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以外,還有不少人也是這樣。
有錢就有權力自由散漫,誰也不敢說話,真不像樣啊
世俗上的人自由散漫很厲害,有什麼好結果啊?有許多事情給我印象很深。前幾年有個信佛的人組織了一個團來開化文殊院,參加的人聽說是到寺院裏住叁天,那麼都跟來了。來了以後,自由散漫得厲害,我就找領頭的說話,他回答我:“老師,我們是不敢得罪他們。”佛弟子竟然說這個話,使我很失望啊:你既然是帶團來的,你是頭,你怎麼不把你的團管管好呢?爲什麼不敢得罪?因爲他們有錢。有錢就有權力自由散漫,誰也不敢說話,真不像樣啊!
學修叁皈依(14-6)(總第77)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20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如果你是遵守叁皈依戒的佛弟子,就不應提倡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否則就是在自搞破壞
提要:
·人一有傲慢,加上自由散漫,必然會盛氣淩人,一點尊重人的品德都沒有
·爲什麼佛法不學,去學儒教,佛弟子滿腦子全是儒教思想,這就把佛教
覆蓋了
·觀點不同可以各自發展,何必一定要來佛門,塞進這些思想呢?那不是用
有漏法在我們無漏法裏戳個洞嗎
·如果你是遵守叁皈依戒的佛弟子,就不應提倡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
否則就是在自搞破壞
人一有傲慢,加上自由散漫,必然會盛氣淩人,
一點尊重人的品德都沒有
他們來了一看,怎麼這兒還有人管?這兒沒有電視看?這兒不能抽煙喝酒?好像他們都是高等華人。人一有傲慢,加上自由散漫,必然會盛氣淩人。你可不是我們的上帝,我們可沒有賺你的錢,你是來白住白吃的,在佛門這麼傲慢,一點尊重人的品德都沒有。
他們習氣難改,一會兒有人要回去了,一會兒又有人要走了。說好的,一共住叁天,也堅持不了。我實在忍不住,就冒火了,要跑過去講話:把他們全部趕走。(衆笑)我們佛門講尊重人,可不願意別人不尊重我們。
後來旁邊人打圓場:老師,你忍耐忍耐。(衆笑)我就召集全體開會,我說:“我們非常民主,對你們非常尊重,希望你們也對我們尊重。所以現在我親自來問你們,你們來的時候規定是叁天,你們可以重新考慮,能夠留叁天的請舉手,沒有舉手不願意留叁天的,今天就可以回去了。”結果舉手的是十四個人。
我說,“這是你們自己考慮好的,你們不舉手的人,我尊重你們,要回去就回去吧。”結果等到開完會,這十四個人又有人要走了,(衆笑)因爲他們回到寮房裏,看到要走的人准備走,也心動了。這就是社會上的人,自由散漫成風了,以這種壞習氣來發揮自己的傲慢,竟把我們弘揚佛法的寺院,當成旅遊的免費供應站,這是第一種情況。
爲什麼佛法不學,去學儒教,
佛弟子滿腦子全是儒教思想,這就把佛教覆蓋了
還有一種,對我們佛教影響非常大,從很早就開始了,如今影響越來越大了,我們整個佛教幾乎快要被它覆蓋了,那就是儒教。現在很多寺院裏不講佛法,卻給小和尚學《弟子規》、《叁字經》,佛教裏也有佛教的《弟子規》、《叁字經》啊,你爲什麼不學佛教的《弟子規》《叁字經》?偏要學儒教呢?這樣下去以後佛法聽不到,佛弟子滿腦子全是儒教思想,這不是把佛教覆蓋了?
觀點不同可以各自發展,何必一定要來佛門,塞進這些思想呢?
那不是用有漏法在我們無漏法裏戳個洞嗎
第叁種是道教,跟儒教來比影響小一點,因爲現在儒教興起來了,道教還沒有興起來。
這叁種思想,全是世間上的觀點,全是有漏法。觀點不同可以各自發展,互相尊重,達到和諧,何必一定要來佛門,塞進這些思想呢?那不是用有漏法在我們無漏法裏戳個洞嗎?
如果你是遵守叁皈依戒的佛弟子,就不應提倡儒教、
道教、佛教本是一家,否則就是在自搞破壞
當然也有曆史的根源,佛教傳到中國,一開始就有人說: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中國佛教曆史上,還有一些影響很大、名望很高的人,就是提倡要學道教、儒教,這豈不在自搞破壞?你是佛弟子,你應該遵守叁皈依啊。釋迦佛把佛法傳給我們,就等于向掉入苦海的我們丟了一個救生圈。釋迦佛給我們鋪好了菩提大道,給了我們無漏法,就是給我們沒有漏洞的車輪。佛門裏竟有人在我們菩提大道的高速公路上丟下了釘子。
學修叁皈依(14-7)(總第78)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20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世間上的各種教派不斷煩惱,
自身尚在生死苦海裏,能救你出苦海嗎?
提要:
·掉在苦海裏的衆生,心不在釋迦佛那裏,又把頭鑽到淤泥裏去了,那怎麼
出得來呢
·世間上的各種教派不斷煩惱,自身尚在生死苦海裏,能救你出苦海嗎?
