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澳洲人間佛教的發展——從澳洲南天寺叁壇大戒戒會談起(心知)▪P2

  ..續本文上一頁個方面論證他的觀點。首先,美洲大陸不是歐洲人發現的。世界地圖的精確繪製時間是一四二叁年,早于歐洲人的航海。歐洲探險者敔航前,地圖上已經有了他們前往的國家和地區,繪製精確並且標明了航程,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等人的日記能證明這一點。歐洲探險者使用的地圖,如“皮裏·雷斯”地圖,早在他們到達南極洲四百年前就問世了,上面繪出了南謝特克島及南叁明治島等。

  其次,鄭和從一四O五至一四叁叁年問七次遠航,一四叁O年出版的《異域圖志》中畫有各大洲特有的動物,如印度的獅子和大象、非洲的斑馬和長頸鹿、南美的犰狳、美洲豹和磨齒獸;鄭和南下時,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留下了刻有經度和緯度的石碑。

  孟席斯指出,當時中國已有了六百年航海史,只有中國有力派出規模龐大的船隊對世界地理進行研究,精確探測經度,爲皮裏·雷斯、康提諾等著名地圖的繪製者提供了必須的資料。未遭破壞的中國地圖、航海圖如“康多圖”標識了東非、南非和西非,:口灣瓷器圖”標識了澳大利亞等:一四二O王一四叁O年問中國的航海指南和星圖如《吳裴志》繪製的星象,也證明中國人曾到達過南澳大利亞、爪哇等地。

  第叁,遠東、印度洋、非洲、北美和大西洋海岸、南澳大利亞等地,第一批歐洲探險者發現有中國人或亞洲人,而上述地區的土著對歐洲人到來之前,就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的亞洲人有大量描述,這些區域發現有中國特征的沈船遺骸、瓷器、陶器,以及人工製品、石頭建築等等。一批到達美洲的歐洲人,發現了提取染料、製銅、采礦等中國常見、而且是當時世界領先的技術,並且發現了亞洲特有的動植物。

  第四,DNA分析發現加利福尼亞、巴西、澳大利亞等地的土著人中有可能含有中國人的DNA,而美洲各民族中部發現只有中國和東南亞才有的病症。

  孟席斯說,上述證據表明,一四二一年叁月至一四二叁年十月,四支中國大型船隊進行了環球航行,這些船隊上的水手及其家眷定居在馬來西亞、南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其他太平洋島嶼,中國人(鄭和船隊)最先發現並定居美洲新大陸,並繪製了世界地圖。原中國海軍副司令、中國太平洋學會副會長張序叁參加了研討會,他指出,孟席斯的研究和主張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缺乏支持他結論的文獻資料,由于政治動蕩和明王朝後來實施的;《海”政策,大部分文獻包括航海圖都被銷毀了。孟席斯的主張還是一種推測,需要史學界進一步證明。但鄭和留下的“睦鄰友好、開放交流、造福人類”的思想卻會一直發揚下去,而以鄭和下西洋爲代表的中國造船術、航海技術等中華文明,不可否認地成爲人類曆史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孟席斯是二OOO年叁月十五日在英國皇家地理協會演講時首次提出這一觀點,此後掀起了全球鄭和研究的熱潮。這一學說發表後,來自世界各地支持他論點的證據大批寄到他的研究室。孟席斯在雲南大學的報告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他播放了幻燈片,所列證據多達二十八頁,比叁月在倫敦公開了更多的證據。並向一些與會代表贈送了他的新書——《一四二一:中國發現世界》。部分與會的中國學者如臺灣中華戰略學會特約研究員劉達材、雲南師範大學馬超群教授開始認可孟席斯的觀點。

  過去在一八七九年在達爾文附近,有一棵BanYan白楊樹下一米的地方,發掘出一尊佛像,曾有一個說法是這尊佛像是十五世紀中國人傳過來的。這個說法由孟席斯的研究和主張來推論應該是可能的,尤其仔細觀察澳洲土著的思想中吸收關于佛教輪回與靈修的觀念,與鄭和下西洋,將佛教的一些文物帶人澳洲,有相當大的關系。

  1、佛教初傳

  澳洲是一個主要以歐裔移民組成的新興國家,曆史只有兩百多年,以耶稣基督教爲主要宗教。佛教傳人澳洲,就可征的信史而言,主要是隨著亞洲人旅居澳洲而帶入。這是拜十九世紀五O年代淘金熱所賜,讓許多歐洲大陸人和中國人湧人澳大利亞,由遠處抱著淘金夢背井離鄉、跋山涉水而來的亞洲人將佛教帶入。中國人在當時建立所謂拜拜的祠堂,現在還有兩家尚存在雪梨,一家在Glebe,另一家在Alexandria。

  一八八二年,錫蘭有一艘二百七十五人的商船移民至昆士蘭省的馬凱,這是第一批有規模進入澳洲的佛教徒,兩天之後還有另外二百二十五位抵達,在另外一個市鎮Burnett登陸。一八九O年,錫蘭另一批移民者約五百人來到昆士蘭的沙土得島(Thursday lsland),建立澳洲第一所佛寺,種植了第一棵菩提樹,現今該佛寺已改爲郵政局,但菩提樹仍在。

  一九一五年五位德國的法師抵達雪梨,當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由于這批法師是德國人,因此被發放流配到澳洲,因此五位法師也是從斯裏蘭卡送到澳洲的非戰犯。其中一位出家前是有名的小提琴家,在家俗名Anton Gueth,後來出家後法名稱爲Nyanatiloka法師,是西方佛教引進的先驅。當時,由于亞洲人在澳洲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極少,加上種族歧視和語言隔閡,亞洲佛教徒只在自己的社團圈子裏舉行佛教儀式和活動,佛教並沒有流傳到主流社會。

