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畏布施:“人間佛教”的虛雲模式(陳堅)▪P4

  ..續本文上一頁人民舉辦各種各樣的祈福法會則是“無畏布施”和“法布施”的結合。

  ①牛延鋒《淨土宗與社會的和諧》,載《杭州佛教》2008年第4期,第43頁。

  ②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書店出版社1995年12版,上冊,第860頁中。

  ②牛延鋒《淨土宗與社會的和諧》,載《杭州佛教》2008年第4期,第43頁。

  ①http://www.dizang.org/fjtj/rsfj/p17.htm

  ②一切“無畏布施”都應該是非職業的活動,比如自願上前線殺敵,屬于“無畏布施”,而職業軍人上前線就不應該是“無畏布施”;志願者照顧病人屬于“無畏布施”,而護士照顧病人就不應該是“無畏布施”。

  ③《玉佛寺將設千萬大學生創業基金》,2009年1月24日,http://fo.ifeng.com/fjcishan/200901/0124_50_52975.shtml。

  ①石志菊《難忍能忍的白隱禅師》,載《正覺》2008年第6期,第62—63頁。

  ②同上,第63頁。

  ③參見惟升《虛雲老和尚的足迹》,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53頁。

  ①參見淨慧主編《虛雲和尚全集》,第十一冊《追思錄》下,河北禅學研究所2008年10月版,弟343—45頁。

  ①參見惟升《虛雲老和尚的足迹》,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135—36頁。

  ②同上,第235—236頁。

  ①關于“人間佛教”的起源,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參見李明友《太虛及其有間佛教》,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45-46頁),但直到今天爲止的現實的“人間佛教”事實上一直都是按著太虛大師所設計的框架來發展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說“人間佛教”乃導源于太虛大師。

  ② 中國近代由太虛大師倡導的佛教慈善事業,除了與“廟産興學”風潮的刺激有關外,還與當時在中國活動的基督教的影響有關,因爲基督教是非常熱衷于做慈善事業並以此作爲其傳教手段的。參見陳堅《從榜樣到邊緣——“佛教範式”在中國宗教中的地位變遷》,載《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第23頁。

  ③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小和尚一個老和尚,兩個人出去下山化緣。走著走著到了河邊,這個小和尚因爲剛入道,什麼事情都必恭必敬看著他師父,一看那有個姑娘要過河,他師父就過去問她,說姑娘你想過河呀,那你過來我把你背過去吧,就背過去了。小和尚就瞠目結舌看著,然後背過去就放下了,姑娘謝謝老和尚,他師父領著他接著走。這個小和尚也不敢問,說我師父怎麼這樣呢,走啊走啊走了20裏地,覺得太憋得慌了,終于就問了,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麼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他師父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背了她20裏地還沒放下”參見《老和尚背姑娘過河》,2007年8月10日,http://blog.macd.cn/95406/viewspace-12928

  ①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書店出版社,1995年12月版,下冊,第2862頁中。

  ①《解讀一代大師的生平事迹:少林CEO釋永信》,參見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83569.html

  ①參見淨慧主編《虛雲和尚全集》,第十一冊《追思錄》下,河北禅學研究所2008年10月版,第379頁。

  ②同上,第376頁。

  ① 觀世音菩薩究竟能救什麼樣的人間苦難呢?《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舉例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爲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衆生,爲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叁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設複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叁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衆生,汝等若稱名者,于此怨賊、當得解脫,衆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衆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衆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衆人愛敬。”另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分十四個方面來列舉觀世音菩薩所能救的人間苦難,曰:“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衆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二者,知見旋複。令諸衆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叁者,觀聽旋複。令諸衆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衆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複,同于聲聽。能令衆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衆生,藥叉、羅刹、鸠盤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衆生,禁系枷鎖,所不能著。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衆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衆生,遠離貪欲。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衆生,離諸嗔恚。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十二者,融形複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爲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十叁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衆人愛敬有相之女。十四者,此叁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衆生,隨順衆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③ 淨因《宗教與藝術漫談》,載吳爲山、傳義主編《中國佛教藝術》(第2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4頁。

  ③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書店出版社,1995年12月版,下冊,第2985頁中。

  ④《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

  ④ 此印的姿勢是這樣的:右手前臂彎曲,略成直角,手旋向外,開掌,手指向上伸直。1986年,四川樂山西湖塘出土的“施無畏陶俑”告訴我們,在漢代的時候,我國的佛教造像中就有作“施無畏印”的陶俑佛像了(參見吳焯《四川早期佛教遺物及其年代與傳播途徑的考察》,載《文物》1992年第11期),這表明,在佛教初傳中國的漢代,民衆就認爲佛菩薩又能夠作“無畏布施”,因而也就對佛教有“施無畏”的要求了。

  ② 《參見淨慧主編《虛雲和尚全集》,第二冊《開示》,河北禅學研究所2008年10月版,第8頁。

  

  

《無畏布施:“人間佛教”的虛雲模式(陳堅)》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