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侮過的人,一看到他就趕著追打,實在非常狼狽。
後來,長者之子想回家去哀求父母收容接納他:家裏即使再窮也還有叁餐溫飽,但是,父母也不認他了……。他聽說天下最慈悲的人是佛陀,他的心胸開闊,願意寬容一切衆生。長者子心想:我不如去投靠佛陀,皈依其座下,以後衣食就不必煩惱,也不會受欺負了。于是,他就往佛陀的精舍出發了。
佛陀看到他,問道:「你來這裏有什麼事嗎?」長者子說:「我已經沒有居住之所,生活也沒有著落,希望佛陀慈悲收留。」
佛陀說:「天底下最慈悲、最關心你、最能容納你的莫過于父母,只要你能浪子回頭,父母必能再接納你:如果心地不清淨,即使在佛門,也一樣藏垢不淨。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清淨你的心,然後趁著父母還健在時,回去向他們求忏悔,讓老人家歡喜安心。只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勤勞,並好好孝敬父母,調和聲色,選擇良友、做事真誠信實,回去之後,你一定能東山再起呀!」
佛陀對他諄諄教誨,長者子真的回去了。不管父母怎麼趕他走,他心裏知道,天下沒有比父母更慈悲的心,一時的錯誤,父母難免會生氣:不過,父母一定會寬恕孩子,他還是很真誠地向父母忏悔。
其實,父母心裏也擔心萬一態度太強硬,孩子會真的一去不回;但形式上總是要表現生氣的樣子,這是身爲父母的心理。後來,他的父母看到孩子真心忏悔了,就說:「你如果真心想回來重建家園,我們可以原諒你。」
「知子莫若父」,當初長者並沒有把全部的家産傳給兒子,還保留部分的産業。現在浪子回頭了,長者把剩下的資財拿出來給兒子重整家業。
果然「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確實徹頭徹尾地改過了,而且東山再起。他非常認真工作,講話有信用,對父母孝順、對人禮讓誠實,行爲端正,更博得親朋好友的好評;叁年之後,他完全成功了,變成一個真正的孝子。
雪山仙人的故事
佛陀在世時的社會狀況十分複雜,所以佛陀時時教誡四衆弟子要好好控製欲心。有一天,佛陀對一位居士說了一個故事,因爲這位居士的家庭面臨即將破裂的邊緣;由于他有了外遇,他的太大受不了,甚至有輕生的念頭;所以,佛陀對他說了這個故事。
佛陀說「欲心」是最可怕的,不只是在家居士會被「欲」火熏心,就是修行者,哪怕他已得到神通、禅定,一旦遇到「美色」當前,定力不夠的也會退失道心、迷惑顛倒。
過去有一位仙人在雪山修行,有一天,他要下山到城裏采購一些油、鹽、米。那天到山下時天色已經黑了,他就在國王設于城裏的房子歇息,就如同現在所謂的「招待所」,可方便遠途來的人晚上住宿,那天晚上他就住在那兒。
天剛亮時,他收拾行李、整裝搭起身上樹皮所編的衣服,擔起行李就出門了。正當早晨,他精神很好、走路的姿態很有威儀,走到城門時,國王看到他,覺得這位修行人一副仙風道骨,令人從內心起了敬意,于是向前和他打招呼,又請他進宮內,准備了豐盛的餐點招待他。
國王看到仙人的一切舉止動作都令人打從內心生出歡喜,所以等他吃飽之後就向他請法。仙人口才很好,就將自己的心得一一傳授給國王。國王聽了以後,法喜充滿。遂向仙人說:「請你不要回去,希望你留在宮中,便可以時時說法,讓我了解人間以外的仙法。」這位仙人也很高興,因爲他覺得在宮中傳授仙法也是好事,于是就答應國王的請求。
這一留即過了漫長的十六年,國王和仙人相處得很好,彼此都能受益。有一天,邊境的敵人來侵犯,國王將帶兵去平定亂象,臨出門前,國王交代一位王妃要好好款待仙人。于是,王妃很用心地料理送仙人的叁餐飲食。有一天,王妃將中餐准備好之後,仙人遲遲未到,王妃覺得累就先用香水沐浴,沐浴後穿著單薄的衣服,斜躺在床上打盹。
當她正欲入睡時,忽然聽到有腳步走近的聲音,她知道仙人已經到了,趕緊要起床,而仙人已走到了門前。匆忙之中,她一不小心讓那翠薄的外衫滑落到地上,仙人在門外正好看到王妃的肌膚和身體。他的眼睛停留在那兒,刹那間整個人眼前一片空白,只見眼前這女人細嫩白皙的軀體。那時,王妃覺得很尴尬,趕緊將衣服搭好,請仙人進來,招待他用餐:這時雖然有滿桌豐盛的食物,但是仙人卻心神恍惚食之無味。
仙人吃飽以後,回到休息的地方,躺在床上時他的精神卻無法專一了,心緒起伏不定。從那天開始,他七天七夜吃不下、睡不著,躺了七天、病了七天。當時,國王已經平亂回來,還未入宮以前,國王先在皇城的四周巡視了一遍,剛好來到仙人休息的處所,他想先看看仙人。結果,一進去發現裏面又髒又亂,看到仙人躺在床上好像病了,國王就命侍衛將裏面清掃幹淨,然後坐在仙人的床沿,關心地問仙人:「你到底得了什麼病?」
