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比如說我們學丙方,西方的東西學的也不少,但是中國原來固有的東西能不能清理出來,近現代有哪些人在做這個工作,做到什麼程度,我們今天要不要繼續去做,比如說杭州的馬一浮先生。五四以後,馬一浮把叁教結合起來,認爲這叁教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我們就是研究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不足純學術的,當然是學術問題,但可以提供給今天一個文化的融合的思路。文化是多元的,從世界上來講,是多元的,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還有我們的儒家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但是多元的文化現在要通過文化的對話互相欣賞,互相融合,不要去加劇沖突,不同的文化肯定有矛盾和沖突,但是現在大家都在尋找共同點,同中求異,異中求同。
關鍵是異中求同,我們是異、不同,但是在不同當中求同,有什麼共同點可以互相學習的我們也可以吸收西方的文化,西方的一些人也在吸收我們的文化,但是我們國內呢
現在的中國對傳統文化持什麼態度呢
能我們像以前一樣老批判呢
也要吸收和融合,但是吸收是要研究,不研究吸收什麼呢
現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取去精華,去其糟粕”,不研究的話是不清楚的,精華可能當糟粕去除,糟粕也有可能被當做精華來學習。
我現在簡單介紹一下太虛大師。作爲浙江人,也應該提提太虛,我們應該爲浙江近現代史上出現了這麼一位佛學家太虛大師而感到光榮。太虛的祖籍是浙江崇德人,今天是屬于桐鄉的,民國時代是另外一個縣。但是他出生在海甯,民國的時候,海甯叫海甯洲,後來改成海甯縣,現在改成海甯市長安鎮。他因爲幼年的時候父親病世,母親改嫁,他跟著外婆外公生活,他的外祖母是信佛的,也到過九華山、普陀山,參拜過一些佛寺,所以在他外祖母的宗教熏陶下,他幼小的心靈播下了佛教的種子。到了10歲的時候,他外祖父病逝,家裏生活沒有著落,他舅舅家衰弱了,後來太虛到長安鎮一個商店當學徒,年紀很小,生活相當困難,後來16歲就在蘇州一個鄉小廟裏面剃度,他的師傅就是士達,士達師傅是他剃度的法師,後來八指頭陀給他受戒,是戒法師。八指頭陀就是寄禅和尚,他爲了堅定自己信佛的決心,燒掉了自己的手指,號稱爲“八指頭陀”,當時在全國的影響很大。當時太虛就在天童寺受戒。
最值得一提的是,太虛這個人眼界極其開闊,因爲他感到中國近現代的救亡圖存的一種時代的變遷,他感受到西方文化科學民主在中國的傳播引起對儒家思想的批評,他也看到了中國傳統的佛教在近現代暴露出的弱點,受到別人的批評,所以他決心要尋求佛教的調整。他想,要作奸這些事,那就要了解中國的社會,要了解世界,所以他早就到過新加坡、臺灣日本宣講佛法。最有意思的,是他到了歐美,那是1928年8月11號開始的,太虛乘坐安特雷朋號油輪開始遠洋的計劃,從上海山港,當時送他的人很多。當時坐輪船很艱難,經過香港、西貢、埃及等地最後抵達法國,在法國東方博物院發表了一個重要的演講,那就是《佛學之源流及其新運動》,他向西方人介紹了佛教的源頭流派,以及他今天領導的佛教的革新當時東方博物院的院長阿甘先生親自爲他主持,阿甘是一個漢學家,非常精通漢語,太虛總共講了五個問題,佛學的發源、在印度和中國的流行,佛教傳入中國怎麼跟中國的固有文化相結合,形成的中國的佛教。 最後他講到自己正在領導的佛教的新運動。當時反響非常強烈法國的媒體對太虛演講的報道非常的崇拜,後來太虛到比利時、英國、德國。在英國的時候他會見了當時英國最著名的哲學家羅素,現在太虛大師全書裏面就記錄著他當年和羅素對話的情況。太虛講經說法,通俗易懂,使西方人聽得懂,你講了,他聽不懂等于沒有講。太虛就在那裏宣揚佛法,結合西方的文化,因爲他到歐美講經說法,已經做了充分准備,對西方的東西已經比較了解了,所以他講經說法的時候盡量要使西方的聽衆們能夠理解、了解。
