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實而美好的存在,經常被我們忽視。佛陀舉出有目者皆曾見的“陽光”作第一觀想,意義可深啊!我們天天享受陽光,可是我們何曾知道陽光?我們何曾關心過陽光?我們何曾疼惜過陽光?我們何曾感謝過陽光?
【經文】
“凡作想者,一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觀于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爲日想。名曰初觀。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二十六、第二個觀想法爲“水觀法”。
行者次觀想西方遍大地是水,水清澄而明淨;接著觀想清水結成冰,冰內外晶瑩剔透。接著觀想琉璃,大地是琉璃,內外明澈。琉璃地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著琉璃地,此幢八方八楞,方方面面具是百寶所成,一一珠寶皆出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在琉璃地,如千億日光交錯。琉璃地上:黃金繩、七寶界分齊間隔一一分明,一一寶中珠光燦爛,如星似月地挂在虛空中成一大光明之臺。由無量百寶所成的樓閣,兩側莊嚴著無量的花幢和各式樂器,八種清風從光明出,吹奏樂器,演唱世間諸法的實相——苦空、無常、無我。作此水想觀時,一一觀皆了了清明,閉目開目不也會散失。
改變苦悲觀,心專觀念如是勝景,悲苦自去,心情自然愉悅。佛陀在第二觀舉出水觀,水和陽光一樣,也是生活必須品,人類從來不能缺少水而生活,可是人們何曾知道水?關心過水?疼惜過水?感謝過水?水有太的的學問,大的哲學,太多的變化。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初觀成已,次作水想,想見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見水澄清,亦令明了,無分散意。既見水已,當起冰想。見冰映徹,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不可具見。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以七寶界分齊分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懸處虛空成光明臺。樓閣千萬百寶合成,于臺兩邊各有百億花幢無量樂器,以爲莊嚴。八種清風從光明出,鼓此樂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是爲水想。名第二觀。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恒憶此事。作此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二十七、第叁個觀想法爲“地觀法”。
行者次觀想西方觀極樂世界的大地梗概。如果能一心系念,則得入叁昧;入叁昧,則見極樂世界的大地了了分明。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水想成已,名爲粗見極樂國地。若得叁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說。是爲地想。名第叁觀。”
二十八、佛囑咐阿難要將他所說的地觀法爲未來世一切欲脫苦衆生演說。並說完成此地觀,可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清淨國土,心得無疑。這是說明第叁觀地觀法的功德作用。我們所居住的大地,載育萬有,可是我們無視于大地的美,大地的德,大地的恩,我們可曾有過多少疼惜?多少感恩?多少回饋?人類因爲滿足貪欲,不斷糟踏大地,如果這惡行不停止,總有一天人類要自食惡果!有人說:現代人的肆意殘害大地,將禍害後世子孫。從輪回轉生的事實看,這所謂的後世子孫,其時正是自己的來生呀!豈可不慎哉?
【經文】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爲未來世一切大衆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若觀是地者,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淨國,心得無疑。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二十九、第四個觀想法爲“樹觀法”。
行者次觀想西方觀極樂世界的寶樹成行,及寶樹所現的奇景。並一一觀奇珍異木的全樹及其莖、枝、葉、華、果,一一觀分明,一一皆是珍寶,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人類須要森林,須要養植奇珍異木,平衡大自然的生態環境。極樂世界的林景、林相、林務給人間各國的林務官很大的啓示。也給人們新的省思,爲甚麼極樂世界、娑婆世界兩者的差別如此大?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花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頗梨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車磲光,車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衆寶以爲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有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寶以爲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衆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于衆葉間生諸妙花,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纓珞。有衆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踴生諸果,如帝釋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叁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于中現。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爲樹想。名第四觀。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叁十、第五個觀想法爲“池觀法”或“八功德池觀法”、“八功德水觀法”。
行者其次觀想極樂世界七寶所成八功德池水之殊勝境相。所謂“八功德水”,乃指其池水具有八種殊勝功德。故又稱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定水。阿彌陀佛的淨土有八功德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所謂水的八種殊勝,即:(一)澄淨、(二)清冷、(叁)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饑渴、(八)長養諸根。
在樹觀成就以後,行者要觀想“八功德水”。觀法是:觀八池水,水皆七寶所成,七寶柔軟,從如意珠王出,分作十四支,皆作七寶色,黃金爲渠,雜色金剛沙爲底。一一池水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大十二由旬。
水流華間,尋寶樹上下,所發出的微妙好音,正演說無常、無我、苦空、諸波羅蜜,還演唱、贊歎諸佛相好。
此外,從如意珠王發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爲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此觀想稱爲“池觀法”或“八功德水池觀法”。
花間流水、風吹鳥鳴、微妙金光,無一不是彌陀法身,演繹者無量諸法,宣說世出世間的實相。
我們地球的水質如何改善成八功德水呢?RO逆滲透水、宇宙水、堿性鈣離子水無法解決人類的飲水問題。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樹想成已,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爲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色。黃金爲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爲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複有贊歎諸佛相好者。從如意珠王踴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爲百寶色鳥,和鳴哀雅,常贊念佛、念法、念僧。是爲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叁十一、第六個觀想法稱爲“總觀法”行者觀想極樂世界的國土、寶樹、寶池,及國土上的寶樓閣,閣中諸天作技樂表演,樂器懸于虛空中不鼓自鳴,所出衆音皆念佛念法念僧。完成如是等觀想,爲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的總體觀想,稱爲總觀。以上是觀想極樂世界的國土世間,彼土衆生賴以安居的世間。
若成就此觀,其功德作用,可以除滅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衆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衆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爲粗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爲總觀想。名第六觀。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叁十二、以下是佛陀爲阿難及韋提希分別解說之除苦惱法。佛交待要善思念之、善憶持之、廣爲大衆分別解說之。由佛之言語,可知第六觀以下(第七觀起)爲“解除苦惱法”。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爲大衆分別解說。”
叁十叁、釋迦牟尼佛請出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叁聖出場,叁聖于虛空中應現。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締造者、教化主。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協士,佐助阿彌陀佛教化衆生、接引衆生、安養衆生。
【經文】
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爲比。
叁十四、韋提希見西方叁聖即行頂禮,並問訊釋迦摩尼佛:“弟子今日仰仗佛力,得見西方叁聖;未來衆生當仰仗何力,可得見西方叁聖呢?”韋提希再次發揮利他之心,問未來衆生如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經文】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衆生,當雲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叁十五、第七個觀想法稱“蓮華座觀”。
行者觀想西方叁聖前,當先觀想七寶池上的蓮花,谛觀極樂世界蓮花的殊勝。其觀法爲:(一)先觀蓮葉,蓮葉田田,一一葉作百寶色,一一葉有無量細脈,其脈如天畫,光燦美麗。(二)次觀蓮葉極大,極多不可勝數,一一葉間鑲著無數摩尼寶珠,珠光璀璨,有如寶蓋照映大地。(叁)次觀蓮華座臺之結構與殊勝:(1)以釋迦毗楞伽摩尼寶爲華臺;(2)以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爲交飾;(3)華臺上有四柱寶幢,一一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張挂寶缦,如夜摩天宮,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爲映飾,珠光燦爛,…
《人間佛教·生命教育系列——《觀無量壽經》的脫離苦厄自得安樂法(依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