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格心理學--學佛智慧,圓滿人格(10~19)▪P4

  ..續本文上一頁集體的安全,這樣規定是有道理的。例如,製度規定,打電話要在辦公室打,要講普通話,不准在電話裏談情說愛,爲了防壞份子到處亂竄,所以叫你聲音響一點,就等于讓你光明正大一點。是有人回去了竟然打電話來找某女士聊天,社會很複雜。如果團體受到損害,你也沒好處,你也是其中的一員,爲什麼不配合呢?作風正派,盡管光明正大。

  合衆最要緊,生活習慣也能改變

  南方有南方生活習慣,北方有北方生活習慣,盡量照顧就是。今天吃饅頭,明天吃米飯,過兩天吃面條,這不是豐富多彩嗎?何必一定要全照你的?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偶然吃吃饅頭也好嘛。最要緊的一點是能夠合衆,拿心理學來說,叫合群。

  孤獨、沈思、幻想,往往是心理發病的基礎

  合衆最要緊,不要使自己孤獨,孤獨最不好。還有幻想,腦子裏想的盡是打自己主意,其實都是妄想。這孤獨、沈思、幻想,往往是心理發病的基礎,所以我們應該要培養合群的性格,合群的生活習慣,人在群衆中是最好的鍛煉。我在能海上師身邊學法的時候,上師常說:“要合衆,你才能夠得到大衆的加持。”一個能夠合衆的人,他就有合衆的福氣,合衆的功德。

  人家不歡喜你,你不會改一改嗎

  有人說:“我想合衆合不上去啊,他們都不喜歡我。”那你不會使人家喜歡你嗎?有時還說怪話:“你看這種人哪,怪不得人家喜歡他,一見面先來一個微笑,我真看不慣,我這個人從來不笑的,拍什麼馬屁?像個狐狸精。”(衆笑)到底他錯了還是你錯了?彌勒菩薩天天笑嘻嘻難道也錯了?深圳圖書館曾請我開講座,講的內容就是“未言先笑”,這是禮貌,有禮貌人家都喜歡你。人家不喜歡你,你不會改一改嗎?

  過午不食也可開許,晚上不吃,中午要吃飽

  一向過午不食的人胃裏很舒服,偶然晚上吃一次覺得肚子裏難受。一向吃慣的人,有一天晚上沒吃也難受,都是個習慣問題。釋迦佛規定,出家人要過午不食,除非像勞動出坡、遠路回來、生病、身體虛弱,可以吃一點,這叫開許。你們有的同學要過午不食,我不反對,如果你晚上要吃一點,我也不反對,一切自然,不要太勉強人家。你們以後自然會過午不食。要不了多少時候,過午不食的人會多起來,但過午不食的同學中午飯要吃得多。我從前日中一食,我可沒有少吃,少吃不是營養不夠了嗎?我是把早、晚兩餐的飯全加在中午一頓吃,譬如我早上吃一碗粥,晚上吃一碗粥,中午吃一碗米飯,那麼我中午就要吃兩碗米飯。中午能吃多,吃得飽飽的,你才能晚上不吃。

  (2001.4.13第四講未完,小標題爲編者所加)

  人格心理學 (18)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佛陀的思想不占領,名利思想就要占領

  本次提要:

  ■ 佛陀的思想不占領,名利思想就要占領

  ■ 不要把出家變成“搬家”

  ■ 不要在釋迦佛的精舍裏搞貿易

  ■ 培養人才要成爲佛門棟梁,掃除一切汙染

  佛陀的思想不占領,名利思想就要占領

  思想意識、思想陣地不會空白,修行人如果不把佛陀的思想放在裏邊,就會被邪知邪見、世俗的思想長期統治。從前有句話:“無産階級思想不占領,資産階級思想就要占領”,佛弟子也是這樣,佛陀的無産階級思想不占領,世俗的名利思想就要占領。佛弟子應該是無産階級思想,出家人出了家就沒得財産,成了佛門的無産者。居士肯供養布施,你也是無産階級思想,最多保留了一點生活費,作生活上的保障,也不是餓肚子才叫無産階級。佛是叫我們做個無産者嘛。

  不要把出家變成“搬家”

  可是由于不懂佛法,進了佛門佛陀的思想沒裝進去,出了家只是換了件衣服。逛馬路、上街,這也買,那也買,寮房裏什麼都有,能海上師說:“有人出家的時候什麼都不要,不到叁年,什麼都有了,這不叫出家,叫搬家。”寮房裏東西堆滿,床底還有皮鞋,牆角還有酒瓶,銀行裏存款十幾萬,經常打聽股票行情,那完全成資産階級了。

  不要在釋迦佛的精舍裏搞貿易

  寺廟的土地不會說話,也沒有腦筋,房子也不會說話,也沒有腦筋,只有住在裏邊的人有腦筋。動不是佛教的腦筋,在寺院搞貿易,牆角落裏還有算命的,這還像釋迦佛的精舍和佛弟子的學府嗎?

