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修三皈依1-1 (1)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4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要提高觉悟,不受世俗感染,
懒惰成性会降低素质
提要:
·佛门要依戒为师,修行要遵守僧团规矩
·要提高觉悟,不受世俗感染,懒惰成性会降低素质
·年青人朝气蓬勃,但容易犯错误;老年人习气重,容易放纵自己;中年人发
了财,更危险
·年青人觉悟快,改正缺点快,佛教将来还是靠年青一代
·智慧从苦难中来,但苦难的人对佛法不生欢喜心,也不会出智慧
佛门要依戒为师,修行要遵守僧团规矩
大家都很忙,抽半个小时跟大家说几句话。我在这儿过初四,然后要赶到汉川过初八,住五六天就要到岳阳,岳阳住五六天再回到太湖,然后再去小九华。大家在佛门里要遵守戒律,以戒为师,佛弟子修行要遵守僧团规矩,在佛学苑里就叫规章制度。
要提高觉悟,不受世俗感染,懒惰成性会降低素质
人不可能不生病,生病有两个原因:外界的细菌感染,加上自己懒惰、随便、不爱清洁卫生,没有保护好自己。你们修行退步也是两个原因,一是外面世俗气的侵犯,世俗是个肮脏的泥坑,探亲回来的人差不多都变了样,所以要提高大家觉悟,不要受世俗的感染;二是本人懒惰成性,素质降低,有了这些情况都应该马上看病吃药啊。
年青人朝气蓬勃,但容易犯错误;
老年人习气重,容易放纵自己;中年人发了财,更危险
这一次我在开化给大家看了五六天的病,吃了五六天的药,结果开化文殊院大变样,特别是青年组个个朝气蓬勃。青年人容易犯错误,对青年人的错误我们不要计较,要允许他人犯错误。你们有个毛病,就是不允许人家犯错误。
有两种人最容易犯错误,一是年青人,由于感情的奔放,对世俗不管是工作、事业、名利、乃至于男女感情,抱了很大的幻想,不知道天高地厚,无知得很。还有老年人很容易犯错误,说起来老年人生活经验丰富,可是他脑子老化了,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引起过去的习气泛滥,而且老年多少有一点老年痴呆。对这两种人,我们要原谅。中年人犯错误,完全是放纵自己,结果甘愿堕落的、发精神病的、最受痛苦的差不多都是中年人。中年人发财了,更危险,现在上吊的,很多是有钱人。
年青人觉悟快,改正缺点快,佛教将来还是靠年青一代
青年人还有个特点,他们改正非常快。所以要抓住他的特点,而不要去抓住他们的缺点,特别是青年学生觉悟高,五四运动就是从青年人开始的。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要发扬他们的优点。
你们都有种看法,傅老师对好的同学好像不大关心,对表现不好的同学好像特别关心。看看事实,你们以为这个人不好,我一关心,都变好了,觉悟得非常快。而且青年人很有能力,我们不好好地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就把年青人的优点淹没掉了。说到底,佛教将来还是靠年青人。
智慧从苦难中来,但苦难的人对佛法不生欢喜心,也不会出智慧
过几天就是四月初四,是大智文殊菩萨生日,智慧是从苦难来,但是苦难的人对学法不生欢喜心也不会出智慧,所以智慧既从苦难来,也从欢喜来,希望大家一定要欢欢喜喜。四月初四我还是给大家讲法,今年就跟你们讲“不来不去不住如虚空”。
学修三皈依1-2 (2)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4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培养人才是为了成就,要求高,成就就快
提要:
·精神抖擞,面露微笑,威仪好,就能度众生
·三皈依观很殊胜,你们要学,也要有个准备
·来小住的老同学,有的头发都白了,年青时不修行,老来抱佛脚
·我年青到老,除了工作整天在寺院里,你们抱了儿子还抱孙子
·有学大般若智慧的基础,就可以参加三皈依观的学习
·人与法不契合,容易起烦恼的就学不上去
·气量小,忍不住背后说人闲话,对大众也是个干扰
·培养人才是为了成就,要求高,成就就快
精神抖擞,面露微笑,威仪好,就能度众生
