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10~19)▪P4

  ..續本文上一頁的一面,錯誤的一面少講,講了他們要生氣。”這是爲我好,可沒有爲佛法好,沒有爲衆生好。有時候我說:“我這個脾氣改不了,一說話就會那麼說。”其實我也不想改,因爲代佛宣化,佛兩面都說,我能不兩面說嗎?我不能把佛的話改變,也不能跳過去不講,我居士沒有資格去說這個說那個。我今天說的是法,以法治教,佛弟子必須接受法的教育。我講的這種觀念,解說的種種言論,全是按照法上的要求講的。所以我說:“甯願得罪人,不要得罪佛。”

  無分別要從有分別進入

  法講得不全面不圓滿,不能叫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無分別,無分別必須要從有分別進入。你是非好壞都分不清楚,想進入無分別,結果整個都成了顛倒,顛倒了你也分別不出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12-4)(總第18)

  ◎ 傅味琴 講于 2001.4.26

  加入了非佛教思想就有亂法罪

  提要:

  ■ 爲了能悟,所以要闡明

   ■ 加入了非佛教思想,就有亂法罪

   ■ 爲正法掃除障礙,淨智才會出生

   ■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 空不了,怎麼出般若淨智

   ■ 到了真空,就不可說了

   ■ 修行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能海上師是大般若宗

  爲了能悟,所以要闡明

  講般若智慧,講就是語言,照經文講,經文是文字,語言文字僅僅是闡明般若智慧,般若智慧雖不可說,只有你心裏去悟,可是你沒有一個材料給他悟,他怎麼悟啊?所以要闡明。

  加入了非佛教思想,就有亂法罪

  闡明的時候可以舉例子打比方,乃至可以用世俗的一種道理來闡明佛法的道理,那僅僅是利用,可不能加入。如果你加入進去了,就不能叫淨智了,因爲不清淨了。所以講佛法的時候,舉例打比方可以,說幾句世俗的話乃至提一提儒教的某兩句話也可以。我也常提“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句話任何方面都講得通的。可是你不能把非佛教的思想灌輸參加到佛教裏去,例如把《了凡四訓》、《太上老君感應篇》當佛法講,這樣就有亂法罪。

  爲正法掃除障礙,淨智才會出生

  有的法師講經,也常批判錯誤的知見。只要善知識都起來說話,邪的就不敢說話,爲什麼邪的東西這麼猖獗?就因爲人們不敢說話。爲了正法的弘揚而得罪人,我看沒有罪過只有功德。佛法要清淨,要純粹。爲正法掃除障礙,淨智才會出生。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學佛學了這麼多年了,心應該穩得住了,不要像鄉下人初到縣城,東去看,西去摸,很容易使自己染著了不清淨的東西。一顆追求神秘的心,一顆想追求某種境界的心,或者想得到些什麼的心,抓到不清淨的東西,也不明白這是不清淨,抓了還不肯放。《金剛經》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是清淨,等到證果成就了,還要放下。一執著,連執著正法都叫不清淨,何況執著邪法?

  空不了,怎麼出般若淨智

  什麼最清淨?虛空最清淨,始終是蔚藍色。到上海看天空,天空也兩樣,呼進去的空氣也覺得挺不舒服。其實天空沒有不清淨,不清淨是飄上去的煙灰,跟天空沒有關系。貪功德,抓高層,心裏得意、傲慢、陶醉,什麼都空不掉,你怎麼出生般若智慧?

  到了真空,就不可說了

  什麼都能講得出來,唯有“空”講不出來。比如吃饅頭,這個饅頭是甜的是鹹的?裏邊的餡是什麼?可以講得出來。“空”怎麼講?“空”裏沒有“有”,你怎麼講出一個“有”來呢?所以語言文字是解說“空”,可不是真“空”。到了真“空”了,就不可說了。

  修行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修行人有講不出,有講得出。講不出的人回答你一句話,“我說不出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感受可講不出來。你要知道,自己去修呗。有人講得出來:“我是從小吃素”,他講得出來,因爲他抓一個“有”;“我進佛門40年了”,講得出來,“有”40年了;“我唸經的時候有什麼境界了”,講得出來,“有”境界;“我現在是什麼水平,我講給你聽”,講得出來,“有”水平。抓住講得出來的東西,就出生不了般若智慧。

