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修叁皈依(50~59)▪P5

  ..續本文上一頁父母在不遠行”。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儒教詩人影響下的意志消沈的士兵,又何能打勝仗

  還有一首詩“葡萄美酒夜光杯”,差不多儒教的人都喝酒,喝醉了稱酒仙。“欲飲琵琶馬上催”,剛剛想喝,門口騎在馬上的士兵彈起琵琶,催他趕快出發啦。“醉臥沙場君莫笑”,假如我在前線喝醉了,倒下去睡著了,你不要笑我。“古來征戰幾人回”,他消極慨歎地說,從古以來出門打仗有幾個人回來啊?那麼唸了這首詩,大家到前線打仗,都先喝飽了酒,到前線睡著了,全被敵人打死。(衆笑)儒教只知道做官、娶妻納妾、多生孩子、子孫滿堂、光耀門庭,能學嗎?

  學修叁皈依(12-6)(總第59)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16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要隨時隨刻不離叁寶,親近叁寶,

  出家功德學不像,就該學學離家功德

  提要:

   ·佛弟子稱勇敢的士兵,是跟煩惱打仗,斷盡煩惱,才能結束生死道上的

   流浪生活

   ·要隨時隨刻不離叁寶,親近叁寶,出家功德學不像,就該學學離家功德

   ·心中有釋迦佛,釋迦佛在你心裏就活起來了

   ·男青年接女朋友跑得快,你們度衆生也別客氣,帶幾個親友一起來聽法,

   更要跑得快

  佛弟子稱勇敢的士兵,是跟煩惱打仗,

  斷盡煩惱,才能結束生死道上的流浪生活

  我們過去受了這麼多世俗影響,貪瞋癡泛濫,一直在生死路上顛簸流浪,所以佛經上比喻我們是流浪漢。我們今天作爲一個佛弟子,佛經上稱佛弟子爲勇敢的士兵,士兵總要打仗啊,我們不是跟人打仗,我們要跟煩惱打仗,斷盡煩惱我們就能夠了脫生死。

  流浪漢總想回老家,從前不是有支歌嗎?“九一八九一八,在那個悲慘的時刻,我離開了我美麗的家鄉,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愛的家鄉。”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打!“打回老家去!”所以這十多年來,我總是說要打敗煩惱,才能結束我們流浪漢的生活。我們的敵人是煩惱,而儒教卻是煩惱的同盟軍,因爲他們從不斷煩惱,也從不斷絕殺、盜、淫、妄、酒。我是生長在毛澤東時代,別看我八十一歲了,革命的精神可沒有衰退。

  佛弟子要站穩立場,封建時代說,過去女的嫁人,丈夫姓張,活著是張家的人,死了也是張家的鬼,我們活著是佛的弟子,死了也是佛門弟子(衆笑),決不到道觀祠堂裏去做鬼,這是打打比喻哦。當然了,咱們有志氣,就要斷盡煩惱證阿羅漢果。

  要隨時隨刻不離叁寶,親近叁寶,

  出家功德學不像,就該學學離家功德

  “身心不離”,要隨時隨刻親近叁寶。你們在家居士,實在沒有條件出家,佛是大慈大悲的,也不勉強你。我老師也沒有出家,出家人的功德你學不像,那麼跟我老師學學離家功德也好啊。你們過幾天要回家了,我老師有回家嗎?說“老師,你情況不同,你孩子都工作了,我孩子還在念書。”我幾個孩子念書的時候,我一清早就到寺院裏,天黑才回來。說,“老師啊,難道你家裏不鬧矛盾啊?”沒矛盾。誰叫你們培福培得太少了,沒福氣,娶不到像我這樣的老婆。(衆笑,鼓掌)我八十一歲了都不想回家,你今年十八歲,還想回家,臉紅不臉紅啊。(衆笑)

  心中有釋迦佛,釋迦佛在你心裏就活起來了

  回家就回家吧,心不要離開釋迦佛,要念念不忘叁寶。你心中有釋迦佛,釋迦佛在你心裏就活起來了;你心裏沒有釋迦佛,你把泥塑木雕當釋迦佛,泥塑木雕從不開口的。你心裏有法,有一天沒聽到法,你會非常的苦惱,動盡腦筋,爭取機會來聽法;你心裏沒有法,人家勸你來聽法,你會推托,“最近我忙,走不開,慢慢再說。”你心裏有僧團,有佛弟子的修行道場,心裏有善知識、有老師同學,你就會往道場跑,一切都是受心指揮的。

  男青年接女朋友跑得快,你們度衆生也別客氣,

  帶幾個親友一起來聽法,更要跑得快

  從前有個男青年邊走邊嘀咕,心裏不高興,走得也不快,“我很累了,還叫我幫她去配藥,怎麼不叫別人呢?我看她年紀老了,又是鄰居,就幫個忙,也算是件好事。”

  忽然遇到一個同事,“哎呀,小王,我正要去你家,給你送電報。”他拆開來一看,馬上精神百倍,就往火車站跑,因爲他的女朋友十點二十分火車到站,這也叫不離。(衆笑)心中有女朋友,兩條腿就跑到女朋友那裏,(衆笑)跑得快啊。

  你們也跑得快一點,要求不高,希望你們下次每人帶個親友來,或者降低一點要求,你們夫妻兩個,帶一個親友來,即使這個親友不完全信佛,看你們面子來了,你們態度熱情點,拉著他的手,一個往前拖,一個往後推。(衆笑)度衆生用不著講客氣,我就是不客氣的。有一天我跟兒子女兒們說:你們每家叁口,至少到我這兒來一個。(衆笑)

  

《學修叁皈依(50~5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