  培養人才要成爲佛門棟梁,掃除一切汙染

  我對請我去弘法的人講過:“感謝你提供我一個弘法的機會,不過話說在前面,請不請由你,要我來,如果發現有世俗氣的地方,我要開口講話的。”不報釋迦佛的恩,我來幹什麼?難道是爲了吃口飯嗎?所以大家好好發心,凡是我們在的地方,就把非佛教的歪風邪氣,世俗汙染全部掃出去!保持佛門的清淨。要在佛門搞清潔工作也不容易,還得逐步逐步來。我們培養人才的目的,是培養你們將來成爲佛門的棟梁,把佛門裏的垃圾掃掃幹淨。

  (2001.4.14第四講完,小標題爲編者所加)

  人格心理學 (19)

  ——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學 ~ 包括人的情緒、個性、作風、生活習慣、思想意識。

  要在心理上接受教育

  本次提要:

  ■ 人類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

  ■ 心病要用心藥醫

  ■ 心理上的病要在心理上轉變

  ■ 人是能改造的

  ■ 語言也能改造成流暢動聽

  人類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

  我們講人格心理學講到心理治療,如今的時代,在國外心理科學被認爲是頭等重要的。以前的“身心醫學”,現在叫“心身醫學”,心放在第一位。國外的心理學家認爲人類70%以上全有心理病,也就是說或多或少有些精神不正常。在解放前上海已經有心理治療這一科,我年輕時最熟悉的就是黃嘉音,跟他合作的叫粟仲華,是當時上海精神病院院長,他們特別提倡心理治療,說:“吃藥打針治不好的病,就要用不吃藥打針的方法來治。”今天我們不專講心理治療,只把它作爲人格心理學的一個部分提一提。

  心病要用心藥醫

  我以往從事過心理治療工作,通過心理治療,確實有些醫藥無效的病也好了。簡單扼要說,心理治療的方法就是由心理治療醫生給你指導,你要按照他的指導努力去做。如果病人不聽醫生話,學生不聽老師話,就起不了作用,你不接受嘛。教育只是讓你看到自己的缺點,起作用的還是你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造自己。這種惡劣的脾氣,奇形怪狀的心態,任性放縱的習氣,歇斯底裏的自我誇張,爲了取得人家的同情和掩飾自己的錯誤所表現出來的有氣無力,這種病不在身上,在心裏。古人也說:“心病要用心藥醫”,當然還包括你放不下的刺激,想不通的矛盾,那就要用智慧的語言來給你啓迪,使你轉變,使你覺悟。

  心理上的病要在心理上轉變

  如果認爲“我的病醫生看不好,藥吃不好”,從心理衛生來說,有這種病,叫“心理病”,表現在身上有點不舒服,胃脹、頭疼、失眠等,醫生取個名字叫“神經官能症”。神經官能症生理上表現出來的種種症狀是一個表面現象,真正的病在心裏。如果藥吃不好,又不願接受心理上的教育,這算什麼病呢?那種病可以說是無可救藥的病,既不吃草藥,也不吃心藥,整天胡思亂想,豈不可怕?如果佛弟子這樣愚癡,怎能做人天師表?出家更要做人天的榜樣,消除自己的愚蠢,改變自己的習氣,表現自己的智慧。

  人是能改造的

  人是可以自我改造的。我這個身子就是經過改造的。舉兩件事說說,以前有個時期,出家人不敢穿出家的衣服。有一次我到一個居士家,他們以爲我是出家人,說“你很像一個出家人”。其實我小時候是走路搖晃,靠著牆壁拖著走的。你們的威儀還不是出家以後學來的?老師只能給你啓發,要你自己改造自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語言也能改造成流暢動聽

  語言也能改造。我小時連自己的姓名都說不出來,今天已完全不是原來的語言,我的語言是經過我自己改造的,也不用再記住當初訓練說話時要掌握的幾個原則,開口就能說。你們能夠聽得出來,我從第一句話到最後一句,全是帶有一種波浪形的節奏,如果不通過刻苦的改造,能成功嗎?我說話每個單詞的第一個字都沒有很重的爆出來,也沒有兩個字連得很緊,也沒有不連貫的表現,也沒有直龍通的說,是有起伏的抑揚頓挫,你們聽了兩個小時,我也沒有“這個,這個,啊”,“那個,那個,啊”,以及那麼多的“就是嘛”無義詞。我不信一個人改造不過來,我就是改造過來的。

  

  

《人格心理學--學佛智慧,圓滿人格(10~1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