  2、啓蒙奠基

  二十世紀,佛教逐漸引起歐洲西方人的注意,研究佛教的西方人士日漸增多,其中一些個別研究佛教的西方人移民澳洲,並且開始在澳洲的主流社會中傳播佛教,由于他們精通英文,能夠將佛教的要旨傳給澳洲的歐裔人士,對于佛教在近代澳洲廣爲傳播,達到啓蒙和奠基的作

  隨著亞洲移民的逐漸增多,以亞洲佛教信徒爲主,兼帶極少數量的澳洲西方人所組成的社團逐漸形成。在美國出生,後來到錫蘭出家的比丘尼達摩珍納法師,一九五一年以七十高齡首度到澳洲弘法,停留十一個月,是澳洲佛教最早的開拓者之一。一九五二年,達摩珍納離澳赴美,後來再度到澳洲弘法,一九五叁年,在墨爾本成立“維多利亞佛學會”和北雪梨的“新南威爾斯佛學會”。爾後幾年,其他團體也在各州的主要城市和鄉鎮相繼設立,例如:一九五九年在雪梨成立的“澳洲佛教聯合會”,出版《今日佛教》季刊。

  一九八O年代,由于澳洲吸收了很多來自東南亞、香港、臺灣的移民,當中不少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有很多是民間拜佛燒香的信衆,他們或組織佛教團體,舉辦佛教活動,或建立寺院,弘揚佛法。

  據澳洲聯邦政府移民多元文化及人口研究局在一九九一年所作的調查中顯示,澳洲的佛教徒人數在十年內增加叁倍,使佛教成爲澳洲發展最快的宗教。例如:一九七叁年華人在雪梨組織“澳洲中華佛學研究社”;一九八一年成立的“越南佛教聯合會”,總部設在新南威爾斯省費菲市的;曰慧寺”;座落在雪梨郊區的“佛法寺”,提供禅坐及佛法課程,並設立了一間頗具規模的書店,出版《菩提葉雜志》;維多利亞省的阿底峽中心和度母學院、昆士蘭省的“觀音智慧文化學院”、南澳大利亞省的“佛陀之家”,都是由耶喜喇嘛及佐巴仁波切于一九七四年合辦,除教授藏傳佛教課程外,也舉辦研討會及閉關、修持;在昆士蘭和塔斯馬尼亞等省份設立的“達摩珍納中心”,活動內容包括佛法講座、禅坐、咨詢服務及圖書借閱等;一九七九年成立的“昆士蘭佛學會”,目的在研究、修持、探討巴利經典教義,同時也舉辦講授佛學及其他社會、文化的活動,並附設書店、圖書館及出版該會的佛教文獻及刊物:一九八O年成立的“澳洲首都佛教協會”,則定期舉行佛學講座及禅坐課程。

  3、人間佛教弘傳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曾走訪世界各地,發現在諸多國家之中,澳洲朝野人士不但在環境保護方面作了許多努力,對于不同的種族、文化也采取相當包容的態度及尊重的措施,與人間佛教的理念十分符合。因此,星雲大師在澳洲各重要大城市相繼成立弘法道場,十余年來在澳洲諸多佛教團體之中,佛光山設立的道場及國際佛光會表現最爲出色,在人間佛教的弘傳和東西文化交流上,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且將人問佛教發揚光大。

  川紐省佛教發展

  佛光人在澳洲的弘法因緣始于一九八八年,遊象卿、邱美惠、廖德培、寸時嬌等旅居澳洲雪梨的信徒們一再請求佛光山前往建寺弘法。一九九O年,BHP總裁及臥龍崗市長到佛光山參加由中國鋼鐵所舉辦的國際鋼鐵學術會議,並參觀佛光山各項事業,對于佛光山更生信心。當時擔任佛光山都監院院長的慈容法師應邀飛赴澳洲東南海岸的臥龍崗市,會見該市市長歐凱爾先生。一九九O年,全市議員一致通過,決定全力支持建寺,遂有後來獻地近七十余英畝之創舉,爲佛教界添一佳話。翌年,星雲大師率慈莊、慈容//水全、滿可法師等到澳洲勘察佛教現況,並添置二十九英畝土地,與先前政府的獻地合計有百英畝建地,星雲大師將該寺定名爲“南天寺”。

  在籌建南天寺之初,佛光山在建地附近成立“南天精舍”,由永東、滿可法師負責籌建南天寺籌建工程和弘法工作。一九九O年十月,由于信衆漸多,精舍不敷使用,又于交通便利的帕拉瑪區,成立“南天講堂”,除弘法活動之外,更創辦南天中華學校,提供當地華人子弟及澳洲人良好的中文學習環境。

  一九九一年六月,星雲大師至南天講堂主持佛學講座及“雪梨佛光協會”成立大會。其後慈容法師率領住衆同心協力籌建南天寺工程,雪梨佛光協會全體會員群策群力參與公益活動,深入當地社會,使得佛光會得以在雪梨大放異彩。

  自一九九四年永東、滿可法師應新南威爾斯大學之請前往指導禅修之後,又陸續接受雪梨、麥覺理、紐卡素等大學的邀請,前往主持佛學演講、座談或禅修,帶動各大學佛學社團的相繼成立。

  一九九五年爲籌備世界大會及開光事宜,滿謙法師于雪梨市中心成立“雪梨佛光緣”,十月落成開光之日,國際佛光會在南天寺舉辦第四屆世界會員大會,來自各界政要百人及世界各地人士約六…

《澳洲人間佛教的發展——從澳洲南天寺叁壇大戒戒會談起(心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