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中心,佛法裏叫我執、法執,如不修行,這種缺陷
會越來越嚴重
·佛法是無漏法,儒教道教都是世間法,是有漏法,痛苦都是從缺陷中産生
·佛弟子將來都能成聖者、菩薩,人往高處走,千萬不要往低處流
·“南無”是敬禮的意思,印度風俗以二手合掌、口說“南無”,表示向您
致敬
長期以來,中國佛門把佛教與儒教混在一起,起了矛盾,
一面要解脫,一面要束縛,形成了壓抑,一代傳一代,壓抑得很厲害
當然今天我不跟你們講心理醫學、心理療法,假如你們喜歡聽,另外抽幾個月,我專門給你們講,我看也有必要,可是沒時間。現在佛門裏的佛弟子,心理缺陷、人格缺陷很嚴重,心理大都不健康,憂郁症也很普遍,因爲長期以來,佛門也傳統地受了封建社會儒教的影響,佛教與儒教這兩種思想混在一起,起了矛盾,一面要解脫,一面要束縛,形成了壓抑,一代傳一代,這種壓抑也很厲害。
人格缺陷的根子是自我中心,佛法裏叫我執、法執,
如不修行,這種缺陷會越來越嚴重
人格缺陷有一個最最要緊的根子,其他的心理缺陷都從這個根子裏出生,就是自我中心,每個人都以自己爲中心,在佛法上就叫我執,也包括法執。有了自我中心,非但人格不圓滿,而且這種人格缺陷會發展得越來越嚴重。
所以懂得一點心理學有好處,你就容易懂佛法,懂得了佛法,你就容易懂辯證法。
佛法是無漏法,儒教道教都是世間法,
是有漏法,痛苦都是從缺陷中産生
只有佛陀的人格是圓滿的。我們今天佛弟子跟佛學,我們修行是要修成像佛陀那樣圓滿的人格,那是最高尚、最圓滿。佛講的法都沒有漏洞的,有漏洞的法就不可能使你人格圓滿。佛法是無漏法,世間上的一切學問,包括儒教道教,都是世間法,全是有漏法,是不可能使你人格圓滿的。人格圓滿了,沒有缺陷就不會有痛苦,痛苦都是從缺陷中出生的。
佛弟子將來都能成聖者、菩薩,
人往高處走,千萬不要往低處流
我們要學佛、要成佛,必須對佛有所了解。佛是人格圓滿、智慧圓滿、徹底覺悟,我們對佛這樣圓滿的功德,應該有崇尚心。崇是崇高,尚是高尚。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我們今天是凡夫衆生,希望將來都能成爲聖者,成爲菩薩。千萬不要往低處流,今天是人,還沒有死已經變成衣冠禽獸,死了下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敬禮~以恭敬心頭面禮足
“南無”是敬禮的意思,印度風俗以二手合掌、
口說“南無”,表示向您致敬
敬禮,敬禮是表示恭敬,印度風俗:小孩子看見家裏來了客人,他馬上兩手合掌,向客人敬禮,口裏說:“南無”,意思就是“我向你致敬”。釋迦佛是印度人,所以佛門敬禮也是采取印度的禮節。印度人合了掌還要說“南無”,我們說也可以,不說也可以,因爲合掌就表示恭敬了。
學修叁皈依10-7 (43)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10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頭面禮佛的腳是印度最尊敬的禮節,漢地佛教
行的是“接足禮”,都好,相互尊重吧
提要:
·合掌表示一心恭敬,指不要交叉分開,掌要當胸,不可當腹
·頂禮要頭碰到地或拜墊,年老體虛、高血壓可開許不碰地,有人怕額頭
沾上泥灰,應知這可是禮佛的記號
·頭面禮佛的腳是印度最尊敬的禮節,漢地佛教行的是“接足禮”,都好,
相互尊重吧
合掌表示一心恭敬,指不要交叉分開,
掌要當胸,不可當腹
你們合掌會合嗎?你合給我看看。你偏高,他偏低。要合掌當胸,十個指頭並起來,再把兩手合起來,表示一心,一心才表示恭敬。
有許多人合掌,變成手指交叉,那不是一心了,還有些人合掌,兩手中間是空的,這叫空掌。還有些合掌,像朵花苞,(衆笑)這個我不懂,但也不能叫合掌吧?還有的合掌,合在額骨頭上。有的合在肚皮上,(衆笑)這叫合掌當腹。
當年仁德大和尚叫清定上師辦九華山佛學院,清定上師忙,就叫我和一個出家弟子一起去辦。那時候我住在樓上,聽到樓梯“噔噔噔”聲音很響,我開開門,想看看是誰,因爲寺院裏不准有這樣響的聲音,寺院裏要保持寂靜。一看有點面熟,他認得我,聽說傅老師在上面,就跑上來了,看見我高興得老遠就說:“傅老師,我來看你了。”來個合掌當腹。(衆笑)後來才知道他是上海人,剛出家不久。
佛教裏有一種禮節,兩手合掌以後,依次按在頭上、喉間、胸口,表示身口意向佛表示恭敬。如果不是這樣敬禮,就應該合掌當胸。千萬不要單掌,(衆大笑)這算練什麼功法?爲什麼我這麼辛苦地給你們講?就是希望佛門再也不要紊亂了,皈依佛的佛弟子都照釋迦佛的辦。