另一方面太虛又在那裏留心的觀察西方的基督教究竟是怎麼傳教的
他曾到日本研究日本的佛教, 日本的佛教有四長四短,中國的佛教有四長四短,我們長的可以由日本人去補充短的, 日本人的優點可以補充中國佛教的短處,他都進行研究和比較,中日佛教是這樣的。他對歐洲的基督教研究後得山一個結論,認爲中國的佛教散漫,基督教的傳教所紀律相當嚴明,教徒們團結的精神和凝聚力相當強,而佛教是自由白在的躲在山林裏面自己修行,沒有一個教團,不像基督教有集團,有傳教所,有教會。中國那個時候佛教沒有教會,都是各自分散的寺院,而且寺院大部分都分散在名山大川,山水之間,佛教太悠閑了,佛教徒太散漫了,太虛大師說這對佛教的傳教是不利的,所以他從基督教的傳教的行爲、組織方式以及他們的精神,反觀佛教自身,回來以後就要改造中國的佛教,要使中國的佛教形成凝聚力強,形成教團,但是後來他沒有成功,岡爲釋迦牟尼佛主張的六合僧的僧團本身就是比較松散的要改變這個傳統相當不容易。盡管中國古代有禅林的製度,但是這些製度都不是他所學習的西方的教團教會的形式,所以中國解放以前,民國時代,中國佛教會的教會的組織後來也都失敗了。解放後建立的中國佛教協會實際上也是那個時候的一種延續,但是中國佛教協會以及各省各市的佛教協會究竟作用如何
現在也都在研究和探討怎麼改進,這個應該說是太虛大師那個時候做了很多的思考和努力的,經過努力很多失敗了,太虛晚年的時候寫的一篇文章《我的佛教改革失敗史》,他承認自己失敗了,有的改革是直到解放以後才真正的實行。
太虛大師到了抗戰期間又組織抗戰的救援隊。因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我們民族的精神被煥發出來了,包括佛教界,很多人主張佛教徒也要組織軍隊上前線去殺日本鬼子,後米太虛講(因爲他當時是佛教的一個領袖),我們直接拿刀槍去殺日本鬼子固然很愛國,但是違反教義,因爲佛教的第一戒是不殺生,所以我們不能夠拿槍拿炮,但是我們可以組織救護隊,運輸隊,做這個工作,後來他就組織了救死扶傷的救護隊,就是我們前線的士兵跟日本人打仗受傷了,擡下來,很多佛教的救援隊活躍在前線,把捐軀犧牲戰士們的屍體搶回來,好奸的處理。這是符合佛教的精神利教義的,所以後來太虛大師組織的佛教的救助隊和運輸隊在抗戰當中也是立了大功的。更了不起的就是太虛大師在抗戰期間出訪南亞一帶。因爲當時抗戰的時候,國際上援助中國抗戰的物資都是從緬甸到雲南的這一條公路運進來的,這條公路當時叫做抗戰物資生命線。後來出現什麼情況呢
後來出現日本人就在印度一緬甸一尼泊爾一泰國一柬埔寨一越南這一帶到處宣傳,說日本人爲什麼要統治中國呢
他說因爲中國消滅佛教,日本人就利用這些國家佛教的信仰和對佛教的感情,所以這些國家的人一時也受蒙蔽了,說中國要消滅佛教, 日本人才要去占領中國,這事情被歪曲了,而且他們把這條公路封起來了,不讓國際上的援助中國抗戰的物資從這裏經過。國民政府當時就受到很大的壓力,怎麼辦呢
派誰去說服那些國家的領導人和民衆呢
讓他們把滇緬公路開放,讓援助抗戰的物資進來。後來國民政府聽取了一些人的意見,覺得還是要佛教徒去,所以就派太虛去。太虛帶了一個代表團,那個代表團是很艱苦的,不像現在坐…匕機,當年就坐著一個吉普車,就從這條公路,先到了尼泊爾、緬甸,最後到印度,連泰戈爾都出來會見太虛。後來這些國家,佛教徒也好,政界也好,民衆也好,說日本人怎麼說中國人消滅佛教呢
中國這麼一個很好的大和尚不是來了嗎
而且,太虛大師的佛義特別精通,他一講,這些國家的民衆就被吸引住了。他們非常的佩服太虛。所以太虛回來以後,滇緬公路就打通了,運輸的物資就進來了。
所以當時國民政府在重慶授予太虛大師勝利勳章。田漢、郭沫若也曾去看望太虛大師。抗戰勝利以後不久,太虛身心非常勞累,他從重慶回到南京,又回到上海玉佛寺,1947年圓寂了。
現在的中國佛教界都在提倡中國的佛教應該走人間佛教的道路,人間佛教就是當年太虛提出來的,而人間佛教的思想又是以佛教的基本理論吸收中國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而構建起來的。
《人間佛教與儒家倫理(李明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