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60~69)▪P4

  ..續本文上一頁己架空,也把菩薩架空了

  大家想想,菩薩到底是活著的還是死了的?菩薩能不能來教育我們?能不能來幫助我們,能不能來度我們?菩薩是活人,可不是鬼。鬼能度人嗎?我看不可能,因爲人聽不懂鬼話,而且大家看見鬼要逃走的。所以大家思想要端正,不要把佛教看得神乎其神,玄虛缥缈,充滿著神秘感。菩薩也不是神,也不是鬼,恰恰是人。所以我一直說,佛法是現實主義,咱們要走現實主義的道路,否則的話,非但把自己架空了,把菩薩也架空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3-4)(總第68)

  ◎ 傅味琴 講于 2002.3.1

  菩薩以種種方法來去掉我們有漏的身口意,

  因爲這是流轉生死的因

  提要:

  ■ 菩薩是人,人不全是菩薩,否則菩薩就無衆生可度了

   ■ 菩薩在人間,可是你找不到,抓不著

   ■ 不必去找菩薩這個人,只要去找清淨的身口意,這就是菩薩的無漏身口意業

   ■ 菩薩以種種方法來去掉我們有漏的身口意,因爲這是流轉生死的因

  菩薩是人,人不全是菩薩,否則菩薩就無衆生可度了

  菩薩在人間,菩薩就是人。假如碰到有一個人說“我就是菩薩。”你問他,“你是不是人?”他說“我是人。”你還是人呀,怎麼叫菩薩呢?如果人就是菩薩,那麼你是人你是菩薩,他是人他也是菩薩,我是人我也是菩薩,……,大家都是人都是菩薩,菩薩沒有衆生可度了,因爲衆生都沒了。除非他說“我不是人”,我看沒有一個人會這麼說,即使他這麼說,“我不是人,是菩薩”,那麼他是假菩薩,因爲剛才說過了,菩薩是人嘛,這麼樣來一個辯證,他自己就糊塗起來了,“我到底是人還是菩薩?”你既然不懂,你怎麼可以說你是菩薩?

  菩薩在人間,可是你找不到,抓不著

  假如,人不能算菩薩,菩薩又偏偏在人間,那麼叫我哪兒去找菩薩。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你也抓不住他。舉一件我年輕時聽到的事情,有人朝普陀山,口很幹,心裏起個念頭,“如果有什麼果子解解渴多好啊。”剛起這個念頭,樹林裏就走出來一個農村婦女,手臂上提了一只籃子,裏邊裝的梅子又大又好,這個人就吃了。後來回到他住的寺院裏說起這件事,寺院裏的出家人說,“哪有這麼大的梅子?”而且那個季節根本就沒有梅子。這個人就醒悟了,“哎呀,我碰到觀世音菩薩了。”你能碰到,可是你抓不住他,他給了你,一轉身進了樹林裏他就不見了。

  不必去找菩薩這個人,只要去找清淨的身口意,

  這就是菩薩的無漏身口意業

  所以我們要找的菩薩就在人間,確實也能度我們出苦海,也能教育我們,給我們一個學習的榜樣,怎麼找得到呢?說“菩薩在人間,找到了一個又說是人,找來找去都是人不是菩薩,有什麼辦法找啊?”告訴大家,菩薩在人間,人不是菩薩,怎麼找?你在他身口意上去找,如果他身口意是清淨的,沒有煩惱,或者他雖然有煩惱,但他修得很好,因爲一個菩薩的修行也不見得個個圓滿,如果菩薩修行圓滿了,那就成佛了。所以清淨的身口意,就是菩薩的身口意業,你用不著去找這個人,你只要去找清淨的身口意業就行了。即使他確實是人,你稱他菩薩,他不承認,可是他的身口意業就是菩薩的業,這才是真正的菩薩。

  菩薩以種種方法來去掉我們有漏的身口意,

  因爲這是流轉生死的因

  今天咱們求菩薩來教育我們,來幫助我們,來度我們,就是希望菩薩以他的身口意來給我們作加持,給我們作榜樣,給我們作教育。通過這種方法來去掉我們肮髒的有漏的身口意,因爲這是衆生流轉生死的因。

