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1~9)▪P6

  ..續本文上一頁執著了。要有“見相非相”這種悟道的覺悟,這就是如來。

  所以修菩薩地,地地都要修“自性無所緣”,一切都是如影如幻,心不要有所緣而有所執。菩薩度衆生是引路人,可別把衆生引到執著的路上去。

  (第四講未完 2001.3.28)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8)

  ——傅味琴

  平等、純潔、清涼、智慧

  舍淺求高,難以悟到

  對于初進佛門的人是可以講什麼都有,讓他去抓,但是要幫助他往裏邊走啊。如果你不提高,不往裏邊走,有我相,有人相,有衆生相,有壽者相,有菩薩相,有佛相,有男相,有女相,也包括出家相,居士相。有人說我講得太淺了,是我講得淺,還是你懂得淺?其實高深的含義全在淺的講話裏。如果你舍掉了淺的去求高深的法,你又悟不到,法師修行講高深的法,這是他的東西,不是你能悟的,你把它抓來作爲你的,那就錯了。

  各種緣起不離般若

  六波羅蜜中最圓滿是般若波羅蜜,度衆生可以用各種各樣的緣起方式,但是不能離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在性空的基礎上,然後以善巧方便、各種方式去度衆生。所以緣起不離性空,性空才能緣起。我今天給你們講這個話是從度衆生到彼岸這個角度講的,並不是單以引進佛門,修修人天福報而講的。

  心要像月光那樣清涼

  初地的修法,在這本念誦法裏有,今天先提幾句。怎麼修好初地的菩提心,有四種比喻,如“地、金、月、火”,你要把自己的心修得像月光那樣清涼。也有修行人喜歡熱鬧,找幾個人來聊聊天,海闊天空扯一扯,扯到後來起煩惱了。喜歡熱鬧,起煩惱火,這是清涼嗎?當然不是。怎麼樣讓自己心清涼?好好修大悲心。

  心要像大地那樣平等

  還要像大地那樣平等,不管是誰,平等對待。要知道,初地修好了,怨親平等就修得很好了。所以我常這樣說,同學同學,大家要相親相愛,俗話說:“親,親不過道親。”要好跟每個人都好,不要跟某兩個人特別好,跟其他同學冷冷的,還對某幾個人特別恨,那就不在修行了。像這種情況會出現小團體,會出現幫派,鬧起意見來,幫對幫,這樣很不平等,要修平等心。當然我們凡夫不可能一下子達到這樣的要求,但是我們要修啊,要努力地去做啊。多年前在太原白雲寺,我講了一次法,大家聽了很高興,當家就跟我說:“老師啊,你跟居士多講講吧。我們出家人有時候不大好講,現在來一個人,首先問,“你師父是誰?”“哦,他住那邊。”那麼這個人就拿月餅送他師父,別人不送的。這樣不好的。有的出家人嘛房裏月餅多得堆起來,有的出家人一只也沒有。”你真能夠發心好好修修平等,非但你這個人修養、素質、品德提高,你煩惱也少了。修到了平等平等,完全平等,你就成佛了,你不是這麼去修,你想成佛是空想。

  心要像黃金那樣純潔

  要像黃金那樣純潔,如果我們心是純潔的,裝的完全是佛法知見,這叫“真金不怕火煉”,邪知邪見,旁門邪教,封建迷信就燒不壞你。如果你沒有這樣一個純粹的佛法的心,你不久就會變,現在最厲害的是兩種影響,很快就使你變壞。

  五欲之風正吹進佛門

  一種影響,是五欲享受。開放政策以來,國家允許少部分人先富起來,可是這些富人呢,富了就享受,五欲在有錢人那裏泛濫,稍微有點錢就學樣享受,想賺大錢的人就搞歪道,出現了很多假貨,不管道德不道德,賺到了錢,拼命享受。那這種風已經吹進佛門了。

  修行要今世努力

  如今這麼多年來的佛教,跟我年輕時候已大不一樣。所以我常勸導聽法的人,要修行了脫生死,現在趕快努力,等你下一世再來,再過50年,乃至100年,佛教也不知道變成什麼樣了,現在已經跟我40年前進佛門時兩樣了,修行人名利心很重,講究生活條件優越,貪財色名食睡五欲。

  不裝滿正見,怎麼抗拒邪見

  還有一個很可怕的,釋迦佛說到了末法時期,邪師邪說多如牛毛,你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影響。所以,如果你滿胸懷不裝滿佛的正知正見,你用什麼去抗拒?

  邪說總是以好話吸引人

  我們現在還是衆生,前輩子我們也是衆生,可以說我們是老衆生了。心地裏就有貪愛五欲的煩惱種子。凡是五欲、凡是邪見邪說都是口裏說好話來吸引人,你有貪圖享受的種子,他給你說一句話:生活太苦了。你想想這句話對啊,那麼什麼叫太苦,什麼叫享受,你又弄不清楚。實際上嘛,你現在的生活已經進入享受了。你不懂佛法又區別不出來。

  有懶惰習氣,菩提心抛光了

  還有只要跟你說:“你何必這麼樣刻苦修行啊,要善巧方便。”什麼善巧方便?“又簡單又穩當豈不更好?”因爲你心裏有個懶惰的種子,求之不得。把釋迦佛說的斷煩惱要經過長時期的磨煉,修菩薩行要深入到衆生裏去,磨煉自己的習氣,累積菩提心的功德,全抛光了。

