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感受苦,它們並不是處在一般的睡眠狀態下【譯注一】,所以觸正准備去受苦;然後就産生受,就是苦的感受;從這苦受生出追求苦受的欲望──愛;接著因爲執著這苦爲「我所有」,稱爲取;相續地産生「我」,稱爲有;當這「我」的感覺進行到最旺盛時,稱爲生;接著就産生看到壞了的洋娃娃的苦──哭,這就是所謂的「純大苦聚集」。
至于生的意義非常廣泛,包括老、死。如果沒有無明,就不會生出洋娃娃壞了、死了或類似的想法。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就不會生出任何的苦了,但是現在生出了十足的苦,是因執著「我」和「我的」洋娃娃。當洋娃娃壞了,由無明生出錯誤的反應,小女孩就哭了。「哭」象征徹底的痛苦,也就是到達緣起的終端。
大部分的人無法正確了解法的語言或緣起語言中的深奧涵意。他們不相信,每一分每一秒中,「人」不斷地出生,身心不斷地産生,「六入」也不斷地起作用。他們不相信,平時的狀態和未出生前是同樣的,因爲還沒有起作用,當有任何自然因緣使它發生作用,這就是生了。以眼睛爲例,我們認爲它早已存在,早已産生,但就佛法(法的語言)而言,直到眼睛看到物體,它才産生出來。當眼睛看到物體,發生作用,才可以說是眼睛生出來,色相生出來,然後眼識也生出來了,這叁者相依相存而産出所謂的觸。觸緣受、受緣愛,直到完成這一次流轉。
之後,小女孩如果上床睡覺,想起壞掉的洋娃娃,就又哭了。這時是意識的作用,而非眼識。當她想到壞掉的洋娃娃,這個念頭是法塵,而後這法塵與心相應,于是便産生意識。她想到洋娃娃,由此造作出(有意識的)身心,並立即轉變身心爲可以感受痛苦的「六入」,由這「六入」生出感受苦的觸,相繼産生受、愛、取,最後是苦。就在此時,小女孩又哭了,雖然也許洋娃娃已壞了幾天,甚至幾星期了。這些相續不斷的念頭,就稱爲緣起,它時時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例二>
讓我們看看另一個例子。假設一名年輕男學生得知考試落榜,他可能當場昏倒在地或晚上在床上偷偷哭泣,這到底怎麼回事?原來這學生到放榜處查成績,看看自己是否通過考試。他用眼睛看榜單,這榜單對他是個有意義的色相,不是單純的色相,它提供了這名學生想知道的訊息。當他的眼睛一看到榜單上沒有他的名字,眼識便産生,並由此生出身心。也就是說他的身心本來處于正常的狀態,現在突然改變了,它們現在受到主宰而産生「六入」和將導致痛苦的「觸」。
「六入」在正常狀態下並不具痛苦,但當「無明」介入,「六入」即起作用助長身心走向痛苦。然後生出「觸」、「受」,直到執著于「我」:「我落榜了!」在看到榜單時,這名學生便昏倒在地──就在看到榜單的那一剎那。這就是緣起中十一種狀況的完成,這名學生有個自我,而這個自我失敗了(未通過入學考試),因此這個自我經曆絕大的痛苦、悲傷和苦難。
幾個小時或甚至兩、叁天之後,這名學生又想起落榜的事,他可能再度昏倒,同樣的症狀重複出現。緣起以同樣的方式表現出來,但這次是由心門(意識)而入,當意識生起,受苦痛支配的名色也從而産生。接著産生六入、觸、受、愛、取、有等,而趨向苦痛,無明造作整個受苦的過程,最後苦到達最強烈的程度,緣起的生便再度産生:「我落榜了!」
<例叁>
第叁個例子是一位年輕女孩見到她的男友與別的女孩走在路上,她立刻感到怒火中燒,剎那間像跌入十層地獄,她實在火大了,這一切都發生在她一看見男友與別的女孩並肩而行的那一剎那。
這情況是,她的眼睛看到男友和別的女孩在一起的色相,眼識立刻産生。在此之前,這眼識並不存在,只有一個沒有作用的識,你也可以說沒有識的存在。但是現在,因爲這色相、眼根和眼識叁者和合,觸便産生了,而在前一秒鍾,其實並沒有觸的存在。但是現在,眼睛、色相以及眼識相接而産生了觸。
觸産生,並相續引發受、愛、取等。更詳細地說,一旦識發生,就把身心轉變成另一個身心,這樣的身心引發出能感受苦痛的六入──在這個例子裏是指眼睛,接著産生苦的受和掙紮不已的愛。而後取──執取「我」:「『我』……『我』……『我』快瘋了!『我』要死了!」這一切都是因眼睛而引起的。
這就是生,一個痛苦的「我」出生。産生痛苦的自我便是生!或只是存有自我而已,就執取此生而受苦。這是失去「我所有」而引發老、病、死等的苦,是在這年輕女孩心中發展到具足十一種狀況的緣起,這個緣起的例子,是透過眼睛而引起的。
[從耳根而入的緣起實例]
