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诠釋再深入了解,引出經論出處,作增注本也可以。此外,像大乘叁系,導師也只講了幾部重要的經論,還有一些導師沒有講的部分值得我們再深入研究。
第叁,以學術研究來講,導師認爲中國佛教還有可研究之處,是在早期的竺法護、支婁迦谶等所翻譯的漢譯佛典,從這裏可以找到初期大乘佛教起源的線索,這部分從巴利佛典無法知道,從後期的西藏佛教、梵文經典也沒辦法了解。但早期的漢譯佛典不好閱讀,翻譯的原因是其中一個。
◎關于導師的“《大智度論》筆記”是導師早年閱藏時,親筆整理多年逐一寫成的,它伴隨著導師漂洋過海來臺,後來,導師將筆記贈予研究《大智度論》的院長,這份珍貴的筆記,院長在2003年進行掃描、轉寫並製成光碟,以保留珍貴的法寶並流通于世,關于此,其意義如何?
答:《大智度論》筆記是福嚴學生作講義的武林秘笈,當論典的內容看不懂時,對照導師的《大智度論》筆記就一目了然了。從導師的筆記當中,可見到導師治學的方法,與今日仰仗電子佛典檢索得到的結果,兩者意義上是大不相同的。畢竟,對于肩負弘揚正法續佛慧命的修學者,更需要的是紮實地深入經藏,才得以轉化出如海的智慧。雖然目前數位化日益普及,可以藉著關鍵詞檢索到若幹片段資料,但卻無法作整體的歸納與統合。因此導師筆記之公開,不但可以呈現當代佛學泰鬥之治學方法,也可以從中窺見其讀經之心得,這可以說在電腦時代,提供給大衆極爲珍貴的資産,其意義是非常深遠的。
◎在人才培育方面,未來福嚴佛學院的課程,還是以導師的思想作爲學習的主要依據嗎?
答:除了導師的著作之外,我們還安排了許多經論導讀的課程,如《阿含經》、《大毗婆沙論》、《俱舍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瑜伽師地論》……等,主要是希望培養同學們解讀經論的能力。導師曾提示過,初學佛應該先對整個佛教的基本教理及佛教史有個通盤的了解,再從自己有興趣的部分著手深入,這樣才能了解自己所學經論、所修法門在整個佛教思想當中的定位,了解自己所學的只是佛法大海中的一小部分,對別人所探究的領域也能夠予以尊重,才不會以爲自己所學的就是最高的法門,而隨意輕視別人。
不過說實話,導師的著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但有組織架構完整的基礎佛學著作,也有重要經論的講記,不然深奧的經論到底要從哪裏入手,是很令人頭痛的問題。
◎那麼福嚴佛學院最基本的佛學課程是甚麼呢?
答:就是以《成佛之道》、《學佛叁要》、《佛法概論》等導師的著作爲基礎課程,這也是導師幫大家整理出來的方便路徑,學生在這當中建立研究經、律、論的基礎,有了紮實的基礎之後,再繼續開展下去,對經論的研究就比較能夠深入了。
◎福嚴的推廣教育班開辦至今已有四年半共九期的課程,吸引不少新竹地區乃至外地的信徒前來學習,探討導師的著作或是佛教經論。關于這種對信衆推廣佛法的教育是否會繼續辦理?院長還有哪些計畫?
答:由于福嚴、慧日的住持已提早改選,明年七月之後上任。新當選的福嚴佛學院院長是淨照法師,我將被調到臺北接任慧日講堂住持。我想福嚴推廣班的方式依然會繼續維持,我的理想是分成初、中、高班,初級班每一期都要開,幫助大家確立基本的正見,打下佛法的良好基礎。高階班最好也能開,幫助有基礎的學員繼續提升。淨照法師認爲推廣班還可以加個暑期班。
我預計在臺北講四年《大智度論》,我這樣想,既然導師的人菩薩行跟《大智度論》關系密切,深入這部論是有必要的。我記得在福嚴開始要教《中論》的時候,導師說:你不要只講《中論》喔!我想:教《中論》不講《中論》,那要講什麼?導師說:要配合《大智度論》講,這樣才會有有深觀與廣行,才是整個龍樹學的全貌。像導師這樣全面性的思想家,真是稀有難得!
對于導師思想的宣揚,不知道院長想以甚麼方式,繼續在未來傳遞這些理念?
答:對于導師思想的弘揚,希望贊同這個理念的人大家一起來推動。以前導師在世時,也曾跟我們談起推廣的步驟與方式,首先糾集志同道合的人,慢慢由小的團體開始,這也是導師穩健的行事作風。就像蓋寺廟一樣,先從小規模做起,慢慢擴充,不用好高骛遠,才不會一下子掉入自己無法控製的局面。也就是先宣傳理念,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學友一起慢慢做,就像當初我們成立“印順文教基金會”的時候,導師也說能做多少算多少,量力而爲。但這並不表示沒有理想,就如“成佛”,你能說這個目標不高遠嗎?但實踐起來,還必須腳踏實地,生生世世累積福德智慧資糧才行!
在作法上,當然也是要考慮因應這個時代的方式,引用現代科技來架構一個以導師思想爲主的網路平臺,現在網路的速度很快,消息紛雜,導師剛圓寂不久,連論導師功過的訊息都出來了,當然這也是網路特色,我們希望能提供一個具有正確知見的管道,結合各地弘揚導師思想的團體,包括臺灣、馬來西亞、美國……等,作爲跨國的平臺機製,來傳遞正確清晰的訊息,也讓有疑問的人有咨詢的管道。只要大家對人間佛教思想有疑問,就可以在此獲得解答,也由這個平臺建立起海內外學友的溝通管道,這個平臺目前已經在計畫當中,希望能快一點建立起來。
另外,也希望將平常授課的講義挂上去,方便有心研讀的人下載。此外,或許還可以組成讀書會,研讀導師的《成佛之道》、《人間佛教思想論集》……等,彼此共同研討、交換心得,這也是我們近期籌畫的目標。
院長百忙之中與我們深談了一個下午,相信會讓大家更了解到印順導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特色及未來的展望。院長期許大家,除了能夠正確理解導師的思想之外,也希望志同道合的學友,不忘挺身互助,爲導師思想的傳承延續,盡一分心力,讓正法久住,長留人間。
《訪厚觀院長談印順導師與人間佛教》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