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念佛(1~9)(講于甯波居士林)▪P3

  ..續本文上一頁 ·說佛教很好,卻不學佛修行,都是因爲想掙錢的緣故

   ·貪得無厭,肯定下餓鬼道;不怕地獄,必然進地獄道

  外相莊嚴,心也莊嚴,這是從外影響到內;

  心清淨,行也端正,是從內影響到外

  “外相莊嚴,心也莊嚴,這是從外影響內”,持戒的人行爲非常莊嚴、端正,心也會跟著莊嚴起來,這個方法很好,這叫從外打到內。那麼,“心清淨,行也端正,是從內影響外”,如果我們能經常聽法,經常保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心裏能夠定,能夠有智慧,我們的行爲也會端正,這叫從內打到外。“內外合一,成就就快”,內外合起來,修行就快了。

  心爲本,一切法門都是修心法門

  行要修,心也要修,還是以心爲本,因爲心爲王。所以,一切法門都是修心法門。念阿彌陀佛也是修心法門,因爲要念到一心不亂,還是要修心。佛經上經常講“心爲王”,實際上,“以人爲本”也還是“心爲王”,假如這個人沒有心,你“以人爲本”起啥作用呢?   心在念上

  心在念上,心想什麼就起什麼念。

  證果成道,下叁惡道,六道輪回,生死流轉皆心的力量。

  生死輪回,業力所牽,業在心裏,業力也是心的力量。

  善業得解脫,惡業成障礙,故稱業障。

  心掌握不住,找不到(覓心不可得)而所起的念,自己卻明明白白。

  

  心在念上,證果成道

  以及輪回生死,都是心的作用

  那麼心在哪裏?“心在念上,心想什麼就起什麼念”,這個大家體會一下,就體會到。

  念的力量有多大,也就是心的力量有多大?“證果成道,下叁惡道,六道輪回,生死流轉皆心的力量”。舉個例子,我們在家裏一想,今天我要到居士林去聽法。你心裏念念不忘,一出門就往居士林跑了,這就是心的力量。世間上人也是這樣,有個同學勸朋友來聽聽法,他開始想隨喜聽聽,忽然來一只電話,好朋友叫他去搓麻將,他很喜歡搓麻將,心想“我要去搓麻將”,那麼就往搓麻將地方跑了。

  我們修行人心裏想,我要證果,將來決定證果,有這個種子就有這個果。如果你心裏想:我要跟釋迦佛一樣,成菩提大道。你將來決定成佛。

  說佛教很好,卻不學佛修行,

  都是因爲想掙錢的緣故

  如果你心裏想:“要我不貪,我做不到,不貪白不貪,現在正是我交好運的時候,能賺錢我不賺,我做傻瓜啊。叫我拿點錢做點好事,你別想,我是只進不出。”從前我在各個城市辦了十年禅定與心理導引班,一個學生的爸爸來看我,跟我說,“佛教很好,信佛我也不反對,不過我的兒子不能信佛。”怪了,既然很好,怎麼你兒子不能信佛呢?他有自己的道理:“因爲我要兒子到日本去開個大酒家,我要他當老板,成大富翁。信了佛講慈悲,有了點錢還要布施供養,能發財嗎?所以佛教是好,我兒子不能信佛。”是有這種人的。

  貪得無厭,肯定下餓鬼道;

  不怕地獄,必然進地獄道

  假如你勸他,“你這樣做,可能死了要下餓鬼道。”他聽不進去,說“我不信,你說我下餓鬼道,我就下餓鬼道。”那麼這種人死了肯定下餓鬼道。

  還有的人,別人勸他:“你氣量大一點,你別生氣了。”“別人都可以原諒,唯有他不行,我把他恨死了,一想起來我有叁口好咬了。”說:“你這樣,死了要下地獄道啊。”他說:“就是真有地獄我也不怕,要下地獄道就下地獄道。”那麼這人肯定死了下地獄道。

  怎樣念佛(7)

  傅味琴講于甯波居士林 2009.11.6 中午

  生死輪回,業力所牽,以法的智慧

  來轉變業力,才是修行人應該做的

  提要:

   ·愚癡衆生下畜生道,“但知水草與淫欲”

