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30~39)▪P3

  ..續本文上一頁年來,從香港開始,把密法和密宗的佛像作爲佛教藝術公開出來,這是以前沒有過的事情。本來保密的,所以稱“密教”,如今被某些人爲了經濟利益把密法公開,結果給那些旁門邪道,學氣功的人拿去了亂搞。

  修持儀軌能攝身口意叁業

  “密法之中,一一儀軌,時能攝身口意叁業,謂之總持。”身口意叁門同時修,身口意一把抓起來,稱爲總持。誦儀軌,是口修,唸誦時作手印,這是身修。比如作八供時,“阿剛”是供養洗澡水,“巴當”是洗腳水,“布白”是花,“都白”是熏香,“阿洛格”是燈,“更德”是塗香,“勒尾得”是飲食,“下答”是音樂,八供靠手的動作輔助觀想來作供養,供養也是修行。心隨著儀軌去轉,轉的全是佛法的法義,就是意在修行。所以一修《文殊法》身口意一下子都修起來了。有人說,這樣修得快,但是你起煩惱,你打妄想,仍然不快,辯證的啊。

  錯了,還能快嗎

  有些人連手印也搞錯了。比如更德是供養塗香,手印是表法,用手來做一個表示。印度天熱有許多小蟲子,貴賓到了,首先給他擦身、洗腳,然後在他身上塗一點防蚊子、小蟲咬的塗香油,以這樣的禮節來供養佛菩薩,有人沒學准,他做起塗香手印來,起勁啊(衆笑),來個一大圈,旁邊人說,“哎,你碰到我了。”“碰到你有什麼關系啊,我是在塗香嘛。”像這樣修能快嗎?

  沒有斷煩惱功夫,哪會多占便宜

  誦經時,心要跟著經文,吸收這個法義,而且還能跟著法義做觀想,這叫隨文入觀,那全是意地的功夫。這樣努力去修,才能起快的作用。有人學密法,越學越高,脾氣也越學越大,因爲他們只會唸儀軌,從未在顯教上真正下過斷煩惱的功夫,在法義上似懂非懂,似乎學法高了能多占一點便宜。

  沒有基礎的人學高了反增我慢心

  有人看見清定上師,抓住機會在上師面前跪下求法,上師大慈大悲,有求必應,你跪著不起來,他還是滿你的願,旁邊人還會幫腔,“他文殊法唸了很多了,請上師給他傳大威德吧。”其實不夠基礎的人傳了大威德,反而增加了他的我慢心。他不知道大威德就是空,他修大威德什麼也空不掉,好比亂吃藥,照樣會送命。有世俗知見,世俗心態的人,法求得高了,自以爲了不起了,好像自己是幸運中最幸運的,福氣大中最大的,似乎自己一切都吉祥圓滿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16-3)(總第36)

  ◎ 傅味琴 講于 2001.6.4

  苦難的童年使我消極,一學佛法就歡喜

  提要:

  ■ 對在法上隨便、占便宜的做法,我沒有好感

   ■ 依法而修,當具恒心,不可間斷

   ■ 以法報師恩,法供養爲無上

   ■ 苦難的童年使我消極,一學佛法就歡喜

   ■ 我誦經不高不低,播得很遠,還帶聲波

   ■ 誦《文殊法》儀軌,一天最多四座,至少一座

  

  對在法上隨便、占便宜的做法,我沒有好感

  所以對這些在法上這麼隨便的居士我是沒有好感,她們已養成了這種隨隨便便的風氣。如今來我這兒求法的人就嫌我教得太慢。這都是凡夫衆生的心態,想投機取巧占個便宜,天下有這麼好便宜給你占?修行要老老實實地修,學習要老老實實地學,快也要有條件啊。不要鑽空子、投機取巧,那都是沒得用的。

     能海上師講:“誦儀軌,當具恒心,不可間斷,所謂瑜伽四次不動搖,每日最少須修一座,數年之後,無已純熟,即可更換較爲繁難者,此中有其一貫次第,學人應尊上師教授。

  依法而修,當具恒心,不可間斷

  “誦儀軌,當具恒心,不可間斷。”一請法就要每天唸,從年輕到現在,凡是跟我求文殊法的,我都跟他講清楚,“請了法不能中斷,不能半途而廢,你做得到可以請,做不到暫時不要請,我不說明白,我有過錯,我說清楚了,你說保證做到,後來又沒做到,這跟我沒關系,是你有罪。”釋迦佛也這麼說:善知識指路沒指錯,你不照他的話去做,善知識沒有過錯,是你的問題,跟善知識無關。可是即使說清楚,很多人還是半途而廢,半途而廢的人,你跟我都做了一件沒有意義的事,半途而廢怎麼會有成就呢?真是浪費時間,白費勁。

  以法報師恩,法供養爲無上

  修行叁大障礙:一個是內魔,心裏煩惱,也叫煩惱魔;第二外魔,環境跟你搗亂;第叁中斷。很多人壞成就,就是壞在中斷上。我直到現在,還是每天早晨一起來就唸經,因爲每天都要供養師父報師恩,是以法上的修行功德報恩,要有恒心。

  苦難的童年使我消極,一學佛法就歡喜

  我年輕時候的苦難生活使我對一切名利不感興趣,消極得很,一學佛法,就特別歡喜。我22歲開始到佛教青年會聽經,聽說上海金剛道場初八有會供,我也去了,就在四月初八那一天,我皈依受了五戒。從此天天去唸經,開始跟師父們一起唸,我聲音特別響。實際上對師父們有幹擾,可是師父們也不說話,還經常看見我笑笑,意思很喜歡我。