·世間上的種種不恰當的知見全沒好結果,窮人輸了,含冤進牢獄,富人
贏了,第二年死了
·因爲過去的傻裏傻氣,才有我今天
·不要計較,也就供養了別人一個高興,願下輩子還的人,就讓他下輩子還吧
掉在苦海裏的衆生,心不在釋迦佛那裏,
又把頭鑽到淤泥裏去了,那怎麼出得來呢
我想起來我的弟弟,心裏總是難受,他就是掉到海裏,沒有人救他。古人有句話:庸醫殺人。他晚上睡不著,醫生給他吃很多的安眠片,還加了一句,“你可以經常出去走走。”他工作單位在海邊,吃了安眠片已經昏昏沈沈,再在海邊走,一不小心滑下去了。等到公司發現,已經死了好幾天了,頭鑽到淤泥裏去了,那怎麼出得來呢?
釋迦佛是大醫王。你們去信仰儒教、道教,他們比得上釋迦佛嗎?你們自己已經生了煩惱習氣病,被世俗上種種的迷惑搞得昏昏沈沈,再去學儒教、道教,你心不在釋迦佛那裏,佛怎麼救你啊?
世間上的各種教派不斷煩惱,
自身尚在生死苦海裏,能救你出苦海嗎?
掉在泥坑裏的人,全身都被泥漿包住了,盲目掙紮只會下去更快。只有一個辦法,岸上要有個極有經驗、極有智慧的人,拿根長竹竿遞給你,告訴你:你死命的抓住,不能放。等你抓緊了,把你拉出來,只有這個辦法。就好比釋迦佛遞給我們法的長竹竿,告訴我們,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死命抓住了,才能得救。可有人還叁心兩意,他不想一想,世間上那些教派,能救出你生死苦海嗎?他們自己還在生死流轉裏呢。
世間上的種種不恰當的知見全沒好結果,
窮人輸了,含冤進牢獄,富人贏了,第二年死了
講到這裏,就可以回答你們昨天討論時記下來的問題,“發生在我家鄉的真事”,真事就是不假,(衆笑)“一個富人與一個窮人是叁十多年的鄰居,因爲錢發生沖突。一百多塊錢的醫藥費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富人想擺闊氣,窮人要骨氣,雙方打官司花了叁萬多。(笑聲)結果窮人打輸了官司,含冤進入牢獄,充滿了怨恨,富人官司打贏了,但是第二年得病死了。”(衆笑)他們都是世間上的人,頭腦裏充滿世間上的種種知見,結果怎麼樣?
因爲過去的傻裏傻氣,才有我今天
我是佛弟子,我從來不跟人家打官司,當然絕不會有這個結果。當年我這個行業,上海只有兩家,五八年大躍進,衛生局叫我們合作,合不起來也得合。
在協商時,他說:“我這個名稱叫中國,你這個名稱叫上海,中國比上海大,咱們合作了仍然用“中國”吧。”我說:“好好好。”“咱們兩家合起來,假如觀點不同,總要取得統一,總要有個領導,那麼我來做領導吧。”我說:“好好好。”“我這個地方現成的,你就到我這兒來吧。”我說“好”。
“你還沒有結婚,沒有家庭經濟負擔,我已經結婚了,負擔比較重,讓我的妻子我的弟弟也來參加工作。”我說:“好好好。”“那麼我的妻子當財務、我的弟弟當出納。”我說:“好好好。”(衆笑)因爲過去的傻裏傻氣,什麼都好,才有我今天。(衆鼓掌)別人都爲我氣壞了,我卻莫名其妙,你氣什麼呀?
不要計較,也就供養了別人一個高興,
願下輩子還的人,就讓他下輩子還吧
後來文化大革命了,他跟我商量,“看樣子,這個運動也不知道啥時候會結束,咱們還是關門,錢分了吧。”我說:“好好好。”(衆笑)他把賬拿出來,其實我心中有數,他們全家回家鄉的時候,我想看看賬,怎麼也看不懂。(衆笑)
他指著賬本,“最後是這個數字,咱們分了吧。”我說,“財務的賬本、原始憑證,我總要看一看。”“這當然。”接著跟我聊天,聊到快吃飯了,拿出一大堆:“你看吧。”我說:“今天來不及了。”“好,改天你到我家去看。”
到了他家,還是跟我聊天,聊到快吃飯了,一大堆的賬冊往我身邊一攤。(衆笑)我把賬冊一合,往他身上一推:“我不看了,就照這個數字。”他高高興興送我出門,拍拍我的肩膀:“老傅,我跟你共事十年,今天是我最高興的日子。”(衆笑)
我爲什麼這麼氣量大?因爲我不願意跟人家爭執,我不願意勝過人家。他從前跟我說過:“如果我貪汙,我下一世也必然要還你。”這句是佛門的話,所以我想通了,(衆笑)這就是我這個佛弟子的態度。
科學可以毀滅地球,
佛法只會給全人類創造一切美好
…
《學修叁皈依(70~7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