   ·做了老衆生,進了佛門還醒不過來,仍在進一步退二步

   ·大家聽不懂的法我講不來,因爲我自己都不懂

   ·生死輪回,業力所牽,以法的智慧來轉變業力,才是修行人應該做的

   ·我是一輩子學法斷煩惱,斷了煩惱路路通,何必再學神通

   ·業力在心裏,惡報也在心裏,心不轉變,就得造業受報

  愚癡衆生下畜生道,“但知水草與淫欲”

  還有的人叫他來聽佛法,他說佛法迷信。這種人愚癡顛倒,而且還癡頭怪腦,轉也轉不過來,真叫衆生大顛倒。這種愚癡的人,死了下到哪裏去?畜生道,因爲畜生最愚癡。畜生愚癡到什麼程度?“但知水草與淫欲”,畜生只知道兩件事情,一個是找東西吃,一個就是公的找母的。

  你們看,雞一天到晚頭朝下,整天在地上找東西吃;公雞看見母雞就追,追了一只再追一只。我看現在有些人跟雞也差不多,看見漂亮的就追,據說還有娶十個老婆的人咧。

  佛說過貪吝餓鬼道,瞋恚地獄道,愚癡畜生道,這些全是心的作用。

  做了老衆生,進了佛門還醒不過來,

  仍在進一步退二步

  六道輪回,生死流轉,太苦了。我們做老衆生已經做得老資格了,無始以來生死流轉,也不知道多少次了。有些人今世進了佛門還醒不過來,說:“六道輪回,生死流轉,我是不信的。”你不信?你們沒看見我就看見過,所以我信,那可真是流轉啊。

  有一次我在廈門講課,廁所在樓下,走到二層樓是個大講堂。那天是星期六,臺上有許多年輕人在學走路。我就奇怪,長得這麼大還不會走路嗎?怎麼學的?進一步,退兩步,都在團團轉,轉來轉去。

  我看了一會,悟了:這不是流轉嗎?生死流轉就是從男女的愛開始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去學跳舞,更不要卡拉OK,因爲唱起來像鬼叫。(衆笑)

  大家聽不懂的法我講不來,因爲我自己都不懂

  講到這裏,我有點不太放心,徐林長你看我這麼講可以嗎?可以啊,大家聽得懂嗎?(鼓掌)聽得懂我再講下去,你要我講聽不懂的東西我講不來,我自己都不懂,我怎麼講。

  生死輪回,業力所牽,以法的智慧來轉變業力,

  才是修行人應該做的

  “生死輪回,業力所牽”,業力最大,從前弟子問佛:“神通力量大,還是業力力量大?”佛回答:“業力力量大。”所以大家不要求神通,不必修神通,因爲神通力量不大。我們要好好學法,以法的智慧來轉變我們的業力,這才是修行人應該要做的。

  我是一輩子學法斷煩惱,

  斷了煩惱路路通,何必再學神通

  假如你們問:“老師,你有沒有神通?”我沒有神通。說:“老師,你修了幾十年還沒有神通?”因爲我不修神通。不過我也修一個通,叫漏盡通,我只修這個通,我是一輩子學法斷煩惱。漏,就是煩惱。漏盡通,煩惱斷盡,你路路通,何必再學神通?可能這也是我的小聰明了,沒錯吧。(衆笑,鼓掌)

  業力在心裏,惡報也在心裏,

  心不轉變,就得造業受報

  業力怎麼轉變?業力在你心裏,心不轉變,業力怎麼轉變呢?剛才已經講過,我們一切的造作,都是從心開始的,你罵人打人也是從心裏開始的。打了人、罵了人,就有惡業了,這個業也是在心裏。你一下子打過去,等會你不打了,心裏還在恨他,惡報也在心裏,很難消除。

  怎樣念佛(8)

  傅味琴講于甯波居士林 2009.11.6 中午

  心有感情,所以衆生又稱有情,

  業力是通過感情作用完成的

  提要:

