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修三皈依(50~59)▪P5

  ..续本文上一页父母在不远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儒教诗人影响下的意志消沉的士兵,又何能打胜仗

  还有一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差不多儒教的人都喝酒,喝醉了称酒仙。“欲饮琵琶马上催”,刚刚想喝,门口骑在马上的士兵弹起琵琶,催他赶快出发啦。“醉卧沙场君莫笑”,假如我在前线喝醉了,倒下去睡着了,你不要笑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消极慨叹地说,从古以来出门打仗有几个人回来啊?那么唸了这首诗,大家到前线打仗,都先喝饱了酒,到前线睡着了,全被敌人打死。(众笑)儒教只知道做官、娶妻纳妾、多生孩子、子孙满堂、光耀门庭,能学吗?

  学修三皈依(12-6)(总第59)

  学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 圆满三皈依慧

  傅味琴讲于泰顺崇教寺 2010年7月16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要随时随刻不离三宝,亲近三宝,

  出家功德学不像,就该学学离家功德

  提要:

   ·佛弟子称勇敢的士兵,是跟烦恼打仗,断尽烦恼,才能结束生死道上的

   流浪生活

   ·要随时随刻不离三宝,亲近三宝,出家功德学不像,就该学学离家功德

   ·心中有释迦佛,释迦佛在你心里就活起来了

   ·男青年接女朋友跑得快,你们度众生也别客气,带几个亲友一起来听法,

   更要跑得快

  佛弟子称勇敢的士兵,是跟烦恼打仗,

  断尽烦恼,才能结束生死道上的流浪生活

  我们过去受了这么多世俗影响,贪瞋痴泛滥,一直在生死路上颠簸流浪,所以佛经上比喻我们是流浪汉。我们今天作为一个佛弟子,佛经上称佛弟子为勇敢的士兵,士兵总要打仗啊,我们不是跟人打仗,我们要跟烦恼打仗,断尽烦恼我们就能够了脱生死。

  流浪汉总想回老家,从前不是有支歌吗?“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刻,我离开了我美丽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打!“打回老家去!”所以这十多年来,我总是说要打败烦恼,才能结束我们流浪汉的生活。我们的敌人是烦恼,而儒教却是烦恼的同盟军,因为他们从不断烦恼,也从不断绝杀、盗、淫、妄、酒。我是生长在毛泽东时代,别看我八十一岁了,革命的精神可没有衰退。

  佛弟子要站稳立场,封建时代说,过去女的嫁人,丈夫姓张,活着是张家的人,死了也是张家的鬼,我们活着是佛的弟子,死了也是佛门弟子(众笑),决不到道观祠堂里去做鬼,这是打打比喻哦。当然了,咱们有志气,就要断尽烦恼证阿罗汉果。

  要随时随刻不离三宝,亲近三宝,

  出家功德学不像,就该学学离家功德

  “身心不离”,要随时随刻亲近三宝。你们在家居士,实在没有条件出家,佛是大慈大悲的,也不勉强你。我老师也没有出家,出家人的功德你学不像,那么跟我老师学学离家功德也好啊。你们过几天要回家了,我老师有回家吗?说“老师,你情况不同,你孩子都工作了,我孩子还在念书。”我几个孩子念书的时候,我一清早就到寺院里,天黑才回来。说,“老师啊,难道你家里不闹矛盾啊?”没矛盾。谁叫你们培福培得太少了,没福气,娶不到像我这样的老婆。(众笑,鼓掌)我八十一岁了都不想回家,你今年十八岁,还想回家,脸红不脸红啊。(众笑)

  心中有释迦佛,释迦佛在你心里就活起来了

  回家就回家吧,心不要离开释迦佛,要念念不忘三宝。你心中有释迦佛,释迦佛在你心里就活起来了;你心里没有释迦佛,你把泥塑木雕当释迦佛,泥塑木雕从不开口的。你心里有法,有一天没听到法,你会非常的苦恼,动尽脑筋,争取机会来听法;你心里没有法,人家劝你来听法,你会推托,“最近我忙,走不开,慢慢再说。”你心里有僧团,有佛弟子的修行道场,心里有善知识、有老师同学,你就会往道场跑,一切都是受心指挥的。

  男青年接女朋友跑得快,你们度众生也别客气,

  带几个亲友一起来听法,更要跑得快

  从前有个男青年边走边嘀咕,心里不高兴,走得也不快,“我很累了,还叫我帮她去配药,怎么不叫别人呢?我看她年纪老了,又是邻居,就帮个忙,也算是件好事。”

  忽然遇到一个同事,“哎呀,小王,我正要去你家,给你送电报。”他拆开来一看,马上精神百倍,就往火车站跑,因为他的女朋友十点二十分火车到站,这也叫不离。(众笑)心中有女朋友,两条腿就跑到女朋友那里,(众笑)跑得快啊。

  你们也跑得快一点,要求不高,希望你们下次每人带个亲友来,或者降低一点要求,你们夫妻两个,带一个亲友来,即使这个亲友不完全信佛,看你们面子来了,你们态度热情点,拉着他的手,一个往前拖,一个往后推。(众笑)度众生用不着讲客气,我就是不客气的。有一天我跟儿子女儿们说:你们每家三口,至少到我这儿来一个。(众笑)

  

《学修三皈依(50~5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