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和谐要相互尊重,行菩萨道要扫除世俗污流
我们弘扬的是正法,干的是菩萨事业
昨天很多同学来小住,参加文殊菩萨、释迦佛的圣诞,今天还有同学要来。接待工作虽然很辛苦,大家都欢欢喜喜,因为我们弘扬的是正法,干的是菩萨事业。我们不为老板打工,也没有出国去求荣华富贵,我们都在为释迦佛当义工。我们常住同学辞别了亲人,离开了家庭,放弃了世俗上的追求,我们追求的就是断烦恼、证阿罗汉果、行菩萨道成佛。我们把一切都献给释迦佛,这是菩提心的功德,也是我们将来成佛的资粮,希望大家认识到自己的崇高。
来了这么多小住同学,大家都很欢喜,也要每天都欢喜。对群众发欢喜心,就是尊重群众;把小住同学的学习、生活照顾好,就是爱护群众。我们今年的任务就是要“尊重群众、爱护群众”,不要空口讲话,要干实事。
培养才更要培养人,
拿佛法去搞名利,这就毁灭了佛教
我们的佛学苑的特点,培养了才更要培养人。如果有了才,人不像修行人,他会拿佛法去搞名搞利,这就毁了佛教。有这么多小住同学来,正是我们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没有众生就没办法修大乘佛法,没有众生你也成不了佛,所以我们工作一定要认真负责,不能敷衍了事,自由散漫。
我们有个老同学,妈妈要开刀,我就同意她请假探亲,可是为了及时完成财务报表,她没有回家,仅仅希望老师同学给她妈诵经回向加持。结果出现了奇迹,开刀非常顺利,连医生都感到奇怪,这件事很感人。如果你给老板打工,我鼓励你来参加我们弘扬正法度众生的事业,我这个老师也给释迦佛打工的,希望大家对佛教事业要负起责任来。
佛门培养人才,为什么发展慢,
因为如今佛弟子大都留恋世俗,以追求富贵来光耀门庭
三十年前,我从上海弘法教禅定,后来南方有些大城市也有我办的禅定班。再后来,我一下把所有的禅定班全都放下了。开始树立法幢,起初是福鼎佛教协会把我留下来,办了一个佛教文化教育部,只有五、六个人。
当年我禅定班的学生可多啦,如今我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培养人才好好修行,十年来为什么发展这么慢?因为中国佛门里的人一向是受儒教思想影响的,一代传一代,即使没有学过儒教的人,也会有儒教的传统思想,这就影响了我们弘扬正法事业的发展。
儒教思想有三个特点:以家为重,过去还认为出家人是寄生虫,远离父母、家庭去修行,是大逆不道;第二个特点,追求功名;第三个特点,追求财富,认为荣华富贵才能光耀门庭,这还谈什么修行?
有很多人头发白了,才老来抱佛脚,大殿里的泥塑木雕,它不开口的,那么只好来抱我老师腿,我死了,你抱谁?你们一辈子以家为重、忙钞票,忙地位,如果不改变现状,将来佛教就会灭在佛弟子追求名利、享受荣华富贵的传统思想上。
和谐要相互尊重,行菩萨道要扫除世俗污流
我们主张和谐,儒教、道教、佛教要互相尊重,只有尊重才能和谐,尊重就是平等。可是如果影响了我们修行、弘法、成就,影响了我们行菩萨道、成佛,我们在佛门里就要排除这种影响。一个行菩萨道的人,不教导众生不受世俗名利的污流影响,还算什么行菩萨道?
学修三皈依2-2 (4)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6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戒定慧不圆满,你的成就也不圆满
提要:
·学儒教的佛弟子,对儒教的感情却远胜于对佛教的感情
·有些人修行不按步骤,没有基础,出了毛病又来问我
·不学教理光学禅定,戒定慧都不具足,等于佛门里的外道
·外道和愚人,听了法却很容易搞错
·戒定慧不圆满,你的成就也不圆满
·佛四十九年教法中的次第禅是有步骤的
·宝塔上下的砖都一样,但还是按次第修上去的
学儒教的佛弟子,
对儒教的感情却远胜于对佛教的感情
佛说过:家是牢狱,家是旅馆。我这些不来学法的学生就是被儒教思想关在家的笼子里,他们不愿意为学法为佛教事业而远离家,他们留恋家,他们放不下对荣华富贵的追求。我观察下来,如今既学佛法,又学儒教的佛弟子,对儒教的感情却远胜于对佛教的感情。
有些人修行不按步骤,没有基础,
出了毛病又来问我
我在佛门里弘法培养人才的做法跟有些人不同,有些人喜欢把高的法拿出来,大家都往那里跑;我呢?有人说,“我知道傅老师的法很多,就是不肯拿出来。”
第二个不同,我头上没有大帽子,就是一个没有头衔的光头。光头如果能成为光荣的头,那就不必戴什么帽子了。
还有个不同,来我这儿,决不会叫你头一天学大学课程,第二天学高中,第三天学初中。所以人家就不愿意在我这儿学,因为他来一看,“讲的是戒定慧”,意思是“幼儿园”。要学高,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是什么基础?烦恼断了多少?那么贪大贪高,修出毛病了跑来问我,我这病咋办?