  擺老資格,容易著魔

  講個真實的故事,我年輕時,有個熟人,聽他的學生說他已經開悟了,記得有次我去看他,他說他很忙,出版社要他參加編輯出版一本大字典,我說:“他們對你很重視啊。”他笑笑,“哎,小名氣,小名氣。”(衆笑)小嘛也是名氣啊。又跟我說弄堂出門有一家小食店,吃小黃魚只要二毛錢。有一天他忽然來看我,說是來還我錢的,因爲錢借了很久了,我幾乎想不起來,又跟我說:“大家都知道你是最用功的人,所以很多人都對你寄托了希望。聽說你二點鍾起來,天天如此,你何必這樣?”我一聽話不對了,“我告訴你,可以一念成佛。”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好,他看我好像臉上沒有笑容,又說,“這是佛說的,可以一念成佛,你盡管睡到八點鍾,何必這麼辛苦呢?”我只能說,“我看我是做不到的,根機關系,我仍然這樣下苦功吧。”等他一走,我心裏在思維,他在我面前起了幾個念頭了,怎麼還沒有成佛?已經狂了。修行人一自得其樂擺老資格(他是個老居士),起傲慢,最容易著魔。好了,再說下去,我變了專門講故事了,所以對于這種邪知邪見要抗拒啊。

  記得多,思得多,能産生力量

  我爲什麼能抗拒得了?因爲我的筆記很多,光整理筆記,花了很多時間,是能海上師幾次講經說法的記錄,彙合起來,所以記得多,思考得多,一直在頭腦裏轉,熟能生巧啊,自然就能對不妥當的說法産生抗拒的力量了。

  “金”表純粹

  “ 金”表示純粹。千萬不要夾雜道教、耶稣教、儒教,佛教就是佛教。我總是從佛教立場去講,上次有個出家人跟我談,道教也是很好啊,儒教也是很好,《了凡四訓》也是很好。我說:“佛門裏面既然能講道教,能講儒教,那麼耶稣教能不能講?基督教能不能講?氣功能不能講?他們也好啊,也是勸人做好事啊,你承認不承認佛是圓滿的?既然圓滿了,還需要補充嗎?”他還要跟我講,我就說了一句:“你不要跟我講道教,我是佛教。”把他堵住了。你們要有這樣的氣魄,才叫真金不怕火燒,要保持佛教的純粹,不要把佛門搞得亂七八糟,佛門裏什麼宗教都有,還像佛門嗎?

  智慧“火”燒煩惱薪

  初地菩薩的菩提心,第四種比喻“火”。火就是智慧,沒有智慧的火,你燒不掉煩惱薪。

  初、二、叁、四地爲基礎

  所以初地菩提心的成份要有大悲心的清涼,要有無分別的平等心,要有黃金那樣的純粹,要用像火那樣的智慧去燒掉自己的煩惱。有了這樣一個基礎,五地、六地、七地就上得上去了。文殊念誦法有自初地到十地的修法,這兒只是指出要以前四地來打好基礎。

  (第四講未完 2001.3.28)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講記(9)

  ——傅味琴

  善惡不明白,難以修精進

  文殊五字真言之大科爲戒定慧,乃十地法中之初二叁四地之基礎。(能海上師)

  十地頌是成佛的修法

  “文殊五字真言之大科爲戒定慧”,也就是說以戒定慧爲總綱,“乃十地法中之初二叁四地之基礎”,這是指文殊五字真言的大科來講的。但如果你能照文殊法的十地頌去修,乃至可以修到成佛。

  善惡不明白,難以修精進

  初地修布施,布施了人家歡喜,你也歡喜,所以叫歡喜地。二地修持戒,因爲戒使你清淨,所以叫離垢地。叁地修忍辱,修忍辱能發光。每個衆生都有光,科學家說魚有光,乃至物體都有光,僅僅是因爲太微弱,人看不見。修行能使人發光,靠什麼力量?靠忍辱。你不修忍辱,進不到叁地。四地修精進波羅蜜,修善止惡兩個都要精進:精進修善,精進止惡。如果善跟惡都弄不明白,你怎麼去修啊?

  要辨別是非,兩面都要講

  生活是複雜的,時代的潮流,人的風貌的變化,種種造作,你要在這裏邊去辨別,這是對的,那是錯的,必須兩方面都要看。只修善而不止惡,半邊用功,你修的善也靠不住。一個人只看到好的地方,看不到壞的地方,你這個人總會上當。看片面就是愚蠢。警察爲了維護社會的安定,抓小偷,哪一個警察只表揚好人好事?看見小偷,說,“我不看,我不管。”行嗎?一個老師,看見學生在吵架,心想:不看不看,免得受壞樣子影響,還算老師嗎?所以我作爲一個教師,好的方面要講,壞的方面也要講。

  要喜歡聽批評的話

  現在邪的風氣這麼龐大,誰敢說話?我要說。比如講經講到五種邪命,“哎喲,這是壞的,不講吧。”跳過去了,那我背罪過了,經書裏講功德,我照樣講功德;經書裏講某種事情有過失,我也照樣要講。因爲講法不照經文講,就會有罪過。所以當我講到某些不好的現象的時候,希望大家歡歡喜喜地聽,對你有好處,對佛教有好處,對我講經說法的人,也有一個夠得上的標准,要那樣去理解。 (第四講完 2001.3.28)

  修行須具備曉文、作觀、修行經驗

  講經有科釋文釋,觀點不同而科判異,或以六度或以十地均可作本書的科判。程度高者即以科判解釋也,不必文釋也。(能海上師…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