  能海上師是大般若宗

  能海上師說:“我們不是密宗。如果要問什麼宗,只能說大般若宗。”因爲大般若顯密圓滿,圓滿了還有什麼宗?能海上師說是大般若宗,當然我也是大般若宗。有時我也喜歡講笑話,如果一定要問我是什麼宗,告訴你:“我是釋迦宗。”有法師講經時說:“不好好修行,整天什麼宗、什麼派,你懂什麼宗,懂什麼派?”能海上師圓寂前,說了一句話:“什麼也沒有”,這就是大般若成就。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12-5)(總第19)

  ◎ 傅味琴 講于 2001.4.26

  般若智慧是從禅定中證得的

  提要:

  ■ 念誦、修定是出生般若智慧的橋梁

   ■ 佛性圓滿,去煩惱等于擦灰塵

   ■ 般若智慧是從禅定中證得的

   ■ 要圓滿禅定波羅蜜,必須修精進

   ■ 修精進必要修忍辱

   ■ 修禅定能通氣

   ■ 對人對己沒好處,忍它幹什麼

   ■ 你們將來要法布施

   ■ 這麼好的地方,還想回家嗎

   ■ 念誦、修定是出生般若智慧的

  念誦、修定是出生般若智慧的橋梁

  念誦也好,修定也好,都是一個橋梁,一個工具,把我們從這兒度到那兒。當切斷了生滅念頭的時候,你還有什麼?那只能說是常樂我淨。其實常樂我淨也是爲了使人好理解,就這麼說了。截斷了雜染生滅的念頭的時候,般若淨智就自然出生了。

  佛性圓滿,去煩惱等于擦灰塵

  般若智慧是自然出生,你怎麼修也修不出來,因爲不需要修。好比我們衆生的佛性,個個圓滿,圓滿了你還要修什麼呀?我們今天修,只是在圓滿的佛性上擦掉灰塵,去掉煩惱就等于在擦灰塵。

  般若智慧是從禅定中證得的

  六波羅蜜中,第六波羅蜜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自然出生的基礎,就是第五波羅蜜——禅定波羅蜜,般若智慧是從禅定中出生,禅定中證得的。

  要圓滿禅定波羅蜜,必須修精進

  你要圓滿禅定波羅蜜,你必須修精進波羅蜜。你不精進,出不了般若智慧呀,爲什麼?修定打瞌睡、打妄想,豈不成了瞌睡精進,妄想精進。

  修精進必要修忍辱

  精進是第四波羅蜜,精進以前的第叁波羅蜜是忍辱。我前兩天還說,有些學生爲了一點小事都要氣惱,我就朝他笑笑:“如果我老師像你,早就氣死了。”你們氣來氣去只氣一個人,我這個老師要氣多少人?包括不聽話,使我失望,偏要走的人留不住,只留給我一個長期的懷念,心裏難過不難過?還包括受人誹謗、誣蔑,四十多年來,豈不早就氣死了?

  修禅定能通氣

  說生氣女衆第一。常在我面前告狀、說氣話,差不多都是女學生。說句笑話,你氣得難受,你去修禅定,修禅定能通氣(衆笑),真的,放幾個屁就舒服了(衆笑)。所以我也給自己說句好話,我修忍辱是修得不錯的,不是我要標榜自己,是爲了供你們學習。

  對人對己沒好處,忍它幹什麼

  第二波羅蜜——持戒,忍辱必須以戒律爲准則,否則盲目忍等于阿Q。忍辱是修慈悲,慈悲必須要有智慧,對人對己有好處你就忍,沒好處忍它幹什麼?例如兒女跟媽說:“媽,你打牌已經四個小時了,可以停了,休息休息吧。”“我是很累,忍一忍吧。”這個忍有什麼好處?

  你們將來要法布施

  第一波羅蜜,布施波羅蜜。你們今天來聽法,誰在修布施波羅蜜啊?“老師。”(衆答)說老師,沒錯,不過不全面,你們也在修布施波羅蜜嘛。好比商店要滿足人民的需要,總要進貨啊,進貨是爲了出貨。你們將來出家人要當法師,在家人要當老師。所以你們也在修布施,僅僅是布施的前階段。好比吃飯和大便(衆笑),不過是前後兩個過程。

  這麼好的地方,還想回家嗎

  今天你們的學習生活我看六波羅蜜全了。天天聽法,准備將來法布施;遵守規章製度,也是持戒清淨;同學之間不要議人長短,背後不說人閑話,修忍波羅蜜;兩叁點鍾就起床,精進波羅蜜;天天修禅定,禅定波羅蜜;聽傅老師講法離不開一個空,般若波羅蜜。這麼好的地方還想回家嗎?(“不回家了。”——衆答)下課。

  (第九講完 2001.4.26 女衆專修班)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10~1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