仙人回答說:「國王啊!我沒什麼病,但是我的思緒很紛亂煩惱!」
國王又問:「你爲什麼會紛亂、煩惱呢?」
這位仙人很老實地答說:「我看了王妃的美態,讓我的心靈不安。」
國王就說:「仙人啊!只要你想要,我就將那位妃子送給你,起來吧.和我一起進宮去。」
仙人就跟國王一起進宮了,國王將那位王妃召來,告訴她:「從今天開始,妳就跟這位仙人一起生活吧,」
國王又偷偷告訴王妃:「仙人爲了妳才生病,妳要好好拯救他。」
王妃答應說:「我知道,我不會孤負你的期待。」
就這樣她跟著仙人出了宮門。
王妃就跟仙人說:「你帶我出來,要去哪裏呢?我們應該要有一棟房子。」
仙人說:「我哪有房子呢?」
王妃說:「你去向國王要一棟吧,」
仙人就真的去向國王要一棟房子,國王答應了,給他一棟城裏專門堆積垃圾的房子。他帶著王妃去,王妃看了看就說:「你看!房裏都是垃圾,那麼髒亂必須清理幹淨。第一、你要將這房子打掃幹淨;第二、你要將房子四周的牆壁抹幹淨。」
仙人說:「這麼髒,我要從哪兒開始打掃呢?」
王妃說:「你進城裏去拿畚箕、掃把,把這些清潔的工具都拿來,然後要把裏外完全清掃幹淨。」
仙人只好又回宮裏,向宮裏的人拿了清掃的工具回來,又乖乖地將裏面仔細打掃一番,弄得滿身大汗和汙垢,好不容易將房子打掃好了。王妃又說:「現在房裏空空的,應該搬一些家具來,要桌子、茶幾、床……。」
他真的乖乖地又去向國王要了家具,很辛苦地一一搬來。搬好之後,王妃又說,「浴室裏面需要水,我要沐浴,你趕快去搬洗浴用的束西來吧,」于是他又去搬浴具,王妃洗完後,才換仙人去洗。
仙人洗完澡後,坐在床上,那王妃突然將仙人的胡須抓過去,拉近靠著她的臉,告訴他:「你忘了自己是修道的人,現在這麼近,你愛看我的臉就看個清楚吧!」
那時仙人忽然間眼前又是一片空白,臉貼著臉,怎麼看得清楚她的臉?一天下來又是那麼累,當下他恍然大悟了——「美色」真是害人精啊!他想:一整天這麼辛辛苦苦的,所看到的又是什麼呢?只是一片空白!這種汙染的心害我禅定的功夫全消失了,滿心的煩惱就是爲了女色。
他覺悟了,趕緊離開王妃身邊,他跟王妃說:「王妃啊!我想通了,我要將妳送還國王,我還是回雪山去過修行的日子,享受禅定清淨的境界!」仙人說完後,立即將王妃送回,不再留戀城市王宮的生活,就這樣回雪山去了。
佛陀把這個故事說完後,又向那位居士說:「一位修行仙道者也會爲了色欲而失去道心,何況你是在家居士,生活在五濁不清淨的環境裏面,有時心生色念是難免的,但要趕緊將心收回來,好好回去照顧家庭,照顧你的太大,負起做丈夫的責任,才能建立美好的家庭。」
這是佛陀對一位在家居士所說的一段故事,這也是一個活生生的教材——人都是在「貪欲」中造業受苦報,而「欲」之大患莫過于「色欲」,色欲害人不淺;不管是家庭或是社會的混亂,多數都是由色欲而起,尤其是人倫的破壞也是以「色欲」爲因,才會亂了人生的秩序。所以,我們要學習時時製心一處、要把心念照顧好啊!
王子與仙人
有一回,佛陀看到弟子們圍在一起談論著,他走向前去和弟子們圍坐,聆聽他們探討的主題——談心。
有一位弟子請問佛陀:「爲什麼有的人終身都抱著感恩心,卻有人不知道要知恩圖報?這樣的人實在很矛盾、很可憐。」
佛陀說:「你舉個例子,是誰這麼矛盾和苦惱?
弟子說:「是您的堂弟提婆達多,在俗親算來他是您的堂弟,出家後便是佛弟子,爲什麼他卻常常要害佛陀、破壞僧團?像他這樣的人生不是很苦嗎?」
佛陀就說:「對啊!是很可憐、很值得憐憫,因爲他的內心充滿怨恨、充滿煩惱。而知情達理的人會唾棄他,所以他很不快樂、很可憐。」
那位比丘說:「正因爲這樣才讓我們想不通,他已接受佛陀的教法,了解一些人間出世的道理;他應該感恩,但爲什麼做不到呢?」
佛陀說:「這是他長久累積的習慣,不是今生此世才如此,過去生無量劫來,他就不知感恩,甚至還恩將仇報,我告訴你們提婆達多過去世的因緣。」
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一個國家的王子生性充滿嫉妒,對人都以怨恨之心對待,對宮中的傭人很刻薄。不論別人多麼愛護他,他都沒有一點點感恩心,對人無絲毫愛護之意。隨著年紀增長,他的嫉妒怨恨和瞋怒也同時增長,全宮中的人都敢怒不敢言,連大臣們也都知道王子生性非常凶惡。
有一天,他心血來潮想到湖邊遊泳,但是當時天色已暗,可是他不聽別人勸告,執意一定要去,大家也只好隨他的意思。到了湖邊,那些長久受到王子欺負的人早已埋怨于心,當風雨漸漸變大時,他們就趁機把王子推落湖中,那時風大雨大…
《《中篇》五濁惡世度有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