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死皆自在·第一章 生死皆自在,輕安見如來——生死專題▪P7

  ..續本文上一頁、膚慰人間

   有一位先生從中美洲來,他們的家庭本來就很貧困,但這對父母很有志氣,千裏迢迢的帶著一對子女來美國發展。夫妻兩人辛苦的打工賺錢來培養孩子,他的兒子就讀柏克萊大學,而且再兩個月就要畢業了,一間大公司選上了這個優秀的孩子,在他還沒有畢業前,就聘請他到公司上班。孩子非常高興,對父母說:「你們現在可以輕松了,我還沒畢業就已經有一份很好的工作,爸爸、媽媽,你們可以享受了。」

   哪裏知道,幾天之後就發生這樣的大災難。母親和妹妹心都亂了,現在在醫院接受心理治療。父親洗了兩大張兒子的照片,一張挂在胸前,一張挂在背後,因爲他不會說英語,不知該如何找他的兒子,于是就背著這兩張照片,在那裏走來走去。

   慈濟人也看到了這位先生,但不知道他所背的照片是什麼人,就主動上前去問他,因爲語言不通,身旁一位女士代他回答:「他是我的哥哥。」然後她就告訴慈濟人哥哥的故事,爲了陪伴哥哥,她特地從加拿大趕過來。

   還有位韓國婦女,離鄉背井嫁到美國來,她的先生也在這一場災難之中往生了。這位婦女還有兩個幼小的女兒,她無助而孤單的站在牆壁的角落,低著頭垂淚。慈濟人看到了,很自動的以肢體語言擁抱著她,膚慰著她,這位年輕的婦女,才在失神中回複過來,把慈濟人的肩膀當成心靈的依靠,趴在肩上痛哭失聲。

   這位年輕的婦女一定很惶恐,在美國無親無故,孤單帶著兩個幼小的女兒,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不過,我想慈濟人已經跟她約好了,要陪著她走過這段陰郁的路,直到她的心靈打開,對人生的希望現前爲止,痘就是膚慰、陪伴。慈濟人在每一個角落都是這樣做,尤其這一次,紐約、紐澤西、長島叁個地方合在一起,以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一起守在紐約去付出、膚慰。

   慈濟人在那邊,除了要膚慰許多受災難的家庭,也在那邊膚慰人心,因此受到美國人的感動與尊重。在九月二十二日,美國有幾個團體出來呼籲、勸募,他們邀請慈濟人一同參與,他們說,慈濟不只是捐錢,而且親自走入災區,去做精神的安慰,所以他們敬重慈濟。甚至蒙羅維亞市的市長,還有警察局局長,當地的首長等,同時召開記者會,他們也邀請了慈濟。他們非常感恩慈濟的付出,也認爲美國的慈濟總會設立在他們所屬的南加州,讓他們感到伋光榮。

   這讓我想起汐止有位美國修女,她也經常跟慈濟人一起投入爲照顧戶清掃,大愛電視臺的同仁問她:「修女,你怎麼也願意這樣投入

  」她回答說:「慈濟人在美國付出很多,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是長久以來都住在臺灣,爲臺灣人付出,這是應該的。」

   的確,宗教就是要這樣,才是真正的宗教。我們有一個寬闊的心胸與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爲人間撒播愛的種子,但願我們地球到處都充滿了愛。驚世的災難.警世的覺悟

   所以在驚世的災難之後,我們應該要有警世的覺悟。這種身心障礙,就是因爲沒有把心照顧好,人心複雜化了,才會造成人世間的痛苦、災難。不管我們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都要知足:哪怕只是打開水龍頭,當水流出來,在你洗手的那一刻,也都要感恩。

   知足,心才能平衡,才能心安理得。所以說,人要時時刻刻知足、感恩,有了這分心,大愛就會發揮出來,這就是植福因。

   人來到善惡雜糅的娑婆世界,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善的種子來到人間,是結好緣,得福報:有惡的業,就會碰到惡緣,所以都不要怨歎,只要想如何才能消舊業

  就是要善解、包容。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對待,若遇到不歡喜的緣,或是遇到逆境都要善解,凡事要包容。我們要善解,才能把愛發揮出來:要包容,舊業才能消。

   這就是:知足、感恩,植福因:善解、包容,消舊業。

  讓風筝飛吧

   親人破碎的軀體已如一只飄揚的風筝,假如有一根線把它拉住了,這個風筝就會一直掙紮;祝福它,放下它,就讓風筝自在飄到它該落地的地方。

   民國九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華航班機于澎湖附近失事。看到媒體的報導,我們也如同身受。有的家屬哭昏了過去;有的悲痛欲絕;有的呼兒喚女:“回來吧,回來吧!”有的叫著:“爸爸,媽媽,回來吧!快回來吧!”那種淒厲呼喚的聲音,的確讓人非常不忍心。

