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可能看到僧或比庫的相,他經常習慣于用食物去供養僧團,在臨死的時候他可能會看到自己經常去的寺廟,或者看到僧人在排隊,就是看到僧人的影像,這就是屬于業相。
假如是個軍人或者殺手,在臨終的時候可能會看到槍,或者其他凶器,比如刀。如果一個賊經常去撬別人的東西,他可能會看到他撬的東西,這是屬于不善的業相。又或者經常爲非作歹的人,在他臨終的時候,可能會看到被他殺的人臨死的時候很悲慘的影像,或者看到流出來的血,這都是屬于業相。或者如果一個軍人很喜歡打仗,在他臨死的時候看到戰場,看到很多死屍這樣的景像,這些都是屬于不善的影像。
還有一種是趣相,趣gatinimitta,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因此趣相就是即將投生之處的征兆或者影像。如果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看到火或者聽到了很淒涼的哀叫聲,或者聽到了一些吼叫聲,或者看到一些很凶的怪物出現在面前,這很可能是地獄的相,也就是他將要投生到地獄的征兆。
一個經常作善業的人,在臨終時候可能會看到很漂亮的天人,或者看到天空很明亮、很殊勝的光明,或者聽到一些天樂,或者可以看到一些天人來迎接他,這是即將投生到天界的相,稱爲瑞相。
如果一個人在臨死的時候,看到了山林、原野,這是屬于什麼相?投生到哪裏? (學員答:投生爲畜牲。)如果一個人在臨死的時候,投生鬼道,會看到沼澤。如果一個人在臨死的時候,看到一個去世的親戚朋友,看到一些不認識的人站在他旁邊,這個是屬于什麼相?鬼道的相。我們了解到一個人、一個衆生在臨終的時候,他將會體驗到這些,而其實這些都是由于他的業准備成熟的征兆。
如果一個人經常做布施、供養,在他臨終的時候,很可能看到他當時布施的影像,這是屬于善業。由于這種善業,他下一世可能會投生爲人或投生爲天人。這是屬于由于看到了善的業而投生到善趣,那布施的業就是他投生爲人或天的令生業。
如果一個人曾經殺害過動物,在他臨死的時候,突然見到自己曾經所殺的動物死的很慘的影像,比如有人喜歡吃雞,經常宰雞,然後在臨死的時候看到雞在掙紮,斷頭、斷腳,他死了可能投生到餓鬼或地獄,或者投生爲畜生。由于殺的業在他臨終的時候成熟,就是不善業,而這種殺的業是他的令生業,使他投生到鬼界、惡趣。這種稱爲令生業。
我們在講了令生業之後,再講下一種業,支持業upatthambakakamma,這種業是沒有機會成熟與産生結生的業。它很不幸,爭不過其他的,但是它能夠支持令生業延長由令生業産生的惡報或者苦報,或者支持由令生業産生的五蘊。支持業就是在前一世臨終的時候並沒有帶來果報,不能夠使一個人投生,但是在下一生生命期間,它能夠發揮作用。用我們現在話來說,支持業是個見風使舵的人。爲什麼呢?因爲它會使好的業更好,而壞的,它會落井下石。我們舉人爲例子。由一個衆生能夠投生爲人,他的令生業是善的還是不善的?善的。那麼其它的善業將會在一個人的生命期間,會支持他,使他更加健康長壽、豐衣足食,擁有富貴、地位、名望、權利等等。
假如一個人,雖然投生的令生業是人。但是,可能他的業是屬于多病的業,也就是他的結生業和令生業可以導致他一生有很多病,象藥罐子。其它的不善業也可能會支持這種令生業,而令他經常受到病痛的折磨,使他醫而無效,延長他的病痛。
如果一個有情,以不善的令生業投生動物的時候呢,支助業就會支持這種不善業産生更多的苦,也可以延長他的壽命使他越來越苦。
如果一個人由于不善業投生到地獄,本來壽命也許有一萬年,由于其它的那些不善業在他在地獄的壽命期間成熟,所以令他更長的時間持續地在地獄裏受苦。這是屬于不善的支持業。