頂禮要頭碰到地或拜墊,年老體虛、高血壓可開許不碰地,
有人怕額頭沾上泥灰,應知這可是禮佛的記號
合掌要恭敬,禮佛也要恭敬,有拜墊,頭要碰到拜墊,沒有拜墊,頭要碰到地。如果你懶惰,不碰到地,就是不恭敬。佛是慈悲的,年老的人彎不下去,有高血壓的,頭朝下太多就有危險,有些人胖得彎不下去,那麼可以開許不碰到地,能彎多少就多少吧。我有個學生從前在某佛學苑學習,有一天來了一個胖子,胖得走路都氣喘,這麼胖怎麼彎得下去啊?一面禮佛,一面喘,(學喘氣狀)(衆笑)那麼可以開許。
我從前禮佛都碰地的,哪怕是泥土地我也碰下去。有人就不敢碰,說是泥土不幹淨,一磕頭,頭上一個灰土圈,全是灰。嘿嘿,這是光榮的記號,表示你已經恭敬禮佛了,你怕肮髒,拿塊手帕擦擦就好了。
但是現在我不能頭碰著地了,因爲我有高血壓、心髒病,還有嚴重的腦動脈硬化,醫生就怕我出事情,再叁叮囑:頭不能朝下。所以他們同學都不讓我頭碰著地,也請你們各位菩薩開許開許,(衆笑)真的送我到醫院裏去,你們聽法也聽不成了。
頭面禮佛的腳是印度最尊敬的禮節,漢地佛教
行的是“接足禮”,都好,相互尊重吧
漢地的禮佛方式,是一只手下去,再一只手下去,伸出去,翻開來,再收回來。佛經裏說的禮佛方式是“頭面禮足”,頭和面碰到如來的腳,意思是以我最尊貴的頭(印度人以頭爲最尊貴)來禮如來的腳,而不必翻掌。
有個小故事,我家附近有個龍華古寺,每逢佛菩薩聖誕,我總要去燒香禮佛,我是以頭面禮足的方式禮佛的。禮完佛我還有事情要辦,就想走了,一個老居士已經等在旁邊了,他說:“來來來,你不會禮佛,我來教你。”那麼我不能走了,人家這麼好心,總要有點禮貌吧。他做給我看,手伸出去翻過來,“你看清楚了嗎?”我說“看清楚了。”“你學會了嗎?”“學會了。”我想可以讓我走了。“你拜給我看看。”(衆笑)我只好拜給他看。“喔喲,你倒學得快嘛。”我心想我早就會的。(衆笑)
聽說那位老居士這種禮佛方式,叫“接足禮”,大概意思是佛朝你走過來,你把佛兩只腳接住了。(衆笑)這種方式出于哪本經書我不知道,因爲我沒有很好深入經藏,才疏學淺,也許它有一定的根據吧,所以我們不能說他們錯了。希望他們也懂得多一點,不要說我們頭面禮足錯了,互相尊重吧。
學修叁皈依10-8 (44)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10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有了信仰就應該順著法去走,現在有許多人信佛後,在法上反走,連護法都會朝他瞪眼睛
提要:
·要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末法時期衆生都能成佛,除非有人是大腦
一半球
·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全世界都贊歎崇敬,這就是我們信仰的根據
·我是末法衆生,講法特別慢,主要是我聽多了,思維多了,在實踐中體會
多了,所以話也就多了,求快的人不消化,營養吸收不進去的
·有了信仰就應該順著法去走,現在有許多人信佛後,在法上反走,連護法
都會朝他瞪眼睛
要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末法時期
衆生都能成佛,除非有人是大腦一半球
我又要說笑話了,(衆笑)衆生都應該有成佛的志向,“佛道無上誓願成”,發了誓願不能違反。你們將來個個都要成佛,我跟你們一樣也會成佛的,你總不能說:“我看這些人都能成佛,就是你老師不能成佛,因爲這些人都是大腦兩半球,你老師大腦一半球。”
說句笑話,假如多少多少年代以後,我真的修成佛了,我成佛你們高興不高興啊?(下答:高興)那個時候衆生看見我走過來,希望不要把我腳抓住了,因爲抓住了我的腳,我沒辦法走路了。這不過是我個人的想法,說說笑笑喔。 信順~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全世界都贊歎崇敬,
這就是我們信仰的根據
信順,聽了佛法對佛就會有信仰,要有根有椐的信仰,而不要無根無據的信仰,有根有據的信仰才是正信。根據在哪裏?釋迦佛說了四十九年法,智慧圓滿,徹底覺悟,這就是我們信仰的根據。全世界都對釋迦佛非常恭敬,連小學老師講曆史都提到,古印度有個王太子叫釋迦牟尼,爲了尋求宇宙人生的真理,而出家修道,苦行六年證悟成佛,都對釋迦佛非常恭敬。
你到圖書館去看看,…
《學修叁皈依(40~4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