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欲樂與法樂的省思 3

  

《欲樂與法樂的省思》課堂筆記之叁

  

(1月19日 下)

  【提策意樂】

  1、思惟聽法意樂。

   因爲無明我們只能看到眼前今生今世,看不到來世,所以生死輪回于六道中。今生有幸遇到叁寶,就要希求來生比今生更好,但是即使得到了更好、升了天也還是會死、會墮惡道,所以要看透生死的本質是苦的,進而希求解脫生死。我們自己要解脫生死,我們的父母親友還沒有機會解脫生死,那我們就要象佛陀一樣,幫助身邊的人、幫助一切衆生解脫生死。所以,聽法之前我們要提起這樣的意樂來聽,就是圓滿的,在內心要有這樣的造作。

  2、唱叁遍《皈依歌》。

  

  【總攝要點】

  1、無論在世間的人也好、學佛的人也好,本性都是要快樂。世間人只知道欲望的快樂,我們學佛後知道還有法樂。常常聽到說“法喜充滿”,但真正體會到法喜充滿的人很少。

  2、欲樂一般能很快地得到滿足。如吃一口餃子、電視機一打開,就得到了欲樂。大家體會到法樂了嗎?法樂爲什麼那麼難得到呢?因爲要靠一個工具:思惟。我們把法聽到、記在腦子裏還是在欲樂,你聽評書、相聲,也會很快樂,聽到後要思惟、去實踐,這時産生的快樂才是法樂。少數的人能聞思修並行,聽了法就能産生法樂,多數人聽了很歡喜,說法師講得太好了,還只是在欲樂中。

  3、例如,吃甘蔗,要咀嚼品味,才能吃出味道,含在口裏不咀嚼是品不出味道來的。你吃了之後回去還要咀嚼品味、要實踐才能有法樂。常常說不要停留在文字相上,人和畜生的不同在哪裏?畜生不會思惟,所以它得不到法樂。我們如果不思惟,和畜生就沒有區別。我們一定不要停在文字上,要突破、珍惜暇滿人身,去思惟和實踐。

  

  【師父開示】

   “世間上面的人,大家都會有種種的追求,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對于五欲的放縱、追逐,能夠得到短暫的快樂;對于佛法的希求和實踐,他能夠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樂。而世間上面的人,擁有很多的財富,固然可以給人們帶來快樂。但是呢,有錢,有時候也會引發很多的災禍。常常聽到一句話說:“人爲財死,鳥爲食亡。”財富也會常常給人家帶來許多的不幸,和難以預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美色呢?更是我們學佛修道的很大的障礙。世間上面的人,所有的恩恩怨怨,所有的愛跟恨,情跟仇,都是因爲美色引起的。所以,美色不僅僅會給自己、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甚至還會引發許多無謂的煩惱,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難以自拔,欲海狂瀾。那麼這也就是說,財也好,色也好,它裏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普通不學佛的人他是難以看到的。名譽也是如此。大家爲了要出名,譽之所至,謗也隨之,常常說,爬得高,跌得也重,跌得也快。那麼這種對于世間浮名的一種貪著、追求,也是我們修道的非常大的障礙。五欲裏面的第四個欲望,食。現在人對飲食、對這些食品,也很講究,吃的東西比過去要豐富多少倍,可惜我們現在人的病比過去也要多多少倍。常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吃了很多,我們自己腸胃都消化不了的東西,吃了很多本來都不是我們,人需要吃的東西。第五種睡。睡眠也是一種很深重的欲望,有些人他沒有事情的時候,就常常想去睡覺,常常聽到說,好吃懶做。有人以爲說,好像我們睡眠沒什麼過失,也不會有什麼錯,表面看起來,睡眠好像沒有什麼問題,而實際上,對自己來說,損失也很大。因爲我們不知不覺,把這些時間浪費掉,並且養成了一個懶惰的習慣。由此說來,世間上面普遍所認爲的五種欲樂,五欲之樂,它雖然有一點點的快樂,而實際上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種種的勤勞、種種的追求,所得到的一點點的快樂,裏面也包含著危害自己身心健康這樣子的因素在裏頭。”

  

  【同學複述】

   總攝性複述和細節性複述。

  

  【法師引導】

  我們是不是在追求五欲?

   世間上的人就是追求五欲,財、色、名、食、睡。我們是不是也在追求五欲?我們剛開始學佛法不是要一下子把五欲斷掉,而是要看清楚五欲是否真的能給我們快樂?這個要通過思惟。五欲是經不起思惟分析的。

   比如一個毒包子,一條狗你給它,它就吃了,因爲它不會思惟。五欲就是毒包子,我們跟一條狗也差不多,我們知道說五欲危害很大,但毒包子我們照樣拿來吃。

  

  【1、財的過患】

  (1)相信很多人都惦記著自己銀行裏的存款,如果錢越多就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那越有錢的人應該越快樂才對啊?