現在我們假設這位年輕女孩是被朋友愚弄。事實上,她的男友並未跟別的女孩在一起,只是有人開她玩笑,說看見她的男友跟別的女孩在一起,而她也信以爲真。這是耳觸,即聲音藉由耳朵傳入,因爲沒有正念,而産生與無明相應的耳識,由識又生出新的名色,也就是她的身心正准備使那會引發痛苦的六入産生。一旦産生完整的觸,以及相應此一情況的受(苦受)就會生出,掙紮不已的愛也隨之發生,並且引發取,然後産生十足的「我、我所有」的觀念,這就是一個充滿著痛苦、老、病、死的「我」的誕生。依照緣起,苦痛藉由耳朵而産生。
同樣地,幾小時或數天之後,年輕女孩也許又會懷疑男友的真心。沒人跟她說些什麼,她自己也沒有看到什麼,但她的心裏郄開始懷疑男友是否跟別的女孩在一起。她開始胡思亂想,所以緣起由她的心門進入:法塵碰到她的心,意識就生起,這識造作新的名色,即原本平靜、不受苦的身心,已變成將要受苦的名色,並建立起將會受苦的六入、觸、受,隨受接著而有掙紮不已的愛,進而執取,苦就産生了。這個例子說明,憑借著意識,緣起在年輕女孩的身心運作起來。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當年輕女孩藉由眼睛看到色相,緣起依眼識在她身上運作起來。當她一聽到朋友戲弄的話,緣起就依著耳識運作起來。最後,當她全憑自己的意念懷疑時,緣起便藉由意識産生作用了。由此看出,緣起可以依靠不同的六入發展,每一種情況都會産生苦。
請注意,導致受苦的一次完整緣起,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發生了,這就是十一種狀況的一個完整緣起。當媳婦看到婆婆面孔的一瞬間,平日壓抑著的局促不安便生起了,就在這一瞬間,緣起便藉由十一種狀況顯示出來。她的眼睛看到色相,眼識于是産生,並把名色改變成准備接受苦的名色,且相續地建立起將要受苦的六入、觸、受。因爲她不喜歡婆婆的面孔,而後生出掙紮不已的愛,接著相續出現取、有和生──不喜歡婆婆面孔的自我,于是最後便産生苦。
[從舌根而入的緣起實例]
最後一個例子,不談某個人或某種情況,我來談談一般人。大部分的人在享受佳肴時,都會失去正念,而無明也主宰著身心。請各位明白這點,當在享用美食時,由于美味而失去正念,就混雜了無明。
一個人在享受美食所生起的念頭,就已經是一次完整的緣起了。如前面的例子,當舌頭和它的對象(味道)相接,舌識生起,並創造出一個新的名色,由平常的名色轉變爲可以受苦的名色。而後生出六入,六入能引生觸與受,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感受苦或樂。
如果這是美味的,一般人會認爲這是樂受,一旦執著美味,便會産生取。而後因爲想去保留或持續這種美味,人們會去追求、執著這美味,並且開始爲它擔憂、煩惱,因此,貪著美味的樂受很快地就變成苦。「味道真好!我很高興!我真得很高興!」此時這顆心已成爲快樂的奴隸,因爲它執著于樂受。
這是緣起的陷阱,它顯示出緣起深奧的一面。如果是一般人一定會認爲這是樂;但如果由緣起來說,這都是苦。人們一感到美味的當下,完整的緣起就發生了。
[從意根而入的緣起實例]
而且還不只這些,當他吃到美食而想到:「這味道好極了!明天我去偷拿一些,那我就有更多可以吃!」在這一刻,這個人就成爲(生)小偷了。每當人有偷竊的念頭,就已經是個小偷了。所以有人去鄰家偷榴椰,吃了之後,發現很好吃,第二天就想要再去偷,這種成爲小偷的想法就在心中産生一次的有。同樣地,如果有人吃肉,而且決定第二天再去打獵找更多的肉,他就成爲(生)獵人,即使他只是迷醉在食物的美味中,就已化生爲天神了。或者如果因爲味道太好而覺得吃的速度不夠快,這個人就成爲餓鬼,他永遠沒有夠快的速度吃夠多的食物,以滿足饑餓感。
看這個例子,你就會發現,光是咀嚼美味的食物,種種緣起就可能發生了。請小心注意,緣起所說的是關于苦的運轉,它能讓我們知道由于取的力量而産生苦的完整過程。根據緣起,一定先有取,才會導致苦的生起。如果沒有取,即使苦産生了,也不算是緣起所生的苦。
【譯注一】在睡眠狀態下,六入不起作用。
緣起的苦必依于取
緣起的苦必須依取的助緣才能産生。譬如農夫受風吹日曬,在非常炎熱的田園中耕種,但如果不取著:「噢!我好熱!」,這種「非常炎熱」的感受只不過是自然的苦罷了,而不是緣起的苦【譯注二】。如果是緣起的苦,則必須有取,直到有「我」的産生。若農夫變得煩躁,心想:「我是農夫,這是我的業報,所以必須這樣汗流浃背地工作。」因而垂頭喪氣,人一旦這麼想,緣起的苦就産生了。
若感覺到背部的灼熱,只是純粹感覺並知道它灼熱,而不去取,就不會進一步發展出「我」,那就不是緣起的苦。請各位好好注意…
《生活中的緣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