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修叁皈依(30~39)▪P5

  ..續本文上一頁避暑,像我這樣的年齡,一熱就要中暑,各地的夏天都太熱了,天天刮痧,把皮都刮破了。(衆笑)崇教寺的夏天恰恰很涼快,學修禅定正合適,所以每年我都要來教禅定。今年我特別重視學習叁皈依,我們常住首先要學好。你們各地的居士來到祟教寺,當然也可以學。

  崇教寺圍牆上寫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別把釋迦佛淡忘了,佛弟子都要念佛念法念僧

  爲什麼我們崇教寺圍牆上寫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爲我看到很多年來,佛弟子都快把釋迦佛淡忘了。釋迦佛是我們根本的師父,這麼一寫,你們進崇教寺就看到“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看到了,你心裏就念了一遍,這就叫念佛。即使你口上不唸,心裏也在念。當年釋迦佛在人間的時候,每個佛弟子皈依叁寶了,都要念佛念法念僧,念就是要念念不忘,念佛念的就是釋迦佛。

  佛教本無宗派,有位法師說,

  無宗無派就是什麼宗派都在裏面了

  後來佛教傳到中國來,分了宗派。佛教本來沒有宗派的,中國從前有十大宗派,都是中國人自己搞出來的。

  我記得十多年前,福鼎佛教協會把我留下來,希望我爲福鼎佛教做貢獻,所以辦了一個佛教文化教育部。有一次海外的法師來參觀,他問我:“老師,你是什麼宗派?”我說:“我無宗無派。”這位法師就說:“無宗無派,就是什麼宗派都在裏邊了。”這位法師說得對。

  我們念釋迦佛,卻被人說成不是念佛的,

  他們把釋迦佛取消了,罪過啊

  淨土宗修持的方法就是念佛,是念西方極樂淨土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也叫念佛,因爲阿彌陀佛也是佛,你念藥師佛,也叫念佛;你念釋迦佛,也叫念佛。可是現在我們念釋迦佛,有些人就說我們不是念佛的,難道釋迦佛不是佛啊?你把釋迦佛取消了?罪過啊!

  大雄寶殿的兩邊,有時候是供的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有時候是供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有時候是供的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每個大殿的正中都是釋迦佛,因爲他是本師。不是釋迦佛最大,是本師啊。

  有的居士在家供佛像,竟然叫釋迦佛靠邊站,

  沒有釋迦佛,哪有你這個佛弟子

  可是如今很多人心目中,釋迦佛已經靠邊站了。很多年前有個居士請我到他家,看看他供的佛像,擺放的位置對不對,我說“你怎麼不供釋迦佛。”他說:“供的供的,在裏邊。”我頭伸進去看,原來他把釋迦佛供在邊邊上,讓釋迦佛靠邊站了。

  叁寶的地方是我們學習的地方,大雄寶殿正中供的都是釋迦佛,你家裏的佛堂怎麼把釋迦佛供在邊邊上呢?就好比叫爸爸靠邊站,沒有爸爸媽媽,哪有你啊?沒有釋迦佛,哪有你這個佛弟子啊?當然釋迦佛不會生你的氣,可你自己背罪過啊。

  學修叁皈依10-3 (39)

  ────────────────────────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10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南無”其義無量,總則謂以清淨的

  身口意來皈依佛,祈求佛的加持

  提要:

   ·有把“那摩”照字音讀成“南無”,那就錯了,因爲釋迦佛成佛,恰恰在

   南贍部洲

   ·“南無”其義無量,總則謂以清淨的身口意來皈依佛,祈求佛的加持

   ·皈依就是歸投依靠,佛弟子必須常隨佛學

   ·佛教、儒教、道教應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達到和諧

  南無~印度音,能海上師說:“其義無量,謂皈依、崇尚、敬禮、信順、愛慕、欽仰、不離、求救、賜與等諸義,不能具說。總則清淨叁門,皈依供養誠求叁輪加持無余獲得而已。”

  有把“那摩”照字音讀成“南無”,那就錯了,

  因爲釋迦佛成佛,恰恰在南贍部洲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意思就是“我以無上敬意皈依釋迦牟尼佛爲根本師尊。”

  先講講“南無”。“南無”是印度音,不能念“南wu”,“南wu” 的解說:南方沒有釋迦牟尼佛,(衆笑)那不是笑話了?偏偏釋迦牟尼佛成佛的地方是南贍部洲。要唸“那摩”。因爲當初佛教傳到中國來是古時候,古漢語“南無”就讀作“那摩”,如今的閩南客家話還保留古時的讀音。有的經書上現在就不寫“南無”兩個字,而照印度音寫“那摩。”

  再舉一個例子,《心經》最後幾句,“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真正的音不是“揭谛”,而是“格的格的”,也是出于漢語古音與現代音的差別。現在都傳遍了,要改正也很困難,那麼就“揭谛揭谛”吧,(衆笑)反正一切唯心造,你只要心中有觀世音菩薩就好了。

  “南無”其義無量,總則謂以清淨的

  身口意來皈依佛,祈求佛的加持

  能海上師說:“其義無量,謂皈依、崇尚、敬禮、信順、愛慕、欽仰、不離、求救、賜與等諸義”,“南無”有這麼多的含義,而且還不止這麼多,所以寫個“等”字。“不能具說”,這個內涵非常豐富,真正要說全也很困難。

  “總則清淨叁門,皈依供養誠求叁輪加持無余獲得而已。”這些話我是從能海上師編輯的《戒定慧基本叁學》裏摘下來的。想起一件事情,從前我講法,經常聽到有人對我有意見,人家就跑來告訴我:“老師,有人說你閑話。他說:傅老師講的都是能海上師的話,他自己沒什麼東西的。”在他聽起來,好像把老師貶低了,我聽起來是好話,所以我非常高興,講法的時候想起來就要把這話傳布一下。我是跟別人相反,別人聽到閑話,就怕傳開來,我聽到閑話,我幫他傳布,讓所有的人都知道。我說:“這句話真好,他給我證明:我講的法都是根據能海上師講的,我沒有自己參加什麼意見,那就靠得住了。” 皈依~歸投依靠,佛弟子必須常隨佛學,持好皈依戒,修好皈依願

  

  皈依就是歸投依靠,佛弟子必須常隨佛學

  我們先講“皈依”,通俗的解說就是“歸投依靠”。再說得通俗一點,你皈依佛了,要聽佛的話,要跟佛走,這就是皈依的意思。所以“佛弟子必須常隨佛學”,佛就是釋迦佛,我們是佛弟子,要常隨釋迦佛,學習佛陀的智慧。“持好皈依戒,修好皈依願”,既然皈依了,就要遵守皈依戒,還要修好皈依願。

  皈依戒有叁條: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佛教、儒教、道教應互相尊重,

  只有互相尊重才能達到和諧

  現在社會上都在學習祖國的傳統文化,儒教道教是傳統文化,祖國的文化裏更多的是佛教的傳統文化。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學儒教的《弟子規》、《叁字經》,我們不可以到他們那裏去反對他們,而應該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達到和諧。

  

《學修叁皈依(30~3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