不学教理光学禅定,戒定慧都不具足,
等于佛门里的外道
我今年八十一岁,你们着急,我也着急。我们学禅定要跟听法配合,戒定慧都要具足。不学教理,光学禅定,等于佛门里的外道。外道专门到佛门来拿东西,例如表面上来听法,却把两只手一伸,他们叫采气,实是偷气,来偷我的气,他想长命叫我短命!
外道和愚人,听了法却很容易搞错
佛教有个规矩,有两种人在场不能讲法,要讲也只能讲一般的,一种是外道,一种是非常愚蠢的人。从前能海上师在四川讲法时提到叫大家不要打牌,有个愚蠢的人听了,到外面去说“师父说的打牌不要紧。”
有说,“佛法光明正大,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讲的。”这就错了。比丘戒和密教是不能公开讲的。他这样说岂不成了释迦佛不够光明正大,竟然规定有的法不能公开,那不是谤了佛、谤了法?佛弟子遵守释迦佛的教导也成了错的,那不是谤了僧?为什么我讲法话这么多?是这些人话多啊,否则我也用不着多说这些话来纠正。
戒定慧不圆满,你的成就也不圆满
戒定慧,关键还在定上,戒定慧不圆满,你的成就也不圆满。你戒持得好,不修禅定,是戒成就;定修得好,没有戒没有慧,是定成就;佛法听得多,法义精通,是慧成就,可都不是戒定慧的成就。香炉一鼎三脚,只有一只脚你摆得平吗?戒是为定打基础,将来真正能证到如来真实义的慧,是从禅定中开发出来的。
佛四十九年教法中的次第禅是有步骤的
小住同学远道而来差不多都想学禅定,禅宗的参禅,叫一心禅,我们教的是次第禅,又称如来禅,是佛说法四十九年教法中的禅定。次第就是步骤,要听从安排,按步骤学修,我如果有法不教,难道把这些宝带到棺材里去啊?
宝塔上下的砖都一样,但还是按次第修上去的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佛经里的话,好比宝塔虽然底层的砖跟高层的砖一模一样,但宝塔是有层次的,所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跟学法须有次第没有矛盾,佛法是辩证的,也是圆融的。
学修三皈依2-3 (5)
傅味琴讲于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10年5月16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三皈依的成就必须依戒定慧,
要在理论基础上进入修法
提要:
·利用佛教赚钱,等不到来世就受报
·三皈依的成就必须依戒定慧,要在理论基础上进入修法
·这次学修三皈依,层次高,要求高,要做到欢喜不怄气
·修行要有“茅篷”精神,十九级台风吹不倒,根根茅草不肯去
利用佛教赚钱,等不到来世就受报
宝塔里保存的是释迦佛的舍利子,所以宝塔代表佛的身体,我们见了佛塔要顶礼、供养、右绕三匝。竟然有人造了塔,作为墓穴卖钱,发了大财。没多久这个人车祸了好几次,就死掉了。有钱是救不了命的,别糊涂了!这些凡夫的骨灰、强盗、囚犯的骨灰只要肯出钱也放在里面,难道叫佛弟子也去拜他们的塔吗?利用佛教赚钱,这个罪过是等不到来世就要受报的。
三皈依的成就必须依戒定慧,
要在理论基础上进入修法
这次我带领大家学好三皈依戒,修好三皈依定,圆满三皈依慧,都是极其殊胜的。如果三皈依观只给常住同学学,在家老同学会很失望。如果按水平订标准也很难,谁知道你学了禅定在家里修不修啊?所以这一次小住、常住、新同学、老同学都可以学。
学三皈依观,必须要重视理论,有了理论基础上才能进入修法,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实践。我们法流是为学而修,为修而学,学修并重,不搞投机取巧,也没有快速成佛法。你学了也不要看不起没学的,要平等看待一切。
附带插一句,你们今天来到这儿学法总算赶上末班车了,对人生不要太迷茫,不要太不自爱。
这次学修三皈依,层次高,要求高,
要做到欢喜不怄气
我们这次学修三皈依,是高标准要求的,因为层次高。高不等于少,而是越高越圆满。所谓高不是法高,而是要求高。
这次小住同学和常住同学一起学习,除了要遵守的规章制度,还有两个特殊的要求,在学习期内不请假。如果家里发生紧急情况当然可以回去。
小住同学因有家庭负担,学不长,那也只能怪你当初走错了一步路,谁叫你受了迷惑,男女相爱的。
另一个要…
《学修三皈依(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