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乐与法乐的省思》课堂笔记之三
(1月19日 下) 【提策意乐】
1、思惟听法意乐。
因为无明我们只能看到眼前今生今世,看不到来世,所以生死轮回于六道中。今生有幸遇到三宝,就要希求来生比今生更好,但是即使得到了更好、升了天也还是会死、会堕恶道,所以要看透生死的本质是苦的,进而希求解脱生死。我们自己要解脱生死,我们的父母亲友还没有机会解脱生死,那我们就要象佛陀一样,帮助身边的人、帮助一切众生解脱生死。所以,听法之前我们要提起这样的意乐来听,就是圆满的,在内心要有这样的造作。 2、唱三遍《皈依歌》。
【总摄要点】
1、无论在世间的人也好、学佛的人也好,本性都是要快乐。世间人只知道欲望的快乐,我们学佛后知道还有法乐。常常听到说“法喜充满”,但真正体会到法喜充满的人很少。
2、欲乐一般能很快地得到满足。如吃一口饺子、电视机一打开,就得到了欲乐。大家体会到法乐了吗?法乐为什么那么难得到呢?因为要靠一个工具:思惟。我们把法听到、记在脑子里还是在欲乐,你听评书、相声,也会很快乐,听到后要思惟、去实践,这时产生的快乐才是法乐。少数的人能闻思修并行,听了法就能产生法乐,多数人听了很欢喜,说法师讲得太好了,还只是在欲乐中。
3、例如,吃甘蔗,要咀嚼品味,才能吃出味道,含在口里不咀嚼是品不出味道来的。你吃了之后回去还要咀嚼品味、要实践才能有法乐。常常说不要停留在文字相上,人和畜生的不同在哪里?畜生不会思惟,所以它得不到法乐。我们如果不思惟,和畜生就没有区别。我们一定不要停在文字上,要突破、珍惜暇满人身,去思惟和实践。
【师父开示】
“世间上面的人,大家都会有种种的追求,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对于五欲的放纵、追逐,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对于佛法的希求和实践,他能够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乐。而世间上面的人,拥有很多的财富,固然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但是呢,有钱,有时候也会引发很多的灾祸。常常听到一句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富也会常常给人家带来许多的不幸,和难以预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美色呢?更是我们学佛修道的很大的障碍。世间上面的人,所有的恩恩怨怨,所有的爱跟恨,情跟仇,都是因为美色引起的。所以,美色不仅仅会给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还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难以自拔,欲海狂澜。那么这也就是说,财也好,色也好,它里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普通不学佛的人他是难以看到的。名誉也是如此。大家为了要出名,誉之所至,谤也随之,常常说,爬得高,跌得也重,跌得也快。那么这种对于世间浮名的一种贪着、追求,也是我们修道的非常大的障碍。五欲里面的第四个欲望,食。现在人对饮食、对这些食品,也很讲究,吃的东西比过去要丰富多少倍,可惜我们现在人的病比过去也要多多少倍。常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吃了很多,我们自己肠胃都消化不了的东西,吃了很多本来都不是我们,人需要吃的东西。第五种睡。睡眠也是一种很深重的欲望,有些人他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常常想去睡觉,常常听到说,好吃懒做。有人以为说,好像我们睡眠没什么过失,也不会有什么错,表面看起来,睡眠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而实际上,对自己来说,损失也很大。因为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些时间浪费掉,并且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由此说来,世间上面普遍所认为的五种欲乐,五欲之乐,它虽然有一点点的快乐,而实际上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种种的勤劳、种种的追求,所得到的一点点的快乐,里面也包含着危害自己身心健康这样子的因素在里头。” 【同学复述】
总摄性复述和细节性复述。 【法师引导】
我们是不是在追求五欲?
世间上的人就是追求五欲,财、色、名、食、睡。我们是不是也在追求五欲?我们刚开始学佛法不是要一下子把五欲断掉,而是要看清楚五欲是否真的能给我们快乐?这个要通过思惟。五欲是经不起思惟分析的。 比如一个毒包子,一条狗你给它,它就吃了,因为它不会思惟。五欲就是毒包子,我们跟一条狗也差不多,我们知道说五欲危害很大,但毒包子我们照样拿来吃。 【1、财的过患】
(1)相信很多人都惦记着自己银行里的存款,如果钱越多就能给我们带来快乐,那越有钱的人应该越快乐才对啊?