  我誦經不高不低,播得很遠,還帶聲波

  後來我才知道,我唸經連清定上師在裏邊樓上都聽得清清楚楚(衆笑),當時我對上師既恭敬,又畏懼,想靠攏又不敢,就是這麼個心態。有一次鼓足勇氣進去,頂完叁個禮,上師問我:“你每天修幾座?”我說我修七座,“哦,太多了,太多了,四座就可以了。”因爲上午下午都會聽到我在唸經。當時真是法喜充滿,越唸越起勁,假如旁邊有一個人站著,聽我唸經,我唸得更起勁(衆笑)。其實我也有優點,在同學中間,唸經算我唸得最好聽。有的學生說,一聽到我唸經聲音,一切心裏的煩惱都會消除,我唸經聲音不高也不低,播得很遠,還帶著聲波。

  誦《文殊法》儀軌,一天最多四座,至少一座

  唸誦《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唸誦法》,出家人一天四座,在家人事情忙,四座來不及,每日至少修一座,不要中斷。我們現在講的這一本厚的是全本,有人稱廣法,薄的一本,叫略法。略法是給初學的人或事情忙的人修的,如果你實在太忙,廣法沒有時間修,有個方便,你就唸一座略法,略法5分鍾就唸完了,也算你不中斷。略法不計數,廣法要計數。

  “數年之後,無已純熟,即可更換較爲繁難者。”一天唸四座的人,唸滿一千座也要一年,一天一座,就要叁年,一千座滿了,你可以換另外較爲繁難的儀軌。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16-4)(總第37)

  ◎ 傅味琴 講于 2001.6.4

  文殊菩薩顯現童子相

  提要:

  ■ 越難唸的經,越不易打妄想

   ■ 唸誦聲調多變,也是爲了克服妄想

   ■ 精力不集中,科學家也難成就

   ■ 修行本來挺有趣,卻被人搞得這麼苦惱

   ■ 你苦惱著臉,我也笑不出來

   ■ 別人都在變,你議人長短,你才沒變呢

   ■ 修到最後,文殊菩薩還不是顯現童子相

   ■ 我逗人笑,兩次一笑,我就放心了,沒事了

   ■ 善巧方便,沒廢話,看你悟不悟

   ■ 儀軌有其一貫次第,學人應尊上師教授

   ■ 我講法啰嗦,正好對治你心的啰嗦

  

  越難唸的經,越不易打妄想

  爲什麼要換?因爲唸到後來,經文唸熟了,妄想的本事也大了,能邊打妄想邊唸經,經唸完,妄想打完。你剛開始唸的時候,妄想很少,因爲你不熟啊,要看著字唸,唸熟了,心裏打妄想,照樣能從頭唸到底,一點沒錯,那還有什麼作用呢?要換一本更繁難的儀軌,搞得你沒時間打妄想,這才是修行的科學態度。

  唸誦聲調多變,也是爲了克服妄想

  唸儀軌時,有時聲音高,有時聲音低,當然高也高不了多少,總有一個高低,有時唸快,有時很慢,這樣你就沒辦法打妄想。你打妄想了,忽然之間,這一段要快了,妄想給打斷了,唸到下一段時,忽然又變調了。這並不是追求好聽,而是以種種變化來抑製自己的妄念。越是難度高,越不容易打妄想。

  精力不集中,科學家也難成就

  好比科學家思考一個難題,這個時候肯定妄想很少,妄想多了他能解答嗎?當他集中精力在想一個題目時,能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聽說中國有位數學家,當國家領導來訪問他時,都是他的妻子招待,他只是人出來,卻不說話,坐在沙發上,眼睛看天花板,因爲他在想問題,所以人家稱他的妻子是真賢內助。如果你正在想一個問題,看見人一招呼,這個問題早就飛掉了。

  修行本來挺有趣,卻被人搞得這麼苦惱

  修定也是如此,像母雞孵雞蛋,除了吃米拉屎外,始終不離開雞蛋,一完又趕快回來再孵起來。哪有母雞一看見公雞,就跟公雞去遊山玩水的(衆笑),雞蛋冷掉了還孵得起來嗎?有人說修行很難,其實你們跟我學法覺得修行滿有趣,本來就是滿有趣,要搞得這麼苦惱幹什麼?

  你苦惱著臉,我也笑不出來

  你別看我老了,我修行到現在仍然像個年輕人。有人稱我挺可愛,也有人說挺好玩。當然我的學生也挺可愛,一本正經地苦惱,繃緊了臉,滿臉漆黑,笑也笑不出來。閑話特別多,肚裏盡在怄氣,對煩惱這麼認真幹啥呀?過後想想,真好笑。

  別人都在變,你議人長短,你才沒變呢

  我們每個人要尊重事實,看看我身邊的人過去怎麼樣,現在怎麼樣,比一比,到底兩樣還是一樣?女孩子過去喜歡哭,現在都不哭了,過去脾氣很壞,現在很聽話,過去對別的同學嫉妒,現在不嫉妒了,這是個極大的變化啊,衆生最難改的就是妒嫉。過去他不會說法,現在能夠給同學上課,過去顛顛倒倒,東抓西抓,現在幹起事情來使人很放心。喜歡說閑話的人總說別人沒有變,你才沒有變呢,過去議人長短,現在仍然議人長短。

  修到最後,文殊菩薩還不是顯現童子相

  至于說,她不像修行人,還像個小姑娘,你要她變老頭子啊,我自己還想返老還童呢。有的學生只要我一到,一句話一說,就哈哈笑,周圍居士都朝她看,哪來這麼多的高興?你能說她不對嗎,是我故意逗她笑的呀,人應該保持天真,一切自然…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3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