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間佛教禅修行——性廣法師訪談錄(邱敏捷)▪P6

  ..續本文上一頁悲與信願”的叁要門,來了解天臺的圓教修行思想,則其圓頓止觀,是以一心叁觀、一念叁千的智解爲主的法門。但是智顗又體會到圓觀中道實相的深妙與難入,故要輔以圓信、發願的信願行法。那圓教行人的慈悲行要在甚麼階段才實踐呢?是要等到證入六根清淨位時,才大顯身手,大開圓行;此一階段,在天臺判教的證量等第中,已同于藏教的佛位,通教、別教的菩薩位,其果位是不低淺的。如此,我們就可以了解,天臺圓教的大乘利生行法,是起源于中道實相的慧解,與築基在殷切的信願行中,而甚深禅定證量的獲得,也成爲入于六根清淨位的有力因依;也只有在具足了慧解與信願,並輔起強大深刻禅定力的“六根清淨”境界,其所生發的度生力道,才能有效而切實的助益衆生。我們認爲這是以慧解與信願先行,再回入大乘慈悲心的天臺圓教修行法門的特色。

  最後,提一個衍生的問題,也就是“先成佛,再度衆生;還是依于度衆生而成佛?”的次序問題。

  如果放在累積福智資糧而成佛的正常因果序列中,則應是“圓滿度生願行而成佛”;所以,“先成佛再度衆生”,這句話是有矛盾,是不通的。但是這句話如果放在智者大師天臺圓教的“被接”修行理論中,則是可以會通,可以理解的。也就是仿以“圓接通”與“圓接別”的方法,先遠離衆生,專意念佛與禅思,待到“六根清淨”的相似佛位,也就是藏教的佛位──成佛以後,再回入于利生的慈悲叁昧法門。

  依于以上的討論,我們從研究智者大師的圓頓止觀,天臺大乘法門的修行主張中,更深刻地了解導師禅學思想的特色。導師人間佛教的修行主張,溯本探源,直接繼承了佛陀入世利生,依人身而成佛道的精神,也繼承了龍樹菩薩依正常道而行菩薩道,以入于佛位的初期大乘精神。他肯定入世利生就是菩薩叁昧的正行,透過入世利生的菩薩叁昧正行,以累積成佛的福慧資糧,而不是從信願入手,再轉向回入大乘慈悲行。

  從這樣的比較中,我們發現人間佛教的解與行,其理路是直切而貫通的,此中,度衆生是成佛的正因行,成佛道要從度衆生中累積而來;他主張在初心修行的開始,就實際投入人間利生的種種菩薩叁昧行法中。我曾以導師在《印度之佛教》一書的序言中所提菩薩行之叁個信念爲:忘己爲人,盡其在我與任重致遠,以爲人間佛教禅法之重要修行特色。

  以上所說,我們從對于智者大師圓頓止觀思想的研究,發現其中在初入菩薩行時,是比較偏重于信願行的念佛法門,這與導師人間佛教修行中,強調直入于慈悲利他行思想,的確有很大的不同。

  十五、結語

  綜上可知,性廣法師出家因緣簡單而殊勝,因剃度師慧妙法師讀壹同女子佛學院,與導師門下慧理法師是同學,在思想與情感上,跟導師這邊很親近;慈航紀念堂也有導師《妙雲集》,便于閱讀而受到啓發。法師與導師進一步的因緣,則是昭慧法師的關系。

  法師出家四、五年間,念佛、拜佛、不吃、不喝、不睡等,各種法門都體驗過。然而,這些修行的體會沒有次第,它沒辦法複製,沒辦法言傳。後來接觸導師思想後,知見才漸漸被打開。導師沒有特別強調修行,當時受到感召的,是積極入世的精神。積極入世有兩個方面,一是護教,二是投入社會關懷。加上法師個人一直很喜歡禅修,有機會到緬甸帕奧禅師主持的禅林用功。法師認爲,帕奧禅師之禅法特色就是次第分明,重視依戒清淨、得心清淨;依心清淨,得慧解脫。在她看來,帕奧禅法是叁乘共學的基礎,其方法清晰,比較遵循《清淨道論》。但法師在禅修知見上,則得力于導師對于禅修的觀念、態度、主張與分別。

  依法師的觀點,天臺智者大師在義學的成就,足以與印度佛教的大德們媲美;而禅宗祖師大德所得的是定境還是慧證,有待厘清。佛法講“破我執”是斷生死的根源,以聲聞爲共叁乘的基礎修行,一個破我執的聖者,回過頭來觀照自己的心,觀過去、未來好幾世,這個心的連續是沒有的了。證果由己,是否輪回自己是知道的。

  此外,法師認爲,“慈濟宗”之成立有其功能性之考量,但成不成宗,宜讓後人來定位,比較自然;同理,印順學派亦然。慈濟之所以會被討論,是因爲它裏面有不是導師思想的成分,然我們也該看看非導師人間佛教思想中的“相同”的想法,異中求同,才不致自我窄化。

  法師〈智顗大師圓頓止觀特色之研究〉一文,得出智者大師與導師在智慧、慈悲與信願上各有偏重。智者大師圓教之修行,要先遠離衆生,修到六根清淨位的相似佛位後,才開始利益衆生;導師則是直接繼承佛陀依人而成佛,接榫了龍樹菩薩依正常道而行菩薩道而入佛位的堅貞精神。

  在訪談過程中,筆者感受到性廣法師在佛法上的用心,不僅在禅修上有其功夫,在學術的辯析上也達一定水准。

  (本文原刊登于邱敏捷:《“印順學派的成立、分流與發展”訪談錄》,臺南:妙心出版社,2011年)

  

《人間佛教禅修行——性廣法師訪談錄(邱敏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