業本身有個法則,就是好的越來越好,不好的越來越不好。就像我們尋找職業一樣,如果找對了,那麼很可能得到很多機遇,得到上司的賞識,自己的才華得以發揮,春風得意,妻敏子善。假如一個人本來就很倒黴,禍不單行,走出門口就摔跤。支助業就是有一個特點,使好的更好,使不好的越來越不好。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我們在行善的時候,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要盡量生起善心,而且只有當我們生起善心、有善念、有善行,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很多的助緣助成我們,當産生果報的時候呢,這種果報就會越來越殊勝。
如果一個人的心經常是很汙穢、很下流,那産生果報的時候呢,可能會感覺到這個不順心、那個不順心。就是由于業會使很多小的業,附帶的業,推動主要的業,使好的越好,使不好的越不好。
下面我們再看第叁個業叫障礙業upapilakakamma。這種業也是沒有機會成熟,産生結生的業。但它能阻礙令生業,縮短其産生樂報或苦報,或對抗其産生果報,這是障礙業。
我們舉善的令生業跟善的障礙業爲例子。由于善的令生業使一個有情投生爲人,但是由于不善的障礙業,使一個人本來很可能投生到高貴的家庭,或者天生很優越,但是在臨終的時候,可能會有些附帶的業使他投生到下賤的家庭,這個是屬于障礙業。
或者一個人的令生業本來可能是很健康,但是由于不善的障礙業而使他多病。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也是這樣的,由于我們過去生所造作的那些不善業會在我們的生命期間不斷地成熟,雖然我們有善的、好的令生業使我們投生爲人,但是我們一生中還是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像錢財損失呀,甚至傾家蕩産、親友離散、妻離子散,這都是由于不善的阻礙業在發揮作用。
有些人爲什麼在從事一些事業,比如搞投資的時候,可能會青雲直上,但是可能一夜之間一敗塗地呢?就是因爲不善的阻礙業産生效應,使一個人在生命當中起起落落。又比如一個人的壽命本來可能很長,但是由于障礙業,使他變得短命。如果一個人本來可以很漂亮很美麗,但是他的障礙業可能會使他變得很醜。
那對于不善的令生業,我們舉一個狗的例子。由于一個衆生投生爲狗,這必定是不善的業。然而它的障礙業是屬于善的障礙業,因此這只狗可以獲得好吃的東西,還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它的主人很疼它、呵護它,一生病,主人就會立刻會帶它去看病,能夠得到很好的看護與醫療,這就是寵物狗、寵物貓。這就是由于不善的令生業投生爲狗,但是善的阻礙業卻使它能夠得到很好的果報。就像一個人如果經常不持戒,作惡、殺生,那這種業在他臨終的時候成熟,使他投生爲狗,但是他也經常布施或者樂于幫助別人,這種業就造成他的令生業雖然使他投生爲狗,但是一生還是能夠豐衣足食,乃至可以做只很快樂的狗。
第四種業是毀壞業,毀壞業是可以終止其它較弱的業。較弱的業是指善或不善的業,不讓它繼續産生果報,從而引生自己的果報。毀壞業,就是有時我們看到的一些意外死亡,比如一個人出車禍或者一些災難中的死亡,這往往是毀壞業在産生作用。一個人本來有可能活到八十歲,但是由于他過去曾經殺害過某一種生命,或者曾經很殘酷地虐待或殺死動物。雖然過去生,他虐待動物的業沒有在他臨終的時候成熟,但是有可能在他今生成熟,由于他過去所造的這種殺業是很殘酷的,在今生成熟的時候,也可以終止他今生的生命。假設一個人本來可以活到八十歲,那麼很可能在五、六十歲時,這種業産生果報,令他終止生命,被殺或者受到一些災難。
同時,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往往幾種業會爭著成熟,毀壞業可能會爭著産生,而其它業也有可能會爭著現起。有一個禅修者,在觀察過去世的時候,他看到自己前一世臨終的時候有幾個影像,看到自己幫寺院掃地的影像出現,又看到喂鳥的影像出現,然後又看到用花去供佛的影像出現,這幾個影像爭著出現,但最後只有一種業成熟,使他帶來結生。