   有一位香港影視歌叁棲明星,財色名食睡可謂都有了,有一天卻跳樓自殺了,如果他快樂的話他會跳樓嗎?每次香港金融風暴時,就會有人跳樓,他們都是窮人嗎?錢給他們帶來的是快樂嗎?也見過有很多富豪來跟我訴苦,他過得並不快樂,種種痛苦煩惱。

  所以這一點不難分析,有錢不一定快樂,有錢可以帶來一定的快樂,但不是快樂的因。

  (2)錢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痛苦、造很多惡業,象偷盜啊等等。

  如果一個月給你十萬,你還會在山上做義工嗎?錢是騙子,增長的都是我們的貪欲,現在給我多少錢,我也不會跟著去。

  (3)要慢慢把財看淡。

   我出家前還算有錢的,出家後說個人不能拿錢,要交出來,有的人本來就沒錢,交幾塊錢,我要交就交一大把,就很苦,象要割了自己的肉一樣,旁邊有人說不交的話犯戒,所以就交了。結果交了之後呢,身無分文,産生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快樂,沒有包袱一身輕了。有錢的時候想買東西,比如mp3,成天就在那想買個什麼樣的、貴一點的、便宜一點的,成天計較這些,不知道這是一種苦。錢多的人往往很麻煩,怕被偷,怕貶值,股市又跌得厲害,沒有錢了以後,有一種解脫的感覺。我去了香港以後再沒回過家,因爲感覺家裏的治安不太好,回去擔心別人看到你有錢、擔心會有生命危險這樣的恐懼。

  (4)不是要大家把錢都交出來,而是告訴大家有這樣一種快樂的存在。

   將來大家要走上去,遲早要過這一關,把外在的束縛幫你拿掉,拿掉的時候你會喊苦,但你要有信心,等拿掉之後、你習慣了之後就會是快樂。大家現要錢還是要的,但是不要貪,要把方向弄清楚。有了這樣的知見,大家的痛苦就會少很多。現在的人因爲錢多痛苦,股市傷了多少人的心。你爲了在世間賺錢不來學習,你要知道股市裏有的人爲什麼能賺到上千萬?很有可能他前生前世在寺院裏搬了一塊磚。來生的財不賺,爲了眼前一點,不是劃不來嗎?

  

  【2、色的過患】

  (1)理論上大家可能信得過,但能真的看破不容易,原因還是在思惟。如果色能給人帶來快樂,那擁有色的人應該都很快樂?實際上卻不是,悲劇、愛恨情仇都在這上面發生。

  我們人說自己很理智,實際上理智是表演給別人看的,可能一塌湖塗、情緒化得厲害。

  (2)通過思惟,當我們現起“真好看”的時候,就要反省自己了。

  ①他真的對我那麼好嗎?我們覺得這個人真好看的時候就會覺得他對自己好,但他真的是給我帶來快樂、來幫我的人嗎?你怎麼知道他前世不是你的仇人呢?現在催眠術也看到很多前世,往往情人、美色是來害你殺你的。所以你看到美色時,能不能停下來想一想,這個念頭是不是不對?

  ②他真的那麼好看嗎?經不起分析的,說得細了怕大家作嘔。我們覺得好看是因爲我們是戴著有色眼鏡、我們是近視眼。

   佛世時有一個公案,一位比丘尼證了阿羅漢果,有一個人愛慕她,她便問這個人你喜歡我什麼?那個人回答說你美麗的雙眼,阿羅漢立刻把眼睛挖下來說給你。眼睛挖下來還美麗嗎?聖者就有這樣的功夫。

   阿難尊者和摩登伽女的公案,佛問摩登伽女愛阿難什麼,是眼睛、鼻子、還是什麼?所以人身上的器官有哪樣值得可愛的呢?到底在喜歡什麼呢?這個要經常思惟,否則就又和動物差不多了。

  (3)色是無始以來的習氣,誰都免不掉,面對強境誰都擋不住,所以要出家、要遠離,密護根門。

   在家居士要求不必那麼高,但要知道自己的身份和習性的嚴重,要少接觸。淨人們要求要嚴一點,要注意。

   大家要培養出家人的習氣,要知道這是生死輪回的根本,男女間的情染是生死的根本,如《八大人覺經》中說:“第二覺知:多欲爲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爲,身心自在。”

  

  

  【3、名的過患】

  (1)你們看破了嗎?現在批評你一通,你會難過嗎?大家說我抛棄了世間的名利來到了山上,但來到山上又在寺院求名、求法師的肯定。

   大家遇到法師,行儀不一樣,有的人一見法師馬上沖上去,令我倒退幾步,那種業力逼得我倒退幾步,心裏有點苦受于是就反省自己是怎樣親近師父的,是不是把師父也逼得倒退幾步?看這種人的行動透出來的是:我終于可以親近法師了、法師你知道我在做什麼嗎?法師你趕快肯定我啊。這就是求名,希望得到法師的肯定,提高在團體中的地位。

   《欲樂與法樂的省思 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