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介紹以鼓勵大家信心,願在哪裏學,
可由你選定,小住同學家有急事,可以回家
能海上師說,“略舉數例”,這還是能海上師稍微舉幾個例子給我們聽聽,“可見此法具攝大小顯密說修一切法門也”,一切法門全都具足了。這是上師在民國十七年講的話。今天特地給你們介紹一下。一方面鼓勵你們生起信心,一方面你們先把條件准備好。
願意在哪裏學,由你自己挑選,在太湖吉祥寺、開化文殊院、泰順崇教寺、漢川清涼寺、嶽陽蓮花寺學都可以。還有一種叫隨行,因爲有些小住同學提出來,很想跟著我走走,我走到哪裏他們就跟到哪裏,這一次就滿足大家願望,可以隨行。但是年老身體吃不消的,不要隨行,因爲很辛苦的。最好固定在一個地方學。
小住同學家裏如有急事,不用請假,打個招呼就可以了。今天就到這裏。
學修叁皈依7-1 (22)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5日
經文: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我們的本色就是佛性,我們的佛性上世俗的
灰塵蒙得夠厚的了,不要再沾上灰塵了
提要:
·我們的本色就是佛性,我們的佛性上世俗的灰塵蒙得夠厚的了,不要再
沾上灰塵了
·聽了佛法一天天覺悟起來,這就是在本色上放出了光輝
·在未來佛面前培福,超過在十方佛面前培福的功德
·勤勞的人沒工作幹,感到孤獨,也怕被人看不起
·要尊重群衆,愛護群衆,讓他們心情愉快,生活得好
我們的本色就是佛性,我們的佛性上世俗的
灰塵蒙得夠厚的了,不要再沾上灰塵了
我這還是頭一次到這個新講堂來,我看這個講堂還挺不錯的。現在幾乎都坐滿了,後面再來人咋辦?看樣子還不夠大,假如人多,實在坐不下,講臺上兩邊也好坐的,經書裏常提到圍繞而坐,兩邊坐坐,就成了圍繞。
這個講堂,我喜歡的就是木板都保持了本色。本色就不錯,人爲油漆的顔色,我不太喜歡。而且這個本色,你們塗了一點光漆,光滑又有點發亮,這樣一來,就不沾灰塵了。
希望大家好好學習,我們的本色就是佛性,無始以來我們的佛性已經蒙上了很多灰塵,今天進了佛門,不要再蒙上灰塵了。我們在世俗裏呆久了,世俗的灰塵已經蒙得夠厚的了,爲什麼進了佛門,有的還去學儒教道教?再蒙上這些灰塵,有必要嗎?
聽了佛法一天天覺悟起來,
這就是在本色上放出了光輝
我們的佛性都是圓滿的,本色一點沒變。來到泰順崇教寺,也包括法雨山佛學苑、大般若佛學苑以及我們各個道場,聽了佛法,一天一天覺悟起來,這就是在本色上放出了光輝,多好啊!
在未來佛面前培福,
超過在十方佛面前培福的功德
今天我是中午到,休息一會兒就來跟大家說幾句話。上海還有一批同學,大概在四五點鍾到。大家要把接待工作做好,做好接待,功德無量,因爲個個都是未來佛。在佛前培福功德已經很大了,在未來佛面前培福功德更大,爲什麼?因爲佛已經成佛了,未來佛慢慢也成佛了,佛的數量就增加了。所以佛講過,在未來佛面前培福,超過在十方佛面前培福的功德。
勤勞的人沒工作幹,感到孤獨,也怕被人看不起
小住同學裏有老同學也有新同學,也有來過好多次的,工作上要安排好。衆生普遍的心理,一是怕閑著無聊,非常孤獨,特別是愛勞動的人,不勞動難受;還有一個怕人家看不起,所以要盡量安排來小住的新老同學參加點工作。我們人多,大家分一點工作,工作量也很小,這也好,我們主要是來學法的嘛。
跟大家抱歉一下,我們的建設遠遠跟不上大家學法的熱情,床位比較擠,難免有許多同學要住在佛堂裏,那就把窗簾拉下來好了。這裏用水是不愁的,但洗澡可能會擠一點,大家互相照顧一下,時間不要長,給他人一個方便。
要尊重群衆,愛護群衆,
讓他們心情愉快,生活得好
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從今年元旦開始,我們常住同學花一年時間,要學習做到尊重群衆愛護群衆,所謂群衆是指每一個人。所以我們對每一個來的人,都要尊重都要愛護,要讓他們心情愉快,生活得很好。
學修叁皈依7-2 (23)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5日
經文: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出家人是人天師表,
天上人間都應該以他們爲師
提要:
·四攝法第一是布施,要布施大家一個微笑
·菩薩愛衆生猶如母親愛獨子,度衆生要有慈悲的臉
·四攝法第二是要利行,要能合衆,不能把佛弟子引到外道那裏去