有一位香港影视歌三栖明星,财色名食睡可谓都有了,有一天却跳楼自杀了,如果他快乐的话他会跳楼吗?每次香港金融风暴时,就会有人跳楼,他们都是穷人吗?钱给他们带来的是快乐吗?也见过有很多富豪来跟我诉苦,他过得并不快乐,种种痛苦烦恼。 所以这一点不难分析,有钱不一定快乐,有钱可以带来一定的快乐,但不是快乐的因。
(2)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造很多恶业,象偷盗啊等等。
如果一个月给你十万,你还会在山上做义工吗?钱是骗子,增长的都是我们的贪欲,现在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会跟着去。
(3)要慢慢把财看淡。
我出家前还算有钱的,出家后说个人不能拿钱,要交出来,有的人本来就没钱,交几块钱,我要交就交一大把,就很苦,象要割了自己的肉一样,旁边有人说不交的话犯戒,所以就交了。结果交了之后呢,身无分文,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快乐,没有包袱一身轻了。有钱的时候想买东西,比如mp3,成天就在那想买个什么样的、贵一点的、便宜一点的,成天计较这些,不知道这是一种苦。钱多的人往往很麻烦,怕被偷,怕贬值,股市又跌得厉害,没有钱了以后,有一种解脱的感觉。我去了香港以后再没回过家,因为感觉家里的治安不太好,回去担心别人看到你有钱、担心会有生命危险这样的恐惧。 (4)不是要大家把钱都交出来,而是告诉大家有这样一种快乐的存在。
将来大家要走上去,迟早要过这一关,把外在的束缚帮你拿掉,拿掉的时候你会喊苦,但你要有信心,等拿掉之后、你习惯了之后就会是快乐。大家现要钱还是要的,但是不要贪,要把方向弄清楚。有了这样的知见,大家的痛苦就会少很多。现在的人因为钱多痛苦,股市伤了多少人的心。你为了在世间赚钱不来学习,你要知道股市里有的人为什么能赚到上千万?很有可能他前生前世在寺院里搬了一块砖。来生的财不赚,为了眼前一点,不是划不来吗? 【2、色的过患】
(1)理论上大家可能信得过,但能真的看破不容易,原因还是在思惟。如果色能给人带来快乐,那拥有色的人应该都很快乐?实际上却不是,悲剧、爱恨情仇都在这上面发生。
我们人说自己很理智,实际上理智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可能一塌湖涂、情绪化得厉害。
(2)通过思惟,当我们现起“真好看”的时候,就要反省自己了。
①他真的对我那么好吗?我们觉得这个人真好看的时候就会觉得他对自己好,但他真的是给我带来快乐、来帮我的人吗?你怎么知道他前世不是你的仇人呢?现在催眠术也看到很多前世,往往情人、美色是来害你杀你的。所以你看到美色时,能不能停下来想一想,这个念头是不是不对?
②他真的那么好看吗?经不起分析的,说得细了怕大家作呕。我们觉得好看是因为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我们是近视眼。
佛世时有一个公案,一位比丘尼证了阿罗汉果,有一个人爱慕她,她便问这个人你喜欢我什么?那个人回答说你美丽的双眼,阿罗汉立刻把眼睛挖下来说给你。眼睛挖下来还美丽吗?圣者就有这样的功夫。 阿难尊者和摩登伽女的公案,佛问摩登伽女爱阿难什么,是眼睛、鼻子、还是什么?所以人身上的器官有哪样值得可爱的呢?到底在喜欢什么呢?这个要经常思惟,否则就又和动物差不多了。 (3)色是无始以来的习气,谁都免不掉,面对强境谁都挡不住,所以要出家、要远离,密护根门。
在家居士要求不必那么高,但要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习性的严重,要少接触。净人们要求要严一点,要注意。 大家要培养出家人的习气,要知道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男女间的情染是生死的根本,如《八大人觉经》中说:“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3、名的过患】
(1)你们看破了吗?现在批评你一通,你会难过吗?大家说我抛弃了世间的名利来到了山上,但来到山上又在寺院求名、求法师的肯定。
大家遇到法师,行仪不一样,有的人一见法师马上冲上去,令我倒退几步,那种业力逼得我倒退几步,心里有点苦受于是就反省自己是怎样亲近师父的,是不是把师父也逼得倒退几步?看这种人的行动透出来的是:我终于可以亲近法师了、法师你知道我在做什么吗?法师你赶快肯定我啊。这就是求名,希望得到法师的肯定,提高在团体中的地位。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