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四講 上篇▪P2

  ..續本文上一頁同的。先從行相上觀察,再悟入諸法的真實性(空性)是比較容易的。如果一下從法性上面(入手),非常容易進入斷滅空的狀態。

  【對照本論】百法的前面九十四個法都是有形有相的,宇宙萬法概括成九十四個法,便于我們來修學。百法是凡夫到聖者心路曆程轉變的一個過程的需要,從有爲法、生滅法,轉到無爲法、不生不滅法。後面的六個無爲法就是不生不滅法。

  有爲法也好,無爲法也好,都是無我的。也就是從有爲法的本身來體會它的無爲法,從生滅法的本身來通達不生不滅法。

  

  

  甲叁、學習“無我”對我們的意義

   乙一、淨化信心

   我們常說對哪個法師有信心,對哪個法類有信心,那麼,我們有沒有信心如何來衡量呢?我們有信心,歸根究底是看我們對佛法有沒有信心。無論哪位法師、哪位善知識他都是要引導我們皈信叁寶,行持戒定慧。

  【衡量標准】如果我們有信心,內心一定清淨,信的本意就是淨心爲信。內心清淨的特點就是沒有執著、沒有高低、沒有你我他種種的障礙、沒有對立。

  【師父破斥】不是說我們對哪位法師、對哪位大德、對哪位菩薩有信心,我就比你高一等。那另外一個人說我對哪尊佛、哪尊菩薩有信心,那我也比你高一等。用社會上面的話來講,你是搬出一尊菩薩來嚇唬人,搬出一尊菩薩來壓人,然後比你高。你講這種話,本身就是沒有信心的表現,那是不對的,都是一種邪見,都是一種煩惱。

   譬如說,認爲自己的老師了不起,別人就會尊重你。其實只有真正你自己的學問比大家高,大家才會佩服你,不是說你是哪位大師的門下,人家就一定會認可。老師的成就是老師的成就,你的成就是你的成就。如果你的老師成就高,人家對你的要求會更高,若自己沒有成就,別人反而會更加看不起你。

  【師父提醒】但是我們就非常容易犯這種毛病,覺得這些善知識、大德的功德好像就是我們自己的功德一樣。這樣子內心當中的慢心不知不覺都是在增長,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最後都成障礙,處處障礙。

  

   乙二、破迷開悟

   進入大乘法門,學習百法的目的就是要破我、破執。

  【如理辨析】我:五蘊和合;

   法:有哪些法,每一樣都是無我的。

  條分縷析,這樣我們就不會對外在的種種東西産生執著,進而對整個的宇宙都會認爲說它是如夢幻泡影的,它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它都是相,它不是諸法的本性。

  【從相入性】我們破迷開悟,就是從這裏開始。我們迷于一切法的相,從相的上面進行開導,讓我們悟入到法性。我們悟入到法性以後,我們就不會迷于法相,這樣我們才會清醒。

  

   乙叁、堅定信願

  【辨析心相】現代人大多很聰明,聰明人想得很多,但是遇到痛苦、麻煩,內心沒有力量去對待,然而又看得很清楚,就會很孤獨、迷茫、不安,沒有安全感,就覺得不快樂。慢慢就逃避責任、推卸責任,大聰明就變成小聰明了,就沒有動力去做種種利益衆生的事業了。最多願意去輔助別人,但自己卻沒有勇氣去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不肯發心,一旦遇到問題、困難,就過不去了。

  【應機譬喻】不要說做驚天動地的事業,比如說我們要講一百次課,你都不一定敢發願一百次都來聽。可能有什麼事啊,要去哪裏啊,都會有障礙,都很難做到。

  【如理認識】要做到很小的一個事情都很不容易,沒有極大的願力是做不到的。如果想真正做成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它擺在生命的第一位,譬如吃飯,不吃飯不行。

  如果我們不是把佛法擺在這樣重要的位置,(認爲不學法不行),那是很難(把佛法學好的)。

  【反問自心】假設佛真的來到我們面前,我們敢跟著他走嗎?不少人嚇都嚇跑了。

  【如實認知】實際上我們的信心是很脆弱的,我們對佛的概念都是建立在一種假想當中。

  【錯誤現行】我們常說要跟某法師生生世世,卻過幾天就跑了。

  【師父破斥】這都是人的一種情緒,越是講大話的人越是靠不住。不是從內心當中發出來的(願),都是不行的!

  【堅定信願】你發了願就不能改了,你今天能改,他明天也能改,到後天也能改,以後怎麼會有成就呢,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我們學佛法是一種最高的、不二的選擇。如果我們經常變來變去,就說明我們內心對佛法最基本的信願的前提還沒有解決,信心的問題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解決,這樣是不行的!

  【信爲根本】信、解、行、證,如果信心上面不能解決,那我們學了很多的理論、很多的實踐,它的意義就顯示不出來了。

  【究其原因】有障礙,也就是不能通達無我的道理。(理解:我們不認識無我的道理,不認識萬法的本性,都是迷在相上頭,所以處處執著。正是這些執著障礙了我們,使我們不能對佛法産生清淨的信心,不能對學佛發出真實的願力,反而把佛菩薩、善知識當作了炫耀自己的資本,增長慢心。要破除我們身心上的種種執著,增長學佛的信心和願力,培養清淨心……等等,都要學習無我的道理。)

   所以說一切法都是無我。

  

  

《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四講 上篇》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