  全臺灣動員的愛

   許多畫面看了真是椎心之痛,不過也看到臺灣民衆總動員的愛。媒體一報導出來,慈濟人立即成立救難中心,把關懷分布到華航總公司、桃園中正機場。澎湖的慈濟人也同時動員起來,所有的委員、慈誠隊,或是培訓、見習、地區志工都統統動起來,還有高雄與臺南的慈濟人也整裝待發,准備前往澎湖支援安撫與香積的工作。

   官方、軍方及民間同時緊急動員海空救難,不斷由空中及海上搜救尋找。民間的中華搜救隊、官兵、警察單位合心協力,許多宗教團體——如佛光山、法彭山等等,大家都集中起來輪流爲往生者助念。

   人生真無常,不過能看到整個臺灣的愛心動起來,不分單位,不分宗教,大家能共同爲一件事而付出,的確很令人感動。後來,陸續找到落難的屍體,運往澎湖體育館、滋濟人又開始從事陪伴認屍的工作。

   屍塊撈起來,有的沒有頭,肚破腸流:有的沒有手,有的沒有腳。這麼嚴重的損傷,又在這樣炎熱的天氣,很快就發出不好的氣味。的確,事實是很殘酷的,要叫家屬不悲痛,要他們不淒厲的呼叫,很難啊!

  讓風筝自在飛翔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如一個已經破碎的風筝,隨著風飄在空中,假如有一根線把它拉住了,這個破爛的風筝就會一直掙紮。假如能把這根線剪斷、放掉,讓風筝隨著風,自在飄到它該落地的地方,這就是「生者心安,亡者靈安」。

   否則亡者的意識(靈魂)看著家人呼天搶地,那樣淒厲的呼叫,反而更添他靈魂的不安,那種不舍的苦,這種無形的神識纏縛著,他是脫離不了的,他也會停留在那邊。說不定他一直在膚慰著他的兒女,膚慰他的父母,跟他們說「不要哭,不要悲,不要庸」,說不定他一直在呼喚,可是我們又聽不到.所以,生者要先把心安定下來,冷靜下來,虔誠隨著各自的宗教信仰,爲亡者祈禱與祝福,讓他的靈魂也能安定下來,他就能自的隨著他的業力而去。

   假如是佛教徒,他會隨著善業投生,倚靠佛菩薩的力量安他的靈:假如是天主教、基督教,也能靠著他的主與信仰,使他的靈找到歸宿。

   幾天過去,許多家屬仍在等待救難人員打撈起親人的遺體。有的悲痛得幾近虛脫,慈濟人一口一口喂著他們吃東西,看著女孩邊吃邊哭,慈濟人也一邊喂她,一邊跟著流淚,這就是同體大悲,也就是生命共同體連心約痛。

  伸手膚慰,真心陪伴

   臺北、桃園的慈濟人因爲有處理空難的經驗,到了澎湖就負起陪伴膚慰和協助驗屍認證的任務。志工考慮到家屬接觸到親人殘破肢體時的沖擊,所以協助認屍時,先由志工去面對屍體,看看有什麼特征,然後向家屬們傳達,家屬們聽到符合的特征,再由志工陪同前往確認,讓家屬慢慢的接受。這一關真的非常困難,要顧慮到家屬的心態,有的人受不了都會昏厥過去。

   其它的,比如罹難者有的來自臺灣中部或是香港,中部的慈濟人或是香港的慈濟人就按照名單,分頭到罹難者家裏去膚慰他的家人,甚至有罹難者的孫兒在美國,美國的慈濟人一樣是前往安撫。接到訊息,什麼時候遺體要接回來,慈濟人就幫忙家屬安置靈堂等等,把對方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

   我們的人醫會,也在空難發生的隔天早晨,就前往澎湖設置醫療站。所以說來,不管是陪伴認屍,或是醫療、飲食等等的照顧無微不至,真的非常感動。

   因爲人間多疾苦,更需要菩薩慈眼視衆生,用敏銳的耳朵觀聽世間的苦難,還要用充分的毅力勇氣,去面對這樣的境界,慈悲、毅力、智慧一定要齊全。這幾天心情非常沈重,這種悲痛和家屬的心境都是同樣的,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大家一定要先把心安住下來,家屬假如真正爲了往生者好,唯一就是要安他的靈,讓他心無挂礙,靈魂能飄逸的到達他的歸宿。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爲他祝福,虔誠地祈禱。

   看到羅馬教宗一接到這樣的訊息,也同爲臺灣祈禱與祝福。是的,這個時刻感傷總是于事無補,我們還是要提起精神,以最虔誠的心爲他們祈禱。

  

  

《生死皆自在·第一章 生死皆自在,輕安見如來——生死專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