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100~108)▪P4

  ..续本文上一页不尽为方丈,而须练习驭众之能力

  “比丘虽不尽为方丈,而须练习驭众之能力”,一个寺院只有一个方丈,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当方丈,但是你必须要具备统领大众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你当不当方丈,都没有关系,你在僧团照样能起到好的作用。同学之间有矛盾,或者某些做法错误了,你也有能力去引导他们。

  现在佛门对戒不重视,对和合不重视,很可怕,佛门闹斗争,完全失去了佛教的精神面貌。你们可以读一读能海上师早年写的《六和合义》。听说佛教会会长看了很欢喜,他还印了两百份,发下去叫大家学学。

  皈依自性三宝,要以外缘三宝来引发自性三宝

  “自归依佛”,自归依佛就是讲的皈依自性佛宝,自归依法讲的是皈依自性法宝,自皈依僧讲的是皈依自性僧宝。

  “以外缘三宝引发自性三宝”,这句话很重要,我们讲自性三宝的时候,切记不能不要外缘三宝。大殿里的佛像,我们诵的经书、听的法,比丘僧以及修行正法的僧团,这就是外缘三宝。外缘三宝必须要有,它的作用和目的是把众生的自性三宝引发出来。

  现在末法时期有两种偏向:一种只要外缘三宝,一种强调自性三宝,不重视外缘三宝。应该是外缘三宝、自性三宝都重要,用外缘三宝来引发自性三宝。这是真正佛教的路线。至于有人连自性三宝、外缘三宝都搞不清楚,也不重视也不尊重,尽在佛门里搞封建迷信,这不值得一谈。

  对外缘三宝生起恭敬、敬仰、爱慕的心,

  就把自性三宝引发出来了

  环境是重要的条件,众生的心往往是随环境而生的。我们看见佛像,心里就生起对佛恭敬、敬仰、爱慕的心,我们这颗心就跟佛合起来了。也就是说佛的形象引发了你对佛的恭敬爱慕,也就是把你自性的佛宝引发出来,自性佛宝就是觉悟。我们诵经、听法,心随着法上的意义转,接受了法的影响,这就把自性法宝引发出来。看到僧的威仪、僧的清净,就会发欢喜心,你既然是对清净庄严发欢喜心,你心里也往清净庄严上转了,这就把自性僧宝引发出来。古人也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面的环境影响作用很大的,所谓潜移默化。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32-4)(总第108)

  ◎ 傅味琴 讲于 2002.3.16

   佛宝是引发我们觉悟的缘,法宝是息灭

  烦恼的缘,僧宝是达到清净的缘

  提要:

  ■ 佛宝是引发我们觉悟的缘,法宝是息灭烦恼的缘,僧宝是达到清净的缘

   ■ 要以释迦佛圆满的教义为宗,只有释迦佛的教导才是最最圆满

   ■ 懂得佛伟大在哪里,才是真恭敬佛

   ■ 只有懂佛法的道理才是恭敬法

   ■ 出家是以清净心解脱生死,知道了出家的功德,对僧的恭敬心就起来了

   ■ 最不好就是不求懂,不讲清楚,这就促使佛教很快灭掉

  佛宝是引发我们觉悟的缘,法宝是息灭

  烦恼的缘,僧宝是达到清净的缘

  环境在佛法里就叫缘,从因到果全靠缘,什么外缘就能起什么作用。佛宝是我们觉悟的外缘,法宝是我们寂静的外缘、息灭烦恼的外缘,僧宝是我们能达到清净的外缘,哪可以不要呢?所以修行要成就必须要走圆满的道路,抓片面是不行的。

  要以释迦佛圆满的教义为宗,

  只有释迦佛的教导才是最最圆满

  佛教传来中国分了宗派,逐渐脱离了圆满,造成宗派之间观点不同。有时候宗派观点偏得太厉害了,宗派内部观点也不同。从圆满的角度看,很容易发现宗派的偏颇。比方从正中看,你很容易看出来这是偏左那是偏右。如果你不站在中间,你在左边看,偏左的你以为是正中,再也看不出这是偏左了,正中的你看成偏右,还要说正中的闲话。你从偏右去看,也一样看不准。

  前几年海外一个法师来佛协,他问我:“老师,你是哪一个宗派的?”我说:“我无宗无派。”“无宗无派就是什么宗派都在里面。”我说“对对”。有时候我开玩笑说:我是“释迦宗”,以释迦佛圆满的教义为宗。只有释迦佛的教导才是最最圆满,无论什么宗派都是从这出生的。

  懂得佛伟大在哪里,才是真恭敬佛

  说得太高了,强调自性三宝,就容易否定外缘三宝。其实你真正要悟到自性三宝,也不容易呀,用外缘三宝引发引发你的自性三宝不好吗?要求太低了,好像不懂自性三宝没有关系,哪怕早晚功课里有皈依自性三宝,可是唸的人也不懂,认为只要看见佛像拜就可以了,他们认为拜是最最恭敬。其实懂是最恭敬,拜佛只是一种礼节,你懂得佛伟大在哪里,比你拜佛要恭敬得多。

  只有懂佛法的道理才是恭敬法

  只有懂佛法的道理才是恭敬法,可是现在人往往只知道唸,为了表示恭敬法宝,他跪着唸。假如要我跪着,我实在受不了,膝盖痛啊。深圳有个姑娘,我的女学生到她那里买香,她劝这个女学生,“你唸经要跪着唸,跪着唸是恭敬。”她把裤脚拉开,“你看我膝盖都跪起一层厚厚的皮,所以佛菩萨特别喜欢我,我现在男朋友多得不得了。”这么样讲话,可见她佛法根本不懂的。

  出家是以清净心解脱生死,知道了

  出家的功德,对僧的恭敬心就起来了

  要恭敬僧,就要明白出家是干什么,出家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出家是以清净为体,出家是走上解脱生死的道路,是为了到达彼岸。你知道了出家人的功德,你恭敬心就起来了,这是真恭敬。

  最不好就是不求懂,不讲清楚,

  这就促使佛教很快灭掉

  讲个笑话给你们听听,十年动乱后期,还是比较紧张。苏州一些信佛的人到一家居士家聚一聚,也请我去讲讲法。时间还早,我正在桌子上写提纲,进来了一位比丘尼,看见我端端正正坐着在写东西,因为我是光头,还因为那时许多出家人不再穿出家人的衣服,看我有点像出家人的样子,她误以为我是比丘。我看她样子要给我顶礼了,我连忙趴在地上,口里叫“我是居士,我是居士”,这叫自报身份,(众笑)免得搞错了。所以佛门最不好就是不求懂,不讲清楚,糊里糊涂过日子,这就促使佛教很快灭掉。

  今天就讲到这儿。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100~108)》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