·四攝法第叁是要愛語,不能說使人怄氣的話,提意見也要和善一點
·四攝法第四是同事,大家一起做弘法工作,各部門要合理安排
·要尊重出家人,個別同學這一點沒學好
·出家人是人天師表,天上人間都應該以他們爲師
四攝法第一是布施,要布施大家一個微笑
特別要做到四攝法,四攝法第一個就是布施,你至少布施給大家一個微笑。微笑最容易,最容易的事情偏偏衆生不肯做,衆生愚蠢就愚蠢在這裏。從前上海公交車很擠,難免會碰到一點,那麼你打個招呼,說一聲“對不起”就沒事了。可是這叁個字他不肯說,甯願吵架,去說叁百個字,弄得大家怄氣,有冷靜頭腦的人真想不通。你朝人家微笑一下,“我不小心,對不起啊。”那麼就沒事了嘛。
菩薩愛衆生猶如母親愛獨子,
度衆生要有慈悲的臉
菩薩愛衆生就好比母親愛獨子,大家都是修菩薩法的,要像母親愛孩子那樣愛衆生。有人說後娘的臉不好看,在座的沒有當後爹後娘的吧?其實這句話也不見得全對,我們有個老同學,他媽死了,爸娶了個後娘,後娘對他可真好啊。所以有的話吃不准,還是佛說的對,法無定法。
菩薩總是笑嘻嘻的,你看彌勒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都是笑嘻嘻的。有人說:五百羅漢堂,有的羅漢就沒有笑嘻嘻。因爲他不是菩薩呀,你不度衆生,不笑沒關系的,你要度衆生就要有慈悲的臉,布施大家一個微笑。
四攝法第二是要利行,要能合衆,
不能把佛弟子引到外道那裏去
第二個要利行,只做對別人有利益的事情,不做對別人不利的事情。譬如說,你起煩惱就會影響別人,別人也會不高興,所以不要起煩惱。你不遵守規章製度、不守紀律、不能合衆,別人跟你難以和合,這也不要做。你跟別人聊天,說說學佛的心得,天天法喜充滿,這很好。可是有人又去跟人家說儒教道教,有必要嗎?人家又不喜歡聽你這一套,你說得這麼起勁幹嘛?你又不是來這兒傳銷的。即使有個別人喜歡聽,你是把佛弟子引到外道那裏去,那是危害衆生啊,所有諸如此類都不叫利行。
四攝法第叁是要愛語,
不能說使人怄氣的話,提意見也要和善一點
第叁個,要說愛語。我們說話,要說人家喜歡聽的話,不能說使人怄氣的話。比如說糾察必須要管好紀律,這是他的工作,可是糾察說話也應該態度好一點,臉上和善一點,多提醒少批評,也要做到愛語啊。
四攝法第四是同事,大家一起做弘法工作,
各部門要合理安排
第四個是同事,大家一起工作,哪個地方忙不過來, 要合理的調配,“同事”就是大家一起做好弘法工作。希望大家要學習好四攝法,今天我不過提一提,以後可能要有一個階段專門學習四攝法。
要尊重出家人,個別同學這一點沒學好
“尊重群衆,愛護群衆”,我們今年特別提出來,要做到尊重出家人,當然我們每年都提的。因爲現在有極個別的老同學,對出家人不尊重,我是對他意見很大,因爲我從進佛門開始,一直是對出家人尊重的,我師父就是出家人。
我這個老師很恭敬出家人,怎麼個別學生竟然不恭敬出家人,這就不好理解了。可能因爲他們不向我學,而向自己的傲慢學。
有個別人來的時候脾氣就很壞,我們總是慈悲喽。但是寬容是有限度的,不能長期這樣,慈悲的目的是希望你改正。
出家人是人天師表,天上人間都應該以他們爲師
今天下午要來的這批同學中,可能有叁位出家人,他們是寺院裏大和尚派來學習的,過幾天大和尚可能也會來。出家同學跟我們不一樣,受的戒就不一樣,穿的衣服也不一樣。現在有些居士說是信佛的,穿的衣服多漂亮啊!漂亮在哪裏?打扮得像妖精那樣。而且出家人的知見跟我們也不一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
出家人就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沙彌沙彌尼將來受了具足戒也是比丘比丘尼。出家人稱爲人天師表,人天師表你們懂嗎?譬如說太上老君在天上,是天,孔子是人,不過早就死掉了,可是他們徒子徒孫很多,希望他們有一天醒過來,拜出家人爲師,因爲出家人是人天師表。
學修叁皈依7-3 (24)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5日
經文: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要和諧,要互相尊重,希望大家
尊重我們所保持的純粹佛教思想
提要:
·我們遵守叁皈依,不學儒教道教,得到了大家的…
《學修叁皈依(20~2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