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修三皈依(30~39)▪P5

  ..续本文上一页避暑,像我这样的年龄,一热就要中暑,各地的夏天都太热了,天天刮痧,把皮都刮破了。(众笑)崇教寺的夏天恰恰很凉快,学修禅定正合适,所以每年我都要来教禅定。今年我特别重视学习三皈依,我们常住首先要学好。你们各地的居士来到祟教寺,当然也可以学。

  崇教寺围墙上写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别把释迦佛淡忘了,佛弟子都要念佛念法念僧

  为什么我们崇教寺围墙上写了“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我看到很多年来,佛弟子都快把释迦佛淡忘了。释迦佛是我们根本的师父,这么一写,你们进崇教寺就看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看到了,你心里就念了一遍,这就叫念佛。即使你口上不唸,心里也在念。当年释迦佛在人间的时候,每个佛弟子皈依三宝了,都要念佛念法念僧,念就是要念念不忘,念佛念的就是释迦佛。

  佛教本无宗派,有位法师说,

  无宗无派就是什么宗派都在里面了

  后来佛教传到中国来,分了宗派。佛教本来没有宗派的,中国从前有十大宗派,都是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

  我记得十多年前,福鼎佛教协会把我留下来,希望我为福鼎佛教做贡献,所以办了一个佛教文化教育部。有一次海外的法师来参观,他问我:“老师,你是什么宗派?”我说:“我无宗无派。”这位法师就说:“无宗无派,就是什么宗派都在里边了。”这位法师说得对。

  我们念释迦佛,却被人说成不是念佛的,

  他们把释迦佛取消了,罪过啊

  净土宗修持的方法就是念佛,是念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也叫念佛,因为阿弥陀佛也是佛,你念药师佛,也叫念佛;你念释迦佛,也叫念佛。可是现在我们念释迦佛,有些人就说我们不是念佛的,难道释迦佛不是佛啊?你把释迦佛取消了?罪过啊!

  大雄宝殿的两边,有时候是供的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有时候是供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有时候是供的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每个大殿的正中都是释迦佛,因为他是本师。不是释迦佛最大,是本师啊。

  有的居士在家供佛像,竟然叫释迦佛靠边站,

  没有释迦佛,哪有你这个佛弟子

  可是如今很多人心目中,释迦佛已经靠边站了。很多年前有个居士请我到他家,看看他供的佛像,摆放的位置对不对,我说“你怎么不供释迦佛。”他说:“供的供的,在里边。”我头伸进去看,原来他把释迦佛供在边边上,让释迦佛靠边站了。

  三宝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大雄宝殿正中供的都是释迦佛,你家里的佛堂怎么把释迦佛供在边边上呢?就好比叫爸爸靠边站,没有爸爸妈妈,哪有你啊?没有释迦佛,哪有你这个佛弟子啊?当然释迦佛不会生你的气,可你自己背罪过啊。

  学修三皈依10-3 (39)

  ────────────────────────

  学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 圆满三皈依慧

  傅味琴讲于泰顺崇教寺 2010年7月10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南无”其义无量,总则谓以清净的

  身口意来皈依佛,祈求佛的加持

  提要:

   ·有把“那摩”照字音读成“南无”,那就错了,因为释迦佛成佛,恰恰在

   南赡部洲

   ·“南无”其义无量,总则谓以清净的身口意来皈依佛,祈求佛的加持

   ·皈依就是归投依靠,佛弟子必须常随佛学

   ·佛教、儒教、道教应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达到和谐

  南无~印度音,能海上师说:“其义无量,谓皈依、崇尚、敬礼、信顺、爱慕、钦仰、不离、求救、赐与等诸义,不能具说。总则清净三门,皈依供养诚求三轮加持无余获得而已。”

  有把“那摩”照字音读成“南无”,那就错了,

  因为释迦佛成佛,恰恰在南赡部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意思就是“我以无上敬意皈依释迦牟尼佛为根本师尊。”

  先讲讲“南无”。“南无”是印度音,不能念“南wu”,“南wu” 的解说:南方没有释迦牟尼佛,(众笑)那不是笑话了?偏偏释迦牟尼佛成佛的地方是南赡部洲。要唸“那摩”。因为当初佛教传到中国来是古时候,古汉语“南无”就读作“那摩”,如今的闽南客家话还保留古时的读音。有的经书上现在就不写“南无”两个字,而照印度音写“那摩。”

  再举一个例子,《心经》最后几句,“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真正的音不是“揭谛”,而是“格的格的”,也是出于汉语古音与现代音的差别。现在都传遍了,要改正也很困难,那么就“揭谛揭谛”吧,(众笑)反正一切唯心造,你只要心中有观世音菩萨就好了。

  “南无”其义无量,总则谓以清净的

  身口意来皈依佛,祈求佛的加持

  能海上师说:“其义无量,谓皈依、崇尚、敬礼、信顺、爱慕、钦仰、不离、求救、赐与等诸义”,“南无”有这么多的含义,而且还不止这么多,所以写个“等”字。“不能具说”,这个内涵非常丰富,真正要说全也很困难。

  “总则清净三门,皈依供养诚求三轮加持无余获得而已。”这些话我是从能海上师编辑的《戒定慧基本三学》里摘下来的。想起一件事情,从前我讲法,经常听到有人对我有意见,人家就跑来告诉我:“老师,有人说你闲话。他说:傅老师讲的都是能海上师的话,他自己没什么东西的。”在他听起来,好像把老师贬低了,我听起来是好话,所以我非常高兴,讲法的时候想起来就要把这话传布一下。我是跟别人相反,别人听到闲话,就怕传开来,我听到闲话,我帮他传布,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说:“这句话真好,他给我证明:我讲的法都是根据能海上师讲的,我没有自己参加什么意见,那就靠得住了。” 皈依~归投依靠,佛弟子必须常随佛学,持好皈依戒,修好皈依愿

  

  皈依就是归投依靠,佛弟子必须常随佛学

  我们先讲“皈依”,通俗的解说就是“归投依靠”。再说得通俗一点,你皈依佛了,要听佛的话,要跟佛走,这就是皈依的意思。所以“佛弟子必须常随佛学”,佛就是释迦佛,我们是佛弟子,要常随释迦佛,学习佛陀的智慧。“持好皈依戒,修好皈依愿”,既然皈依了,就要遵守皈依戒,还要修好皈依愿。

  皈依戒有三条: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佛教、儒教、道教应互相尊重,

  只有互相尊重才能达到和谐

  现在社会上都在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儒教道教是传统文化,祖国的文化里更多的是佛教的传统文化。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学儒教的《弟子规》、《三字经》,我们不可以到他们那里去反对他们,而应该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达到和谐。

  

《学修三皈依(30~3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