你一个女性,不能够这样单独来我的孤邸里,从此以后我这里不用你打扫,你以后不用再来。”很不客气,结果那个天女很伤心在那里哭,她没办法,因为遇到Mahàkassapa尊者这样性格的人,只能是把她撵走。从这一个故事里,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是次生受业。次生受业的例子很多,就是在今生造下的业下一生带来果报。

  在很多禅修者修到缘起的时候,会发现到自己今生能够投生为人,很可能往往是前一世造下的善业,而且从很多禅修者的例子可以发现很多是布施的业成熟,使他今生投生为人。比如说供养僧团或者说去礼佛,去供养佛塔等等,这样的业使他今生投生为人。而由于前一世所造下的业今生带来果报,这个称为次生受业。这样的例子已经可以说不胜枚举。

  我们再讲无尽业,无尽业就是今生造的业,不但在下生能够带来果报,而且在下下一生、再下一生,这种果报一直会没完没了,这称为无尽业。

  我们在这里讲一个在佛陀在世的时候的故事,这故事就是从Therīgàthà《长老尼偈》里面来的。《长老尼偈》第四十偈颂讲到了当时佛陀在世的时候,住在Pàñaliputta巴嗒厘子(古代翻译成华室城),那里有一个长老尼叫伊西达西,她讲述…

《《业的分类》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业的分类》五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