初五大家要去参加纪念赵朴初的活动,这两天纠察要培训一下大家的威仪,个个要朝气蓬勃,精神抖擞,特别要面露微笑,要非常欢喜的样子。排队要整齐,不能有小动作,不能摇摇晃晃,走路不能跳跃。威仪好,人家就会对你产生信心,就能度众生。经书里有个故事:一个骄傲的王,舍利弗、目犍连都调伏不了他,马胜比丘不以说法,也不以神通,他就是威仪好,就使得这个很骄悍的王转变过来,信仰佛教了。
三皈依观很殊胜,你们要学,也要有个准备
前段时间我讲了一次三皈依观的殊胜,非常简略。你们跟我学法有的已十年多了,我还没有给你们讲过三皈依观。我今年八十一岁了,总不能拖到九十岁讲,要讲要听都要做好准备。
来小住的老同学,有的头发都白了,年青时不修行,老来抱佛脚
本来是常住同学学,因为小住同学不顶事,小住同学自己修行,也不顶事。我昨天一下车,就看到前天来的几个上海同学,头发都白了,给我的感触很多。我是二十二岁就修行了,虽然没出家,人家说我跟出家也差不多。我头发白了,你们在家头发也白了,为什么你们年轻时不修行,一定要到年老了,老来抱佛脚呢?最后还是你们自己吃亏呀。
我年轻时虽然成了家,可整天在忙修行。你们年轻人在我这儿学了十年回家,最好不要娶老婆,你要想娶我这样的老婆,现在是娶不到了。我家里事都不干,为名为利的事情我更不干。
我年青到老,除了工作整天在寺院里,你们抱了儿子还抱孙子
你们小住同学,很难为道场做贡献,因为真正要派你用场了,你来打招呼:“我明天要回家了。”没有贡献就没有福报,你怎么成就啊?而常住就不回家,所以常住是主人。
即使小住同学在家里修,如果你家里修得好,你头发白了,应该跟我修得差不多,可你没修好啊,所以我常说出家修得好,在家修不好。我虽然是在家,可是我整天都在寺院里,在家那点时间我也整天的修行,而你们尽是忙世俗。
许多人老了宁愿在家抱孙子。你现在抱孙子,将来孙子长大了也来抱你,抱着你哭: “奶奶,你怎么死了?”年轻时不修行,到老还不修行,真是愚痴众生啊!那么一张张条子来请老师加持。我要是像你们这样,我请谁加持啊?
有学大般若智慧的基础,就可以参加三皈依观的学习
我各个城市的学生很多,为了照顾到这些没来常住的老学生,这一次学习三皈依观,学了文殊法的就可以参加,这样比较有基础。文殊法是一部圆满的法,是大般若智慧。能海上师说:一本文殊法就能使你从凡夫修到成佛。学过文殊略法的,也可以学。三皈依的观修法,别担心略法基础不够,因为我讲法比较慢,等到我讲到时候了,没基础的也有基础了。
人与法不契合,容易起烦恼的就学不上去
还有个条件,要听得起批评,同学们提意见你不能怄气,因为法高了,人也要高,人不高,人跟法不契合。所以气量小,容易怄气、容易计较、容易烦恼的同学,不要参加,你参加了,你会觉得日子很难过。我们讲究自愿的,你水平不够,学不上去,浪费时间啊。
比如说,我是初中两年级文化,年轻时也想凭自学考大学,拿到准考证可高兴啦!结果我什么都答不出来。叫我画一条运河,从哪里开始到哪里,我也画不出来,交白卷不好意思,我就用笔“呜─—”,随手一画。这么样去考大学,还不如不考。
气量小,忍不住背后说人闲话,对大众也是个干扰
所以,如果你气量小,忍不住,把亲人看成冤家,背后说人闲话,素质低,好比初中两年级去考大学,你是浪费时间,对参加学习的同学也是个干扰。
凡是要参加的,你们自己做好准备,这次是高标准要求。
培养人才是为了成就,要求高,成就就快
还有一点,我们一学就要好几个月,我也不可能在一个道场停留这么久,为了满足你们想随行同学的要求,你们有条件的可以随行。比如我到汉川,你也跟我到汉川。这次学三皈依,希望你至少一个月内不要中断,今天听明天不听,你这是干了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我培养人才,是为了要成就,不要像居士林那样来来去去。有的老同学,说:我二十年前就跟傅老师学法。其实他只学了两年,间隔了十八年,学的法也忘光了。
这一次我们学三皈依观,目的是要成就,要求是很高的。大家在我身边学,不要怕难,也不怕要求高,希望大家目标一致,快快成就。今天就到这里。
学修三皈依2-1 (3)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6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我们弘扬的是正法,干的是菩萨事业
提要:
·我们弘扬的是正法,干的是菩萨事业
·培养才更要培养人,拿佛法去搞名利,这就毁灭了佛教
·佛门培养人才,为什么发展慢,因为如今佛弟子大都留恋世俗,以追求富贵
来光耀门庭
…
《学修三皈依(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