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100~108)▪P4

  ..續本文上一頁不盡爲方丈,而須練習馭衆之能力

  “比丘雖不盡爲方丈,而須練習馭衆之能力”,一個寺院只有一個方丈,不可能每一個人都當方丈,但是你必須要具備統領大衆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你當不當方丈,都沒有關系,你在僧團照樣能起到好的作用。同學之間有矛盾,或者某些做法錯誤了,你也有能力去引導他們。

  現在佛門對戒不重視,對和合不重視,很可怕,佛門鬧鬥爭,完全失去了佛教的精神面貌。你們可以讀一讀能海上師早年寫的《六和合義》。聽說佛教會會長看了很歡喜,他還印了兩百份,發下去叫大家學學。

  皈依自性叁寶,要以外緣叁寶來引發自性叁寶

  “自歸依佛”,自歸依佛就是講的皈依自性佛寶,自歸依法講的是皈依自性法寶,自皈依僧講的是皈依自性僧寶。

  “以外緣叁寶引發自性叁寶”,這句話很重要,我們講自性叁寶的時候,切記不能不要外緣叁寶。大殿裏的佛像,我們誦的經書、聽的法,比丘僧以及修行正法的僧團,這就是外緣叁寶。外緣叁寶必須要有,它的作用和目的是把衆生的自性叁寶引發出來。

  現在末法時期有兩種偏向:一種只要外緣叁寶,一種強調自性叁寶,不重視外緣叁寶。應該是外緣叁寶、自性叁寶都重要,用外緣叁寶來引發自性叁寶。這是真正佛教的路線。至于有人連自性叁寶、外緣叁寶都搞不清楚,也不重視也不尊重,盡在佛門裏搞封建迷信,這不值得一談。

  對外緣叁寶生起恭敬、敬仰、愛慕的心,

  就把自性叁寶引發出來了

  環境是重要的條件,衆生的心往往是隨環境而生的。我們看見佛像,心裏就生起對佛恭敬、敬仰、愛慕的心,我們這顆心就跟佛合起來了。也就是說佛的形象引發了你對佛的恭敬愛慕,也就是把你自性的佛寶引發出來,自性佛寶就是覺悟。我們誦經、聽法,心隨著法上的意義轉,接受了法的影響,這就把自性法寶引發出來。看到僧的威儀、僧的清淨,就會發歡喜心,你既然是對清淨莊嚴發歡喜心,你心裏也往清淨莊嚴上轉了,這就把自性僧寶引發出來。古人也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面的環境影響作用很大的,所謂潛移默化。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32-4)(總第108)

  ◎ 傅味琴 講于 2002.3.16

   佛寶是引發我們覺悟的緣,法寶是息滅

  煩惱的緣,僧寶是達到清淨的緣

  提要:

  ■ 佛寶是引發我們覺悟的緣,法寶是息滅煩惱的緣,僧寶是達到清淨的緣

   ■ 要以釋迦佛圓滿的教義爲宗,只有釋迦佛的教導才是最最圓滿

   ■ 懂得佛偉大在哪裏,才是真恭敬佛

   ■ 只有懂佛法的道理才是恭敬法

   ■ 出家是以清淨心解脫生死,知道了出家的功德,對僧的恭敬心就起來了

   ■ 最不好就是不求懂,不講清楚,這就促使佛教很快滅掉

  佛寶是引發我們覺悟的緣,法寶是息滅

  煩惱的緣,僧寶是達到清淨的緣

  環境在佛法裏就叫緣,從因到果全靠緣,什麼外緣就能起什麼作用。佛寶是我們覺悟的外緣,法寶是我們寂靜的外緣、息滅煩惱的外緣,僧寶是我們能達到清淨的外緣,哪可以不要呢?所以修行要成就必須要走圓滿的道路,抓片面是不行的。

  要以釋迦佛圓滿的教義爲宗,

  只有釋迦佛的教導才是最最圓滿

  佛教傳來中國分了宗派,逐漸脫離了圓滿,造成宗派之間觀點不同。有時候宗派觀點偏得太厲害了,宗派內部觀點也不同。從圓滿的角度看,很容易發現宗派的偏頗。比方從正中看,你很容易看出來這是偏左那是偏右。如果你不站在中間,你在左邊看,偏左的你以爲是正中,再也看不出這是偏左了,正中的你看成偏右,還要說正中的閑話。你從偏右去看,也一樣看不准。

  前幾年海外一個法師來佛協,他問我:“老師,你是哪一個宗派的?”我說:“我無宗無派。”“無宗無派就是什麼宗派都在裏面。”我說“對對”。有時候我開玩笑說:我是“釋迦宗”,以釋迦佛圓滿的教義爲宗。只有釋迦佛的教導才是最最圓滿,無論什麼宗派都是從這出生的。

  懂得佛偉大在哪裏,才是真恭敬佛

  說得太高了,強調自性叁寶,就容易否定外緣叁寶。其實你真正要悟到自性叁寶,也不容易呀,用外緣叁寶引發引發你的自性叁寶不好嗎?要求太低了,好像不懂自性叁寶沒有關系,哪怕早晚功課裏有皈依自性叁寶,可是唸的人也不懂,認爲只要看見佛像拜就可以了,他們認爲拜是最最恭敬。其實懂是最恭敬,拜佛只是一種禮節,你懂得佛偉大在哪裏,比你拜佛要恭敬得多。

  只有懂佛法的道理才是恭敬法

  只有懂佛法的道理才是恭敬法,可是現在人往往只知道唸,爲了表示恭敬法寶,他跪著唸。假如要我跪著,我實在受不了,膝蓋痛啊。深圳有個姑娘,我的女學生到她那裏買香,她勸這個女學生,“你唸經要跪著唸,跪著唸是恭敬。”她把褲腳拉開,“你看我膝蓋都跪起一層厚厚的皮,所以佛菩薩特別喜歡我,我現在男朋友多得不得了。”這麼樣講話,可見她佛法根本不懂的。

  出家是以清淨心解脫生死,知道了

  出家的功德,對僧的恭敬心就起來了

  要恭敬僧,就要明白出家是幹什麼,出家了最重要的是什麼。出家是以清淨爲體,出家是走上解脫生死的道路,是爲了到達彼岸。你知道了出家人的功德,你恭敬心就起來了,這是真恭敬。

  最不好就是不求懂,不講清楚,

  這就促使佛教很快滅掉

  講個笑話給你們聽聽,十年動亂後期,還是比較緊張。蘇州一些信佛的人到一家居士家聚一聚,也請我去講講法。時間還早,我正在桌子上寫提綱,進來了一位比丘尼,看見我端端正正坐著在寫東西,因爲我是光頭,還因爲那時許多出家人不再穿出家人的衣服,看我有點像出家人的樣子,她誤以爲我是比丘。我看她樣子要給我頂禮了,我連忙趴在地上,口裏叫“我是居士,我是居士”,這叫自報身份,(衆笑)免得搞錯了。所以佛門最不好就是不求懂,不講清楚,糊裏糊塗過日子,這就促使佛教很快滅掉。

  今天就講到這兒。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100~108)》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