   ·業力是無形的繩鎖,一到時候就把你牽走

   ·“諸法無我”,一切都是業力在做主

   ·心有感情,所以衆生又稱有情,業力是通過感情作用完成的

   ·善業得解脫,惡業成障礙,故稱業障

   ·心找不到,也掌握不住,但心中所起的念頭倒是明明白白

  業力是無形的繩鎖,一到時候就把你牽走

  “業力所牽”到底是被什麼牽?我們造業的時候,有根繩子已經套在頭頸裏了,僅僅是看不見,所以要趕快求解脫!打個比方,有些人說:“這個人很壞,怎麼公安局不抓他?”不要以爲公安局不抓,是時候沒到,這個人頭頸裏繩鎖已經套好了,等到他一作案,馬上就抓進去,正等著呢。

  “諸法無我”,一切都是業力在做主

  我們也是被無形的繩鎖套上了,一到做人的福報完了,眼睛一閉,就被拉走了。說:“誰拉我?”你自己拉自己,說:“我有這麼傻嗎?我真不想到叁惡道去。”到時候,你自會願意去的。那麼想不通了,“我怎麼會願意去呢?”“諸法無我”嘛,你能做得了主嗎?一切都是業力在做主。

  我年輕時,上海淮海路剛開了一家酒店,就是可以到裏邊去點菜喝酒的。假如有個人,老婆給他兩塊錢叫他買米回去做晚飯,他路過酒店,酒的味道飄出來,一聞,就把他吸住了。這兩塊錢本來是去買米的,可是這種想喝酒的吸引力厲害呀,他非要進去喝酒,喝了酒再說。沒有人推他進去,也沒有人拉他進去,是他自己進去的,這就叫業力。

  心有感情,所以衆生又稱有情,

  業力是通過感情作用完成的

  業力在心裏,心很複雜。心有一部分作用是感情作用,爲什麼我們稱“有情”,因爲有感情。有個女的被丈夫打得臉腫鼻子歪,到我這來求加持,加持她離婚成功,這種事情我可不管。後來她的丈夫跟她說了幾句好話,她又不離婚了。等到下次又挨打了,又說幾句好話,又再打。業力是通過感情作用完成的,所以做“有情”苦啊!

  善業得解脫,惡業成障礙,故稱業障

  “業在心裏,業力也是心的力量”。業有善惡之分,做好事,就增長善業的力量,做壞事,就增長惡業的力量。善業往上,惡業下墮。

  “善業得解脫,惡業成障礙,故稱業障”。打個比方,善業好比清氣,惡業好比濁氣,清氣向上,濁氣向下。向下的結果怎麼樣?臭得不得了。屁都是臭的,從來沒見過屁往上放的。(衆笑)造了惡業,必然會起障礙,特別在修行路上,所以叫業障,因爲你被惡業的業力障礙住了。

  心找不到,也掌握不住,

  但心中所起的念頭倒是明明白白

  業在心裏,“心掌握不住,找不到(覓心不可得),而所起的念,自己卻明明白白”。心非但掌握不住,連找都找不到。說:“我把心找到了。”你拿出來給我看看,你拿得出來嗎?禅宗的二祖跟初祖說:“弟子心不安,請師父給弟子安心。”師父說:“你把心找出來,我給你安。”二祖找心找不到。心都找不到,那咋修心啊?修行難就難在這裏。

  心雖然找不到,而我們所起的念頭,自己倒是明明白白,那麼問題就簡單了,修心就是修個念頭,你起心動念自己明白嗎?那就把念頭修修好,不要起惡念,要起善念。 要在念上用功

  修心實是修念,念上用功,才能淨化人心。

  “一失足成千古恨”在于一念之差,能及時糾正,尚有希望,惡念相繼,必念念下墮,無有休止,猶如初一當初二,一年錯完。

  修行首先皈依叁寶,要念佛、念法、念僧,念念不忘叁寶功德。

  叁士修法:下士修法第一步念無常,也是修念。

  中士修法叁十七道品,第一步修四念處,也是修念。

  上士修法修菩提心,第一步修念恩、報恩,也是修念。

  所以念是第一步修法,是基本法,根本法。

  淨土法門著重信願行,信願行種種功德,亦從念上出生,念上成就。

  念佛也要從念上著手,從念上用功。

  怎樣念佛(9)