在這裏,我們講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對很有錢的長者子,就是纨绔子弟或者富家子弟,他家裏很有錢,因此他想,家裏這麼有錢,我的兒子不用去工作,一生都享用不盡。于是,他就不請老師教兒子,也不教兒子做正當職業,而是經常去教兒子去享受娛樂,比如去欣賞歌舞啊等等。等他的兒子長大後,他替兒子找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孩。那個女孩也是家裏非常有錢,女孩的父母也是認爲自己家裏那麼有錢,根本就不用讓女兒那麼辛苦,于是也不讓女兒去學些手藝,只是在家裏享樂。後來這個富家子弟就和這個有錢的千金結婚了,結婚之後呢,他們就過著非常富裕的,經常花天酒地的生活。後來,雙方父母都去世了,這一對夫婦繼承了雙方父母的資産,他們非常有錢。正是由于這些錢是沒有用血汗賺來的,所以他們不知道珍惜,只知道喜歡歌舞、喝酒、賭博,因此引來一大群狐朋狗友。由于這一對富家夫婦出手很大,賭博輸了,會下很大的賭注,如果他們一高興就用很多的錢去賞他們的朋友,因此在不到幾十年時間,就把父母留下來的遺産花光了。錢財花光了之後,那些酒肉朋友一個都不肯幫他們,這一對夫婦就流落街頭乞討。後來就有一幫專門打家劫舍的地痞流氓發現這個男人有很大的塊頭,于是就叫他加入他們的團夥,一起去打家劫舍。有一天,這個搶劫團夥正在作案的時候,當頭的就叫這個富家子弟看風聲,他們進去搶東西,結果就遇到官兵埋伏。有人去報告國王,結果呢,那些犯罪團夥逃跑了,剩下這一個富家子弟被逮住了。那個時候的律法是,凡是搶劫一定要處死刑,于是這個過去的富家子弟被國王判處死刑。在送到行刑的路上,有一個以前曾經跟他一起尋歡作樂的妓女看到他,當時這個妓女生起了憐憫心,于是給他幾塊餅,再給他一點水。這個富家子弟帶著枷鎖繼續走,走到半路,他看到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正在路上托缽,于是他想:啊!我一生也沒做其它的善業,現在我手裏有水,應該也要積累點善業。他生起了善心,把餅和水全部供養了Sàriputta尊者,他爲自己的善行感到很高興,在前往刑場的過程他都很高興。當他受刑的時候就出現了很漂亮的景象,那時他已經不再害怕了。然而就在儈子手快要起刀的時候,突然他念頭一轉,又想起過去曾經跟供養他的那個妓女風花雪月的一段情,就在那個時候手起刀落了。結果這一個富家子弟投生到哪裏呢?投生到很低等的畜牲,因爲在臨終的時候他造了很強的業。他供養的是一位阿拉漢聖者,這是很強的善業,因此臨終時,他看到了很漂亮的景象,他爲他所做的事感到很高興。但是他的念頭一轉,當時他和妓女的那一段情影響到他,這種業使他投生到更低的一個生命界。
還有另外一個禅修者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很多業,往往會爭著起來。有一位比庫,他在觀察過去世,他看到在很多世前,他曾經是Tusita兜率天的一個天人。在那一生當中,他也沒有生起過其他的那些因緣,就是很喜歡禅修。在Tusita天那邊,其他的天人在玩樂啊,享受啊,他也不管,只是喜歡禅修,所以他經常喜歡修慈心,慈心禅那。在他臨終的時候,他也進入慈心禅那,他在修慈心,向一切衆生修慈。然而偏偏就是在他臨終的時候,有一個很漂亮的天女影像出現在他面前。他使勁地想,不要,我要散播慈愛,但是沒辦法,那個天女的影像又出現,他又繼續。就這麼樣,兩種影像一個是向一切衆生散播慈愛,一個是天女的影像在那邊爭著出現。幸好在最後,還算很幸運,他修慈愛的那個業爭羸了,使他投生爲人,但是他投生爲女人。由于他過去生的業也是很強,所以他投生爲一個很有錢的人,這是一個禅修者的故事。那麼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裏,明天晚上繼續再講其它業。
下面我們大家一起合掌來做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爲涅槃助緣!
我此功德分,回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業的分類》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