  今天,從有漏無漏,說到有漏身口意、無漏身口意,又說到有漏身口意業、無漏身口意業。明天再把能海上師的這一段話從頭到底給你們具體講解。今天就到這裏。

    (2002.3.1)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4-1)(總第69)

  ◎ 傅味琴 講于 2002.3.2

  佛弟子不修行,浮面的種子不生根

  提要:

  ■ 皈依學法都要有崇敬心,否則難起作用

   ■ 佛弟子不修行,浮面的種子不紮根

   ■ 學佛法也要自己素質好

   ■ 但憑愛好不解法義,叁頭六臂亂說一通

   ■ 次序顛倒、名相搞錯,是對法無有恭敬心

  

  能海上師說:“皈依爲崇敬供養義,以我有漏身口意業奉獻本尊,本尊

  即以無漏身口意業加持于我,爾時即與本尊清淨之體合而爲一。”

  

  皈依學法都要有崇敬心,否則難起作用

  昨天我們講了有漏身口意業和無漏身口意業。這兩句話理解了,對于能海上師在講皈依時的一段話就容易懂了,皈依爲“崇敬供養義”,所以要以崇敬心皈依叁寶。如果沒有崇敬心,你這個皈依不大起作用。學佛法也是這樣,如果你對法寶沒有崇敬心,佛法對你也不會發生大作用。因爲你對它隨隨便便,認爲它可以做到,也可以不做到。比如你對某一個人非常崇敬,他說一句話,你就必然會聽,聽到了也必然會做到。你對某個人隨隨便便,他說一句話,你不一定會聽,即使聽到了,也隨隨便便,不一定會去做。所以進佛門,修行、斷煩惱、證果,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我們衆生過去的習氣很厲害,如果你沒有崇敬心,你很難把好的東西抓得住,你會隨隨便便讓它來,隨隨便便讓它飄走。

  佛弟子不修行,浮面的種子不紮根

  如今有許多人由于文化好,對佛學研究得多書看得多,可是他們沒有什麼修行。爲什麼修不起來啊?因爲他們研究佛學不是出于崇敬心,而是出于愛好,因爲他喜歡。好比如今有人在研究道教儒教,他懂得很多,可是看看他行爲呢,根本沒有照古代的儒教或者道教的話去做。這也是一種愛好,因爲過去世有一顆種子,今天遇到緣了,它就發生作用了。

  學佛法也要自己素質好

  有愛好也不錯,但要真正去實行啊。比如吃東西,你不喜歡吃,你就不吃了,不吃,你營養就拿不到。可是你吃了,不消化不吸收又有什麼用!這種人不是病人,就是腸胃功能不強的人,有的人吃下去一條青菜,拉出來仍然是一條青菜。所以我們要得到好處,就必須要吃東西還要腸胃功能好,學佛法也要自己素質好。

  但憑愛好不解法義,叁頭六臂亂說一通

  很多人學了佛法挺高興,因爲他愛好,而且還能經常聽到贊歎的話,“他在研究佛學,你們遠遠比不上他。”還有高興的呢。人家聽說你能夠研究佛經,就請你講法。聽的人倒是恭恭敬敬,他講了幾句沒東西了,只好亂扯。““一切有爲法”,“一切”大家都懂,“有爲法”,法嘛就是佛法,“爲”就是行動,“有爲法”一切有行動的方法,“如夢”,就像做夢那樣。“幻”,將來會叁頭六臂。”亂說一通,這是我說說笑話。

  次序顛倒、名相搞錯,是對法無有恭敬心

  我當初去辦九華山佛學院,差不多講課都是我講的,我有時要回上海去講課。我一走,有個出家人就上臺講課了。我講禅定,總是從空觀開始。他對初學禅定的人講起調脈來了,這對初學禅定的人不能講的呀。他講佛法,把“檀越”解說成“古時候送信的人,送到某一個地方休息,這個地方就叫檀越”,檀越是布施的意思呀。盡瞎扯!這樣的人對法有恭敬心嗎?

  一個人恭敬法,把法當作寶,首先就會把法弄弄清楚,極少會把法講錯,因爲他沒有一個隨隨便便的心。法沒有弄清楚,他也不大敢講,怕講錯了,背罪過。一個人憑著愛好心,特別喜歡講,又沒有恭敬心,就會隨隨便便,亂七八糟什麼都講。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60~6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