  傅味琴講于甯波居士林 2009.11.6 中午

  佛弟子要念叁寶功德,

  修行第一步要念無常

  提要:

   ·修心實是修念,念上用功,才能淨化人心

   ·假如都信佛,強盜就沒了嘛

   ·一念之差成千古恨,能及時糾正,尚有希望

   ·惡念相繼,必念念下墮,即使回升,亦苦報累累

   ·錯念不糾正,會一直錯下去,把初一當初二,一年錯完

   ·佛弟子要念叁寶功德,修行第一步要念無常

  修心實是修念,念上用功,才能淨化人心

  用功就是在念上用功。你們奇怪:老師怎麼今天講來講去,都是講念?你們是修念佛的嘛,那麼我不講念,總不能老跟你們講“佛”。念佛,用功就在念上。

  “修心實是修念,念上用功,才能淨化人心”。我們佛教對祖國人民偉大的貢獻就是淨化人心,人心淨化了,社會就和諧,祖國就強盛了,至少不會給政府機關、公安部門添麻煩。

  假如都信佛,強盜就沒了嘛

  很多年前,報上報道,河南有個村莊全是強盜,稱爲“強盜村”,連火車上的貨物都搶。後來破案了,調查下來,只有一家人家沒有搶過東西。誰也不相信,可是調查來調查去,他確實沒有參加搶。人們覺得奇怪,後來才了解到,因爲他是信佛的。這是很明顯的例子啊,假如一個村莊都信佛,強盜就沒了嘛。

  一念之差成千古恨,能及時糾正,尚有希望

  有說“一失足成千古恨”,“成千古恨”,還是出于當初一念之差,開頭起了一個惡念頭你會一直想下去。但是,最開頭只是一念之差。“能及時糾正,尚有希望”,這叫懸崖勒馬。

  惡念相繼,必念念下墮,

  即使回升,亦苦報累累

  如不及時糾正,“惡念相繼,必念念下墮”。第一個是壞念頭會引起第二個、第叁個壞念頭,起的念頭一直壞下去,念念下墮,你不到叁惡道去才怪呢。

  而且“無有休止”啊。說到了叁惡道,我下一世仍會做人。沒這麼簡單,得一步步升上來。尤其到了地獄道,不會馬上出來,先升餓鬼道,再升畜生道,畜生道裏出來即使做人也是一個苦得不得了的殘廢人,所以叁惡道去不得。

  錯念不糾正,會一直錯下去,

  把初一當初二,一年錯完

  要在念上用功,如果一個念頭錯了,你不及時糾正會一直會錯下去。“猶如初一當初二,一年錯完”,好比把初一當初二,那麼初二當初叁……,一年錯完。

  佛弟子要念叁寶功德,修行第一步要念無常

  “修行首先皈依叁寶”,皈依叁寶了就要修念,怎麼念?“要念佛、念法、念僧,念念不忘叁寶功德”。《菩提道次第》“叁士修法,下士修法第一步念無常,也是修念”,“士”就是人,所以修行第一步就要你修念。念無常怎麼念?要心裏念,不要嘴巴裏唸啊。手拿一串念珠,嘴裏唸“我要死了,我要死了……”,這有啥意義?還不如好好思惟無常的法義:我們生下來以後,就一步一步在往墳墓裏走,人生短促,回憶幾十年前猶如在昨天。

  前天我到寶幢育王公墓,去掃我父母的墓,當年父母下葬的情景,我記得清清楚楚,一晃就是叁十七年,一下子就過去了。我今年八十歲了,其實我早該死了,爲什麼不死呢?因爲護法不讓我死,假如我昨天死了,今天你們就聽不到法了,所以再讓我活一天。可是,無論怎麼樣,還是要死的,這是誰也逃不過的,所以要愛惜生命的時光,千萬不要再浪費了。

  世間上的一切都無常,別說生命長不了,連我的頭發都長不了。我年輕時,頭發多得不得了,今天還不是脫光了?本來還有叁根,不知道哪一次,同學給我理發,把這叁根都理掉了。光頭也好,叫光榮的頭。(衆笑,鼓掌)所以大家要恭敬出家人,因爲他們有光榮的頭。

  

《怎樣念佛(1~9)(講于甯波居士林)》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